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籁慰黧懿蕊髅鬣溅穗掰勰嚣 l 酾 新时期中俄能源合作问题探析 马唱唱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人类进入21世纪,能源安全合作问题日益突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已成为大国能源合作的重要课 题。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在全球能源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中俄能源合作对于保障中国能源 安全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能源地缘政治意义。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新时期中俄能源合作提供 了新的契机和条件,而且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增添了新途径。 关键词:21世纪;中国;俄罗斯;能源合作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自1994年至今,中俄能源合作已有二十多年的历 在但没有保证的近地选择。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进 史。从1994年开启中俄石油合作,到进入21世纪后, 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也再次遭遇能源瓶颈的阻击, 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并且开始调整俄罗斯的能源政 出现多种能源紧缺现象。中国希望俄罗斯能开放上游 策,中俄能源合作经历了初步发展到达稳步快速发展 阶段。能源问题对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是 其完成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及实现21世纪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极其必要的 物质条件。加强中俄能源合作有利于实现能源进口线 路以及输出途径的多元化,保障中国能源供给的可靠 性和稳定性。中国迅速发展的能源市场具有巨大的消 费潜力,扩大对中国的能源出口,可以有效促进俄罗斯 和下游产业以便于中俄可以在整个能源产业链中进行 合作,但俄国并不赞同,中俄两国对此产生分歧,直到 2011年才达成一致协议并建立了石油合资公司。国家 的能源安全利益不同,则能源战略的侧重点也有所不 同,因此中俄两国在能源合作的过程中还需进行长期 交流。 1.2 中俄两国的政治互信不强 自21世纪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令俄罗 能源出口地区的多元化和降低对欧洲能源市场的过分 斯感到一定的担忧。“‘中国威胁论’、‘中国能源威胁 依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一带一路” 论’等使中俄在能源领域开展合作时缺乏信任”。俄认 周边油气管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 完善使沿途的能源供应国和能源消费国之间构成了一 种新型的能源合作机制,为中俄能源领域的合作提供 了一个互利共赢的环境,中俄能源合作更上一个台阶。 为中国在能源合作的进程中获取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解决了中国的内需问题,并促进了经济发展,随之中国 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差距也会增加,中国的对外政 策将会对俄罗斯产生不利。中俄两国缺乏信任阻碍了 两国能源关系的发展,尽管两国领导人公开表明能源 1新时期中俄能源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中俄能源合作二十多年的历程中,两国合作不 领域交往的意义与重要性,但合作向前推进的速度还 断向前发展,取得了很多合作成果,但是也遭遇重重困 是非常慢。由于双方始终无法放下彼此之间的防范和 难,在一些方面仍存在问题。新时期中俄两国在能源 猜疑,致使许多有前景的合作项目无法实现,也发生了 多起毁约或者拖延执行已签订的协议等事件。例如双 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方在对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管道的建设上,俄罗斯方 1.1 中俄两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定位不同 “能源发展战略是指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范围 面担心会成为中国的能源和原料的附庸,而中国则担 内,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具有全局性、长 心莫斯科利用新的管道作为其对外政策的工具以达到 远性、综合性的能源发展方针、原则、目标规划以及带 控制中国的目的。根本性的重大措施。”它建立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基 1.3其他国家对中俄能源合作设阻较大 础之上,如果两国的国家利益发生冲突,则不可避免的 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 会影响到两国的能源合作。俄罗斯全球能源战略的重 撑和主要驱动力,各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心在欧洲,尽管近年来其战略开始逐渐向远东和亚太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其国内石油资源的 便与同是能 地区倾斜,但俄罗斯主要油气田都位于西西伯利亚,与 蕴藏量远远不能满足自身需求,如此一来,中国相比距离欧洲更近,而且俄罗斯强调在稳定欧洲 源进口国的中国形成市场竞争。目前,美国正在施行 市场的前提下开辟亚太市场,由此俄罗斯最主要的能 它的全球能源计划,中俄能源领域的合作严重影响并 源出口对象仍然是欧洲方面的许多国家。对于中国, 阻碍了这一计划的实施。因此,美国从自身利益角度 中东是中国进口能源稳定的主要通道,而俄罗斯是潜 出发,期望加强同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合作,目的是和 作者简介:马唱唱(1993一),女,河南周口人,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第21期 33努 国际商贸 目__礤#∞ 目 _目日目%自 糍 中国形成竞争以限制中国能源进口,进而牵制中国。 3.1“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迎来新格局 日本是中国寻求能源合作伙伴的另外一个重要并且强 2013年,中俄两国分别推出了“一带一路”与欧 大的竞争对手,El本作为世界经济强国和能源消费大 经济联盟建设,对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构建国际经济 国,因其资源紧缺,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能源供应地为 其提供帮助。能源丰富又距日本较近的俄罗斯成为其 新格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2015年5月,巾俄两罔共 同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 合作的理想目标。日本担心中俄两国合作,对自身造 经济带建设和欧 经济联温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 明》”,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海合作组织等机 成威胁,于是想方设法的阻碍中俄两国的合作。 构加强合作,增进互信。新时期,“一带一路”和欧亚经 2新时期中俄能源合作的调整对策 针对中俄两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能源发 济联盟建设的合作空间非常广阔,其对接不仅促进了 展状况,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 市场各种要素的流动,而且为双边及多边贸易、投资等 个方面的调整。 2.1 中俄制定能源合作的整体规划,加大合作力度 无论是从政治还是经济上来说,中国要确保自身 能源安全利益,迫切需要制定一个长远的、全面系统的 对俄能源战略。首先,中国应利用自身雄厚的外汇储 备加大对俄投资。两国的能源合作包括石油、天然气 以及电力等领域,这些领域需要中国加大对俄的投资 支持。其次,俄罗斯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国内的市场 化程度,完善法律法规等。最后,双方政府应大力鼓励 和支持参与中俄能源合作的主体多元化。多种主体的 参加可以增加合作的活力,增强能源合作的可靠性,从 而推动中国经济既稳又快发展。 2.2中俄加强沟通交流,增进政治互信 中俄两国加强沟通交流是增进政治互信、消除民 族心理排斥等的关键。从政府层面来说,两国应该重 视双方的能源合作,积极开展能源外交活动,促进相关 合作的沟通交流,成立能源合作专门负责机构;从企业 层面来说,促进企业间彼此认知的不断接近及文化观 念的融合,形成建立在能源共同安全利益和市场准则 基础上的市场协调机制,促进有关法律机制问题的完 善;从民间层面来说,两国人民频繁交往,多多开展民 间交流活动,有益于两国促进了解、减少疑虑。在积极 的社会舆论的引导下,两国合作方会顺利进行。 2.3我国应注重两国合作的重要性。开展多边能源合作 “中俄两国存在地缘政治和能源互补的两大优势, 使得中国成为俄罗斯主要的能源合作搭档”,对俄未来 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而俄罗斯是中国保障能源安 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伙伴,是中国发展,走 向亚太的战略重点。为应对美El等国的阻碍,中国可 以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平台与中亚国家的联系,加强一 体化框架下的多边能源合作,以便更加安全的保障中 国的能源安全利益。 3 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剖析 当前,中俄能源合作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 化,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过程中,中俄积极创新合 作模式,进一步增强合作深度、广度。总体来说,中俄 能源合作未来会面临一些挑战,但是在合作规模和质 量上等方面仍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遵34 现代商贸上业 2o17年第21期 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也为中俄能源领域的合作提 供了一个互利共赢的环境,同时有利于亚洲区域能源 新格局的形成。 3.2全球能源新格局正在形成 近年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地位的 提升,油气的贸易及流向开始呈现东移的趋势,涵盖欧 亚大陆东部的亚太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中心,欧 亚地区的能源格局正发生着巨大变化。亚太是现存和 未来全球油气需求及消费的关键地区。欧亚大陆形成 了以中国为中心,周边的东亚、中亚和东南亚为次地区 的能源合作格局。“俄罗斯处于东线传统的油气带,而 中国处于油气消费中心的亚太地区,全球能源新格局 为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同时,我们 应该重视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机构的作用, 充分发挥能源合作机制的作用,利用地 能源合作平 台,来扩大中俄能源合作的发展空间。 3.3 中俄能源合作未来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变化,两国在开发和利H{新 能源上一致认为新能源将会逐渐取代石油、天然气等 传统能源,这会对两国的能源合作造成一定的冲击。 另外,从国家利益角度来说,每个国家都坚持国家利益 至上的原则,在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必然会相 应的减少或者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如果不能互相协 调实现互惠互利设置双赢目标,任何合作都不会}<:久 存在。所以如果不考虑双方共赢,只注重短暂利益,不 考虑长远利益,那么未来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也会 面临窘境、难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跃进.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探讨[Jj.中国标准化,2003,(8): 16 l9. [2]顾佳佳.“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框架下的中俄能源合作研究 以 石油天然气合作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13:34. E3]VAsICHENK()KRIsTINA.中俄能源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 . 商业经济,2Ol5,(6):98一lOO. E43张金萍,袁嘉奕.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对接的基础与利益I—J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 a5—1 40. [5]孙龙德,钱兴坤,姜学峰,陈蕊,苏新亮.中俄油气合作2()年I JJ. 国际石油经济,201 5,(11):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