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从蜡烛的溶化和燃烧的现象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乐于合作交流,愿意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
2.学会设计、完成简单的实验,并能对实验现象进行简单归纳,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3.认识物质变化的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发生的变化,另一类是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出物质的变化有两类。
难点:会从周围的物质变化现象中判断两类变化。
三、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盐酸,石灰石,石蕊试纸,小苏打。
小组实验材料:蜡烛,酒精灯,火柴,铁架台,石棉网,滴管,大烧杯,器皿等。
1
四、教学过程:
(一)魔术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老师学了一个小魔术,现在想给大家表演一手。 老师演示:1、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2、再使变成红色的石蕊试纸变回来。
师:你们觉得这个魔术的变化神奇吗?(神奇)神奇在哪里?
小结:物体发生了变化。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变化。你们看,这是什么?(蜡烛)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蜡烛的变化。(板书:蜡烛的变化)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认识蜡烛的变化
1、 观察蜡烛。
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蜡烛,它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观察方法:看、闻、摸等)
蜡烛是白色的,呈圆柱体。蜡烛由蜡油和中间的蜡芯构成。
蜡烛摸上去有一种滑滑的感觉。第一次闻上去没有什么味道,细细再闻的话,有一种说不出的味。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
2
2、今天我们想要来研究蜡烛的变化,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让蜡烛发生变化?(点燃、加热、用小刀刮、可以放在水中来研究变化)同学们的方法真多。(课件播放折断的蜡烛,碾碎的蜡烛。。。)
3.有的同学还说用加热和点燃的方法研究,那么加热和点燃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蜡烛的变化。(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4.汇报方案。(其他小组相互补充,修订)
5.实验方案设计好了,实验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强调注意事项,用火安全,及时记录实验现象等)
6.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7. 汇报(你的做法,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蜡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同学们通过加热,蜡烛由固态变热态,冷却后,又变成了液态,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通过燃烧,蜡烛变短了,产生了新的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活动二:了解生活中的类似变化。
1. 引导分析图片,(课件显示)给下面物质的变化分类。
2.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变化?(学生汇报交流。)
3
小结:我们周围的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类:一类是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另一类是像蜡烛、木柴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三)分析生活现象巩固所学新知
同学们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现象,能不能说说(课件显示) 下面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证根据是什么?
1、钢水变钢锭
2.、火柴燃烧。
3、枫叶颜色发生变化
4、水的三态变化
5.面粉做成馒头。
6.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四)拓展活动。
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改变物质的形态或使其产生新的物质,来为人们所用。比如一些废弃的玻璃碎片,通过加工的方法变成有用的物质。同学们能不能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4
小结:物质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但我们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只要同学们课后留心观察、善于动脑,一定能发现
(五)课后践行。
1. 继续观察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并归类。
2.在家里自己做一做鸡蛋放进醋里的实验,注意观察和思考。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