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分析

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分析

来源:智榕旅游
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

验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结果。方法:对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的184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研究。对其进行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观察检查结果。结果:经检查大三阳检出率28.26%,小三阳检出率19.56%,其他类型肝炎检出率52.17%,组间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明显(P<0.05)。结论: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在乙肝病毒性肝炎诊断中检出率较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关键词】乙肝病毒性肝炎;两对半;临床检验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乙肝病毒感染所致,该疾病的危害性不仅仅在于肝脏本身,乙型病毒性肝炎还会引起其他疾病,例如胆道感染、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等等,对患者健康存在较大威胁。通过规范性的治疗能够稳定病情,减少传染性,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乙型病毒性肝炎分为急性、慢性,不同类型的疾病治疗方法不同,为此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需要通过临床诊断鉴别疾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本研究对我院184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的184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研究。男性104例,女性80例,年龄34至73岁。患者均以肝区痛、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为主诉入院。

1.2 方法

进行血清学检查,患者在采血前8h禁食。次日清晨抽取5ml肘静脉血。使用血液离心机对血样标本进行离心处理。3000r/min转速下离心10 min,取上层

[1]

血清4℃下保存。酶联免疫法检测,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仪器的操作方法进行。

1.3 观察标准

记录HBsAg、抗-HBs、HBeAg、抗-HBe以及抗-HBc五项检测结果。第一项、第三项以及第五项结果阳性为大三阳。第一项、第四项以及第五项结果阳性为小三阳。记录不同类型乙肝的阳性例数并计算阳性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率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检查大三阳检出率28.26%,小三阳检出率19.56%,其他类型肝炎检出率52.17%,组间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明显(P<0.05)。如表1。

表1 两种检查结果比较[n,(%),n=184]

2组别 阳性例数 阳性率(%)

大三阳 52 28.26%

小三阳 36 19.56%

其他 96 52.17%

χ

225.663 25.663

P <0.001 <0.001

3.讨论

乙肝病毒性肝炎是常见传染疾病,血液、性行为、母婴、皮肤黏膜损伤皆能够成为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该疾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传染性强的特点,感染乙肝病毒后患者肝脏将受损,影响其肝功能,同时患者伴有水肿、乏力、肝痛表现。但在感染初期时,患者通常无异常表现,与正常人无异,随病情发展病人生理体征变化明显,消化功能、肾脏等等受影响,威胁生命。该疾病不但影响病人生理健康、生活质量,还对其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甚至无法正常社交。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数量大,该疾病传染风险极高且易复发难痊愈,及时筛查有利于早期诊断,采取治疗。随着卫生健康委员对乙肝防治的重视,我国乙肝筛查、治疗宣传力度加强,且取得一定效果,多数人经接种疫苗后感染率降低。多数急性病人经保肝、降酶等综合性治疗措施病情比较稳定。部分慢性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复制能力下降,传染性及病情恶化风险降低。但在实际生活中,乙肝病毒感染依然不能杜绝,因此需加强临床筛查,确保及时治疗。

乙肝两对半检查在临床筛查中较为常见,该项技术通过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中乙肝五项的表达。试剂盒对乙肝五项敏感性较强,能取得准确结果。在两对半检查中酶联免疫技术普及率较高,该项技术对经过抗凝剂处理后的血样标本进行检测,通过抗体和酶复合物结合的显色反应原理开展筛查。酶联免疫法的优势在于检测成本低,方法简便,易于操作掌握,酶联免疫法经济效益好,准确性较高。现阶段乙肝病毒性肝炎治疗难度大且难以治愈,但经过规范性的治疗能够避免病情恶化,降低传染风险。乙肝两对半检查时早期诊断肝病的必要手段,能够了解自身是否为病毒携带者,传染性,乙肝疫苗是否生效等等,因此进行两对半筛查乙肝病毒性肝炎对疾病预防控制至关重要。经检查大三阳检出率28.26%,

[7]

[6]

[5]

[4]

[3]

[2]

小三阳检出率19.56%,其他类型肝炎检出率52.17%,组间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明显(P<0.05)。

总而言之,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在乙肝病毒性肝炎诊断中检出率较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甘静. 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 2(06):45.

[2]苏小凌. 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97):151-152.

[3]江慧. 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007(032):76.

[4]薛青, 高彦娥. 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在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028(023):102.

[5]Zhu T , Qi B , Liu R , et al. Comparative pathogenicity of two subtypes (hepatitis-type and pancreatitis-type) of duck hepatitis A virus type 1 in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Muscovy ducklings[J]. Avian Pathology, 2019,6(48):1-27.

[6]侯玲, 刘韧, 龙训琴,等.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HBeAg、HBsAg的相关性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 015(007):936-939.

[7]吴湃, 吴坤河, 刘海燕,等. 不同HBV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V DNA,PreS1,HBeAg检测结果分析[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 011(006):495-498,5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