调查问卷题目设计
按照因子模型提供的原则和思路,笔者设计了问卷内容的总体框架,治理者可以依据以下内容设计具体的问卷题目。/ g- ~
〔一〕员工如何熟悉自己。这局部内容主要调查员工个人的价值观,他对自身的职业开展规划,对自己在企业中作用的认知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方面:0 n* n4 `% {8 Y\" o \" V( ?3 T4 {# ^. a
1.员工职业规划:调查员工的个人成长心愿和成长动因,对于自己未来开展方向和所期望到达的目标是否有清楚地规划。$ t+ h( @- ]) Y0 Y$ K* d* u
2.员工的职业价值观:调查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包含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人翁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遵循的行为准则,对工作风险与收益的要求,工作的动力要求,企业的归属感的强度,是否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否自觉自觉的遵守纪律等方面。 9 j$ _5 R; [ y' r( v! t5 i
3.对个人在企业中工作状况的评价:调查员工的工作是否适合其才能的发挥;是否符合他的职业规划;是否满足现有的工作条件和工作内容,改变现有状态的心愿有多强;在一个职位上延续工作时间的长短;还包含他对企业给与他的尊重、地位、待遇等方面的评价。 ; X! |% J8 U0 J N8 |3 _
4.工作方法的研究:员工在工作中如何利用时间,对工作质量的追求程度,平安意识的强弱程度等。 2 C& V8 X5 C% n
〔二〕员工对企业的认知。员工对企业在经营治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方法、风格和习惯,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规划等方面会有自己的认知,对这些认知的了解是对企业治理现状诊断的最好依据。员工对企业的认知调查从以下方面着手:% z- b& q+ w& x/ g& q V 1 m* h* G# o5 w; y- {7 \\
1.对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评价:调查企业对员工任用、考核、培训、升降的方法;绩效考核和薪资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可以到达鼓励员工的作用;员工对人力资源治理满足度如何。 N6 q8 ]0 J5 f, F, n
2.企业的决策和沟通的模式:调查企业的决策过程,包含由谁决策、向谁咨询、个人还是集体决策等;调查企业内沟通是否及时,有哪些沟通方法,更倾向于那种交流方法,沟通效果如何;调查企业内部如哪里理矛盾,包含防止冲突或让步的心愿,以及处理矛盾的方法;; X) h1 P3 w6 K
3.对企业组织结构的认知:调查不同治理职位和功能及相对重要性;部门主管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组织的集权与授权情况,各个岗位的员工是否明确他们的职责;组织内部是否存在工作顺利展开的障碍。0 [\" v8 A5 e8 A/ h 4 }: _8 S9 Y4 e: g. y# k
4.领导的治理风格:调查领导在工作中的方法和风格,是干预主义、权威性还是咨询参与方法,或是采纳其他多样化的灵敏方法;他在工作中追求结果还是过程导向;他是倾向于公司业务和是否赢利还是倾向于对员工的关怀和民主;领导的形象是否符合公司的开展需
.
优选文档
要。\" a2 f: C- q2 Y3 k9 @. Q 4 w! A' b7 \\5 }# X) g
5.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和期望:员工认为目前企业所表达出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理念是什么;员工期望建设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他们认为这样的文化更适合企业的开展,更能反映员工的诉求。
6.企业战略规划的评价和认知:考察员工是否熟悉、认同企业的战略,员工对企业未来开展方向的个人观点以及对未来企业状态的描绘。
〔三〕员工的家庭观念。家庭可以说是一个人情感的寄予,是他努力奋斗的源动力之一,也是他事业成功的基石。家庭生活塑造了一个员工的价值观,员工对企业和家庭关系的认知,也在肯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信仰和观念,表达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M. f! A2 f) |% x' E( k\" h\" P
这一局部的题目考察员工在家庭中对企业的评价,企业文化对他在生活行为中的影响,他所表现出来的让家庭成员所感受到的对企业的认同和归属感,员工如何认知工作与生活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解决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矛盾,处理、协调好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之间的角色等方面的内容。- p& o. h) V& ~\" x ; Q. d4 g\" I( z5 A
〔四〕员工的社会观念。企业在开展中需要关注经营、关注利润,这是企业生存、开展、壮大的根本,所以企业要扮演好经营者角色。另一方面,企业还应该担负起社会的责任,为社会的和谐开展做出奉献,所以企业要扮演社会角色。企业的社会意识表达在企业的行为上,反映在企业的理念里,这离不开员工的社会观念。所以通过对员工公民意识的调查有助于对企业文化的诊断和建设。& m% @$ j( q6 r
公民意识核心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只设计其中几个方面的题目,作者在实践操作中通常只考虑设计包含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方面的题目。; a! J- t/ `' C5 ` g 7 P9 b/ `# h) z: B' b' D& `
〔五〕员工对行业的认知。随着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开展,不仅一些传统行业分工越来越细,而且还涌现出很多新兴的行业。每一个行业都有自身的开展模式、方向和前景,处在行业中的人们会对行业有自己的认知,他们会评价行业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会分析行业如何可延续的开展。这些认知也会影响到行业内企业的员工对企业以及对工作的态度。对员工行业认知的调查,主要是考察员工对行业开展的信心,开展模式的探究和对未来目标的描述。% E9 i, v5 \\0 N6 d n9 @& Z7 k% |
三、企业文化建设问卷设计原则 . w% |2 Z! h' k3 ^3 [& A9 b
在进行问卷设计时,除了明确所需要提问的范围外,在具体题目和选项的设计上要遵循以下原则:/ O- \\0 g% z7 `: ] 4 n! C q/ o( g. ^: _& N
〔一〕保证问卷填写效果的原则。一套问卷最终是否可以获得很好的调查效果,不仅取决于问卷题目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题目数量和问卷版式设计两个方面:
.
优选文档
题目数量越多对于调查者猎取更多的信息是有援助的。但是,题目数量越多填写问卷时间就会越长,被调查者会由倦怠感,从而可能会草率完成调查,这样就会对问卷的可靠性产生影响。经过作者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觉,问卷一般采纳选择题型,问题数量操纵在25个以内,并保证被调查者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这样的调查效果是比拟理想的。6 ]; a9 p% Z {' l% B3 K5 E
5 r0 v7 u\" G( M( x4 e4 a# S. j7 \\
版式设计也是保证问卷填写效果的一个方面。有些问卷需要考虑到被调查者的接受程度,所以要在样式和排版方面追求新奇、美观;一般问卷的设计就要考虑到是否利于被调查者完成填写,不会造成漏题、错选等问题。对于调查者,因为还需要对问题进行统计,所以要考虑版式设计对问卷统计的方便程度。
〔二〕防止倾向性问题。比方有些问卷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你认为你自己对待工作你是否踏实肯干? / R( }& V, z\" W( E
A、是 B、不是 + G# z; @; b9 f' p7 w' f C. \\/ H\" A
这些问题一般的特点是内容涉及到被调查者对个人关于品行、能力、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评价问题。还有比拟敏感的问题,比方对上级、同事的评价、对公司治理的评价,在记名测试中,这些敏感的问题会出现倾向性的选择。这些问题设问比拟直接,选项通常会出现判定性的词语。这样被调查者会出于对个人的情感和利益的考虑,在选择时趋同于某个选项,造成调查结果失真。所以,要保证问卷调查的有效性,要防止问题的倾向性。8 S( p1 h) c8 I! H! M) A0 n1 V
〔三〕MECE原则。MECE原则是麦肯锡公司解决问题所需要遵循的一条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这条原则目的是要援助治理者在解决问题时,援助理清楚思路,使治理者的思路最大程度的完整。MECE原则的思路是从解决方案的最高层次开始,列出问题的各项组成内容,并分析这些内容是不是独立的,可清楚区分的,然后,确定这个问题的每一个方面都出自所列内容,所列的内容包含了全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面。在第一层面确定了以后,便继续按照MECE原则商量细节层次的问题。- ^& M) V5 _) ]6 \\
麦肯锡的这个方法可以使用在问卷设计上。上文中已经提到了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问卷需要涉及到的内容。设计者在设计问卷时,就要首先明确你的问卷要调查那些内容,通过这次调查要有哪些收获。最后文卷设计完毕后,要用这个原则检验,是不是你所想获得的结果都可以通过你的问题最后得到,你的问题中是不是针对某个方面有重复的提问。这是MECE原则在整体设计方面的作用。在具体的题目上,我们同样先要明确这道题目要调查那方面,需要设置那些方面的选项可以完全覆盖这个题目的全部可能的情况,在检验你所设的选项是不是有相互重复、意思接近的。比方,我们在上边举的例子是要调查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但假设这样提问,显然不能反映我们目的的全部内容。对于这个题目,选项设计也没有考虑到“完全穷尽〞的原则。显然,对于对工作是不是踏实肯干有些人他是没有确定答案的,所以需要再设计一个选项,即“C 不清楚〞。还有些题目没有考虑到“相互独立〞的原则,就以这个例子来说明,假设选项改为: * ^6 x! \\# E. y+ k& X9 \\! E4 o
你认为你自己对待工作你是否踏实肯干?
.
优选文档
A 非常符合B 比拟符合 C 一般符合 D 不太符合 E 非常不符合
虽然满足“完全穷尽〞的原则,但显然B、C、D的含义有很大的重复,所以可以省去B、D,保存C。不满足“相互独立〞的原则的题目会迷惑被调查者,使他们在选择时不能精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经常会出现实际选择数目多于或少于规定选择数目的情况。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