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来源:智榕旅游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施教时期 12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4.古诗两首 共几课时 第几课时 2 1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难点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江南春》并能熟练背诵。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感受春天的美。 4.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艺术美和自然美的鉴赏水平。 重点: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难点: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1.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咏柳》《绝句》…… 1.收集并背诵相关春天的古诗。 2.朗读《江南春》,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3.借用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绿映红 水村 山郭 酒旗风 楼台 导 学 策 略 第一板块:调动积累,理解课题 1.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理解课题 3.谁能介绍一下作者?师适当补充。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调整与反思 教学 资源 预习 设计 学 程 预 设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钟) 1.学生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3.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8分钟) ● 预习作业2、3 【学习单1】 1.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注意诗的节奏。 2. 在小组内交流预习作业3中的词语意思。 3. 自己说说诗句意思。 4. 学习时间:6分钟 1.学生自主学习。 2.展示 ①学生读古诗。 ②交流词语意思。 绿映红:红和绿互相映衬。 水村:靠近水的村庄。 山郭:靠山的城墙,这里指外城。 酒旗:酒店门前悬挂的布招牌,或称酒帘。 楼台:亭台楼阁,这里指高大的佛寺建筑。 ③学生交流诗句意思。 ④齐读古诗。 第三板块: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13分钟)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 (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绿草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 2.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3.学生读好这两句诗,读出江南● 预习作业2、3 1. 教师观察学生学习,适当点拨指导。 2. 导学: ① 谁来读古诗?指导读好古诗的节奏。 ② 指名说说预习作业3中的词语意思。 ③ 指名说说诗句意思。 ④齐读古诗。 第三板块: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写今 1.《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 2.仔细观察插图,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美景? 3. 教师小结: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村、山郭、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的江南画面。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诗。 的美。 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不过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佛寺楼台已经隐没在苍茫的烟雨之中啊! 2.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学生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第四板块:学习生字(3分钟) 1. 生仔细观察。 2.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二)后两行——怀古 1.诗歌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描写了什么? 2.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小结: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江南绮丽的风光始终没有细致刻画景物,而是从大处着眼,抓住黄莺、红花、绿叶、水村、山郭、酒旗这些江南最常见的景物,描绘出江南的春天。后两行感慨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 4.朗读、背诵这首诗歌。 第四板块: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莺、郭 2.教师范写,提醒注意点。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江南春》。 ☆☆完成《一课一练》《补充习题》中与《江南春》相关的题目。 ☆☆☆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作业 设计 ☆背诵、默写《江南春》。 ☆☆完成《一课一练》《补充习题》中与《江南春》相关的题目。 ☆☆☆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施教时期 2012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难点 4.古诗两首 共几课时 第几课时 2 2 课型 新授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春日偶成》。 2.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艺术美和自然美的鉴赏水平。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诵读诗歌,体会诗人春游的快乐。 1.挂图。 2.学生有了一些学习古诗的经验和体会,初步了解了古诗的一些特点,对古诗有了一定的感情,也积累了一些描写春景的古诗。至于春天的景色,更是他们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3.程颢:程颢(1032-1085),北宋思想家,理学奠基者。字伯淳,号明道。与其弟程颐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 他擅长描写山水闲居生活。 1.朗读诗歌《春日偶成》,并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春日偶成》是 代诗人 写的。题意是 。诗中描绘了一幅 的美丽画卷,诗人看到的景物有 、 、 、 、 。 2.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意思以及下列词语的意思:近午 傍 川 余 谓 偷闲 3.查阅相关程颢的资料。 4.继续收集相关春天的古诗。 导 学 策 略 第一板块:揭题解题,简介作者 1.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歌。 (板书诗题:春日偶成)齐读 2.理解题目意思。 3.指名介绍作者程颢,师适当补充。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 预习作业2 调整与反思 教学 资源 预习 设计 学 程 预 设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钟) 1.学生齐读课题。 2.理解诗题。 春日:春天的一天。 偶成:偶有所感,写成诗歌。 3.学生交流作者程颢的资料。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 (16分钟) ● 预习作业2 【学习单1】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注意诗的节奏。 2.在小组内交流预习作业2中的词语意思。 3.自己说说诗句意思。 4.学习时间:6分钟 1.学生自主学习。 2.展示 ①学生读古诗。 ②交流词语意思。 近午:接近中午。 傍:靠近。 川:小河。 余:我。 谓:说。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时间。 ③学生交流诗句意思。 ④齐读古诗。 第三板块:品读第一、二行诗句。(8分钟) 1.(中午出门,天气晴朗。)(联系诗句回答) 2.淡云、轻风、午天、鲜花、垂柳、前川 3. 春光明媚、姹紫嫣红、风和日丽、莺歌燕舞、草长莺飞、桃红柳绿 、天高云淡 4.学生朗读一、二两句诗。 第四板块:品读三、四行 (5分钟) 1.抒发了诗人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1.教师观察学生学习,适当点拨指导。 2.导学: ①谁来读古诗?指导读好古诗的节奏。 ②指名说说预习作业2中的词语意思。 ③指名说说诗句意思。 ④齐读古诗。 第三板块:品读第一、二行诗句。 1.诗人什么时候出门的,当时天气怎样? 2.一路上,诗人看到了什么? 3.这么美的景致,你能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描绘吗? 4.指导朗读:将近中午,春光明媚,云淡风轻。我在花丛中柳林间穿行,走到了前面的小河。这么美的景致,能读好吗? 5.小结:一、二句写景——云淡、风清、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阳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第四板块:品读三、四行 过渡:天气这么好,景致如此美,一路上诗人开心不?请大家一起读读后两行诗句。 1.指名读诗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程颢怎样的心情? 2.小结:三、四句抒情——生处这宜人的春色中,诗人完全陶醉了,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今天,偶然出门散散心,适 第五板块:比较异同,深化理解 (5分钟) 第六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1分钟) 逢风和日丽,花香柳眉。竟然流连忘返,这个份快乐,实在是难得啊! 第五板块:比较异同,深化理解 1.我们新学习的《春日偶成》《江南春》都是描写 的诗歌。两首诗描写的内容不同, 《江南春》描写的景物有 ,《春日偶成》描写的景物是 ;两首诗表达的情感也不同,《江南春》表达的是 , 《春日偶成》表达的是 。 2.指名学生回答。 第六板块: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春日偶成》。 ☆☆完成《一课一练》《补充习题》中与《春日偶成》相关的题目。 展开想象,把《春日偶成》所描绘的景色和诗人春游时的快乐心情写下来。 ☆☆☆办手抄报:“诗歌里的春天”。 作业 设计 ☆背诵并默写《春日偶成》。 ☆☆完成《一课一练》《补充习题》中与《春日偶成》相关的题目。 展开想象,把《春日偶成》所描绘的景色和诗人春游时的快乐心情写下来。 ☆☆☆办手抄报:“诗歌里的春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