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Removed_6-2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记录表 2

Removed_6-2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记录表 2

来源:智榕旅游
学生用表-2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记录表

学 生指导教师

苏扬波刘兴强

学 号职 称

ESE10086所在专业副教授所属单位第一阶段:选题

环境科学与工程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1.毕业论文(设计)常识性指导(学生填写)

指导时间:2013年 月 日指导形式:面授指导地点:主3#812主要内容:1 确定论文题目

2 研究计划和时间表的初步制定3 指导填写学生用表1和学生用表24 指导论文的大纲要求

学生签名: 填写日期:

2.选定题目(学生填写)

题目名称: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对废水中Cr6+的去除研究

学生签名: 填写日期:2013年10 月8 日

1

学生用表-2

3.开题报告课题论证(学生填写)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1)选题依据(目的、意义、研究现状、可行性)(2)主要内容(论文大纲)(3)运用的理论与方法(4)预期目标与结果一 选题依据电镀工业是一个高耗水、重污染的行业,在轻工业中式仅次于造纸业。因此,电镀废水被归为是重污染工业中最大量的三废之一电镀生产过程复杂,用水量大,每年排放的制革废水量大,其中包含的多种有害物,有:铬、硫、悬浮物、化学耗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SS等[3]。由此可见,电镀工业会对环境造成相当严重的污染。另外,电镀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工材料,如酸、碱、盐、镍、柠檬酸金、氰化物、锌、铜等,这些材料除部分被吸收外,很大一部分都进入了废水中。电镀废水的特点是色度高、悬浮物多、成分复杂、pH值高、重金属含量高、水质波动大、有一定毒性[4]。电镀工业被我国列为重污染行业之一,其中电镀废水的成分复杂,pH值较高并且据有一定毒性,将为处理的电镀沸水直接排放入环境,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5]。因此,我国对电镀废水的污染物处理及回收利用,一直在不断研究提高中。六价铬离子是镀铬废水中的污染物之一,它作为一种拥有很强毒性的重金属,其毒性远远大于三价铬。六价铬离子对动物、植物和人体都有严重的毒害作用。若人类由不同途径摄入过的多六价铬,机体可能会导致畸形、致癌、致突变,损害人的肝脏、胃等部位。六价铬是我国重点整治的第一类污染物之一,对含铬废水的处理时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Cr6+会通过水、空气和食物这三种途径进入人体,室内尘埃与土壤中也发现Cr6+,它们也会被摄入体内。有研究证实,六价铬的化合物不能自然降解,会在生物体内和人体内长期积聚富集,是一种重污染环境物质。 纳米氧化锌(ZnO)粒径介于1~100 nm之间,是一种多功能性的新型无机材料。由于晶粒的细微化,其表面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宏观玉体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以及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等特点[11]。纳米技术目前从整体上看虽然仍然处于试验研究和小规模生产阶段,但从历史的角度看:上世纪70年代重视微米科技的国家如今都成为发达国家,当今重视发展纳米技术的国家很可能在21世纪成为先进国家,纳米技术对我们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难得的机遇。必须加倍重视纳米技术和纳米基础理论的研究,为我国在21世纪实现经济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半导体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在光照射下,当一个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或者具有超过这个半导体带隙能量Eg的光子射入半导体时,一个电子从价带NB激发到导带CB,而留下了一个空穴。激发态的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能够重新结合消除输入的能量和热,电子在材料的表2

学生用表-2

面态被捕捉,价态电子跃迁到导带,价带的孔穴把周围环境中的羟基电子抢夺过来使羟基变成自由基,使得将Cr6+降解成Cr3+,使得毒性大大降低。二 主要内容本论文主要研究以重铬酸钾模拟电镀废水为处理对象,选取由水热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作为去除材料。将纳米氧化锌在单一变量下,对模拟电镀废水进行处理,把各个变量因素进行总结,并得出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1.2纳米氧化锌制备方法综述1.2.1物理制备法1.2.2化学制备法1.3 研究意义2 实验部分2.1实验试剂及设备2.1.1实验试剂及仪器2.2实验步骤2.2.1纳米氧化锌制备2.2.3重铬酸钾溶液的配备3 实验数据分析3.1重铬酸钾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3.2探究纳米氧化锌对溶液中Cr6+的去除的最佳浓度3.3探究光照时间纳米氧化锌对溶液中Cr6+的去除的影响4 结论三 运用的理论和方法理论: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半导体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在光照射下,当一个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或者具有超过这个半导体带隙能量Eg的光子射入半导体时,一个电子从价带NB激发到导带CB,而留下了一个空穴。激发态的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能够重新结合消除输入的能量和热,电子在材料的表面态被捕捉,价态电子跃迁到导带,价带的孔穴把周围环境中的羟基电子抢夺过来使羟基变成自由基,使得将Cr6+降解成Cr3+,使得毒性大大降低。实验方法: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本实验通过用使用分光光度计的测量,来计算纳米氧化锌对重铬酸钾溶液中Cr6+的去除率。四 预期目标与结果通过二水合乙酸锌和过氧化钠制备成的纳米氧化锌粉体,在外观上具备了一般纳米氧化锌的4

2.2.2重铬酸钾的测量原理间、催化剂、Cr6+浓度、pH等因素的影响。

特点,并且对于水中的Cr6+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对于纳米氧化锌去除溶液中Cr6+受到光照时

5

学生用表-2

学生用表-2

工作进度表(学生填写)

阶段1

起讫时间

2013年9月2日— 2013年9月8日

选配指导教师,定题

计划完成内容

2

2013年10月9日— 2013年10月15日拟定开题报告及开

3

2013年10月16日—2013年12月17日资料收集、实验研究、拟定初稿

4

2013年12月18日—2013年1月1日对初稿进行修稿,完成二稿。

5

2013年1月2日—2014年1月9日完成论文终稿。

请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苏扬波同学以2013年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对废水中六价铬的去除展开研究,选题明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该同学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并搜集课题相关文献,撰写的文献综述基本阐明选题的背景现状及意义;该选题研究内容较合理,研究框架清晰,研究思路可行,研究条件基本具备,同意开题。

签名: 填写日期:2013年 月 日

6

学生用表-2

第二阶段:撰写论文(设计)

1.完成初稿(学生填写)

提交时间:2013年 12月17 日提交形式:电子版字数: 10234内容简介:

通过二水合乙酸锌和过氧化钠制备成的纳米氧化锌粉体,在外观上具备了一般纳米氧化锌的特点,并且对于水中的Cr6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对于纳米氧化锌去除溶液中Cr6受到光照时间、催化剂、Cr6浓度、pH等因素的影响。并且,重铬酸钾溶液本身的性质也受pH值得影响。相同浓度下的重铬酸钾溶液,不同pH条件下,溶液呈现出肉眼可分辨的颜色差别。因为随pH变化,去除率呈现不规则波动,因此交叉实验的意义不大。纳米氧化锌在光照条件下可以达到对Cr6的去除效果,光照时间为8h时候,达到最大去除率,此后延长光照时间去除率几乎没有变化。然而在使用0.2ml的30%H2O2溶液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光照1h时间依然能达到57.69%的去除率,相当于不加催化剂相同浓度重铬酸钾溶液在pH=6条件下光照8h所得到的效果。

指导时间:2013年 月 指导形式:面授

指导地点:主3#812

学生签名: 填写日期:2013年 月

指导教师意见(教师填写)

论文初稿结构不完整,语言通顺,但页眉页脚未添加,讨论和结论观点不够突出,存在少量单位和格式上的错误。封面、英文摘要未完整,分析还不够全面;在论文数据分析中数字精确度未统一,图表存在不规范。

指导教师签名: 填写日期:2013年 月

7

学生用表-2

2.完成二稿(学生填写)

提交时间:2013年12 月18日提交形式:纸版字数:11025变动简介:1.修改论文格式

2.补充论文中结果分析的部分内容3.改正公式及不规范的图表4.补充参考文献的不足5.完成英文摘要的编写

指导时间:2013年 月 日

指导形式:面授

指导地点:主3#812

学生签名: 填写日期:2013年 月 日

指导教师意见(教师填写)

在初稿的基础上完善了在结果分析和结论方面的不足,英文摘翻译完善后也基本准确;对论文格式和图表格式在修改过后基本符合学院规范,细节处多做修改。但参考文献的编写以及引用位置的标注仍需完善。

指导教师签名: 填写日期: 2013年 月

8

学生用表-2

3.完成定稿(学生填写)

提交时间:2014年 月 日提交形式:电子版字数:12257变动简介: 1.继续完善文献资料2.统一论文中一些语句的表述3.对照论文规范进行格式上的修改4.改正英文摘要的语句语法5.补充完整论文小结和结论

写作(制作)心得:

第一次实验耗时比较久,后来慢慢吸取经验,不断改善。最快一次实验从上午7点开始,10点多就结束了。历时四个月的实验我体会到做实验一定要有耐心,不怕吃苦受累,而且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力集中。

实验结束后,我花了很长时间整理数据。数据整理和分析,是完成此篇论文重要的一个步骤。在论文的撰写中会发现很多关于Word和Excel的使用。还有一些涉及专业知识的问题。每次遇到问题,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自学完成,解决问题。这也是大学中最重要的自学能力,能够更独立的完成一项工作。通过这个毕业论文撰写,学到了很多专业的,课外的知识,这些对于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论文的完成,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1、工作不够细心,这在工作岗位必须杜绝。

2、依赖性强,不能独立,这次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是不会圆满完成的。 3、理论和实际联系不够,不能把学到的知识全部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因为只有在工作中多运用,才能进一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指导时间:2014年1 月 10日指导形式:面授

指导地点:主3#812

学生签名: 填写日期:2014年 月 日

9学生用表-2

指导教师评语(教师填写)

苏扬波同学通过二水合乙酸锌和过氧化钠制备成的纳米氧化锌粉体,在外观上具备了一般纳米氧化锌的特点,并且对于水中的Cr6+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对于纳米氧化锌去除溶液中Cr6+受到光照时间、催化剂、Cr6+浓度、pH等因素的影响。通过进行的对照试验,针对各个影响得出相关结论:

1、重铬酸钾溶液本身的性质受pH值得影响。相同浓度下的重铬酸钾溶液,不同pH条件下,溶液呈现出肉眼可分辨的颜色差别。因为随pH变化,去除率呈现不规则波动,因此交叉实验的意义不大。

2、纳米氧化锌在光照条件下可以达到对Cr6+的去除效果,光照时间为8 h时候,达到最大去除率,此后延长光照时间去除率几乎没有变化。

3、然而在使用0.2 mL的浓度为30%H2O2溶液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光照1 h时间依然能达到57.69%的去除率,相当于不加催化剂相同浓度重铬酸钾溶液在pH=6条件下光照8 h所得到的效果。

4、由于确定Cr6+最佳浓度为50 mg/L,经过单位换算,可知纳米氧化锌粉体与Cr6+的质量比为3.1:1时有最佳去除率。然而,由于本实验测定阶段所采用的波长较小,且初始数值较小,因此实验中出现较小的误差也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从工业化生产运用的条件上看,生产处理成本过高,目前暂时无法实现投入使用。

拟评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填写日期:

10

评语:

成绩:

评语:

成绩:

评语:

成绩:

初次答辩

分院、系成绩审定小组意见

二次答辩(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填写)

组长签名: 填写日期:

成员签名: 填写日期:

成员签名: 填写日期:

第三阶段:答辩(答辩小组秘书填写)

9

学生用表-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