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卷第17期南方农业2019年6月Vol.13No.17SouthChinaAgricultureJun.2019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徐司桐(延边大学,吉林延吉 133002)摘 要 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不断上升阶段,农林经济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需要不断发展。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林经济管理已经产生显著变化,农林经济管理模式也需要做出改变来顺应时代的发展,并不断进行改良完善。基于此,讨论了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提出当下农林经济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笔者的分析论证后,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够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关键词 农业;农林经济管理;农业发展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7.03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林经济也是中国特色社键阶段,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需求,农业的结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良好的农林经济构也在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方式转管理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20世纪中期至变中。3)我国农业种植的特点是大部分地区的种植范围今,我国经济从全面恢复进而高速发展,这数十年来农较为分散,无法进行有效的集约化管理。而且由于我国林经济的发展同样变化显著。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在农林种植方面的科技发展和应用范围小,相应的技术于农林经济的建设经历了稳定快速的发展阶段,国家对人员缺乏,我国的农林种植工作的效率十分低,严重制于其也尤为重视。约了其发展。以上的原因导致我国的农林经济相较于其他经济体系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1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2.2 政府资金投入以及人才缺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许多相关扶持政目前,对于我国农林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社会对于其策,对农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需求二者间存在的差距,我国农林经济的实际发展要落后相对于其他地区,农村地区仍旧相对落后,农业相对于许多。笔者查找了专业的调查数据,在我国一些地方的农其他产业处于落后地位,农业经济相对于其他经济发展村还有许多土地没有被利用起来,这些没有被利用的土地也相对滞后。造成这种现状可以归结于多方面原因。总都是我国发展的潜在力量。但是由于资金的缺乏,这些土体来说,农林经济在政策支持、管理模式方面存在不地还无法进行使用,因此需要我国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或者足,其核心竞争力相对于其他经济模式也存在不够强给予专项资金来改变。此外,我国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和生势、见效慢等问题。政府虽然在农林经济上投入大量资产关系也是不完全匹配的。目前的农村农业发展模式中,金,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农林经济管理人二者还不能够相互协调促进的发展,这与我国还不具备才稀缺。在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足够的农业经济管理相关的专业人才有很大关系。人才较为缺乏,且培养出的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只有一2.3 农林经济管理体系缺陷部分从事本专业工作,这也反映出农林经济产业对人才一直以来,农业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我国对吸引力低下[1]。对于我国来讲,要发展农业经济,解决于对其管理模式、管理体制等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劳“三农”问题,就必须针对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动力不断减少。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发展较为落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许多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这样就导致农村地区发展的动力不断减少,与城市或者其他较为发达地区的经济落2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差越来越大,进而更多的人放弃留在农村,形成恶性循2.1 我国农林经济缺乏核心竞争力环。这就会使得农业作为重要支撑的作用越来越小。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支撑,其涵盖范围广,涉及我国许多产业,如林业、养殖业以及种植业3 解决我国农林经济管理问题的具体措施等。由于其涉及的范围很大,因此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也3.1 坚持深化科教兴农的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就很多。1)影响最大且最难以控制的就是自然因素,无为了提高我国农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1)应充分论是各种农作物还是林业树种,天气对其生长、发育、利用科学技术这个武器,坚定不移地深化科教兴农这一繁殖都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2)市场经济是影响农业发重要战略,遵循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规划,不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正处于关断发展和应用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而且,为了更好更充分地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技术,应该在收稿日期:2019-05-14农村地区积极建设技术服务站,将先进的农业技术普及开作者简介:徐司桐(1997—),女,吉林长春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来。2)对于农村地区的干部人民应该加强教育,尤其是为农林经理管理。E-mail: 479014220@qq.com。对于现今的种植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宣传,只有将农业技术62徐司桐: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应用到真正的农业生产中去,这些科学技术才有意义。农村地区发展的动力。3.2 加强人才培养和财政补贴力度3.4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注重向农林经济管理提我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供政策的扶持。而且在对于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普及,以主义现代化道路,农林经济的发展当然也不能例外。要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待遇问题上,应该增加更多的资金。想彻底解决农林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首先就是要确同时,也应注意相关技术和管理方面人才的培养。应加定道路。针对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发展,科学的技术强引导,提高专业人才福利,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农林经与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增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数量,并且能够吸引人才流入。只有加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劳动人民对于农林经济更多专业的人才,我国的农林经济才能有更高的核心竞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政策保障劳动人民的各项利益,争力,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不断鼓励带动农村地区劳动人民的劳动热情,进而促进3.3 建立完善的农林经济管理体系农林经济的持续发展。目前来看,我国在农林经济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对于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体制问题,仍旧需要不断探索与完善。在大的方向上主要是政策倾斜以及扶持。 4 结语1)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好计划,决定好我国农林经济未来针对目前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缺乏核心竞争力、缺少资金支持以及缺少相关人才的发展方向,为之后的政策制定打下基础。2)相关部门等,笔者相应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的方法。农林经济是应增加与其他经济体系的相互联系,这样可以相互帮助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不能被忽视。政府和人其更好地发展,进而帮助整个地区的发展。3)对于农村民要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充分地区缺乏劳动力,以及大量土地闲置的现象。政府应注利用科学的手段,不断发展我国的农林经济,为国家的意在制定针对农村地区发展的政策时,应该注重对于从经济发展作出努力。事相关工作劳动者的合理利益的保证,以及在合理范围内增加有利于其发展的政策措施。只有其发展具有一定参考文献:的优势之后,劳动力不断流失的现象才能得到改善[2]。4)在给予良好政策的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力度,使[1]赵梦炯,姜成英,苏瑾,等.陇南市武都区主要农林经济作得那些流失的劳动力以及农村地区剩余的劳动力意识到物优势比较分析[J].甘肃林业科技,2014,39(2):42-44.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当有了充足的劳动力,那些[2]诸叶平,冯仲科.智能体技术在农林经济辅助决策中的闲置的土地也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这样才是真正地增强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2):218-221.(责任编辑:赵中正)(上接第61页)面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与进步,应该注重林业产业的开建设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加强对优良林木的培育,实现发与保护,同时适当提升退耕还林、退牧还林的比重。优良林木的广泛重视。同时,为整体提升林木良种的培1)在森林资源的管护过程中,应遵循保护与开发并重的育成效,还应该积极依托于科学技术手段,实现机械化原则。结合森林资源的区域性特色来实现产业开发,基作业,以此来实现林木良种的繁育效率,确保林木良种于产业开发所获得的资金来运用到森林资源的保护过程快速投入使用。在森林资源的管护过程中,还应该依托中。2)在森林资源的管护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完善退耕于技术手段来加强对林木良种的质量检验,提前鉴定林木还林、退牧还林的工作机制,同时着重加强对湿地资源种子的成活率以及合格率。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完善基的保护。层林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条件。基层林木工作人员是森林资源管护的主体,只有注重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森林资源的管护质量。3 结语2.3 加强森林资源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森林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森病虫害是森林资源的天敌,只有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林资源日益锐减、森林资源日益破坏的今天,加强对森治,才能减少森林的损耗量,也才能提升森林资源的成林资源的管护,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效以及生活率。因此,在森林资源的管护作业中,要结合区域性态环境的建设力度。因此,只有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的特点来配置科学精准的病虫害防治体系[2]。1)在森林护,才能真正促进生态环境的建设质量。资源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从育种阶段着手,从育种环节中来整体提升林木资源的病虫害抵抗能力。2)在病参考文献:虫害防治过程中,应该减少化学防治方法的使用,尽可[1]王成.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J].科技创能减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副作用,积极开发新型的防新与应用,2013(10):233.治手段和防治药物,充分利用物理防治这一科学手段。[2]杨思忠,王会,陈开伟.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2.4 适当提升退耕还林的比重探讨[J].绿色科技,2013(12):109-110.在森林资源的管护过程中,整体优化管护成效,全(责任编辑:刘昀)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