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内外众筹新闻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_刘雅祺

国内外众筹新闻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_刘雅祺

来源:智榕旅游
业务研究

NEWS RESEARCH

国内外众筹新闻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

□ 刘雅祺

【摘 要】随着众筹模式在经济社会领域的不断运用和发展,众筹新闻模式已经成为了全球新闻变革中一种重要尝试。在世界各地,各种众筹新闻平台不断涌现,而我国的众筹新闻也已经萌芽,并在不断地摸索中蹒跚前进。因此,对国内外众筹新闻的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剖析众筹新闻发展的困境,探索众筹新闻的发展之路,将对中国新闻生产模式的探索和尝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众筹新闻;现状;困境;深度报道一、众筹新闻的崛起和现状分析1. 众筹新闻的崛起路径

2006年,随着Jeff Howe在《连线》杂志发表文章《The Rise of Crowdsourcing》(《众包的雄起》)首提“众筹”理念,激起众筹话题的深度探讨,掀起了众筹经济模式的发展浪潮。据英国著名经济媒体《经济学人》报道,近几年来,众筹业正在全球蓬勃发展。一份来自Massolution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众筹资金从2009年的5.3亿美元上升2012年的28亿美元①。

在众筹经济模式对各种行业的不断渗透中,新闻业的众筹模式也诞生了。2008年11月,美国众筹平台Spot.us正式上线,被公认为众筹新闻崛起的标志。此后,众筹新闻在全世界各地区风生水起,掀起一股崭新的新闻浪潮。在北美,美国的Kickstarter和加拿大的Gojournalism.com后来居上;在欧洲,意大利的Spotus.i、荷兰的De Correspondent和法国的Jaimelinfo.fr刮起新风;在澳洲,澳大利亚的Youcomnews.com令人注目……众筹新闻这种新型新闻报道方式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发达国家遍地开花。其中更不乏特色鲜明的众筹网站,诸如Emphas.is、De Correspondent、Vourno.com、

Wereport、IndieVoic.es等等,给众筹新闻的发展探索提供了新的创新思路。

2013年11月29日,中国众筹网推出的新闻“众筹平台”,标志着中国众筹新闻正式起步。

2. 重要众筹网站现状分析

作为众筹网站的急先锋,美国Spot.Us开创性地推出了新闻众筹的基本模式,即读者和资助者都是社区成员,社区成员可以为他们看好的任何新闻报道计划贡献金钱或智慧。被称为“世界第一众筹新闻网”的Spot.Us曾一度被看好,在2008年上线之初,它就获得了“奈特新闻挑战奖”,并收获了奈特新闻基金会提供的34万美元的援助资金。而它自身的表现却不如人意,其在两年后的2010年只有800多人为60多个报道计划提供资金,平均每人提供的资金仅为60美元,四年后的2012年,筹集的金额也只有16750美元。②之后,它不得不面对停止项目发起甚至关停的局面,值得庆幸的是,它在2014年6月又重新开启。

作为目前最优秀的综合性众筹网站,Kickstarter设立的初衷是利用网络平台为各种创新计划进行众筹,让创新者受到资助,让创新计划得以实现。其涉及的领域从音乐到电影、从戏剧到漫

画、从网站到游戏、从食品到新闻,无所不有。其2009年设立后短短一年内就获得了《时代周刊》给予的“最佳网站”称号。而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其实现的累计承诺筹资额已经突破10亿美元,资助了5.7万个创意项目③。在这个亮眼的报告背后,Kickstarter在众筹新闻版块的尝试也令人瞩目。在Kickstarter成立之初,就在其出版分类中推出了众筹新闻版块,为优秀的新闻报道计划提供众筹资金。2010年3月5日,美国独立记者、漫画作家德·拉尔在Kickstarter中发起了名为《漫画新闻:让德·拉尔回到阿富汗寻找真实故事》,计划募集25000美元,帮助他重返阿富汗,采用漫画方式对阿富汗人民的真实生活状况进行深度网络报道。在此之前,他曾试图获得传统媒体的帮助,但是均被认为行动危险而被拒绝。而从他在Kickstarter发起新闻众筹后,一个月内就获得了多达211位资助者提供的25999美元,最终帮助他完成了报道计划。而更为成功的是前《卫报》记者波比·约翰逊和前《经济学人》记者吉姆·吉尔斯所推出的一项名为“科技新闻调查报道的数字计划Matter”的新闻众筹,他们最初设定的筹资目标为5000美元,而令他们没有想

104 2014年第12期

业务研究

NEWS RESEARCH

到的是,在短短38个小时后其目标就已完成,而在一个月后,他们共筹集资金140202美元,共有多达2566人为他们提供资助。虽然Kickstarter的新闻众筹取得了不俗的表现,但是从总体上看,其在新闻众筹领域的众筹募集成功率依然不高,成功率约为四成左右,其总体筹资额在Kickstarter整体筹资额的占比更是不到0.2%,这显示新闻众筹较之其他领域众筹依然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④。

除了上述两个影响力巨大的众筹新闻平台外,诸如Emphas.is、De Correspondent、Vourno.com、Wereport等具备鲜明特色的众筹网站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De Correspondent是目前荷兰乃至欧洲最好的众筹新闻网站之一,其具有非常大影响力,由媒体人Rob Wijnberg于2013年4月开始发起创建。值得一提的是,其本身创建就是一次众筹的结果。2013年4月,Rob Wijnberg为了践行自己的社会民生新闻理想,辞去报社主编的高薪工作开始众筹构建De Correspondent众筹新闻网站,一周多时间就筹得170余万美元,捐助者将近2万人。他用所筹集的资金建立了De Correspondent众筹新闻网站并打造基础团队,截至2014年6月,其已经拥有了2.4名付费用户及26名核心作家构建的核心创作团队。De Correspondent的经费来源基本都来自于用户订阅费用和捐赠,有感于用户的热忱,De Correspondent的领导层一直致力于给用户最好的使用体验,为用户提供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在其网站上几乎难见商业广告信息,而2014年其几乎实现了所有主流阅读设备的快速阅读和获取,让用户能随时随地浏览和参与到其网站和活动之中。

WeReport是我国台湾地区的一个特色众筹新闻网站,其正式名称为“WeReport调查报导公众委制平台”,口号为“You support,We report”。其特点是拥有机构支持作为后盾,着力于深度调查。其创设者为优质新闻发展协会,是非营利性机构,其作者中的三分之一来自于这一机构,而对于很多筹集困难的计划,协会在评估之后会给予补

助以完成计划。WeReport作为一个众筹新闻平台,其已经具有不小的影响力,但是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其新闻选题比较小众,而且捐款人次偏少。根据2014年12月8日0时其网站主页的官方统计结果显示,其成立至今累计捐款人次仅为951人,新闻计划一共55个,已经顺利完成的仅有26个。从捐款人次、新闻选题数目、完成数目及比例来看,与西方主流的众筹网站相比,其所取得的成绩并不算优秀,发展速度并不算快。但是,其由机构构建并以优质新闻为目标的鲜明特点,使其在众筹新闻中独具特色。

2011年,在新媒体不断发展而传统媒体不断走向萧条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因经营不佳开始纷纷削减新闻摄影记者的工作经费,因此两名新闻摄影记者所创立了一个视觉新闻众筹网站——Emphas.is,其鲜明特点是基于新闻摄影,为优秀摄影记者提供筹资平台。在成立之初其推出了一个名为“bookfunding”的服务,帮助摄影师以一种低负担的方式制作高品质的写真集,同时又保留完整的编辑和设计控制权。在成立两年内,其就筹集到了50万美元的众筹资金。2013年,Vourno.com开始上线,其与Emphas.is类似,是专注于视频新闻报道的新闻众筹网站。

近几年来,各种特色新闻众筹网站不断涌现,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而这些特色网站的发展速度虽然有慢有快,但是其对于众筹新闻的发展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众筹新闻实践现状分析众所周知,任何新生事物的萌芽都是因为旧体制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在2008年,欧美传统媒体行业面临新媒体不断崛起的局面,众筹新闻网站因此在美国孕育而生。而2013年,中国传统媒体行业遭遇到了相同的景象,因此众筹新闻开始在中国悄然萌芽,为新媒体的发展抹上了一笔独特的亮色。

中国众筹新闻的萌芽是基于新媒体崛起的大背景下的。2013年11月20日,《新京报》某记者为了完成《揭秘金钱左右下的时尚圈》的新闻调查计划,在众筹网发起了新闻调查众筹活动,很快

筹款目标就达到了。鉴于这次新闻众筹的成功,众筹网随即在2013年11月29日推出了新闻众筹平台,顿时吸引了新闻业巨大的关注,虽然这个新闻众筹栏目在一个月后即暂停,但是这样短暂的露面成为了中国众筹新闻起步的标志。之后,众筹网的新闻众筹平台以新闻出版平台的形式保留,据其官网显示,截至2014年12月8日0时,众筹网的新闻出版众筹共推出项目249个,已完成筹资的有140个。从项目数和完成筹资率来说,这都无法跟欧美优秀众筹新闻平台相媲美,但其对中国众筹新闻发展的标志性的意义却无可替代。

此外,随着中国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以及众筹形式向新闻行业的不断渗透,更多的众筹新闻实践在中国的媒体平台进行着。我们有理由相信,众筹新闻在中国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众筹新闻的现实困境和发展之道

虽然近几年来,众筹新闻在世界新闻界刮起了一股新风潮,不断有众筹新闻平台涌现。但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的是,很多众筹新闻平台始终不温不火,不少的新闻平台正在走向衰落。总结众筹新闻在发展过程中的困境,主要有一下几点:

1. 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和规则引导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众筹新闻都算是新兴事物,其诞生至今仅有短短几年的时间,仍处于尝试阶段,而其中大多都是为某些小众或非主流新闻题材服务,故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相关政府给予的政策扶持都相当有限,相关的引导机制并未有效构成,这导致众筹新闻没能得到快速有效的发展。

2. 缺乏可支持发展的商业模式作为众筹新闻平台的开创者,“世界第一众筹新闻网”Spot.us在关停的时候,其发布的声明简单而明了:“未按预想发展,将重新评估自己的商业模式。”由此可以看到商业模式对众筹新闻平台的重要性。在国内外,仍能存活的众筹新闻大多都为佣金抽取模式,捐赠模式并不能长久维系平台的生存,更无法带来众筹新闻平台的大发展。如何找到有效的商业模式,(下转第69页)

2014年第12期 105

视听天地

NEWS RESEARCH

性,从传播学角度上看,它具有群体性,可以担负城市景观的捕捉和文化生态的呈现,凸显人类对所处环境的强大改造能力。这使得它不仅仅是个技术与审美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体现出一种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可以说,它是人们对所处的时空的认识,和对所处环境的总体评价。

公共场所的影像可以让时事焦点、商业广告、城市形象和公共精神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以很直观地展现城市的文化风貌,是公共文化的构建和展现平台。它建立起了场地互动,实现了空间的重新定义,并建立与人群的交流互动,实现信息传播。作为城市总体风貌的呈现平台,它理应对公共文化发挥构建和引导的功能。但是时至今日,这些公共场所的影像也存在着一些困境,比如影像质量参差不齐、播放形式僵化,影像语言简单,色彩凌乱等基础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谈不上视觉风格,更无法与城市定位建立有效的联系。而从另一个方面看,它们面对着的还有包括公共场所影像发展前景不明的方向问题,值得业界和学界关注。

(二)发挥影像传播的文化纽带作用公共空间的影像传播可以起到很好的纽带作用,延展文化的大众形式,并建立起个体生活与公共文化的联系,可(上接第105页)才是众筹新闻获得发展空间的关键。

3. 新闻众筹的理念有待推广虽然众筹模式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其影响还比较有限,而新闻众筹的影响则更加有限。在国内,如果以众筹网的众筹新闻平台的诞生为中国众筹新闻的起点来计算,到现在仅仅发展了一年时间,公众对众筹新闻的了解还非常少,对众筹新闻的讨论往往局限于新闻行业内。在国内,成功运行并造成一定影响的众筹新闻计划,几乎都来自于一些个人意见领袖,然而一个新兴新闻模式的发展并不是靠少量的意见领袖就能实现的。要真正发展好这种基于公众筹资之上的新闻模式,就需要让更多的公众了解众筹新闻和它的理念。

以将个体的生活纳入公共的范围里,具备特定的意识形态功能。公共空间的影像能将隐形的文化结构通俗地向公众呈现,与城市的生活节奏形成共时叙事的关系。在公共场所的影像中,无论是商业性的影像还是艺术性的影像,都是属于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公共场所的影像理应肩负起城市景观的捕捉和文化生态的呈现的重大责任。

(三)努力挖掘影像的中介意蕴,加强影像传播的有效管理

作为多个空间的入口,公共场所影像的内、外部界限并不明显,影像形式和内容往往处于一种不协调的状态中。而影像装置以商品营销作为传播起点,并以自己的生产与使用规律得以建立起自身循环系统,具有自己旺盛的生命力,这提示我们应该利用这些动力,努力挖掘影像中的中介意蕴。

在发展公共场所的影像传播时,真正有力的影像批评往往会缺席。尤其是在这个全民娱乐的狂欢年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过快,处于公共场所的影像传播很难获得人们合理的批评,同时艺术管理部门没有有效介入,导致了有效影像批评的缺席。而相应产生的管理失范问题也比较突出。如果公共场所的影像传播缺少有效的管理,就难形成高水平的影像传播,进而无法改变目前公共场所

基于以上三点困境分析,笔者认为,要发展众筹新闻,就必须围绕着这三点困境想办法,努力克服困难,带来众筹新闻的新发展。首先,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充分重视众筹新闻的重要性,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并努力建立规则引导机制,让众筹新闻按发展规律前进,避免有偿新闻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其次,众筹新闻平台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不断地进行商业模式探讨。可将众筹与发行、广告相结合,努力进行整合创新。比如,2013年12月17日《清华金融评论》正式在发行环节采用众筹模式。其三,要不断地推广众筹新闻的理念,让更多的公众认识到众筹新闻的相关优势和公益性等特征,理解众筹新闻的新理念。众筹新闻平台应秉持开放态度,鼓励用户自行搭建更具行

业特点和本地特点的众筹新闻网站,调动更多的力量,推动众筹新闻的发展。

▲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会展专业中高职教学体系衔接研究”编号:2014SCG151

参考文献

① 张建中.众筹新闻:网络时代美国新闻业的创新及启示[J].现代传播,2013(3)

② 沈阳,周琳达.中国众筹新闻萌芽之路[J].编辑之友,2014(3)

③ 王云龙.众筹新闻模式运作困境及前景展望[J].中国报业,2014(16)

④ 薄云娜,李鼎东.新闻众筹的意义及发展趋势[J].新闻世界,2014(7)

⑤ 陈中小路,刘韵珊.“新闻众筹”的中国实验[N].南方周末,2013-12-6

⑥ 赵泓,陆欣.国外众筹新闻的发展及启示[J].传媒,2014(15)

影像传播的质量参差不齐、播放形式僵化、影像语言简单、色彩凌乱等问题,也无法提高视觉风格,更无法达到构建新型城市文化的目的。

此外,公共场所的影像表达,尽管早已经纳入公共管理的范畴,但是其内涵表达缺少自觉性。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将公共场所影像传播的部分管理权限交由艺术管理部门把握,从而在公共场所的影像传播环节直接引入公共艺术批评机制,将有利于提高公共场所的影像传播质量,有利于发挥公共场所的影像对城市文化的构建作用。

▲ 课题信息:2014年度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宁波老字号对城市软实力提升的作用机理研究(课题编号:G14-ZX31)

注 释

① 周建青.新媒体影像传播主体的行为特征与社会伦理责任探析[J].中国出版,2013(3)

② 余海波.媒体转型中的影像构建[J].新闻知识,2013(6)③ 张波.论微电影在当下中国的生产及消费态势[J].现代传播,2012(3)

④ 张月花,薛平智,储有捷.创新型城市建设视角下西安文化软实力实证评价与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4)

⑤ 张媛.影像传播的生产困境:基于微电影跃进时代的反思[J].东南传播,2013(6)

⑥ 刘丹凌.图像时代国家形象视觉塑造的悖论[J].社会科学研究,2013(5)

(作者徐慧:宁波大红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作者刘雅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2014年第12期 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