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红色文化经典传承

红色文化经典传承

来源:智榕旅游


红色文化经典传承

線家楼位于康乐县景古镇景古村,距县城35公里。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二、四方面军长征经过康乐县景古地区曾在此设立先遣军部。当时,设立先遣军部的还有孙家楼、常家楼,这两处均已拆除。線家楼是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长征遗址。線家楼是当时景古城大商贾線祥瑞的私宅,现由其孙子線小明居住。

红军在景古驻扎五十多天,进行短期休整,组建了三个农民武装——景古独立营、斜角滩独立营、地寺坪独立营,建立了景古区苏维埃政府,建立了地寺坪、斜角滩、線家滩、景古、丁家滩五个乡苏维埃政府。将革命的火种播在了康乐这片土地上。康乐景古是红色政权发芽的沃土,是为临夏建立最早的中华苏维埃乡政权做出贡献的土地和仍存的遗址。1996年4月線家楼被临夏州委、州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原楼因房屋年久失修,整体倾斜,频临倒塌。2004年康乐县委、县政府按原貌对線家楼进行了重修。

石家楼革命旧址位于康乐县莲麓镇下乍村地乍山,修建于1913年,坐北朝南布局,四合院形制,主要建筑为北堂屋,二层楼木楼结构,面阔13间,进深三间,土木结构,单檐前后双坡悬山顶式建筑,前出廊。1936年8月9日,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独立十二师一部在师长张贤约、政委胡奇才的率领下,长征来到莲麓地区,分散驻扎在石家楼等多处民宅村落中,发动群众成立苏维埃政府,建立义勇军独立营,广泛深入宣传“反蒋抗日”的政治主张。当地群众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筹粮筹款,踊跃支前参军,保卫红色政权,使驻地红军得到了休整和补充。现石家楼主人石应华在二楼设置简易展室,把所有红军用过的文物完整地陈列在内,为游客展示其文化价值。石家楼作为红色革命的见证被完整的原汁原味的保存下来,成为我州境内唯一现存的红军居住过的房屋。2015年3月经县政府批准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