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专项训练)
(一)《海啸》
一个九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子,坐落在海滨。前面的海滩是孩子们戏耍的地方。 有位老爷爷和他的小孙子太郎,住在山头上,从那里可以俯视村子、庙宇和大海。一天,天气闷热。大地微颤,房屋轻摇,发生地震了。海水刹那间变成墨黑色,迅速从岸边退去。村民们未加注意,都跑到海滩上去了。老爷爷知道,一场灾难即将来临,必须立即向村民报警。他急忙叫太郎拿来火把,亲自点燃了自己即将收获的稻子。一片熊熊大火把天空映红了。太郎急得大声哭喊:“爷爷,你怎么能把自家的稻子给烧了呢?”可是,老爷爷没有时间解释,只想到拯救海滩和村子里四百多人的生命。庙里的和尚看见了山上的大火,忙把警钟敲响,海滩上的人们发现稻田起火,都蜂拥上山来灭火。第一批上山的青年要灭火,可是老爷爷制止了他们,说:“让它烧吧!全村人都应到这儿来,山下危险。”人们疑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太郎哭着说:“我爷爷发疯了,是他自己点燃了稻谷。”老爷爷此时向四周望了望,问:“全村人都来了吧?”并指着大海说:“你们看!”人们朝大海望去,只见海水像一座高耸的峭壁,正向村子扑来。 一阵天崩地裂的吼声,海水以排山倒海之势,铺天盖地而来。大地在颤抖,人们不禁惊呼:“海啸来了!”海水咆哮着,席卷大地,经过几阵巨浪的冲刷,村子变成了一片汪洋。老爷爷低沉地说:“这就是我烧稻田的原因。”人们顿时恍然大悟,流着泪,跪倒在老爷爷的面前……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老爷爷的功绩,在重建家园时,还修建了一座庙宇。据说,这座庙宇至今还屹立在海滨的山上。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拯(zhěn zhěng)救 闷(mēn mèn)热 即(jì jí)将 ... 2.照样子,写一写。
熊熊大火(AABC式) 铺天盖地(含反义词) ..
3.海啸是什么样子的?短文有多处对海啸的描述,用“____”画出两处。 4.老爷爷为什么要点燃自家即将收获的稻子?
5.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二)《追太阳》
①老平房在新城里也常常会是一景。
②这些平房,蹲在几幢高楼的后面。房顶的瓦片上,生满了岁月的绿苔。一簇一簇的狗尾巴草,也跑来凑热闹,聚集在房屋顶上。春天绿着,秋天黄着。也就是因为前面的高楼,老房子终年难得见到阳光。在老房子里长大的孩子们,早已羽翼丰满,振翅高飞了。留守在这儿的,大多都是些上了岁数的老人。
③我记得是个冬天。冬日的阳光,见缝插针地从高楼的缝隙里,漏下一点、两点来。几个老奶奶,拿着板凳跟着阳光走。阳光走到哪里,她们就带着板凳走到哪里,一会儿仰着脸扭扭脖子,一会儿拍拍胳膊,一边拍打着身体,一边闲适地说着话。看到我在看她们,还乐呵呵地冲我笑,“你们这是……”“我们在追太阳呢!”奶奶们都笑了,那笑脸简直就是一派的安详与童真,像极和煦的阳光。
④追太阳?我心想:传说曾有夸父逐日,当下竟有老奶奶追太阳!“追太阳”,此情此景,我不由得铭记在心。每当我觉得寒冷的时候,觉得灰心失望的时候,“追太阳”的一幕就会跳出来暖暖我的心。
⑤连绵的阴雨,天像破了似的,滴答个没完没了。家里的衣物,摸上去都是潮乎乎的,连人也似乎笼罩在潮乎乎的水汽里,让人难耐。
⑥小孩子却照旧在平房的院子里玩得兴高采烈。他们穿了雨鞋,偏寻 着洼地积水走,一脚踩下去,激起水花一朵朵,乐得他们哈哈笑。五岁的 弟弟,也跟在大孩子的后面去踩洼地的积水,蹦着,跳着,哈哈哈,哈哈 批注: 哈……孩子的快乐,简单而透明,无忧无虑,更无关天气。
⑦又一阵雨来,他便被我“捉”回家了,四下里看看,突然问我:“ 姐姐,你有彩笔吗?我想画画。”我赶忙找了纸笔来,他提笔在手,大刀 阔斧地作画。
⑧他先画一幢房,房子歪歪扭扭的,上面开满门和窗。
⑨“亮亮,为什么画这么多的门和窗啊?”他手舞足蹈起来:“门窗多 好,小猫、小狗进来得快呀,小鸟、小兔、小熊都可以进来呀!”我不禁笑 起来:“你大概准备开动物园了吧?”
⑩他又开始画树和花。树们很不成规矩地挤在一起,高的矮的,胖的瘦 的,有弯着长的,有斜着站的,一律是山花插满头,花朵儿小果子似的挂着。 后来,他又画了一个大大的太阳,光芒长得恨不得拖到地上。又刷刷几笔, 给大太阳加上了一对硕大的翅膀。我刚想说,你画的太阳怎么长翅膀了,亮 亮头也不抬地念叨着:“太阳有个大翅膀,下雨的时候飞出去玩,一会儿它 就会飞回来的了。”说着,天空中的乌云透出几缕金色的光,窗外霎时亮了 起来。
⑪童心是湛蓝的,是充满阳光的。在他们那里无论天空如何阴霾,太阳 一直都在,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因为,它就住在你的心里…… 1.根据短文内容,概括短文讲述了哪两件事。
(1) (2) 2.联系上下文,理解“手舞足蹈”的意思。
3.阅读短文,请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提出问题。 提问角度: 问题:
4.短文第③自然段中,作者对老奶奶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描写,使我们
体会到 5.阅读文章第⑥~⑪自然段,在批注栏中进行一处批注。
(三)《嫦娥奔月》
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可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
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自己的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嫦娥!嫦娥!”后羿连声呼唤,他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
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纷纷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1.文中画“ ”的句子描写了嫦娥的动作,下面可以恰当地形容她当时的表现的成语是( )
A.当机立断 B.临危不惧 C.从容不迫 D.化为乌有 2.“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羿一丸仙药”这一处描写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文中还有其他神奇的情节,请你找出两处简要概括。
3. “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此时此刻,嫦娥心里在想: 。“后羿连声呼唤,他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他心里在想: 4. 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串联起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5. 本文中的嫦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年级语文(上)期中专项复习 (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参考答案
(一)1.zhěng mēn jí
2.示例:彬彬有礼 津津有味 欢天喜地 声东击西
3.①人们朝大海望去,只见海水像一座高耸的峭壁,正向村子扑来。 ②一阵天崩地裂的吼声,海水以排山倒海之势,铺天盖地而来。 4.因为他想把村民都引到山上,使他们躲过海啸的袭击。 5.我觉得短文中老爷爷那舍己为人,善良无私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二)1.(1)奶奶们拿着板凳追太阳。 (2)亮亮画了一幅画,给太阳画上了一对翅膀。
2.文中指亮亮一边做动作,一边解释,十分高兴。 3.示例:内容 文章结尾的句子有什么含义?
4.语言 神态 老奶奶们的心态安详平和,充满童真。
5.第⑦自然段中第一句话,“捉”字用得很形象,孩子不会因为下雨会把衣服淋湿而着急回家,只能被大人催促着带回家,“捉”字更突出了孩子的天真顽皮。
(三)1.A
2.①嫦娥吃了仙药就飞了起来。 ②嫦娥在月亮上凝望着后羿。 3.示例:为了不让逢蒙得到灵药,我不后悔这么做。 我要追上嫦娥把她留住。
4.本文讲述了后羿得到了升天仙药,被逢蒙知道了,逢蒙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
唯恐逢蒙吃了仙药害人,就自己吞掉仙药,飞到了月亮上的故事。 5.本文中的嫦娥心系百姓,勇于自我牺牲,她为了不让坏人得逞,自己吃掉了仙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