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孟子人性观与柏拉图人性观的异同

论孟子人性观与柏拉图人性观的异同

来源:智榕旅游
学术探讨1NT论孟子人性观与柏拉图人性观的异同文马丁凡摘要冯友兰先生曾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确切地说就是人性的本质是什么?”这向来是中西方思想家们争论的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孟子和同时代的希脂思想家柏拉图同是性善论的支持者他们的思想会有怎样的异同呢?关键词:性善论;异同;柏拉图一、孟子和柏拉图的人性观1、孟柏人性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孟子所处战国中期此时周朝建立起来的礼仪制度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为了改善当时的社会风气引导人们向善孟子提出了性善论鼓励人们保持发扬这颗善心。而柏拉图处于希脂的城邦雅典佩里克利斯时代良好的家庭环境使他走上了政治之路但他成长于战争期间其后又经历了一个暴政时期在对当时的民主政治失望之后他走上了一条寻找完善社会体制的道路。么孟子的人性观孟子认为善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孟子的人性学说是从四端之心开始的所谓四端之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1〕孟子认为人人都具有这四种道德情感它是人本性的自然呈现和流露。孟子认为善是人的社会属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别。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冈总的来说人与动物区别的地方有两个首先是人有道德其次人能认知孟子谈的人性主要是指在道德方面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及柏拉图的人性观人皆求善。柏拉图把人分为求善和求恶两种求善的人自然求善而求恶的人可以分为“以恶为善而求恶”和“明知为恶而求恶”。第一类人因为不能准确的辨别善恶以恶为善所以可以认为是求善的。另一类人可以分为两种:’`明知为恶但为利而求恶”不了明知为恶且无利而求恶”。第一种人以利益为作恶的动机把利益当作自己所追求的善因此也属于求善;至于后一种人柏拉图认为现实生活是不存在的。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进一步认为“理性的灵魂是人的本性”。曰苏格拉底认为人性的本质在于理性所以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也就是对善的追求而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把灵魂划分为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其中理性是灵魂的最高原则是人与动物最重要的区别。二、孟子与柏拉图人性观的相同之处1、二者都主张人的本性对善的追求无论是柏拉图的`人皆求善”还是孟子的`可欲之谓善”说明他们的思想中都强调了对善的追求。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指人人皆有可能成圣能够成就自己的善。而柏拉图的善的观念是一种关于善的知识所以只要人们拥有正确的善恶观能够辨别善恶就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确保对善的追求。么二者同样重视对善的后夭培养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他认为人性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后夭环境的熏陶这是一种重视社会实践的观点。孟子强调人性培养的重要性认为自身的修养和后夭环境的熏陶同样重要。同样的柏拉图也非常注重人性的塑造。他认为真理是灵魂固有的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在追求真理的这条路上永不言弃使人们认识到灵魂中的理性从而塑造人性使人性向善。三、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相异之处1、二者对性的界定不同孟子所谓的性忽略了人的自然属性强调人的社会道德属性。孟子言性善实质指的是人之所以为人其本性中所具有的仁义理智四端。而柏拉图则继承了他老师人的特性在于理性的观点认为的灵魂中的理性的纯洁度较差属于第二、第三等的理性。这是因为人性中除了理性以外还有感觉、欲望和情绪等。么二者对于恶的看法不同孟子道:`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他认为人们表现出来的恶是违背本性的表现是因为们的行为受到外界的干扰但不影响他善的本性。而柏拉图认为灵魂与身体的结合是一种堕落。他认为人体现的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j4[因为人性除了理性还有激情和欲望正是这些导致人们出现了恶的行为。因此对于恶的看法孟子主张是受到了外而柏拉图则强调是内在产生的。及二者对于实现善的途径有着不同的态度孟子认为善良是人所固有只要顺乎人的本性扩而充之即可成就善的德行。因而孟子强调道强调人的内心修为他发展了孔子提出的“为仁由己”的思想。相比于孟子的反求于心的思想主张柏拉图是第一个把教育看作建立美好社会成全美好人性的关键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智力训练和道德修养的统一认为教育则是使人性向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四、孟子与柏拉图的人性观的现实意义首先我们来看孟子的性善论他充分肯定了人的自身价值他的思想中保持着对人和人性积极乐观的态度强调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的重要性。孟子对善的追求具有一种自律性更多的是源于自身的需要出发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他认为道德修养要先内求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就自己的德行。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夭更多的人把注意力放在了如何赚取物质财富上但其实一个人的真正富有的标志是要看他的精神是否充实我们应该对善有着更高层次的追求而这种基于自身内在的需要对善产生的追求会更加真实、可靠具有生命力。而柏拉图关于人性的论述丰富且独特。他的人性论对于我国现阶段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有着深刻的意义。他认为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要善治而善治的前提就是知识知识来自于教育所以柏拉图十分重视教育。这与我国当前的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相一致。“国家是大写的人”。如今社会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道德问题就需要我们将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除了通过教育来加强个人的道德素养规范还需要律法的约束。所以柏拉图关于人性的论述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孟子的思想强调人追求善的自觉性而柏拉图侧重后夭的教育达到善。其中他们二者提出的关于人性的`四德”的标准也是我们现代人自身素质修养的目标。在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今夭重新去学习这些古代思想家们的理论对于正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们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将其二者的思想精髓结合起来互相借鉴将其应用到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建设中为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汲取力量。(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作者简介:马丁凡(1992一)女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在读研三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参考文献【1』邓广煌孟子思想浅解口]企业文化(下旬刊)2011(8):105一106【]Z杨泽波孟子评传(下)【M】南京:南一京大学出版社2011:130318[3】谢锦江柏拉图关于人性的分析及其现实意义口]黑河学刊2008(2):10一11[4』l闰欣芳孟子性善论和柏拉图灵魂回忆说的对比分析口]青年与社会2013(24):327327人人在的影响德修养的自觉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