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来源:智榕旅游
2012年7月(下旬刊) ISSN 1009--5071 CN 11—4461/I 对 者的声乐舞台表演功力能够阐释歌曲的内容。只有这样才是对观众的负 艺术表现力更强烈。表演动作是用来补充歌曲内容的表现形式,表演中的 责,也是对歌曲作者的负责。所以,要加强声乐舞台表演,要培养声乐舞台 任何一个动作都来源于对歌曲旋律的内容的把握,任何与歌曲本身无关的 表演技巧,提高声乐舞台表演的功力,从而使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从容不 动作都是空洞无用的,是“画蛇添足”,只有符合作品内容的动作,才能得到 迫,能够把歌曲内容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给观众带来视听和精神上的 观众的认可。表演者要学会适时的准确的做动作,不能呆板,同时也不能 享受。 做无价值的动作。所以要把握作品的整体,在表演过程中动作要精炼,要 (3)舞台表演艺术是很多艺术门类的表现载体和表现形式。而声乐的 有价值,这样的表演才会动人、感人。 发展也必不可少的要与舞台表演艺术相结合。舞台表演艺术与声乐艺术 (4)不同的作品用不同的音色去表现。由于不同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 两者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而两者的表现形式的不同恰恰可以相互弥补 内涵不同,表演者应该针对不同的作品对音色做相应的调整。不同的物体 自身的缺陷。因此,舞台表演艺术在声乐表演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舞 能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就如同乐器一样,各自都有自己的音色,而音乐作 台表演艺术与声乐艺术相结合才能使声乐演唱艺术更加富有艺术表现力, 品为了能更好的体现作品,就会围绕作品的思想内涵选择符合自己作品的 更能加深观众对作品的理解,从而使观众对艺术作品产生共鸣,拉近与观 乐器来演奏,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具表现力,想要表的情绪才会更加浓烈。 众之间的距离,使声乐艺术更加贴近生活,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舞 声乐舞台表演同样如此,不同的作品要根据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音色来 台表演艺术是当前声乐艺术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表现。欢乐时的明亮;愉悦时的爽朗;悲哀时的黯淡;愤怒时的嘈杂;紧张 2 如何提高声乐舞台表演 时的尖锐等等。所以,不同做的作品要以不同的音色来表现;同一作品的 (1)要把握作品的主题,注重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每一个声乐艺术作 不同段落同样在音色的选择上要有所变化。 品都有它内在的含义和思想感情。这种内涵是作者赋予的,如何才能在表 (5)加强声乐舞台表演需要多学多练,多实践。声乐舞台表演是一门 演中表达出作品该有的意境和思想内容,是对观众和作品作者的负责 首 学无止境的艺术。要想取得声乐舞台表演的成功,要在加强舞台表现技巧 先拿到作品,应该先对歌词进行熟悉,要反复读几遍。从而从歌词内容上 学习的同时,加强对舞台经验的积累。一个成功的声乐舞台表演者是在不 对作品思想感情和情绪基调有一个大致的掌握。这样才能了解该用什么 断地学习实践中来积累经验。完善自我的。同时要注重平时的学习和锻 样的情绪去演唱作品。其次,要掌握歌曲的旋律,要把握每一个段落的旋 炼,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发现问题和不足,不断纠正错误改善不足。同时要 律和情绪倾向,从而把握歌曲整体的感情基调和感情发展趋势,这样才能 敢想敢做。敢把自己对作品的心得体会和认识带到舞台表演中去,以实践 完整的掌握作品的主题和内涵,才能完美的演绎作品。 来提高自身演唱技巧和舞台表演功力。 (2)把自己带到歌曲所要表达的环境中去。“身临其境”才能切实感受 3结语 到作品的内在思想和所要表现的内容。要对歌曲做深入的挖掘,只有了解 成熟的声乐表演是和舞台表演艺术相互依存的,没有完美的声乐表 了歌曲的内容思想和意境,才能在表演中把自身融人到歌曲所要表现的意 演,舞台表演就空洞无味,同样没有完美的舞台表演,再好的声乐表演也会 境中去。就如同演戏一样,要像演员一样融人到作品中,要身临其境。只 存有遗憾。因此要提高声乐舞台表演艺术价值和美丽,就必须从声乐演唱 有这样表演才能真切、生动。因此,作为声乐表演演员,应该注重对生活的 和舞台表演两方面人手。只有两者完美的结合,才能带给观众完美的声乐 感受,在生活中增强对生活的感受力和理解力。这样,才能对声乐作品有 舞台表演。 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3)要有恰到好处的舞台表演动作。声乐表演艺术,不仅是听觉艺术, [1] 张妮.声乐表演艺术之管窥[J].北方音乐,2o10,(o4) 还是视觉艺术。表演者也应该多注重平时形体的塑造和保持。声乐演唱 [z]薛可.探析茵格尔顿“情感论”在钢琴音乐中的体现及在教学中的实 过程中动作要优雅、大方、简单、准确。动作、表情要符合作品当前的旋律 践意义口].北方音乐,2010,(o7) 和内容,有时,当歌曲进行到某一段落的时候,演唱者的一个动作、一个表 [3]王丽燕,孙英.在旋律中完善自己——试谈音乐修养的提升对于女 情、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对表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会使作品的 性的影响口].长春大学学报,2006,(07) 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冯巍杰 (河北峰峰矿区进修学校 河北 峰峰矿区 o56200) 【摘要】在音乐审美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音乐能美化人的灵魂,还能激发人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热情。没有任何艺 术形式,能像音乐一样使人产生无穷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正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 【关键词】音乐}培养;审美}能力 【中圈分类号1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09—5071(2o12)07—0245—02 雨果曾形象地说:“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 具体的指向。“音乐语言”的抽象性和可塑性,给学生在情感体验、形象思 是文字,一把是音符。数字与文字代表逻辑思维,音符代表形象思维。人 维等方面提供了较之“文学语言”更为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 类要达到心灵丰满、智慧通达、情才并茂,必须通过德、智、体、美等几方面 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审美经验,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想 的教育。”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部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 情 象,做出不同的理解,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由此可见,联想和 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 想象是丰富的,是加深情感体验的审美心理过程。在音乐教学中,我有意 1 音乐教育重在情感体验 识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联想和想象.使情感体验得到扩展和深化,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是在有了情感之后,才要去歌唱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的。当人们用语言不足以表现自己的情感时,才有了用音乐来表现自己情 1.3结合音乐作品欣赏给学生讲述必要的音乐知识。在音乐欣赏 感的愿望。因此,在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情感体验是第一位的。 中,特别是在欣赏大型的器乐作品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应 1.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音乐感知能力并非仅指人对音乐 该给学生传授与欣赏作品有关的音乐知识,如音乐常识,声乐、器乐基础知 作出感官上的反映(如感觉好听不好昕),也不同于一般的感性认识,而是 识,常见声乐、器乐作品的体裁曲式结构等,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索质和审美 指人对于音乐中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式、音区、音色、和声等音乐要 能力。但在传授音乐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由浅入深、通俗易懂,不要讲得 素在听觉上能作出正确的心理反应。换言之,音乐感知能力是指人对于 太深、太专业化,以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为尺度。对于较难弄懂的问题 “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这是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如果学生不具备这种 尽量采用知识迁移的办法来使学生理解掌握。比方说,在讲解曲式结构中 能力,我们的审美教育将无法进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加强音乐欣赏 的乐汇、乐节、乐句、乐段时,就可以与语文课中的字、词、句、段联系起来, 课教学,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如:旋律上行使人 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陌生,并且也容易理解和记忆。 感到兴奋、情绪高涨、紧张;旋律下行使人感到平静、情绪低落、松弛。快节 2音乐教育是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奏表现出热烈、紧张、欢快的气氛;慢节奏表现出宁静、抒情、忧郁的气氛。 2.1要表现音乐的美,首先必须全面的理解音乐。在音乐教学中.指 快速度营造出热情、激动、欢快的情绪;慢速度体现出抒情、柔美、深沉的情 导学生理解音乐可以根据四个方面进行:第一,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情 感。在表现激动、强烈的情绪时,往往力度强;在表现优美、抒情的情绪时, 感体验;第二,根据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标题音乐)的标题,乐谱上表 则力度弱等等。 情术语,力度、速度等;第三,根据歌曲的歌词内容和意境;第四,根据作者 1.2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联想和想象。“音乐语言”不像“文学 的思想观念、创作个性和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 语言”那样,具有明确的语义性,在音乐作品中,往往只是某种精神面貌、感 2.2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在唱歌课的教学中,我抓住“作品 情状态的表现,其中包含着内在的生命、情感、灵魂、风格和精神,但并没有 的艺术处理”这一环节,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现音乐。比方说,当学生学 245 对州 重要组成部分。 . 2012年7月(下旬刊) ISSN 1009—5071 CN 11~4461/I 音阶练习在钢琴演奏技巧中的重要性 丁 玲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甘肃 金昌 730070) 【摘要】音阶在钢琴技巧的练习中是很重要的,一种音阶以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提高多种演奏技巧,并且加强对节奏的把握,是钢琴技巧中的一个 【关键词】音阶;多样性练习;提高;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1A 【文章编号11009—5071(2012)O7—0246—01 悉尼国际钢琴比赛的冠军,康奥斯坦丁・尚姆莱在采访中曾说自己每 快到慢,慢慢改变速度,增强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每个手指都要控制好 天练琴的开始都会练习音阶,他说:“我是从三年前开始这样练得,以前也 音色,不要突然给重音或者轻至没有声音,在这样的练习中音色的控制是 没有这样在意练习音阶每天一开始练习就觉得手指根本不听使唤,根本做 最难的。所以在进行慢练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音色的把握,也是这样的练习 不出我想要的音乐效果,我就开始读大量的关于钢琴家们怎样练琴的书, 的重要目的之一。 发现许多有名的钢琴家们都很注重先练音阶,他们认为每天开始练琴时先 音阶的练习中,转指也是非常有难度的,许多著名演奏家和老师都已 练习音阶,这对一天的练琴过程都有很大的帮助,像拉赫玛尼诺夫、霍洛维 经明确表明,要做到这点几乎是个神话。伟大的钢琴演奏家迪努・里帕蒂 兹他们都练音阶,我认为.我远远不如他们,更要理所当然地这样去 (Dinu Lipati)曾经告诉学生:“你知道吗?一直到十年前,我才终于学会把 做 ”E1]由此可见,音阶在钢琴技巧的练习中是很重要的,一种音阶以多种 大指顺利地从三指地下穿过去 ”在乐曲中.华丽且快速的片段弹奏时手的 形式的练习,可以提高多种演奏技巧,并且加强对节奏的把握,是钢琴技巧 位置随之上下快速跑动,因此是没有办法把每个音都连接起来的,但观众 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昕起来似乎很连贯,其实那是因为演奏者手指的快速跑动和音乐的节奏韵 很多初学者开始学习音阶时,总是会觉得很困难,并且错误的认为这 律掩盖了这些不连贯的声音,当然这与踏板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可见转指 就是因为手指不灵活的原因,所以就更加刻苦地反复练习。实际不然,音 的难度是多么的大,并且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达到的技术难度,因此每天 阶的练习方法有很多种,通过音阶的多种方法练习,一切问题也都迎刃而 练习音阶是很有必要的。肖邦的练习曲OP.25中就涉及了这一点 解了。E2]音阶的传统练习方法是枯燥而无味的,练习方法相对单一,而且 弹奏时声音非常生硬,并且不均匀不流畅,所以作者将音阶练习的方法进 行了归纳及总结,认为可以分为两种方式进行练习,即增长或减短音符时 值,改变节奏和增加音阶的跨度。下面作者对这两种方法的总结与归纳 1 改变音阶的节奏型 我们可以试着把一小节里的十六分音符陆续分为3音一组、3音一 组、5音一组、3音一组、3音一组、2音一组等顺序,其中的2音一组实际上 是跨越小节线的5音一组变体而来的,在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按照手指  这是一条c大调的,由4分音符组成的音阶,刚开始练习这条音阶 序列方法能帮助我们学习和掌握这条练习曲的弹奏技巧。音阶练习中最难的就是转指的练习,能够练好转指也是可以快速跑动 时,许多老师会告诉学生要高抬指慢练,并且手指要用力敲击,这样做的目 的虽然达到了手指的独立性,但是忽略了移动位置的跑动练习,特别是弹 的关键,不管是什么音阶,都是由一个三音组与一个四音组构成,而两组音 奏八度时,这种问题更加明显,并且声音也不好控制。所以就跑动练习来 都是由大指的转指连接起来的。如果没有良好的转指,就不能弹好一条普 说,我们可以尝试改变节奏型来练习,并且想象第二个音向第三个音靠拢, 通的音阶 所以弹好音阶的前提就是大指的“转指”训练,其中哈农的第 第三个音向第四个音靠拢,以此类推,对于音阶有一个整体的倾向性,然后 32—37条就是专门训练大指的“转指”练习,其他的钢琴技巧练习教材上 可以先 将音阶的时值拉长,进行慢速练习.感受音阶的流动性。然后将音阶变换 也有专门训练大指的“转指”练习。我们在作大指“转指”练习之前,进行徒手练习。首先分别训练大指的上下垂直运动与左右水平运动,然后 成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分别练习,或者变成前8后16、前 1 6后8等等的节奏性进行练习。这时候每个音符听起来都是平均的。但 在训练两种运动自然的结合起来。在练习大指“转指”时我们需要注意两 也就是转指前一个音 键 是弹奏的手感上却有了一条向前推进的水平线,这种节奏的运动替代了原 个问题:(1)大指“转弯”的动作要提前作好准备,有的单一垂直上下敲击琴键的单调动作,而此时弹奏的手型也有所不同。 时立即作好转指的准备,不能要转指了才作准备。转指时,手掌要以最快 的速度、简便地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上。(2)在“转弯”练习中,转指 2增加音符之间的跨度 还是以这条为例,可以将音符的跨度增加的一个八度,甚至十几度,并 前后弹奏的两个音用力要相同,发出的声音保持统一、均匀。有些学生在 肘部不断地翻动,声音很不均匀,其主要 不一定是要弹奏原来的音符,只要跨度越大越好,这样在乐曲中弹奏一些 左手上行和右手下行大指转弯时,有大跨度的音符连接时,就会显得游刃有余了。演奏者在练习一些有大跨 问题是大指完全躺在键上,使后面的手指必须靠肘部提起才能转过来。弹 度的乐曲时,往往为了追求其准确性,只是有针对性的在练习。往往这个时 奏音阶时,大指能站立起来.其他的手指在转指过程中就容易多了.肘部也  候只是解决了表现的现象,是因为手指的记忆功能而提高了准确性,如果 不需要多余的动作,发出的声音也就能保持统一、均匀。再换一首新的乐曲,还是会重复出现这样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一技术性问 参考文献 题,还是要在音阶练习时,加大音阶的跨度。在单一的加大跨度练习达到 [1] 雷营.《一步一个脚印一记悉尼国际钢琴比赛冠军康斯坦丁・尚姆 莱》.载2009年第4期《钢琴艺术》 成熟的时候,可以改变音型节奏,增加这种训练的难度。由慢到快,感受手  肯恩・约翰森.《音阶和琶音》.载2009年第6期,《钢琴艺术》 指在进行大跨度跳跃时的感觉,然后再一点一点缩小音符之间的跨度,由 [2]会了演唱一首作品之后,应从情感体验、音乐形象等方面启发学生来理解 们知道流行音乐中什么是好的,是适合他们的;什么是不好的.是不适合他 音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他们就作品的演唱形式,表演中速度、力量、 们的,甚至是有害于他们身心健康的 表情的设计,高潮的处理,伴奏的安排等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以培养他们 3.2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学习商雅音乐,引导他们体会高雅音乐的艺 术价值。比方说,可以先把高雅音乐中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给他们欣赏, 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2.3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地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课 如:小提琴协奏曲《粱山伯与祝英台》,使他们对高雅音乐产生兴趣.排除认 然后给他们听一些管弦乐作品,如:约翰 堂。比如,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很 为高雅音乐深不可测的思想障碍,活跃,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参与的乐趣 制作完毕,让学生讲创作思路,并展 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等。在它们具有一定 开互评。在互评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鉴赏力,又形成了同学问相互 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再指导他们学习欣赏交响乐作品,如 激励、相互促进的关系。互评后,根据乐器的特点,分成若干组,然后根据乐 《命运》等,欣赏交响乐有一定难度,开始可采取欣赏片段的方式进行,再逐 曲特点设计伴奏型,进行竞赛。这样做的目的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也 步过渡到欣赏完整的作品。 总之,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音乐体验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音 激活了他们各自潜在的智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3 音乐教育应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陶冶情趣,使之具有更加健全的 现在中小学生普遍热衷于流行音乐,有的甚至到了狂热的程度,但他 人格,而不是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探索精神乃至人的个性、人格 们不知道这类作品中,有一些是不适合他们的,有的是对他们有害的。要 和尊严为代价去实现某个确定的目标。z1世纪是竞争的时代,学生已不 使学生分清流行音乐中的良莠,主动学习并热爱高雅音乐,就必须提高他 满足那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因此,要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来引导学生进行创 新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具有“音乐的耳朵”,成为具有高尚 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音乐审美观。 3.1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从审美的角度和生理的角度,让他 音乐趣味的人。 2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