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信息时代戏剧档案的编纂和管理研究

信息时代戏剧档案的编纂和管理研究

来源:智榕旅游
  业 务 研 究信息时代戏剧档案的编纂和管理研究*

秦 越

摘 要:如何在信息时代提升戏剧档案的编纂能力和管理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戏剧档案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主

要探索戏剧档案编纂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信息时代;戏剧档案;档案编纂;档案管理

戏剧档案是一种特殊的档案,重视戏剧档案的编纂和管理活动,既是保护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紧跟时代步伐的具体体现。

1 信息时代戏剧档案的编纂

所谓的戏剧档案,是针对戏剧发展相关信息的原始记录,是对历史上游戏的戏剧作品的记载和梳理,其重点在于为戏剧艺术的研究提供更加真实的资源和材料。我国戏剧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元代时达到了顶峰,涌现出了像关汉卿、汤显祖等一些著名的戏剧家,使我国的戏剧艺术在这一时期呈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随着时代的迁移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戏剧爱好者热衷于对戏剧艺术的改编和创作。清代文人对戏剧内容和文学成就的点评可以看作最早的戏剧档案的雏形,由此奠定了戏剧档案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到了近代,戏剧家们更关注戏剧的传承和发展,在此基础之上,戏剧档案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得益于戏剧档案的梳理,使得戏剧发展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自身也获得了创新的动力。但是,这样一种形式更多是来源于民间自发的行为,所以研究视角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而戏剧档案的管理也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重视,这使得历史上很多优秀的戏剧档案在近代逐渐散失。尤其是一些偏远、落后地区的优秀戏剧,因为缺少对戏剧档案的系统管理,有些戏剧曲目已经销声匿迹,这是我国戏剧发展史上的重大遗憾。[1]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和社会回归到正常发展轨道上,而艺术界很多有识之士呼吁要加强对戏剧档案的管理,由此还成立了专门的艺术档案博物馆,并安排专门工作人员收集和整理艺术档案,使得戏剧档案工作成为国家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国家还非常重视对戏剧档案的编纂和戏剧遗产的挖掘工作,这推动戏剧档案编纂和管理工作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信息革命带动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而信息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档案工作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戏剧档案的编纂,受到更大的影响。以往的戏剧档案编纂更多是依靠手工,而随着档案资源越来越多、档案管理越来越规范,所形成的戏剧档案也越来越多,繁重的文字工作使得戏剧档案编纂者不堪重负。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提升了人们工作的效率,也促使档案编纂工作出现革命性变化。在这样一个时代,戏剧档案编纂必须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才能实现戏剧档案编纂的质量和效

󰀘6

档案管理3/2020总第244期

率的提升,才能够逐步实现档案编纂工作的现代化。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变:

一是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戏剧资源。信息技术能够应用到戏剧档案资源的收集和检索过程中,这里可以充分借助于网络反馈系统。档案管理部门利用信息技术了解社会对戏剧档案的需求,听取社会对戏剧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的评价,由此确定戏剧档案编纂的方向。信息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让人们突破时空的限制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人们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搜集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还可以实现远程检索和查询。对于戏剧档案编纂工作者来说,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更多的戏剧资源,便捷而又准确,还有利于将分散的戏剧资源整合使用,便于档案编纂工作者共享资源。这种档案编纂的方式是对传统方式的突破,有利于信息时代下戏剧档案资源的交流和共享,由此也构建了以资源互通有无为主要特征的戏剧档案编纂新型关系,这在档案界是革命性的变化。

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戏剧档案编纂的自动化。以往的档案编纂要经过编辑、排版等环节,是在一定顺序基础之上的一个封闭系统,每个环节基本都是独立工作,沟通非常有限,所以编纂者的意图很难得到体现,导致最终编纂的档案体现不出编纂者的水平。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从而推动戏剧档案编纂的各个环节实现程序化和自动化,推动戏剧档案的编纂工作更加智能和标准。档案编纂者可以利用数字化信息复制技术实现对纸质档案原文信息的复制,图像信息则可以全文扫描后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转存,音像资料则可以转化成为数字信号,这些技术都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档案资源的原始性[2],而档案的原始性是档案的灵魂和根本,在此基础之上编纂的档案其可靠性就有了足够的保障。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编纂者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已有的戏剧文献的编纂和加工,在处理文字和图像的时候更加便捷,尤其是在处理文字、标点、语法、格式等一些繁琐的工作中,都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处理,实现戏剧档案编纂工作的自动化,不仅提升了戏剧档案编纂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大大提升了编纂的效率。

三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戏剧档案编纂思想的改变。以往戏剧档案编纂多是采用的线性编纂,也就是编纂者对所收集到的戏剧资源先进行系统的整理,然后从中再挑选可以利用的资料,再根据编纂者所确定的先后顺序来整合这些资源,

经过一定技术的加工,最终形成了戏剧档案。而利用信息技术,则可以在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之上采用非线性的编纂方式,实现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换,利用二进制数字信息来综合处理图像、声音甚至字幕等方面的问题。这种编纂方式是一种分散的形式,不像传统的线性模式,按照既定的程序来一步步完成编纂工作。这是一种超文本的编纂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各种信息之间的联结呈现网状形式,而最终出版的文本则是超文本结构,其中既有文字文本,也有图像文本等。因此,这就要求戏剧档案编纂者要突破传统思想的限制,不再局限于传统档案编纂的思维和工作模式,更重要的是要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时代的戏剧档案编纂技术。比如说可以掌握艺术设计、图像处理、页面处理等方面的技术,还要具备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相关知识。这对于以往的戏剧档案编纂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因循守旧,就很可能被淘汰。即便是想要为戏剧档案的编纂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可能因为不懂得信息技术而无法施展抱负。信息技术在戏剧档案编纂工作中的应用,是为档案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对实现档案编纂工作的现代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是档案编纂工作未来发展的方向。

2 信息时代戏剧档案的管理

我国戏剧档案管理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后,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被纳入了整个档案管理系统中。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了社会的多个领域。尤其是将电子信息技术引入档案管理中以后,使得档案管理更加成熟和高效,从而实现了由纸质档案的管理逐渐向电子档案的过渡,提升了我国档案管理的水平。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使更多的群体参与到了档案管理中,对档案的开发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信息时代的到来还对戏剧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新思路和高要求。随着信息技术在戏剧档案领域的深入应用,使得新时期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都和原来的管理有很大的不同。从理论层面来看,在信息时代,档案的生命周期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因为电子环境下,对档案的管理更多是借助于计算机,而随着档案界对电子档案的研究更加深入,认为档案的生命周期应该再划分,同时还催生了文件连续体理论,使得档案的价值和有关因素对应关系进一步弱化。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档案实体整理技术和次序因此变得更为合理,水平也更高,可以更加合理地应对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变化,在确保档案的原始性、传承性方面更为完善。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戏剧档案在管理的过程中,其主要目标是对戏剧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管理。传统戏剧档案的管理的对象多是文字、图片以及一些音像制品,这使得档案管理过程中必然会面对资料收集难度大、管理要求高等一些问题。但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引进不仅提升了戏剧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重要的是突破了原来载体的束缚,充分展现出了戏剧信息资源的便捷性的特点。对戏剧档案来说,其所追求的

  业 务 研 究科学管理和档案价值的开发这两个具象目标都是突出强调对重要戏剧档案资源的保护。从当前对戏剧档案管理的情况来看,要完成这两个具象目标并不是太容易。[3]其主要原因在于实体档案相对比较脆弱,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档案被损坏的危险,而戏剧档案经过信息化技术处理以后,则能够有效避免戏剧档案的损坏,使得戏剧档案永久保存成为可能。戏剧档案信息化以后,其主要传播路径是借助于网络来完成,而且还能够共享和复制,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戏剧档案的传承性。对于戏剧档案管理工作来说,最大限度发挥档案价值就在于将戏剧档案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但当前戏剧档案的利用率是比较低的。因为档案相对于普通文献来说具有特殊性,人们在利用戏剧档案的时候需要经过多重手续,既费时又费力,而戏剧档案更多是针对特定的研究人员开放,一般民众很难直接接触到戏剧档案,所以戏剧档案和民众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要解决这个问题,推动戏剧档案信息化就非常有必要了,这样有利于改善戏剧档案管理的现状,提升管理效率。

戏剧档案管理的过程是在不断优化的,而且档案管理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和档案的开发利用充分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利于发挥戏剧档案的传承功能。传统的戏剧档案管理模式多是停留在对所收集的戏剧资料的整理和保存上,对其利用价值却忽略了,导致戏剧档案并不完善。而利用信息技术,则可以依托于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相应的查询发布系统,就更方便人们的利用,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流程清晰的检索方式来获取自己想要的档案信息。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在开发利用戏剧档案的过程中,并不是无限制开发和利用,要重视对戏剧档案的保护,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设置相应的用户权限,管理过程中加强对用户的审批等方式来加强管理。

*基金项目:贵州省201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文化单列课题阶段性成果:贵州濒危民间文献的抢救整理与研究(18GZZB30)。

参考文献:

[1]翟菲.戏剧档案管理与戏剧传承发展分析[J].档案天地,2016(7):47.

[2]王如.新形势下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若干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18(1):98.

[3]翟菲.信息时代戏剧档案管理策略分析[J].档案天地,2018(11):113.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来稿日期:2020-02-19)

档案管理3/2020总第244期

󰀘󰀘

您的好帮手——《档案界论坛》公众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