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钱清至滨海工业区公路工程
规划选址的情况说明
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钱清至滨海工业区公路工程,已经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批复(浙发改函[2012]430号),开展前期工作,现将项目基本情况说明如下:
一、建设的必要性
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钱清至滨海工业区公路工程项目是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项目,项目的建设,对我省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改善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北侧投资开发环境,强化绍兴港滨海作业区集疏运通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进一步完善绍兴县干线公路路网结构,充分发挥现有路网的作用,加强同杭州(萧山)周边地区更加密切的联系,促进地区之间更多的经济合作与往来;沟通绍兴县北部与杭金衢高速公路的连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对浙江省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完善杭州湾交通网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杭州湾城市群的发展及开发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事业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项目符合《浙江省公路水路民用机场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绍兴县域总体规划,绍兴县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拟建设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钱清至滨海工业区公路工程。
一、建设项目名称:
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钱清至滨海工业区公路工程
二、建设单位:
1
绍兴县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三、规划方案:
本项目主线起于杭金衢高速连接线与柯袍线(329国道)平交处,起点桩号K0+000,路线自南向北,经钱清、华舍、钱清、安昌、齐贤、马鞍至滨海工业区,至终点钱塘江边,接滨江大道,终点桩号K34+309.020,全长约全长39.33km,主线路线约34.309km,连接线Ⅰ约1.086km,连接线Ⅱ约3.937km。
四、主要技术指标:
按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中的一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主线全长34.309km(其中K18+051-K25+276段共7.225km为利用现状安滨路拓宽改建),采用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39m{横断面布置为:0.75m(土路肩)+4.0m(辅道)+1.5m(侧带)+0.5m(右侧路缘带)+3×3.75m(行车道)+0.5m(左侧路缘带)+2m(中央分隔带)/2] ×2};连接线Ⅰ全长1.086km,连接线Ⅱ全长3.937km,采用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31.5m{横断面布置为:0.75m(土路肩)+4.0m(辅道)+1.5m(侧带)+0.5m(右侧路缘带)+2×3.75m(行车道)+0.5m(左侧路缘带)+2m(中央分隔带)/2] ×2},兼顾城市道路功能,设计速度为80km/h。汽车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设置大桥4491.6m/15座,中小桥1152.88/22座,分离立交620.04m/1座,涵洞35道,互通1处,公路管理用房1处。总工程总投资约449493万元。拟征用土地面积约221.3796公顷(合计3320.69亩)。
五、规划衔接:
2
本项目方案的规划选址符合绍兴县域总体规划及公路水运交通建设规划布局框架,符合规划空间布局,同时广泛听取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人大政协对各方的意见建议后,现场踏勘,收集资料,进行反复论证及比较,确定线位。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加快绍兴县城市化进程,加快沿线产业改造升级,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六、交通衔接:
本项目为绍兴县内主要的高等级县道,起到公路网的主骨架的作用,也是绍兴县对外交通的主要通道。本项目主要对加密绍兴县北部高等级公路的路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项目分别与柯袍线(329国道)、杭甬高速及八柯线、钱江通道(地面为钱江大道)、世纪大道、新东线及滨江大道形成相叉,项目建成后,将使各相交公路之间的联系更为快捷,有助于缩短柯桥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区、绍兴中心城区之间的距离,加快绍兴县经济发展步伐。
七、拆迁安置地落实问题:
根据项目前期初步调查统计,全线拆迁面积约25.4万平方米,安置位置将进一步与各镇(街)、村进行衔接协调,在符合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再确定具体位置选址上报。
新建的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钱清至滨海工业区公路工程没有穿越名胜古迹、历史保护区、著名风景区、军事禁入区、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地带。
该项目符合《绍兴县域总体规划》(2007-2020年)和《绍兴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3
绍兴县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三月十二日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