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分子热运动学案》(2022年人教版)(打印版)

《分子热运动学案》(2022年人教版)(打印版)

来源:智榕旅游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引力。 自主学习 一、知识链接

我们已经知道世间万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而物质又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还是不停地运动呢?

思考: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因为分

-10

子的直径很小,大约只有10 m〕,那么你是否有较好的方法来认识分子的运动情况呢? 请写出你的方法:

二、扩散现象

仔细阅读课本内容,并答复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翻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2、在课本图的气体扩散实验中,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3、在课本图的液体扩散实验中,经过30日后硫酸铜溶液与清水的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4、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所以会出现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这种现象叫扩散。从扩散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有⑴分子在不停地 。⑵分子之间存在 。

练习1:下面一些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 〕

A、金秋八月,校园里处处桂花飘香

B、将糖投入一杯水中,水变甜了 C、烟从烟囱里冒出来

D、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E、滴在地砖上的污渍,时间越久越难擦净 F、樟脑丸放久了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G、擦过黑板后,粉笔灰纷纷落下

练习2: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 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 三、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阅读课本P125中间局部,并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 提出问题: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猜测: 。

设计实验: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拟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 请猜测一下哪杯水中扩散现象快?

你认为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例支持你的结论吗?

小结:温度越高,分子无规那么运动越剧烈,扩散得越快。

练习3: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 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 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 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

练习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请根据诗答复下面的两个问题:⑴我们没有靠近花朵,就早已闻到了香味,这是为什么?

⑵闻到浓浓的花香,就可以判断气温突然变暖,为什么? 四、分子间的作用力

阅读课本有关分子间的作用力内容,并答复下面的问题。

1、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2、课本中的图能说明什么?

3、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4、结合图13.1-6理解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存在形式 练习5:把两块外表干净平整的铅压紧就能结合在一起,把打碎了的两块玻璃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它们拼合在一起,其原因是( ) A、铅的分子间有引力,而无斥力 B、玻璃分子间有斥力,而无引力

C、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因两铅块分子之间的距离能靠近到引力大于斥力的程度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练习6:请根据下面的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1、现象:铁丝很难拉伸;推测: 。 2、现象:用手很难将铁块压缩;推测: 。 3、现象:金属断裂可以通过高温焊接;推测: 。

练习7: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等胶水干了以后就很难直接把邮票完整地从领土上摘下来,这是为什么?

六、当堂检测 1.在量筒的下半局部盛有蓝色的浓硫酸铜溶液,再在硫酸铜溶液上方缓缓地注入一些清水,几天后,整个量筒内的液体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 2.一根铁棒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又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

3.如图15-1所示,下面的瓶子里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它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当抽去玻璃片后,过一段时间,看到上面的瓶子里也出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这种现象主要说明〔 〕

A.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B.分子间有相同作用力

C.分子有一定大小 D.分子在做无规那么运动

4.以下诗词、歌词或俗语中不含有分子无规那么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 B.美酒飘香歌声飞 C.墙里开花墙外香 D.亲戚远来香

5.以下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6.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壁的内部也会变黑.说明其原因.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

1升酒精倒入容器中,再把2升水也倒入这个容器中并进行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3升,请解释这个现象。

课后练习:

1.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第一句,以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的_______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__

3.如图15-2所示,将一外表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4.“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外表太光滑 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5.以下现象中,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

A.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 B.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 C.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D.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 6.以下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 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8.把一块铅切成两段,然后在原处合上,加以一定的压力,两段铅又能合在一起,而打碎的玻璃也在原处合上,也加以一定的压力,为什么不能合在一起呢?

图15-2

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停表和刻度尺的根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

2.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教学重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教学难点:记时,绘制表格。

课前准备:秒表、小红旗、口哨、长卷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找一些跑步等裁判计时的照片或者描述一些比赛时计时的情况。同学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我们需要知道什么?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助我们?

根据公式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表来测量。今天我们就用表和尺子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速度。

二、新课学习 〔一〕钟表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一般用停表、光电计时器来计时。机械停表可以读到0.1s,而更

-6

高级的×10S或更小。

观察停表,各指针在转动时,每个刻度代表多少分钟?多少秒?设想一下,测量你正常行走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量?只要测量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然后利用公式

计算出即可 〔二〕分组实验

本次实验是学生在操场上以小组合作的行驶完成的,所以要提高效率,之前需要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实验过程,明确实验目的,正确操作仪器,注意实验纪律,上好本节课。

1.明确实验内容和目的,知道自己的责任。 教师安排的程序进行实验。

3.实验中要严肃认真,操作仪器要准确,记录数据要讲究实事求是。 4.要认真遵守实验纪律,注意保护仪器。

5.每组安排好先后顺序,有条理地进行,防止挣抢.动手能力强、细心、态度积极的学生和愿意被动接受的学生互相组合成组,合理搭配。 实验步骤:

1.分组:每组至少6人或根据实际人数调整,不少于6人。

2.测距离:指导学生量出30m的路程,每隔 10m做一记号,并站上一位记时员。

3.指导每组选出一名发令员,一名被测选手,一人负责记录。 4.一人测量完毕,按顺序轮换角色,被测同学也可竞走或跑步。 5.指导学生设计数据表格,计算出平均速度。

6.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实际测量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记录相应数据,老师进行指导。测量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距离可以远一点,老师可以根据操场的大小或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三〕小结

我们今天测量了人行走或跑步或者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主要是把路程和时间测量出来就可以了。如果我们要测量其他物体如火车、汽车……的平均速度,你会设计实验方案吗?其实是一样的,只要能够测量出路程和运动时间就可以利用公事了

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的合作与协调也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原因,只有好的实验方案配合默契的协调,客观的记录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实验结果。

老师点评一些同学或小组的表现,指出高效和低效的原因,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