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课题 三年级(上册) 《孔子曰》腿的柔韧练习 课时 备课教师 第1课时(总4课时) 谷老师 古诗是我国文学的一朵奇葩,其语言之精练,韵律之优美、蕴涵之丰富,是我教 材 分 析 国语言文化中的精髓。不同的诗歌有着不同的时代和个人的风格,有的行云流水,浅白通俗;有的婉约隽秀,独臻妙境;有的跌宕起伏,雄浑深厚;有的如烟似梦,凄迷惆怅;有的则是悲凉慷慨,豪迈奔放。但由于古诗用词用字往往幽僻生涩,措意过深,学生不免晦涩难懂,老师有时难以驾驭,学生不能很好地进入诗境,感悟诗意。 学 情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生应处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就是歌”“歌就是诗”的氛围中,让抽象生涩的文字变为声色舞动的画面,从而使古诗充满强烈的感染力。理解诗词的含义。 难点:让枯燥的文字障碍,变为有声有色,立体可视的画面和景象,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想象等全方位,均可触感古诗的情景,从而摆脱了文字的束缚,进入对古诗的感性直观认识,而且对诗中景象有了更深的体会。 教 学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训练腿与腰的柔韧性 古诗教学的探索,尝试用歌画声色创设诗的情景,用吟哦想象引导学生感悟诗意,提高古诗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试图解决古诗生涩难懂,老师课堂难教,学生学习难懂的问题,歌词饱含丰富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通过学古语、圣人言 ,在舞蹈的形象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化,同时树立文化自豪感。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列队,记录出勤,检查着装。 (2)师生问好。 (3)准备活动: 热身 从头部、肩部、胸部、胯部、腿部一一展开热身 健身操;全国中小学健身操 二年级学习的健身操,有利于学生肢体灵活性练习。 二、基本功训练 把上搬旁腿 1身体侧向站立,右臂贴墙上举; 会有些基本2右腿支撑,脚尖向前;左腿抬起。 3同伴左手抓住练习者小臂外拉,右手托住练习者脚跟向上搬起。 功不好的学动作要求: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同侧压腿。 生,可以放慢,一步一步做。 每一侧做5-8次 老师一次纠正不正确动作 强调动作步骤:1-2-3-4-5 准备第二段开始前:需要完成2-3第一段组合的表演。 三、常规复习 上节课组合第一段+音乐 四、新授 第二段(四个八拍) (1)1-2 竖叉压前腿 3-4 左手思考舞姿,放于膝盖上 5-6 捋胡须(左手起) 7-8 起身回到双手旁斜下位点地 (2)1-4 竖叉下后腰 5-8 起身回到双手旁斜下位点地 (3)-(4)重复(1)-(2)动作 结束段: 词(吾日---忠乎):向右转至旁开腿扶袖(右);扶袖诵读 (温故---师矣):变至扶袖(左);扶袖诵读 1-2 保持旁开腿,上身下俯,右手思考舞姿落于地面 4、教学提示: a.交手礼手势,仅用于学生向孔夫子行拜师礼及孔夫子还礼或师代还礼时用,男生左手在前为敬,女生右手在前为敬。 学生对本节课通过古诗b.柔韧练习,要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增加难度,避免受伤。 词引入主c.竖叉,要注意胯与上身放正,后腿要从髋关节处外旋。 d.竖叉下后腰,要注意挑胸腰。 全部学完:合音乐——1段 2段 分组展示 五,巡回指导 1.教师用音乐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全部组合动作,语言调动气氛. 题,加强对古诗词含义的诠释。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学生纠正错误。 3.分组展示,找优秀生示范,小组点评。 4.观察他人,对比自己,进行互评放松 小结 教 学 反 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