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预结算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建筑工程预结算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来源:智榕旅游


建筑工程预结算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摘要:建筑工程预结算是决定和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是进行招标、考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依据,是项目投标标准的重要手段,也是工程前期和后期工程造价的考核依据。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出发,并就其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一些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结算;定额

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广泛应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现已基本实现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并逐步向更为具体化、客观化、现代化的方向全面发展。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现代化管理工作中,工程预结算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工程预结算的管理是否合理、有效,将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工作的进展与效果、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建筑物的质量,以及工程项目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是否能够得以实现等诸多问题,必须引起相关部门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认清现阶段工程预结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并结合工程项目资金运用的实际情况,适时加以有效的控制措施与方法,逐步革新与完善我国工程项目预结算工作的管理效果,促进其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意义。

工程预结算的编制和审核,是项繁琐又细致的工作,它涉及到计划、统计、财务、物质供应等多部门的业务,工程预结算是确定工程造价和经济指标的依据,编制好工程预结算,搞好审计工作,是节约建设资金,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同时,正确把握好工程预结算,也是适应目前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消除工程造价失控现象发生的有力保障。

1 工程预结算中易出现的问题

1.1 施工单位报价高估冒算

由于当前我国对预结算编制误差的奖惩管理的不完善,虽然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上报的结算的审减额度产生的审计费有规定,但施工单位素质参差不齐,思想动机不纯,这是造成施工单位对工程量高估冒算的主要原因。竣工后,施工单位不是马上提交结算,而是互相观望,生怕自己吃亏,拖得时间越长,负责现场的管理人员就越少,而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对工程又不太懂,就会对预算员交底不详,造成多报。同时施工单位思想观念上的错误,虽然在递交结算前建设单位已与施工单位签订了交付审计费的协议,无原则的高报施工单位是多承担审计费,但施工单位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若审计单位审查不到,多报的数额会远远超出审计费的,但到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不但没有得到非法之财,而且高额的审计费使自己都无法接受。这种现象较为普遍。

1.2 建设单位提供的清单不准确

建设单位在招标时提供的工程清单不准确,丢项错项严重,这也是工程在结算时工程造价偏高的原因之一。建设单位在工程清单出具后,双方无异议,就具有法律效力的,是一项非常严肃的问题。在工程施工中明明是重要项目,在标底中也有,但是个别清单编制人员可能在录入时丢项,结算时无可争议的要重复计算。

1.3工程量重复计算

施工单位预算员在编制结算时,常将定额项目中已包括了的工作内容重复计算,如安装定额C.2.4.6,配电箱的安装,其工作内容已包括了接线、开箱、检查、安装等工序的工作内容,所以套用此项定额时就不能再套接线端子接线。又如塑料排水管的安装,定额已经包括排水管管件内容,所以套用定额时就不能再另外套管件安装。还有一些调试,按规范要求应做,而实际却没做,施工单位也给编入结算。

1.4 施工过程中设计深度不够,使得施工中设计变更多,现场签证和技术核定多,但有的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不负责任,签证不核实就签,造成损失。再就是不及时签证,造成工程竣工结算时扯皮现象发生,一些问题说不清楚。

1.5 甲乙双方订立合同时,由于条款不严谨、不完善,缺乏约束性、规范性,尤其包干工程项目中,对包干范围及调整和调整方式等没有明确规定,其结果包干项目包不死,使得施工单位要求按实结算。

1.6 材料价格

现行建筑工程造价的构成中材料费几乎占工程的60%~70%,材料费在工程造价构成中占有核心地位。但材料价格的不稳定,价格涨幅的失控现象也是影响竣工结算一个因素。近年来,签订的合同总价承包,承包内容为所有图纸内容,包括材料的价格也在投标时甲方限定死,材料波动的风险由施工单位一方承担,若主要材料起伏太大,虽然双方曾有约定,但在材料价格上也会产生很大分歧,势必会影响工程结算的进度。

2 建设工程结算中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

对上述工程结算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应从多方面加以分析,对上述问题尽量避免,以防在结算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从我从事多年的预结算经验中总结了一些相应措施方法,供大家共勉。

2.1 订立合同时应从多方面入手,反复研究合同条款,做到严谨、规范,对包干范围及调整范围明确清楚,同时,市场经济高速运转的今天,对材料的变动要敏感,主要材料出现的浮动风险甲乙双方要共担,就不会给以后的工程结算

埋下隐患。

2.2 虚增工程量问题

(1)招标时,对清单出具要严谨,同时建设单位应对清单丢项错项严重的情况要追求审计公司的责任;审计人员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应对建筑工程进行全方面熟悉了解,确保自己具备熟练的工程量计算技能,同时,一旦出现严重的错项漏项情况,审计公司应给予当事人一定的惩罚,明确责、权、利之间的关系,以保证不再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 (2)工程量重复计算的问题:如某一分项工程在某定额项目中已列入结算,但在结算的其他定额项目中仍可以看到此项工程量,就是干了某一单项工作,而重复要了两次钱,只是反映在套用两次定额项目罢了。 (3)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每次签证时,应弄清明白事情的原因,清楚明了施工单位要求签证的情况是由什么原因而引起的,由哪一方造成的,若是由施工单位的原因所造成的损失,应由施工单位承担,这时建设方负责人不必签证。同时,签证应及时、准确,以为工程竣工结算时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

(4)注意定额项目本身包含的工作内容,在某些定额项目中已包含了一些表面似乎没有的项目,特别是项目工程与总包及分包都有联系时,极易出现工程量重复现象。

2.4 材料价差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的庞大性、多样性、复杂性,使得建筑材料具有多样性,且材料价格有时随时间变化特别明显,既然材料价差的风险甲乙双方承担,这更需要建设单位人员除了要多订阅一些建筑性报纸、杂志、建筑材料价格信息、指导等有关资料,掌握建筑材料的一些新变化、新动态、新趋势外,还要深入到建设市场了解建筑材料的价格,进而做到审核结算中的材料调差项目时心中有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有施工单位报价高估冒算建设单位提供的清单不准确、工程量的重复 计算 或漏算、错套定额和定额换算不合理、材料价格管理混乱等。而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市场化和规范化,如何提高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编制质量,解决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则应解决高套定额问题、虚增工程量问题、材料价差问题、计取费率问题等。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缩短预算与结算的差距,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消除工程造价失控现象,更好地节约建筑工程成本,从而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建筑市场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李雄进.浅谈加强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工作的措施与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8 (6)[2] 陈月清.浅谈我国工程项目预结算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湖北科技资讯,2008(11)[3]黄明符、魏向东.浅谈如何加强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发展[J].吉林科技信息,2006(8)[4] 陈程.浅议建筑工程参与各方对于预结算工作的管理[J].科技资讯,2009(6)[5] 刘进鹏.浅析我国建筑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