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社会水平和经济水平快速提高,人们的生活状况也极大改善,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园林绿化工程正是满足人们需要的重要方式。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经济体制的改变,在现金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园林绿化行业竞争激烈。施工单位必须兼顾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既要获得经济效益也要获得社会效益,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可以看到,我国施工单位在绿化工程施工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缺陷,本文讲究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展开探讨,分析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特点;问题和对策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门包含了多学科知识的学科,并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保证工程质量,既要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还需要对工程理论知识有充分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艺术性、科学性和技术性以及工程质量,建设经济美观实用的园林绿化工程。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很多优秀园林作品,例如“粤秀园”获得了2000年的日本淡路花博会一等奖,但是由于市场冲击,很多施工单位过于看重经济效益。如何分析绿化工程特点,解决出现的问题,是施工单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1、园林绿化工程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各个城市都将建造“园林城市”作为重点工作,但是由于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发展时间不长,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下面针对绿化工程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首先是生态环境方面的表现不足,园林绿化的最终目的是改善生态,为人们创造优秀的生活环境,但是现在大多数绿化工程都是遵循领导意见或者盲目跟风,例如忽视了自身的自然条件,在绿化工程施工中没有很好的运用,不是以自身条件为基础进行改造而是推平重建,这样不仅增加了工程成本,还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可谓得不偿失;而且园林绿化和周边环境衔接不够好;再者虽然园林绿化的苗木数量很多,但是种类却很少,没有体现出多样性。举例来说,广州绿地的共有399中乔木,其中前20中占据了总数的将近70%,种类严重不平均,造成园林绿化系统不够稳定;有些园林绿化施工不注意植物习性,在不适宜某种植生存的季节或地域种植,打破了生态学规律,轻者会造成绿化所种植苗木死亡,重则会造成外来物种侵害,引发本土物种和外来物种的激烈竞争,威胁到本土物种的生存,所以,园林绿化应尽量选用本土植物。第二是意境营造不足,现今的园林绿化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和视觉享受,换个说法就是华而不实,园林本身内涵不足,难以营造优雅的意境。第三是材料整合方面工作的欠缺,传统的园林绿化基本都是按照个人意愿进行的,园林实际上是个人思想的表现,从而园林的和谐性、连贯性和完整性都得到了有效保证。但是现今的园林绿化工程是由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共同决定的,每个方面的意见和想法都不甚相同,业主往往会将自己的个人意愿强加给设计人员,园林绿化本身的和谐性、
连贯性和完整性逐渐消失,造成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鲜有精品出现。第四是缺乏足够的文化内涵,优秀的园林绿化工程都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能够营造意境和氛围,引起观赏者的共鸣,给观赏者以心灵上的享受。传统的园林绿化构思精细,文化内涵丰富,但是现今园林工程市场竞争激烈,施工单位往往忽视了园林的文化内涵,并逐渐背离这个方向。而且我国的园林绿化建设不分好坏的吸收国外经验,我国园林本身的特色逐渐淡化,这是一种顾此失彼的表现。
2、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分析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目标生态性:世界人口正在爆炸式的增长,经济水平快速提高,随着而来的是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现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我们面对的难题,不仅对社会稳定性有负面影响,还威胁到人民的身心健康。而园林绿化工程正是以改善生态环境、协调自然与人的关系而存在的,这也是园林绿化工程的主要目标。
思想艺术性:园林绿化工程包含了小品、植物以及景观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因素决定了园林绿化的指导思想具有艺术性,要将园林美的一面展示给人们,而这也需要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贯彻美的思想,通过地形处理、驳岸处理、假山堆叠等方面,实现设计的最佳境界和理念,而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思想上的差异,造成园林绿化工程思想的多样性。
对象特殊性:乔木、植物、花卉等,是园林绿化工程的主要实施对象,这些都是有生命的活体,通过植物、花卉来达到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这是园林绿化工程区别于其他城建工程的主要表现。
价格不定性:市场在不断变化,而材料、设备价格也在不断波动,并且对于材料价格,国家尚且没有标准的规定,这个因素造成园林绿化工程造价工作存在一定困难,大部分园林绿化工程是附属于其他工程项目的,内容复杂,项目较多,管理起来较为困难。
养护长期性:相对于园林绿化中的苗木种植,后期的养护工作更为重要,这也是保证苗木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所以,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工作是长期的,并且需要投入一定资金。
3、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对策
可以看到,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存在多个方面的缺陷,施工单位必须采取多个方面的措施,解决问题,提高绿化工程质量:
建立评价机制:现在我国的园林施工单位尚没有形成完善的绿化评价机制,这也是施工单位面临的难题之一,施工人员、设计人员的经验以及业主的意愿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绿化水平,但是施工人员、设计人员和业主的思想又不尽相同,工程质量参差不齐。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绿化评价机制,将环境效益方面的指
标作为重点,例如滞尘能力、除菌能力和净化空气的能力等,将指标量化后确定权重,通过加权得到综合评价指数,结合施工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园林绿化评价。
建立决策机制:园林绿化建设的决策因素之一是政府,而政府也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应加强公众参与制度,充分发挥专家作用。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情况,得出结论作为施工指导思想,减少施工中产生的问题;而群众也应该重视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参与的意识,为园林绿化工程提出自己的建议,也可以采用认养绿地或者义务植树等活动,为城市绿化奉献力量。
完善取材机制:园林绿化工程应放宽视野,着眼远方,并且争取更多的建设资金,简而言之就是要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绿化资金的最主要来源是政府,而这也是城市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一部分。政府应结合城市财政情况,着眼于城市发展,确定绿化工程的经费需求;完善筹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作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资金的一部分,动员全民参与绿化建设。遵守国家关于绿化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应与时俱进,了解最新形势和最新思想,对城市中违法砍伐树木、违法占用绿地的情况加大处罚力度,落实责任并完善管理制度。
4、结束语
综上,我国的园林绿化建设存在一定缺陷和问题,通过完善评价机制和取材机制、建立决策机制等措施,完善绿化建设管理制度,保证工程质量,为建设“园林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格照.如何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J].现代园艺,2013,(12):167.
[2]孙士龙,赵利华.浅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3,(27):58.
[3]薛忠林.刍议绿化苗木的有效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3,(32):2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