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路基规范

路基规范

来源:智榕旅游


土方路基:

1、 基本要求

(1) 在路基用地和取土区范围内,认真清除地表植被、杂物、积水、淤泥和表土,处理坑塘,并对基底进行认真压实和处理,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2) 不得采取设计或规范规定的不适用土料作为路基填料。路基填料强度(CBR)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规定。

(3) 路基必须分层填筑和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

(4) 施工临时排水系统应与设计排水系统结合,勿使路基附近积水,避免冲刷过坡。

2、 外观鉴定

(1) 路基表面平整,边线直顺。不符合要求时,单向累计长度每50m减1~2分。

(2) 路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不得亏坡,曲线圆滑。不符合要求时,单向累计长度每50m减1~2分。

(3) 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碎落台的位置适当,外观整齐、美观,防止水土流失。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

(4) 设计植草的路段,发现明显缺陷时,单向累计长度每50m减1~2分。

石方路基

1、 基本要求

(1) 开炸石方的施工方法应能保证边坡稳定,清理险石,避免过量爆炸损害自然环境。

(2) 修筑填石路堤应认真进行地表清理,逐层水平填筑石块,摆放平稳。填筑层厚度及石块尺寸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填石空隙用石渣、石屑嵌压稳定。上、下路床填料和石料最大尺寸应符合规范规定。采用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压至填筑层顶面石块稳定,振压两遍无明显标高差异。

2、外观鉴定

(1)上边坡不得有松土。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

(2)路基边线直顺,曲线圆滑。不符合要求时,单向累计长度每50m减1~2分。

软土地基处治

1、 基本要求

(1) 换填地基的填筑压实要求同土方路基。不宜小于30。抛石挤淤应使用不易风化石料。抛填方向根据软土上卧地层横坡而定。横坡平坦时自地基中部渐次向两侧扩展:横坡陡于1:00时,自高侧向低侧抛填。片石露出水面或软土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压实,然后铺设反滤层。

(2) 砂垫层:砂的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适当洒水,分层压实;砂垫层宽度应宽出路基边脚0.5~1.0m,两侧端以片石护砌;砂垫层厚度及其上铺设的反绿层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反压护道:填筑材料、护道高度、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压实度不低于90%。

(4) 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砂的规格、质量、砂袋织物质量和塑料排水板质量必须符合要求;砂袋和塑料排水板下沉时不得出现扭结、断裂等现象;井(板)底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顶端必须按规范要求伸入砂垫层。

2、外观鉴定

(1)砂垫层表面坑洼不平时,每处减1~2分。

(2)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间距均匀。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

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

1、基本要求

(1)土工合成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破损、无老化、无污染现象。

(2)在平整的下承层上按设计要求铺设、固定,土工合成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张拉,紧贴下承层,锚固端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3)接缝搭接粘结强度符合要求,上下层土工合成材料搭接缝应交替错开。

2、外观鉴定

(1)土方合成材料重叠、皱折不平顺,每处扣1~2分。

(2)土方合成材料固定处松动,每处扣1~2分。

(3)土工合成材料中央向两侧填土,每处扣1~2分。

排水规范

1、一般规定

(1)施工前,应校核全线排水设计是否完善、合理,必要时应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使全线的沟渠、管道、桥涵组合成完整的排水系统。临时排水设施应尽量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排水方案应因地制宜、经济实用。

(2)施工前,宜先完成临时排水设施。施工期间,应经常维护临时排水设施,保证水流畅通。

(3)路堤施工中,各施工作业层面应设2%~4%的排水横坡,层面上不得有积水,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流冲刷边坡。

(4)路堑施工中,应及时将地表水排走。

(5)施工中应对地下水进行记录并及时反馈。

2、 路基排水工程质量标准

外观质量规定

(1) 纵坡顺直,曲线线形圆滑。

(2) 沟壁平整、稳定,无贴坡。沟底平整,排水顺畅,无冲刷和阻水现象。

(3) 各类防渗、加固设施坚实稳定

(4) 浆砌片石工程,嵌缝均匀、饱满、密实,勾缝平顺无脱落、密实、美观,缝宽均衡协调;浆砌咬扣密实;抹面平整、压光、顺直,无裂缝、空鼓。

(5) 干砌片石工程,砌筑咬合紧密,无叠砌、贴砌和浮塞。

(6) 水泥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砌体平整,勾缝整齐牢固。

(7) 检查井和雨水井井基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后方可砌筑井体。蹬步梯安装牢固。井框、井稳。进口周围无积水。

挡土墙施工

1、 为了控制好墙身内外侧的坡度,在砌筑前,首先用松木板钉坡度架,其坡度按设计图纸进行控制。坡度架制作好后立于砌筑段的两端,并拉小线进行砌筑。

2、 砌筑顺序以分层进行为原则。底层极为重要,它是以上各层的基石,若底层质量

不符合要求,则要影响以上各层。分层砌筑时,应先角石,后边石或面石,最后才填腹石。

3、 因挡土墙较长,砌体除分层外,还要按图纸设计要求分段砌筑。分段砌筑时,分段位置应设在变形缝或伸缩缝处,各段水平砌缝应一致。相邻砌筑高差不宜超过1.2m。缝板安装应位置准确、牢固,缝板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

4、 相邻挡土墙设计高差较大时应先砌筑高墙段。挡土墙每天连续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

5、 应保证砌体宽(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砌筑中应经常校正挂线位置。

6、 砌石底面应卧浆铺砌,立缝填浆捣实,不得有空隙和贯通立缝。砌筑中断时,应将砌筑好的石层空隙用砂浆填满,再砌筑时石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工作缝应留斜茬。

7、 挡土墙外露面应留深10mm~20mm的勾缝,按设计要求勾缝。

8、 片石分层砌筑以2~3层石块组成一工作层,每工作层的水平缝大致平齐,竖缝应错开,不能贯通。

9、 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选择形状方正、尺寸相对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间地与里层砌块立交接成一体,上下层石块也应交错排列,避免竖缝重合,砌缝宽度一般不应大于4c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