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电杆基础采用卡盘时,安装位置、方向、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深度允许偏差为( A )。 A±50mm B±100mm C±150mm
2、杆塔构件以螺栓连接的,当必须加垫圈时,每端垫圈不应超过( B )个。 A1 B2 C3
3、35kV架空电力线路的瓷悬式绝缘子,安装前应采用不低于5000V的兆欧表逐个进行绝缘电阻测定。在干燥情况下,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 C )。
A50MΩ B100MΩ C500MΩ
4、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 B )。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宜一致,水平排列的导线弧垂相差不应大于50mm。 A±2% B±5% C±10%
5、接地体的连接采用搭接焊时,扁钢的搭接长度应为其宽度的( A )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A2 B3 C4
6、杆上隔离开关安装,隔离刀刃合闸时接触紧密,分闸后应有不小于( C )的空气间隙。 A50mm B100mm C200mm 7、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YJV),在电缆桥架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D)的( B )倍。
A10 B15 C20
8、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 A )。 A4mm² B16mm² C25mm² 9、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导管,埋深不应小于( C )。
A0.5m B0.6m C0.7m 10、盘、柜设备安装基坑深度允许偏差为( C )
A+100mm ~ -100mm B+50mm ~ -50mm C+100mm ~ -50mm 11、电缆固定支架高低偏差不大于5mm,支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 A ) A>5mm B≥5mm C>10mm
12、箱、柜基础预留铁件(型钢)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全长<5mm,切口应无卷边、毛刺。( C )
A>5mm B≤5mm C<5mm
13、柜、屏、台、箱、盘安装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相互间接缝不应( ),成列盘面偏差不应(A)。
A>2mm,>5mm B>3mm,>5mm C>5mm,>3mm 14、母线采用螺栓搭接时,连接处距绝缘子的支持夹板边缘不( A ) A>50mm B≤50mm C<50mm 15、除临时接地装置外,接地装置应采用( ),水平敷设的可采用( C )。
A镀锌钢材,钢和钢管 B铝导体,热镀锌钢材 C镀锌钢材,圆钢和扁钢 16、选用浇铸式接线鼻子, 应采用压接钳进行压接,压接工艺符合规范要求;铜线鼻子应(B )。
A镀锌 B镀锡 C搪锡
17、防雷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不应( C ),且应采取均压措施或在其上方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
A>0.6m B>0.8m C>1m
18、接地模块顶面埋深不应小于0.6m,接地模块间距不应小于模块长度的3~5倍。
A1m,3~5倍 B0.8m,2~5倍 C0.6m,3~5倍
19、盘柜封堵在孔洞、盘柜底部铺设厚度为( B)的防火隔板,在孔隙口及电缆周围采用有机堵料进行密实封堵。
A5mm B10mm C8mm
20、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圆钢、角钢及钢管接地极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不应小于( C)。
A0.6m,3m B0.3m,5m C0.6m,5m
21、变配电室内明敷接地干线安装,当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距地面高度( );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 B)。
A220~320mm,12~15mm B250~300mm,10~15mm C200~300mm,10~20mm 22、接地线表面沿长度方向,每段为15~100mm,分别涂以( C)相间的条纹。 A黄色和黑色 B绿色和红色 C绿色和黄色
23、安装在户外的单户表箱下沿距地面( B)。若距楼面(地面)小于上述要求,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A1.2m~1.6m B1.6m~1.8m C1.5m~1.8m 24、电能计量箱最高观察窗中心线距安装处地面不高于( C). A1.2m B1.6m C1.8m
25、单表位计量箱应采用( B)安装方式,满足户外安装条件。 A壁挂式 B嵌入式 C托架式 D落地式
26、金属电缆桥架和引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导管必须接地或( C)可靠。 A接线 B接触 C接零
27、采用分散安装方式的采集器应安装在( C)附近。
A户表箱 B高低压开关柜 C低压电缆分支箱
28、当隧道或电缆沟内有多种电缆敷设时,矿物绝缘电缆宜敷设于其他电缆( A)。 A上方 B下方 C侧面
29、集中器安装在变压器( C),安装位置应避免影响其他设备的操作。 A开关侧 B高压侧 C低压侧 30、接地沟的回填宜选取( C),并应夯实。 A石块 B混凝土 C泥土 31、接地沟在回填后的沟面应设有( B),其高度宜为100~300mm。 A排水沟 B防沉层 C挡土墙 32、静触头安装在(),动触头安装在( A)。
A电源侧,负荷侧 B负荷侧,电源侧 C电源侧,高压侧
33、电缆沟内和电缆竖井内电缆,应敷设在易燃易爆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 B)。 A上方 B下方 C侧面 34、室外导管的管口应设置在( B),所有管口在穿入电线、电缆后应做密封处理。 A地下 B盒、箱内 C墙边
35、柜、屏、台、箱、盘内检查试验,主开关的辅助开关( A)动作与主开关动作一致。 A切换 B操作 C启动 二、判断题
1、铁塔螺栓的穿入方向,对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外(内)向内(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
2、10kV架空电力线路在同一档距内,同一根导线上的接头,不应超过1个。 (√) 3、变压器中性点应与接地装置引出干线直接连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能大于设计要
求的10%。 (×) 4、有耐火要求的线路,矿物绝缘电缆中间连接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电缆本体的耐火等级。 (√) 5、接地(PE)或接零(PEN)支线不须(必须单独)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 (×) 6、箱式变电所及落地式配电箱的基础应平于(高于)室外地坪,周围排水通畅。 (×) 7、装有电器的可开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用铜丝(裸编织铜线)连接,且有标识。 (×) 8、回路中的电子元件(不)应参加交流工频耐压试验。 (×) 9、柜、屏、台、箱、盘间配线,电流回路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380V(750V)、芯线截面积不小于2.5mm²的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 (×) 10、二次回路连线应成束绑扎,不同电压等级、交流、直流线路及计算机控制线路应分别绑扎,且有标识。 (√) 11、支架上钻孔应用台钻、孔气焊割孔或手电钻钻。 (×) 12、不得采用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 (√)13、接地模块应倾斜就位(应垂直或水平就位),保持与原土层接触良好。 (×) 14、电流互感器安装在负荷柜电缆出线侧,宜采用铁丝(扎带)固定在电缆上。 (×) 15、当电缆采用树干式至楼栋各单元时,应采用低压分支箱进行负荷的再分配。 (√) 16、单表位计量箱进线开关操作手柄及电能表出线开关手柄均外露,但须加装防护门 。(√) 17、电缆垂直和水平敷设时,穿楼板和墙体处都应按防火规范要求,采用防火堵料将四周封堵。(√)
18、双杆式变压器台架宜采用槽钢,槽钢厚度应>10mm,并经热镀锌处理。 (√)
19、柴油发电机馈电线路连接后,两端的相序不须(必须)与原供电系统的相序一致。(×) 20、桥架内电缆中间接头位置(不)应设置在交叉路口、建筑物门口、与其他管线交叉处。(×)
21、金属导管须(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
22、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导管,埋深不应小于0.7m。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电线导管不应埋设于室外土壤内。(√)
23、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24、岩石基坑深度允许偏差为+100mm ~ -50mm;同一基坑深度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并进行基础操平。(√)
25、除临时接地装置外,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 三、多选题
1、母线与母线或母线与电器接线端子,当采用螺栓搭接连接时,母线接触面应(ABD) A保持清洁 B涂电力复合脂 C刷防锈漆 D螺栓孔周边无毛刺 2、(ABC)的导线严禁在档距内连接。
A不同金属 B不同规格 C不同绞制方向 D不同产地 3、10kV电缆沿支架桥架敷设电缆在其(BCD)应挂标识牌。 A桥架 B末端 C首端 D分支处
4、盘、柜在搬运和安装时,应采取(ABCD)等保护措施,必要时可将装置性设备和易损元件拆下单独包装运输。 A防振
B防潮 C漆面受损 D防止框架变形
5、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C) A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三面施焊; B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3倍,双面施焊;
C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D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3倍,三面施焊; 6、集中电表箱安装方式(ABD)
A壁挂式 B嵌入式 C悬挂式 D落地式敷设方式 7、多表位计量箱应分别设置(ACD),并能分别加锁或加封。 A进线室 B采集室 C计量室 D出线室 8、电杆上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ABC) A安装应牢固可靠。 B电气连接应接触紧密.
C瓷件表面光洁,无裂缝、破损等现象。 D不同金属连接,不应采取过渡措施。 9、电缆敷设严禁有(ABCD)等缺陷。 A绞拧 B铠装压扁 C护层断裂
D表面严重划伤
10、箱式变电所安装,箱式变电所内外应(ABCD)。 A涂层完整 B无损伤 C排水通畅 D防护网完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