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三】
战术基础动作
【主讲人介绍】陈利 男 高级讲师 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 出版十多本专著 发表
论文80多篇
【课程内容】通过了解战术基础动的意义及运用原则,学会和掌握单警及小组战术的基础动作,提高单警和小组的实战能力。战术基础动作是保障警察履行职责的一种基本技
能。
【授课流程】
一、射击基本动作
(一)枪支的携带
1.左腹前;
2.右腹前;
3.腰后;
4.腰侧
5.腋下;
6.腿部;
7.衣袋;
8.包内
(二)快速出枪与快速射击
1.快速出枪:枪在腹前携带,双手协同出枪,出枪后双手据枪,左掌心向右,虎口向
内推套筒使子弹上膛,或左掌心向下,虎口向外,拉套筒使子弹上膛。
2.枪状态为(手枪),不关保险,弹不上膛,出枪后双手据枪,指向目标,时间两秒之内。
3.概略瞄准,目视目标,枪随目标,看哪打哪。
4.快速扣压扳机,使枪平稳、稳定,
5.克服心理障碍,二快一种,每次打两发,但不要打完.
(三)战术射击动作
1.立姿射击:单手据枪,侧身单手据枪;双手正面据枪;双手侧身据枪。
2.跪姿射击:单跪姿双手据枪;双跪姿双手据枪。
3.卧姿射击:下蹲跨步卧姿射击;后撤卧姿射击。
4.仰姿射击:卧倒成仰姿;直接下蹲成仰姿。
二、运动姿势和方法
(一)卧倒与起立
卧倒,是在地形平坦或遮蔽物较低的情况下,隐蔽身体或观察射击时常用的姿势。卧倒动作,既可以向前迈一步卧倒,也可以向后撤一步卧倒;既可以动左脚卧倒,也可以动
右脚卧倒。
卧倒的动作要领是,在立正的基础上,左脚或右脚向卧倒方向迈出一大步成前弓步,身体前倾下塌,两眼注视前方,左手顺前脚方向伸出,掌心向下稍向右,按照左膝、在左手、左肘和身体左侧顺序卧倒,左脚向左分开约与肩同宽,右手迅速出枪,左手接握成卧
射姿势。
如前方地形受限,可左脚或右脚向后撤一大步卧倒,其它要领同前。
起立的动作可分为支身起立和团身起立。
其动作要领是,听到“起立”的口令后,迅速向右转体,同时收枪、屈左腿于右腿下;支身起立时,以左手、左膝、左脚的支撑力将身体支起,同时出右脚前进或成立正姿势;团身起立时,以左手的支撑力和身体左转的力量,迅速起立,出左脚前进或成立正姿势。
(二)直身前进
直身前进,是在距敌较远、地形隐蔽、遮蔽物高于人体或敌对我观察、射击不到时采
用。
直身前进的动作要领是:目视前方,大步或快步前进。
(四)屈身前进
屈身前进,是在遮蔽物略低于人体时采用。
屈身前进的动作要领是:目视前方,上体前倾,两腿弯曲,使头部低于遮蔽物顶端,
大步或快步前进。
(五)匍匐前进
匍匐前进,通常是在受敌火力威胁的情况下,向较低的遮蔽物前进时采用。根据遮蔽
物的高低,可分为低姿、高姿、侧身和高姿侧身匍匐四种。
1、低姿匍匐
低姿匍匐前进,是在遮蔽物高约40厘米时采用。
其动作要领是:腹部贴于地面,屈回右腿,伸出左手,用右腿内侧的蹬力和左手的扒力使身体前移,在移动的同时,屈回左腿,伸出右手,用左腿内侧的蹬力和右手的扒力使
身体继续前移,依次交替前进。腿内侧蹬和手扒的动作,左右交替一次。
2、高姿匍匐
高姿匍匐前进,是在遮蔽物高约60厘米时采用。
高姿匍匐前进的动作要领是:用两小臂和两膝支撑身体交替前进。
3、侧身匍匐
侧身匍匐前进,是在遮蔽物高约60厘米时采用。
侧身匍匐前进的动作要领是:身体左侧及左小臂着地,左大臂向前倾斜支撑上体,左腿弯曲,右腿收回,右腿靠近臀部着地,右手握枪,以左臂的扒力和右脚跟的蹬力使身体
前移。
4、高姿侧身匍匐
高姿侧身匍匐前进,是在遮蔽物高约80——100厘米时采用。
高姿侧身匍匐前进的动作要领是:左手和左小腿外侧着地,右手持枪,以左手的支撑
力和右脚掌的蹬力使身体前移。
(六)左右滚进
滚进,通常是在为避开对方的观察、射击而左右移动或通过棱线时采用。
滚进的动作要领是:在卧倒的基础上,两手将枪顺置于胸、腹抱紧,两臂尽量里合,
两脚腕交叉或紧紧并拢,全身用力向移动方向滚进。
(七)跃进
跃进,通常是在受到敌火力威胁的情况下,迅速通过开阔地时采用的运动方法。
跃进,是一个分段快速的动作过程,通常由跃起、快跑、卧倒或短停顿射击等动作组成。跃进前,应先观察前方的地形,选择好前进的路线和暂停点。跃进时,要做到跃起快、
前进快、卧倒快。每次跃进的距离,应视遮蔽物距离及敌火力发射状况灵活确定。
三、小组战术基础动作
(一)运动队形
小组的运动队形,并根据地形、目标的情况和任务而定。人与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间隔、距离应灵活掌握。在枪战和有可能发生枪战的情况下,应拉大间隔距离。在查清目标威胁不大的情况下,可适当缩小间隔距离。间隔距离过小,队形展不开,易增大伤亡;间隔距离过大,人员过于分散,不便于指挥及协同。其运动队型通常有以下几种:
1、一(二)路队形
2、一字队形
3、三角形
4、梯形队形
(二)运动方法
1、全组跃进
2、全组各个跃进
3、分组跃进
4、分组各个跃进
四、对地形与遮蔽物的利用
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地貌,是地面高低起伏的状态,如山地、平原、丘陵等。地物,是地面上自然形成或人工建造的固定物体,如独立房、变压器、楼群、立交桥、树
木、土堆、堤坎及停放的车辆等。
(一)利用地形的目的和要求
利用地形的目的,在于隐蔽身体,发扬火力。隐蔽身体,是为了更好地保存自己和隐蔽迅速地接近目标;发扬火力,是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捕歼犯罪嫌疑分子。
民警分别做几种错误利用地形的方法:
1.死胡同,不便利用和离开;
2.狭窄路,影响友邻的行动;
3.三、五人挤在一处,容易增大伤亡;
4.独立小树、油桶等明显、易燃、易爆地物。
民警在利用地形时,应做到“三便、四不、五避开”。即便于观察射击、便于隐蔽身体、便于接近、利用和离开;不要妨碍指挥员的指挥、不要妨碍友邻的动作、不要影响重要火器的射击、不要几个人拥挤在一起或在一点停留时间过长,以免增大伤亡;要尽量避
开独立、易燃、易爆、易塌的物体和难以通行的地段。
(二)利用地形的方法
利用地形的方法由接近、占领和离开三部分组成,并根据案情和地物的高低、大小等
情况,选用立姿、跪姿、卧姿或半跪半卧等姿势。
1.对墙壁的利用
利用墙壁时,通常利用其顶端或残缺部位,必要时可将脚垫高或挖射孔。
2.对墙角的利用
持枪,接近墙角,观察时枪口向上,然后出枪,立姿利用墙角右侧。
持枪,直身运动接近墙角,观察时枪口向下,然后跪姿利用墙角右侧。
持枪,直身运动接近墙角,立姿利用墙角左侧。
3.对门、窗的利用
持枪,从左侧屈身运动接近门,立姿利用门的左侧。
持枪,从右侧屈身运动接近窗户右侧,快速观察后,闪身转移到窗户左侧,跪姿利用
窗户的左下角。
对门的利用,通常是利用其左侧;对窗户的利用通常是利用其左下角,也可利用其右
下角。
4.对房顶的利用
持枪,在楼顶侧身匍匐运动接近楼顶边沿的护墙,成卧射姿势。
持枪,在“人字”形房顶高姿侧身匍匐运动接近屋脊,成卧射姿势。
对房顶,通常利用其护墙、屋脊或其它突出部位。
5.对阳台的利用
持枪跪姿利用阳台栏板的顶端。
持枪卧姿利用阳台栏杆的底部。
对阳台,通常利用其拦板的顶端和栏杆的底部。
6.对楼梯的利用
持枪在楼梯口一侧,侧滚翻至楼梯口,跪姿利用楼梯口一侧扶手;然后移步沿楼梯内
侧墙壁而上,在拐弯处跪姿利用扶手拐弯处。
7.对树木、电线杆的利用
持枪,屈身运动接近树木(直径60厘米以上),立姿利用其右侧。
持枪高姿侧身匍匐运动,跪姿利用树木(直径50厘米左右)的右侧。
持枪低姿匍匐运动,卧姿利用电线杆的右侧。
树木和电线杆,通常利用其右侧,根据树木和电杆直径的粗细等情况取适当姿势。
8.对土(沙、石)堆的利用
持枪低姿匍匐运动,卧姿利用土堆背敌面右侧。
持枪侧身匍匐运动,半跪半卧姿利用土堆顶端。
持枪侧身匍匐运动,卧姿利用“双峰堆”的鞍部。
对土堆、沙堆、石堆的利用,通常是利用其背敌面的右侧,必要时也可利用其顶端或
左侧;“双峰堆”利用其鞍部。
9.对土坑、沟渠的利用
持枪从土堆一侧以滚进运动进入坑内,利用其前切面。
持枪,屈身快跑跳入横向沟渠内,利用其前切面。
持枪在一纵向沟渠内屈身快跑,利用其弯曲部。
对土坑、沟渠,通常利用其前切面。纵向沟渠可利用其弯曲部,根据其大小和深浅,
可采用跳、滚等方法进入。
10.对堤坎、地埂的利用
低姿匍匐运动,利用低矮地埂顶端。
屈身运动,利用高堤坎残缺部。
对堤坎、地埂,通常利用其背敌斜面的顶端或残缺部。
11.对洞穴的利用
持枪利用洞口左侧。
持枪在洞穴或石缝中,根据地形条件,采用灵活的运动方法,充分利用洞穴内左右洞
壁拐弯或突出部运动。
洞穴,应利用左右侧洞壁,进入洞内,应根据洞的大小、走向和洞壁结构等情况,灵
活利用拐弯处或突出部位。
12.对车辆的利用
持枪跪姿利用停驶小轿车发动机一侧。
持枪跪姿利用停驶小轿车前部顶盖。
持枪立姿利用停驶小轿车的顶部。
持枪卧姿利用停驶大车车轮。
对停驶的车辆,可利用发动机一侧,顶部和车轮。行驶中的车辆,可利用车门、车载
货物、车箱板、驾驶室顶等。
行驶中的卡车上,四名民警持枪向四个不同方向分别利用驾驶室顶、车箱板和车载物
体。
行驶中的大轿车,民警持枪利用车窗。
行驶中的小轿车,民警持手枪利用车门窗。
【案例】
2008年11月12日,根据可靠消息,特大持枪抢劫杀人犯罪团伙嫌疑人杜某,曾某,李某潜逃至尖石山隐藏某山洞内,我市特警紧急出动并及时赶到抓捕现地。经过勘察地形研究方案后,上级命令01 02 03 04警组分别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搜索接近现地,并要求:在不惊动犯罪嫌疑人前提下,尽量智取生擒犯罪嫌疑人,必要时可以开枪击伤或击毙犯罪
嫌疑人。各警组要注意协同分工,保障自身安全,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