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免维护蓄电池维护保养及故障判定手册(试运行)讨论定稿

免维护蓄电池维护保养及故障判定手册(试运行)讨论定稿

来源:智榕旅游


免维护蓄电池维护保养

及故障判定手册(试运行)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BFDA技术中心

目录

一、蓄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蓄电池的安装及拆卸 三、蓄电池日常维护及使用

四、蓄电池的检查判定及补充电 五、服务站故障件提报

附件:蓄电池不良展示

一、蓄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隔板、硫酸电解液、电池槽和盖等主要部件组成。

非欧曼使用图片,

内部结构示意图

蓄电池结构

1 正负极板:正负极板是由板栅和活性物质构成。 充足电时正极活性物质主要成份为二氧化

铅,负极活性物质主要成份为海绵状金属铅。 2 隔 板:隔板是由 PE 材料制成,其主要作用:

一:防止正负极板短路;

二:使电解液中正负离子顺利通过;

三:阻挡负极板栅架合金溶解下来的锑离子迁移到正极板表面,从而减少蓄电池自放电 。 3 电解液:电解液由浓硫酸和纯水配制而成,其主要作用:

一:参加电化学反应; 二:传导电流。

汽车用蓄电池电解液采用密度为 1.280±0.005g/cm3(25℃)的稀硫酸。 4 蓄电池槽盖:槽盖是装正负极板和电解液的容器,主要由塑料材料制成的。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活性物质是海绵状金属铅(Pb),电解液为稀硫酸(H2SO4)。

放电:H2SO4 浓度下降,正负极上的 PbSO4 增加,内阻增大,电解液浓度下降,电池电动势降低。

充电:电解液浓度增加,内阻减少,蓄电池电动势升高,充电后期由于水的电解,将有大量气泡产生。

电池总反应 Pb02+2H2SO4+Pb

充电 放电 2PbSO4+2H2O

电池在放电后两极活性物质均转化为硫酸铅, 这种解释铅酸蓄电池成硫反应的理论称为\"双硫酸盐化\"理论。

二、蓄电池的安装及拆卸

蓄电池安装及拆卸注意事项

1 身体特别是头部不能距离蓄电池太近,且应戴防护眼镜;

2 搬运蓄电池要垂直防止倾斜,防止电解液溢出。若电解液接触到皮肤或眼睛时,应立即用清

水彻底冲洗,严重时应求助医生;

3 蓄电池安装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技术操作规范,佩戴防护用品(如防酸手套、护目镜

等),检查工具绝缘措施是否良好;

4 不能在蓄电池上覆盖可导电的工具或物品,防止造成蓄电池短路;

5 安装新蓄电池时请核对蓄电池型号。在车辆24V电压系统中,严禁不同型号蓄电池串联混

用;

6 安装蓄电池时,应注意用电设备和蓄电池的正、负极的正确连接,使用两只蓄电池的车型应

注意蓄电池串、并联接的正确;

7 拆卸蓄电池时应先拆卸负极连线,后拆卸正极连线;安装蓄电池时应先安装正极连线,后安

装负极连线;

8 蓄电池接线极柱与蓄电池端子应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

9 对于特殊要求不能断电的车型,更换电池时绝不能断电,否则系统将会报错。故更换时取一

只备用蓄电池与同线径的电源线连接,正接正,负接负。电池更换后,再将备用蓄电池拿掉;

10 蓄电池大电流放电时间不应过长,否则会使极板因过热而变形,造成短路或活性物质脱落而

容量降低。启动车辆时,每次不得超过5秒,连续启动时间间隔不得低于10-15秒; 11 蓄电池会产生爆炸性气体,拆、装蓄电池时应远离明火或火花,避免金属工具与蓄电池连接

线发生短路,引发蓄电池爆裂。

三、蓄电池日常维护及使用

蓄电池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1 对于库存未装车的蓄电池,若蓄电池存放时间大于1个月,则在装车前必须检查蓄电池电

压,若蓄电池电压低于12.5V,必须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方式参照本规定“充电方法”执行;

2 对于总装调试完毕放置停车场的车辆必须将蓄电池负极连接线拔掉,避免车辆静态电流造成

蓄电池亏电。对于放置停车场大于1个月的车辆,每月必须对蓄电池进行电压检测,若蓄电池电压低于12.5V,依照步骤1方式执行;

3 车辆发运至经销商或服务站后,要求经销商或服务站必须将蓄电池负极线拔掉,服务站应定

期(至少每月1次)对车辆蓄电池电压进行检查,若蓄电池电压低于12.5V,依照步骤1方式执行;

4 车辆发运至经销商或服务站后,放置停车场大于1个月的车辆必须每月检查蓄电池在车上是

否有磕碰伤、裂纹、漏液现象;检查蓄电池表面是否有灰尘,并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及时擦洗干净;

5 对于发往高寒区域的车辆或环境温度低于-18℃时,建议车辆发运至经销商或服务站后,将蓄

电池拆卸置于室内,并编制车辆对应码,保证与出厂状态一致性。

6 车辆发运至经销商或服务站后,再次连接蓄电池连接线时,应确保连接线的正确和可靠性。 7 经销商或服务站要经常检查和校对蓄电池测量仪表(如密度计、温度计、电压表、电流表),

以免因为仪表不准确,导致蓄电池的维护保养工作受到影响;

8 免维护蓄电池属全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若非特殊情况(如蓄电池漏液、污泥堵塞液孔塞

等)蓄电池液孔塞不得随意乱动,避免操作不当造成蓄电池漏液腐蚀车辆。 9 经销商或服务站禁止对免维护蓄电池进行拆解。

蓄电池车辆使用注意事项

1 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车辆充电系统的电压(一般27.6V–28.8V),防止过充电或

充电不足;(重卡车型采用两块蓄电池串联24V电系)

 测试方法:启动发动机( 必要时可使用应急蓄电池启动),使车辆处于稳定怠速状态,测

量发电机端电压应保持在28.5±0.3V(发电机调节电压范围内)。

2 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测量整车静态电流(采用精度为0.1mA的直流表、万用表或直

流钳形表测量),测量值满足车辆电路的设计原则:在持续消耗ID(整车静态电流)30天内

剩余的电力仍能满足起动发动机的要求,简单说就是“汽车静置30天内仍能顺利启动”。计算如下:

20小时率容量Ah(SOC1SOC2)I(I(DA)BA)24h30days

其中,SOC1:蓄电池一般可用SOC,一般取70%~80%;

2:蓄电池最低起动SOC(-30℃环境下) SOC,一般为20%~40%;

ID:整车静态电流;

IB:蓄电池自放电电流=蓄电池容量*0.17%/24。

例:4259SMFKB-07Z010(康明斯国III:VIN1000398608)整车静态电流测试计算

说明:

1、蓄电池实测电压为25.0V; 2、整车休眠条件:

A、点火开关OFF,拔下钥匙; B、左右门关闭,踏步灯熄灭; C、5分钟后整车完全休眠;

D、钥匙OFF,整车漏电流为121mA持续4分钟左右(此时左右门控未休眠); 3、5分钟后,整车所有控制器休眠,整车静态漏电流一直稳定为53 mA; 4、车辆静置N天正常启动计算:

165(80%40%)24h42.5>30days0.053(A)0.01169(A)

5、测试结论:满足车辆静止≥30仍可正常启动的要求。

四、蓄电池的检查判定及补充电

检查流程

1 万用表、放电叉检测

2 电导仪检测

使用电导仪对蓄电池进行检测时,电导仪使用方法参照电导仪使用说明书。

电导仪设置项应选择:常规电池、车外、充电前、CCA标准(例如165Ah蓄电池CCA设定值为900)。

 “电池良好”判定为好电池,检查车辆其他部件;  “良好须充电”的蓄电池需要补充电后继续使用;  “充电后再测”的蓄电池,充足电后再用电导仪检测;  “坏格电池/更换电池” 更换蓄电池。

3 电池故障判定基准

检查项目 故障状况 破损 不良原因 制造责任 ◎ ◎ ◎ ◎ ◎ ◎ ◎ ◎ ◎ ◎ ◎ ◎ ◎ 非制造责任 ◎ ◎ ◎ ◎ ◎ ◎ ◎ ◎ ◎ ◎ ◎ ◎ ◎ ◎ ◎ ◎ ◎ ◎ 槽体 热封部位 端子 电压 1.槽体磕碰破损 2.成型不良 (故障现象2) 3.安装不当(固定松动) 1.端子电线接头松动或接触不良 2.充电时火花介入 3.外部短路 4.排气部位堵塞 爆裂破损 5.对焊假焊 6.内部短接 7.电池老化 8.铅件断裂 9.板耳断裂 1. 过充电(长时间或过大电流进行充电) 2. 带液搁置时期长(环境温度高,内压大) 变形(外凸) 3.排气部位堵塞 4.环境温度过低电池亏电,内部电解液结冰 1.外力撞击(故障现象5) 漏液 2.热封不良 (故障现象1) 1.端子被卡头夹破/变形(故障现象3) 爬酸 2.外力导致端子底部脱胶 3.注塑不良 1.外部短路 烧损 2.卡头接触不良(故障现象3) 3.焊接不良 ≥12.5V 正常 11V-12.5V 亏电或充电不足 1.严重亏电 10V-11V 2.短路/断路 1.充电不足 <10V 2.短路 3.断路 故障原因 现象或原因 故障模式 制造责非制造责任 任 ◎ ◎ ◎ ◎ 电池内部生产制造问题,隔板刺完全充电后(电眼显\"绿色\"),但开路电◎ 穿、极板变形连电等 (故障现象压为10.5V左右或更低; 8) 短路 负载实验时,电压、电流均较低,但不深度充放电或高温使用导致板栅 会为0A、0V; 异常生长 恒压充电后期电流较大,短路的单格亏电存放导致隔板铅枝晶短路 温度较高。 电池内部生产制造问题,假焊、电压不稳,负载测试时,趋势为0V; ◎ 断裂、熔断等(故障现象4) 外部短路导致极柱熔裂或与端子充电电压高(如额定的16V),但充电断路 的连接破坏,一般常见的为端子 电流为0A; 可见灼伤痕迹 充电过程中,电池内部可能有异响。 端子受力断裂

过充电,电解液电解产生大量氢 气和氧气 过充电导致其电解液缺乏,内部 连接裸露 爆裂 蓄电池壳体爆裂。 蓄电池外部短路 端子连接不良 外部有明火 蓄电池受外力冲击损坏 ◎ ◎ ◎ ◎ ◎ ◎ ◎ ◎ ◎ ◎ ◎ ◎ ◎ ◎ ◎ ◎ ◎ 安装时端子连接受力过大或外部 短路 外观损坏 蓄电池外壳,有可见损伤或变形。 固定方式不当或受力过大 侧端子连线用螺栓太长 端子自行改装 (故障现象6) 蓄电池壳体爆裂造成电解液泄露 电解液缺乏 蓄电池电解液液位低于极板的上沿或状态显示器显示白色; 敲击严重缺液单格有空洞感。 蓄电池倒放或斜放 车辆发电机设定输出电压较高(>=14.4V)或失效 蓄电池在车外过度充电 (故障现象7) 充电时正负极连接错误故障现象12) 蓄电池封合不良、槽体沙眼等漏液 蓄电池受外力冲击损坏 安装时端子连接受力过大或导致密封破坏 反极 蓄电池实际的极性与其正、负极相反。 蓄电池包装腐蚀或蓄电池表面有酸液。 电解液渗漏 充电初期蓄电池呈现完全充电现象,用于非起动场合、频繁深度放充电电流下降迅速,排气孔溢出大量电 活性物气泡; 质脱落 负载检测时,蓄电池电压迅速下车外补充电参数不当 降 。 (电流过大、充电过量等) 车辆长时间(一个月以上)搁置、停用 硫酸盐化 蓄电池极板表面生成难以转化的白色硫酸盐;蓄电池电压较低,但是在恒压充电的初期,其电流很小。 车辆发电机设定输出电压低(<=13.8V) 深度放电(车辆漏电或操作不当)后未及时补充电 (故障现象10) ◎ ◎ ◎ ◎ ◎ 亏电误退 当电压在10.5-12.2V时,负载放电车辆漏电严重 时电流,电压均较低; 当电压低于10.5V时,负载放电为0V、0A。恒压充电初期电流较大操作不当(夜间忘关车辆电(20A左右),且能维持一段时间。 器,观看车载DVD等 ) ◎ ◎

蓄电池充电方法

1 恒压限流充电法(外观受损蓄电池,禁止进行充电):

 将充电机正极线与蓄电池正极连接,负极线与蓄电池负极相连接,蓄电池之间正负相连。

接通电源后,开启电源开关。

 将充电机电压调节开关,按单只电池调到12V档(N只*12V=充电机充电电压档位,例如2

只蓄电池应选择24V档位。一般最多一次充电10只蓄电池,即120V档位。)

 设置电流,电流值一般选择为25A档位,检查蓄电池之间连接线的牢固性,开启充电开

关,进行充电。

注:充电期间若出现蓄电池温度过高(>50℃)、异响、漏液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充电,检查排除异常蓄电池后,重新设置、充电。

 当充电机电压显示值保持2~3小时不变时,且充电电流趋近于0A时,视为充电完成。 2 恒流限压充电法(外观受损蓄电池,禁止进行充电):

 将充电机正极线与蓄电池正极连接,负极线与蓄电池负极相连接,蓄电池之间正负相连。

接通电源后,开启电源开关。

 将充电机电压调节开关,按单只蓄电池容量的1/20设置电流(例如180Ah蓄电池,应选

择9A充电档位),一般预约时间为16个小时(根据蓄电池亏电程度不同,预约不同的充电时间)。若N只蓄电池串联充电,电流设定值与单只蓄电池设定值相同。例如2只180Ah蓄电池应选择9A充电电流,一般最多一次充电10只蓄电池。  检查蓄电池之间连接线的牢固性,开启充电开关,进行充电。

注:充电期间若出现蓄电池温度过高(>50℃)、异响、漏液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充电,检查排除异常电池后,重新设置、充电。

 当充电机电压显示值保持2~3小时不变时,视为充电完成。

两种充电方法的不同,决定充电设备的不同,根据充电设备合理选择!

3 蓄电池充电注意事项

 禁止使用快速充电方法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 充电之前,必须将蓄电池从车上拆下来进行充电;  充电期间保证良好通风,不许有明火和易燃物存在;

 在环境温度很低时,蓄电池内的电解液会结冰,此时必须等待电解液完全解冻后再进行充

电,否则会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 穿戴好劳保用品,备齐工量器具、记录表格;

 检查充电机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如不正常应通知相关人员及时维修;

 对需补充电的电池记录好电池编号、电池开路电压(即万用表测量电压);

 电池与充电机连接好检查无误后方可开启充电机对电池进行充电,充电结束后关掉充电机

再取连接线;

 充电过程中,蓄电池温度不能超过45摄氏度,否则须采取降温措施(采用风冷或水冷降

温措施);

 充电过程中严禁搬运电池或用抹布擦拭电池,以防发生危险。

4 恒压充电方法蓄电池的充电连接要求

 连线前用铜丝刷和水清除连接物表面腐蚀层,将分过组的电池逐只串联,连接牢固(用木

锤或橡皮锤轻轻敲击连接条与电池端子连接处,使其紧密接触,严禁使用与端子接触部位有毛刺的连接条),每路最多串联只数应和充电机电压选择择面板对应图片如下:

蓄电池

电压选择面板

充电只数必须和电压选择面板相对应

 若发现正、负极输出线两端的连接头脱落应及时更换,严禁用铁夹把铜线直接夹在极柱或

连接条上,严禁使用断裂的连接条;

 电池之间要求+正、-负相连,切勿接反。详见下图:

五、服务站故障件提报

1、提供故障车辆的45°角照片

2、提供故障车辆清晰的铭牌(无铭牌车辆按照PMS系统出厂日期为准)

3、提供蓄电池故障件(蓄电池编码清晰可见,电眼呈现的颜色清晰可分辨),蓄电池外观良好、无破损,极柱无损伤,可进行提报。如外观损伤、破损,极柱损坏等非制造责任的外观不良蓄电池,不予保修、报单。

注:保修期内蓄电池鼓包现象不作为判断蓄电池功能失效依据,必须进行电导仪或万用表和放电叉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保修,并按照报单标准规定提报索赔单!

电池编码清晰

电眼色泽分明

4、确定属于蓄电池的故障后,需提供车辆的铭牌,是否属于原车上。索赔单审核要求具体达成一致,保修期内索赔单审核时,按照整车出厂日期判断蓄电池是否保修,即:  蓄电池生产日期早于整车出厂日期3个月以外的单据不予保修;

 蓄电池生产日期晚于整车生产日期3个月内按照蓄电池检测实际结果给予保修,其它蓄电池日

期与本要求不符的不予保修。

5、报单检测方法一:服务站需提供故障件的检测情况,以电导仪的检测,提供的同一张图片中具体要求:1、照片中故障件、故障件编码、电导仪的接线夹需显示接在蓄电池的两极柱上、电导仪

的显示内容,四个条件同时显示在一张照片上,且清晰可见。2、蓄电池的状态显示器(电眼)位置需清晰)检测显示电池良好的不能更换电池,用户继续使用。

报单检测方法二:服务站需提供故障件的检测情况,以放电叉和万用表的配合的检测方法提供的同一张图片中具体要求:1、照片中故障件、故障件编码、万用表和放电叉的接线夹需显示接在蓄电池的两极柱上、万用表和放电叉的显示内容(先用万用表后用放电叉,两张图片编码必须清晰一致),四个条件同时显示在一张照片上,且清晰可见。放电叉显示低于9.6V的方可报单。蓄电池的状态显示器(电眼)位置需清晰)检测显示电池良好的不能更换电池,用户继续使用。

7、蓄电池检测后,判断为故障件的需更换的,要提供新旧件的合影图片,保证新件编码清晰,并且在备注栏填写新件编码。

注: 1、

本报单要求由BFDA服务部、质量部、采购部、技术中心与骆驼蓄电池达成一致结果,严格按照报单标准进行提报,若骆驼蓄电池索赔单审核意见同意后,不再进行仲裁。

2、

若索赔单审核意见骆驼蓄电池与BFDA整车技术服务科不一致情况,先完成BFDA索赔单审核通过,待旧件返回后由骆驼蓄电池向BFDA质量部提出仲裁申诉,最终判定结果以BFDA质量部仲裁结果为准。

附件: 蓄电池不良展示

故障现象1 产生位置 热封不良 大盖热封部位 故障现象2 产生位置 故障机理 问题归属 外力损坏 多产生于槽体部位 磕碰、摔落,导致外壳任意部位破损 非制造问题 热封面未对齐,造成热封后粘合力不故障机理 够,后续开裂。四周无任何被外力破坏的痕迹。 问题归属 制造问题 图例 图例 故障现象3 产生位置 端子烧损 蓄电池外部正负极 故障现象4 产生位置 内部极柱熔断 蓄电池内部 端子与卡头存在间隙,多为装配过程中,力度过大,压碎端子,在后续的使用中,酸液上爬、碎片脱落、化学反应故障机理 等,导致卡头与端子表面间隙过大,最终接触不良,大电流(起动时)经过,易造成烧损。 问题归属 非制造性问题 生产制造过程中,极柱产生热裂,极柱横截面积小,电阻增大,导致大电流放故障机理 电时,热量增高,熔断。电池电压测试正常,但是大电流放电电压为0V。 (Q=I²Rt) 问题归属 制造问题 图例 图例 故障现象5 产生位置 故障机理 问题归属 磕碰摔坏 蓄电池外部正负极 摔坏,端子断裂、歪斜。 非制造问题 故障现象6 产生位置 更换端子 蓄电池外部正负极 人为的更换端子,痕迹明显。 故障机理 (红色圆形标识内为圆锥端子,红色方形标识内为角形端子) 问题归属 非制造问题 图例 图例

故障现象7 产生位置 排气孔漏液 排气孔部位 故障现象8 产生位置 蓄电池制造问题 蓄电池内部 制造问题,造成电池内部短路、断路而无法补充电,常见电压10.5V左故障机理 右,电眼绿色(单格电解液密度正常),经充电后,电压正常,放置1天,电压又下降至10.5V。 问题归属 制造问题 多产生于过充,电流异常,导致内部故障机理 水分解,气压增大,将迷宫槽中的电解液排出。严重时电眼发白。 问题归属 非制造问题 图例 / 图例 故障现象9 电池亏电(轻微) 故障现象10 电池硫化 产生位置 蓄电池内部 产生位置 蓄电池内部 电池通过外接电路放电,电眼变黑,电池经长时间放电,电眼变黑,电压电压通常在11V-12.5V之间,静置1通常在11V以下,甚至可能低于2V故障机理 故障机理 天电压无下降,通常采用恒压限流充或者趋近于0V,通常采用小电流修电可以恢复。 复,时间较长,5V以下成功率低。 问题归属 非制造问题 问题归属 非制造问题 图例 图例 故障现象11 电池过充电 故障现象12 电池充电反极 产生位置 蓄电池内部 产生位置 蓄电池内部 发电机输出电压异常,或采用恒流充正负极接线反,充电反极。由于骆驼电,没有间断性的测量电压,导致电牌免维护蓄电池出厂时100%大电流故障机理 池过充。常见为水分电解,电眼发故障机理 检测,模具统一,此故障流出率为白。电池内部缺水。严重时,极板腐0. 蚀变形,正负极搭接连电短路。 问题归属 非制造问题 问题归属 非制造问题 图例 图例

故障现象13 产生位置 故障机理 问题归属 端子假焊,端子破裂 端子 端子假焊,注塑不良引起的爬酸,表面端子发黑,无裂纹,有少量孔洞或有渗液点。 制造问题 端子夹裂 端子 装配力矩过大或铅圈与端子不匹配导致,可明显看见装配螺母无间隙(红色标记中),端子变形。 非制造原因 图例 电池电眼显色说明: 电眼绿色:电池电量饱满,可正常使用。 电眼黑色:电池电量不足,需对电池进行充电。 电眼白色:电池内部电解液不足,电池性能低下,需更换电池 注意: 通常情况下查看电眼时,如有条件需将电池摇晃几下,以防止电眼小球卡住造成显色不正常情况,影响对电池的判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