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经典人物素材:屈原
屈原的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闻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期间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战国期间楚国的大夫。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在秦国被押了一年多,追捕了回往,没有多久就死在秦国。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负,死在外头,心里很不平。非凡是屈原,更是生气。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可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他们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说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
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儿能不亡国呢?大王,你想想这喊什么话!楚顷襄王听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往。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往,简直气疯了。
1 / 2
他到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罗江(在今湖南省东北部,汨音mì)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
四周的庄稼人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挺同情他。这时候,有一个经常在汨罗江上打鱼的渔父,很佩服屈原的为人,但就是不赞成他那愁闷的样子。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渔父。渔父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呢?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个干净人;将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
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喊清高;既然别人喝醉了,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总要把帽子弹弹,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心,埋在鱼肚子里往,也不能拿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往染得一身脏。
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终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四周的庄稼人,得到这个信儿,都划着小船往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儿。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渔父很难受,他对着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往,算是献给屈原
后来就有了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船的节气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