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海事领域的应用研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海事领域的应用研究

来源:智榕旅游
2019第10期

DOI:10.16831/j.cnki.issn1673-2278.2019.10.017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in maritime fiel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海事领域的应用研究宋 强(大连海事局,大连 116001)

Song Qiang (Dalian MSA,Dalian 116001, China)摘 要: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正式迈入全球时代,将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为更好的在海事领域应用北斗系统,文中简要介绍了北斗系统的基本信息和主要特点,对北斗系统目前的发展状况作了简要论述。结合当前海事监管,海上搜救和航海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海事领域的前景,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关键词:北斗;海事;前景;建议Abstract: China's self-developed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 has officially entered the global era and will be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 In order to better apply BDS in the maritime field, 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sic informati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BDS as well a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BDS.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maritime administration, maritime search and rescue and navigation guarante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spect of applying BDS in the maritime affair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Key words: BDS; maritime; prospect; suggestion中图分类号: U69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278(2019)10-0042-04近年来我国航运业飞速发展,在拉动经济迈上一个又一个台阶的同时,也给海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船舶数量不断增多和水域通航密度不断加大,海上遇险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提高海事监管与搜救水平和航海保障力度是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北斗系统的特点,探究北斗系统在海事领域的应用。

北斗系统的建设规划采取了“三步走”的战略,实施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建设:第一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第二步,2012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3];第三步,建成全球导航系统。2017年11月5日,中国第三代导航卫星顺利升空,它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18年11月1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十八、十九颗组网卫星,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完成,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2018年12月27日,我国宣布自主研发的北斗三号卫星系统基本完成三号系统组网,开始提供全球定位服务,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正式迈入

一、北斗系统简介

(一)北斗系统的基本信息和发展历史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包括北斗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和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本文中统一采用北斗系统的表示[1]。

收稿日期:2019-02-18作者简介:宋强(1990-),男,辽宁鞍山人,本科,从事船舶交通管理方面的工作。

42

全球时代。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的组网。2019年4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二十颗组网卫星;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也是北斗二号系统第四颗备份卫星。目前运行在地球上空的北斗卫星一共有45颗,其中有20颗属于北斗三号卫星系统。

根据计划,未来两年中国还将继续发射10颗北斗三号卫星,届时北斗系统将正式全面建成。建成后的北斗系统将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之后第四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二)北斗系统的特点

北斗系统与其他几个系统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技术优势:

1.独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数字报文通信能力,可以一次传送超过100个汉字的信息。尽管这一功能容量有限,但是紧急情况通信不同于日常通信,重要的是传达出必要的信息;而且只要安装有北斗终端,即使手机没有信号,同样可以发送信息。因此,其必将在远洋航行中特别是搜救应急时发挥重要作用。而GPS和GLONASS的主要功能都是定位和授时,没有设计通信功能,只能获取自身位置,再通过造价昂贵的海事卫星发送定位信息。

2.较高的定位和授时精度。2012年年底建成的北斗二号系统可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定位精度已由10米提升至6米,在中国境内能够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和后处理毫米级高精度服务;北斗三号系统在定位精度上达到2.5米至5米,并且具有精密授时功能,可为用户提供20ns(双向授时)到lOOns(单向授时)的时间同步精度。将于2020年建成的由30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组成的全球导航系统,可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4]。

此外,北斗的优势还在于平面精度与高程精度基本相当,而GPS系统的水平精度虽然很高,但是高程精度与水平精度相比差距明显,一般差1.5倍到2倍。

3.高可靠性和实用性。北斗使用的是三频信号,GPS使用的是双频信号。三频信号可以更好的消除高

管理研讨Workshop on Maritime Control

阶电离层延迟影响,提高定位可靠性,增强数据预处理能力,明显提高模糊度的固定效率。即使一个频率信号出现问题,也可使用传统方法利用另外两个频率进行定位,提高了定位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北斗是全球首个面向大众提供免费三频导航的系统,使得高精度的实现更加灵活方便,而GPS和Galileo部分频点需要商用授权。

(三)北斗系统的应用现状

北斗系统的发展体现在许多方面。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系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

其所具高定位、广覆盖、全天候授时和短报文通信的功能在条件相对恶劣的海洋环境下优势尤为明显。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可以实现不同平台间的信息交换和位置报告,可以为船舶和VTS提供短报文通信业务,可以为船舶提供精确定位和精密授时,因此,必将在海事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北斗系统在海事领域的应用

(一)北斗系统在船舶交通管理方面的应用1.VTS在船舶监控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海事部门主要是通过船舶交通管理中心(VTS)结合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实现对船舶的实时监控。此系统自身存在明显的缺陷[5]。首先,AIS设备需要通过VHF进行通信,受移动通信和无线电通信的覆盖范围的限制,使得其传输距离有限,远程识别比较困难,只能在内河和近海区域发挥作用。当船舶在远海航行时,AIS无法完成船岸之间的信息交换,不能将信息有效、及时地传回监管平台,无法完成对船舶的监控[1]。

其次,目前AIS使用的定位信息基本是来自于美国控制的GPS系统,存在特殊时期GPS加密或者关闭的问题,导致船舶失去导航而无法安全航行。此外,由于GPS系统主要为美国军方服务,船舶用户作为民用领域的普通用户,只能获得较低精度的数据。随着船舶的吨位越来越大,吃水越来越深,传统的GPS定位功能已无法满足VTS对于高精度船位数据的需求。

中国海事43

2019第10期

2.相关建议

(1)推广应用船载北斗高精度AIS。利用北斗数据链回送本船和周边船舶的AIS动态信息,实现北斗AIS一体化应用。通过将北斗与AIS相结合,船舶终端设备能够将本船和周边船舶的AIS信息通过北斗短报文发送至岸端,扩展了AIS岸基系统的覆盖范围,丰富了海上船舶安全监管和航行保障的手段。VTS实施交通管理的手段是数据收集和数据评估,应用北斗系统后,VTS可以利用北斗系统收集船位信息,并借助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和AIS对船舶进行实时监控;利用北斗系统可以提供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功能,通过空间卫星将有关船舶动态、能见度条件、他船意图等有关航行安全的信息传输到船上,避免了VHF传输距离近的弊端,为船舶提供信息服务[6][7]。

(2)加快推进船载北斗终端的应用。利用北斗导航系统的北斗位置信息回报功能,实现对船舶位置的跟踪和监控,还可以利用北斗的通播功能,实现统一指挥调度,大大提高水上航行安全。船载北斗终端定期主动发出状态报告,报告船舶位置、行驶速度等状态信息,海事部门利用GIS系统,可实时监控船舶位置及状态[8]。

海事船舶、重点的客船和危险品船舶安装北斗终端设备后可以有效解决辖区船舶位置实时监控、历史数据查询以及船岸通信的问题,提高VTS与现场监管的执法联动,提升海事系统在船舶交通管理方面的效率。

(二)北斗系统在海上搜救方面的应用1.当前海上搜救存在的问题

海上搜救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的特点。事故发生时通常伴随着恶劣的气象海况,也给搜救工作增加了难度;而如果险情发生在远海,还存在手机信号无法延伸至沿岸基站、沿岸基站无法覆盖到救助船舶的问题,缺乏有效的联络更是大大降低了搜救成功的概率。

搜救的难点在于搜,即找到人员的位置,获取遇险人员的准确位置是搜救成功的重要前提。通常海上获取遇险位置是通过GMDSS(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海上搜救的大部分对象是

44

渔船(以大连辖区为例,2018年渔船类险情占险情总数的56.10%),由于GMDSS系统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很多渔船没有安装GMDSS系统,一旦发生险情,无法把遇险信息及时发送出去,耽误了救援时间,使生命和财产受到损失[6]。

2.相关建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可以实现对遇险人员的准确定位。因此,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探索北斗应急示位标在沿海水域特别是在渔船上的推广应用,利用其落水后自动或人为启动,发出包含自身位置、发送时间等信息的求救信号和船对船、船对陆地控制中心之间双向短信通信的功能,及时把遇险信息发送出去,进一步缩短搜救反应间歇,提高搜救成功率。

(2)推广应用“基于北斗的中国海上搜救信息系统示范工程”。在救助船舶上建设船载基站,将移动手机信号延伸至沿岸基站无法覆盖到的救助船舶周围水域。同时在救捞、海事船舶上推广安装基于北斗的船载终端,充分利用北斗系统的位置服务,实现对搜救力量的有效监控和指挥协调,有效提高搜救效率[9]。

2018年初,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第59届理事会批准北斗卫星搭载搜救载荷纳入国际中轨道搜救卫星系统发展规划,标志着北斗系统在加入国际搜救卫星系统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推动北斗系统在海上搜救领域的应用,既是贯彻落实《“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也是满足海上搜救工作的实际需要。因此,北斗系统在海上搜救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北斗系统在航海保障方面的应用1.航海保障的发展要求

航海保障部门作为海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船舶安全航行和海事监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航海保障涉及海道测量、海图绘制、潮汐观测、航标设置维护等多方面的工作,对设备的精度要求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的精度高、定位准确的优势恰好符合航保发展的需要。利用北斗、船舶远程识别与跟

踪系统、高分图像等技术,可以实现“AIS+”精准化和定制化服务,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全面的沿海北斗地基增强系统(CORS)[10]。

2.相关建议

(1)推广海上北斗一体化灯器和配套的遥测遥控终端的应用[11]。

基于北斗的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具有监控范围大,数据可靠的优势。设备终端现场采集航标灯运行状况(位置、电流、电压),通过北斗卫星链路实时传输,解决了海上公网信号覆盖盲区内航标遥测遥控的通信问题,减少了巡检维护成本,增强了航标工作稳定性,提高了综合助航效能。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沿海使用北斗遥测遥控系统的航标已达到3 000余座,下一步应进一步推广,达到海区全覆盖。

(2)利用北斗系统采集水文信息,加强对潮汐的观测。现有的水文监测系统由于均布设于近海,缺乏有关远海的准确数据。因此,可以采用基于北斗系统的多功能航标采集水域环境数据,提高潮汐观测的水平。该浮标是在远离海岸线和岛礁区域无法设置固定水文潮站的沿海或近海,抛设海洋浮标定点观测水文资料等信息,水下采集的数据在浮标上集成后[12],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数据通讯,实时传输水文信息。

(3)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航道测量和海图绘制提供精密服务。目前,长江口北斗CORS系统已经实现船舶厘米级定位,通过高精度定位服务,为大型超宽船舶安全交会创造条件,保障长江口深水航道边坡得以有效利用

[13]

。建议继续推进中国沿海

高精度北斗CORS系统研究建设,分别在渤海湾、成山头、长江口和珠江口等重点水域建设北斗CORS系统,以覆盖中国沿海重点水域,实现50公里范围内厘米级的实时精密定位服务,为航道测量和海图绘制提供翔实准确的数据。

(4)航标作业船加装高精度北斗CORS定位终端,实现高精度抛标作业。加装此终端后,利用北斗CORS系统的厘米级精密定位功能,航标作业船可以精准布设航标,为船舶提供精确导航,给船舶让出更多的可航水域,从而有效减少航道条件复杂

管理研讨Workshop on Maritime Control

水域的船舶搁浅事故。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有效地提升航海保障服务的水平,加快建成覆盖全面、管理高效、服务优质、保障及时的综合航海保障体系。

三、结语

根据规划,2020年我国将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届时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全天时服务。随着北斗系统的快速发展,其所具有的在定位、导航和授时方面的优势正契合当前海事事业发展的需要,其在海事领域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加快北斗系统在海事领域的应用势在必行。参考文献

[1]󰀁任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AIS中的应用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16.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Z].2016-06-16.[3]󰀁宗合.第十六颗卫星升空北斗导航系统亚太组网成功[J].太空探索,2012,17(11):9-9.

[4]󰀁田俊峰,崔银秋.北斗导航系统在远海岛礁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港湾建设,2004(7):002-004.

[5]󰀁陈庆华,张安民,张永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海事系统中的应用及展望[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6(6):199-200.

[6]󰀁吴泽亮.北斗导航卫星在航海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6):181.

[7]苏天放.北斗卫星系统在航海上的应用[J].天津航海,2013(2):49-50.[8]󰀁丁伟.基于GIS系统的海事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9]󰀁曹德胜.基于北斗的中国海上搜救信息系统示范工程[J].数字通信世界,2014(S2):59-60.

[10]󰀁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海事航海保障“十三五”发展规划[Z].2016-08-24.

[11]󰀁吕英龙,王剑.北斗卫星通信技术在航标遥测遥控系统中的应用[J].港口科技,2016(1):42-44.

[12]󰀁聂乾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航海保障行业的应用思考[J].航海技术,2017(4):38-40.

[13]王鹤荀.航海保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J].中国水运,2016(12):10-13.

中国海事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