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 CHINESE GENERAL NURSING January,2010 Vo1.8 No.1B 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包安竹,自晓霞 摘要:[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手术的配合。[方. ̄32oo7年3月一2DO9年9月成功完成8例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 血管置换术,对腹主动脉置换的手术配合进行总结。[结果]8例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手术均获得成功。[结论]手术室护 士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时恰当的术中配合,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i.issn.1674 4748.2010.02.031 文章编号:1674—4748(2010)1B一0134—02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检测手段不断更新,腹主动脉瘤发 巡回护士要加强尿量和颜色的观察。手术结束前巡回护士与洗 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腹主动脉瘤破裂则是其致命性的并发 手护士严格清点手术器械、纱布和缝针等手术物品,由于手术切 症,其病死率达5O ~7O%[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控制出血 口大,使用物品器械多,仔细清点核对防止物品遗留在腹腔内。 和完善的手术配合至关重要。我院2007年3月一2。09年9月 2.3洗手护士配合手术采取仰卧位经腹部正中切口,常规进 成功完成8例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由于早期诊断 腹后,洗手护士准备好腹腔自动拉钩,将2块大纱布垫对角卷起 准确,并及时行人工血管置换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除1例病 把小肠推向右侧,以充分的暴露上至左肾静脉,下至耻骨联合上 人因术后并发症死亡,其余均顺利康复出院。现将手术配合报 缘水平的后腹膜。在游离瘤体显露血管的过程中,洗手护士准 告如下。 备好用液状石蜡润滑的阻断带,备好不同角度的阻断钳,根据血 1 临床资料 管的粗细、部位、深浅和医生的需要及时准确传递。充分显露动 1.1一般资料8例病人均为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男5例,女3 脉瘤的远近端,经中心静脉全身肝素化或局部肝素化后,如果髂 例;年龄39岁~75岁,平均62岁;临床症状为寒战、发热、腹 动脉没有病变,先后阻断腹主动脉及髂动脉,纵向切开动脉瘤前 胀、腰痛;有糖尿病史3例,高血压病史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壁,清除附壁血栓及钙化的内膜组织,逐一结扎出血的腰动脉, 史1例,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2例,均由血管外科收入治 在瘤颈部切断主动脉或其前半周,以3/0Prolene血管缝线做连 疗,及时择期手术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手术。 续外翻缝合以完成人工血管与瘤颈的对端吻合,继用5/OProlene 1.2手术方法在常温、全身麻醉下行气管插管,腹正中切口, 血管缝线将人工血管与远侧腹主动脉或双侧髂动脉对端或端侧 开腹探查,仔细游离腹主动脉瘤颈及左右髂总动脉,阻断腹主动 吻合。将残留的瘤壁用4/OProlene缝合包裹在人工血管外,缝 脉后T形切开瘤体,清除瘤腔内血栓和坏死物,使用sell—saver 合后腹膜。洗手护士备好各种滑线,术中准备好橡皮蚊式钳固 行自体血液回收。取16 mill×8 mm的Y形聚四氟乙烯(PT— 定滑线,防止操作时滑线的损伤。在吻合过程中及打结时要用 FE)人工血管,上端用3/OProlene滑线与腹主动脉端端吻合,2 2O mL注射器向术者手上不间断注水,以保证操作准确、流利。 个分叉分别与两髂总动脉用5/OProlene滑线行端端吻合,排气 手术前、关闭体腔前、术毕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认真清点各种用 后松阻断钳,观察吻合口无漏血,足背动脉搏动良好,遂将瘤壁 物,核对无误并做好记录,严防遗漏。 修剪并包绕于人工血管外面,用4/OProlene滑线连续缝合,放 3护理 置引流管后关腹。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主动脉病变,有破裂的危险, 2手术配合 病死率也较高,瘤体直径在5.5 cm以上或对于年轻、女性、预期 2.1术前物品准备 除常规剖腹器械及普通用物外,另加腹腔 寿命较长的病人,尽早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_2]。 自动拉钩1个,各种角度DeBaKey血管阻断钳3把,阻断带4 3.1术前做好准备因为手术复杂、风险大、时间较长,人员安 根,28 em血管游离钳1把,25 cm胆管米式钳各2把,25 cm动 排要得力,器械、各类药品等用物的准备要充分。腹主动脉瘤如 脉镊子2把,精细针持2把,有角的血管剪1把,大纱布垫16个~ 果破裂则病情凶险,术中可能有心搏骤停、血压骤降等意外情 2O个,自体输血装置1套,中心吸引2套,不需要预凝的Y形 况。故巡回护士术前要备好抢救药品、除颤器、微量输液泵等物 PTFE人工血管1根,2/OProlene滑线、3/OProlene滑线、5/0 Pro— 品。洗手护士术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具有很强的应变能 lene滑线、气囊导尿管、止血材料、抢救药物、冰袋数个。 力,在术中发生意外时及时应对,密切配合,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2.2巡回护士配合术前1 d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病人,仔细 3.2避免增加腹压手术开始前任何增加病人腹压的动作均 阅读病历,了解病人的病情,查看检查资料,做好心理护理,嘱病 可使腹主动脉瘤有破裂的危险,甚至导致其限制的包膜破裂,加 人卧床休息,勿剧烈运动。病人人手术室,仔细核对病人后,立 重加快病人出血,所以在搬动病人和进行操作时,动作一定要 即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以保证术中输液、输血的通畅。配合麻醉 轻、稳。 师行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穿刺,并留置尿管观察尿量和颜色。手 3.3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 包括中心静脉和外周静脉。注 术中巡回护士要准备2套吸引器,协助麻醉师安装自体输血装 意选择上肢静脉穿刺,因手术过程中要阻断腹主动脉,如静脉通 置,收集瘤腔内大量的血液准备自体回输。术中密切观察手术 路建立在下肢,会影响输液速度。 进程,准备好各类抢救药品,记录腹主动脉阻断时间。输尿管在 3.4手术中注意血容量的补充和调整 当动脉瘤切开时病人 髂内、髂外动脉交叉部前面交叉走行,术中容易损伤,因此术中 有大量的失血,因此要提前加快输液,并且准备好吸引器和自体 全科护理2010年1月第8卷第1期中旬版(总第167期) 血液回收装置,使回收的血液能及时输回体内。 3.5准确记录阻断时间 阻断时间不能超过1 h,高位阻断时 其安全时限仅为20 min~30 min。注意提醒医生,密切观察血 3.8预防压疮・ 135 ・ 病人年龄偏大,手术时间长(4 h左右),因此 容易发生压疮等并发症。术前铺放手术床要平整,头部放置头 圈,防止枕部压伤,足跟下垫上棉垫。牢固固定套管针、三通、尿 管连接处,防止血液、药液外流至床上。确保电刀负极板安全, 功能良好,防止意外烧伤。 参考文献: Eli段志泉,张强.实用血管外科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269—286. 压变化,要控制血压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免血压升高导致炎性 的血管组织破裂导致手术失败。 3.6做好肾脏保护工作 留置尿管,术中严密观察尿量,随时 了解循环及肾功能情况。对行肾动脉以上腹主动脉阻断者,要 注意做好肾脏的保护工作,尽可能缩短阻断时间,以减少肾脏的 缺血性损坏及肾衰竭的发生。 3.7术中注意保暖大量输注的液体及血液均应加温,防止低 [2]郭加强,吴清玉.心脏外科护理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886;815. 作者简介体温对心功能和凝血机制的影响。调节好室温,手术床使用变 温毯。本组术中手术间的温度控制在24℃~26℃。 包安竹、白晓霞工作单位:610072,四JlI省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9—07—31) (本文编辑卫竹翠) 十六 角蒙脱石灌肠治疗dx J I. 秋冬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李日清,梁瑞萍,罗妹芳 摘要:[目的]探讨十六角蒙脱石灌肠应用于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常规补液、抗病毒治疗;对照组口服十六角蒙脱石,按常规补液、抗病毒治疗。[结果]观察组的 止泻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操作简单、安 全,缩短了病程,减轻了患儿痛苦。 关键词:腹泻;婴幼儿;十六角蒙脱石;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 4748.2010.02.032 文章编号:1674—4748(2010)1B一0135—02 秋冬季腹泻又称轮状病毒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 1.3.1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病毒、补液、纠正酸中毒 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呈散发或小流行,主要经粪一口一粪传播,以 通过日常生活接触及医院和托儿所内接触感染,也可通过气溶 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其发病和预 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十六 角蒙脱石用量为4个月~6个月每次113包,6个月至1岁每次 半包,1岁以上每次1包,用生理盐水20 mL充分溶解,用量过 防与机体营养状况及免疫力有密切关系,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 形状改变为特点,常伴有呕吐『1 ]。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 易造成脱水,严重者可造成电解质紊乱甚至循环衰竭。我科 2004年1O月一2O05年1月住院的44例腹泻患儿采用十六角 蒙脱石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取得了明显疗 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多易刺激直肠肠管而使药物难以保留,不利于发挥疗效。灌注 时间均为09:OO和20:00 ̄21:00各1次,以免饭后肠蠕动频率 加快,幅度增大影响药物保留时间;药液温度以37℃左右为宜, 与体温接近,刺激性小;肛管插入深度10 cm,动作轻柔,灌肠速 度不宜过快,一般2 min 3 min内灌完,灌完后嘱其家长抬高 患儿臀部,挤捏肛周,向肛门处挤压,压迫肛门括约肌5 min~10 min,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延长,尽量减少药液外溢。 1.3.2观察指标2结果 表1两组患儿止泻时间比较 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O月一2O05年1月轮状病毒流 对两组患儿止泻时间进行比较。 行期间住院的急性腹泻住院患儿,每天大便次数在5次以上,具 备典型的秋冬季腹泻者。人选病例86例,发热13例,合并代谢 性酸中毒者19例,8O例有呕吐、腹泻次数每天大于5次36例, 大于1O次23例,大便性状为稀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按人院 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男26例,女 18例;1岁以内32例,1岁~2岁1O例,2岁~3岁2例;臀红者 5例。对照组42例,男29例,女13例;1岁以内27例,l岁~2 岁1O例,2岁~3岁5例;臀红者4例。 1.2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镜检无白细胞者59例,高倍镜1 3讨论 个~1O个白细胞者17例,大于1O个白细胞1O例;所有病人镜 秋冬季腹泻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 起。多发生在6个月~24个月的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我科 检均有脂肪球;大便培养均无致病菌生长;轮状病毒检测无设 备未做。 1.3方法 收治的均为3岁以下婴儿,该病潜伏期1 d~3 d,起病急,常伴 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起初1 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