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类共有的家园,⼤⾃然是我们的朋友,⼈类与环境和谐共处是我们⽣存与发展的必要保证。然⽽⽬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20世纪初,世界⼈⼝只有约16亿,1999年10⽉,世界⼈⼝已经突破了60亿。随着⼈⼝数量的激增,⽣活需求的扩⼤以及⼯业的迅猛发展,⼈类赖以⽣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向全球性,成为当今⼈类⾯临的全球性问题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为了增强中学⽣的环境意识,树⽴正确的环境观,我们组织学⽣利⽤寒假,对菏泽市的环境污染进⾏⼀系列的考察和调查。 三、活动内容和⽬标
我们分别到东明县勇越纸业有限公司、巨野花冠酒⼚、菏泽绿源⾷品有限公司、⼭东亿丰制袋有限公司和巨野海润新型纺织有限公司以及三条河流东鱼河、洙赵新河、万福河实地调查,⽐较全⾯地了解我市环境问题的现状和防治措施,从⽽正确认识⼈类经济发展同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觉保护⼈类赖以⽣存的⾃然环境。 四、活动准备
1.学⽣⾃愿组合,成⽴调查⼩组,民主选举组长,确定调查线路,确定访问对象。 2.联系⼀些企业的负责⼈,请求配合学⽣的调查访问。
3.搜集因企业违法排污⽽影响群众⽣产⽣活的事例,通过真实的例⼦,培养学⽣环保意识。五、活动⽅法和步骤
1.学习书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当今环境问题的产⽣、现状及其危害,并了解⼈们为解决环境问题⽽采取的⼀般措施。
2.进⾏实地考察。先后到东鱼河看⽔体污染现状,到市区看⼤⽓污染现状,到主要交通⼲道及建筑施⼯现场考察噪声污染,到垃圾转运中⼼观看废渣污染情况等。
3.记录数据。我们重点⾛访市环保委、市环境检测站、排污站等单位,⽐较全⾯地了解我市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的情况。 4.谈⼼得体会,撰写《⼤⽓污染与防治》《⽔污染与防治》《噪声污染与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与防治》《环境与我们》等⼀系列⽂章。 六、实施过程 1.调查⾛访
①学⽣以⼩组为单位,到河流所在地进⾏观察并取样测数据,完成下表:
②学⽣以⼩组为单位,对确定企业进⾏调查,⼩组成员合理分⼯合作,调查表如下:
③访问河流沿岸居民,询问内容各组⾃定,如:在50年代河流的透明度以及⽔中都有哪些⽣物?从什么时候河⽔开始变得混浊不清,河流的变化使沿岸居民有哪些深的感触等。
④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上、查阅书籍等⽅式了解更多的环境问题,以及⽬前我们城市的环境状况,详细记录相关数据。 2.收集整理
对活动过程中的收集资料进⾏归纳整理,以⼩组为单位办⼀份⼩报,可以分⼆部分: ①活动剪影:调查统计图表、活动的部分照⽚。
②感想分析:这次实践活动的感想,对⼀些污染事件的看法等。 3.宣传环保意识 ①评出优秀⼩报,张贴在校园宣传栏中,提出倡议。
②当⼩⼩解说员:向家长、周围邻居介绍⼀些环境问题,讲解⼀些环保做法。 七、预期达到的收获与体会
1.开展地理调查活动是对学⽣进⾏素质教育的⼀个载体,学⽣参与地理调查实践活动,能接触到许许多多真实的、具体的⾃然地理和⼈⽂地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促进学⽣科学精神和⼈⽂意识和谐发展,达到全⾯提⾼地理素质的⽬的。增进了学⽣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学⽣团结协作的精神,地理调查活动绝⼤多数不是⼀个⼈所能承担的,⽽是需由多⼈合作的。从问题的提出、实践、解决,都要互相讨论、商榷、修正,如果抛开团结协作的精神,地理调查活动是很难开展的。为了提⾼问卷调查表回收率,师⽣需多次到社区居民家中进⾏采访。为了正确掌握⽔质、植被、⼟壤野外测定数据⽅法,促使地理调查⼩组的学⽣去查阅资料,动⼿动脑寻求更适当的⽅法,这些⽆疑培养了学⽣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