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共103套)第七册语文园地(五)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共103套)第七册语文园地(五)

来源:智榕旅游
语文园地(五)

日积月累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这是颐和园月波楼的一副对联,上联写的是白天幽径竹阴,下联说的是夜晚月下花影。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这是青城山真武殿的一副对联,出自唐代诗人杜光庭的《题福唐观二首》。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济南大明湖有名的对联,将济南的风光特征概括得恰到好处。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这是苏州沧浪亭的一副对联,是一副集句联,上联出自欧阳修的诗句,下联出自苏舜钦的诗句,巧妙地把欧阳修和苏舜钦两位历史名人的友谊永远留在沧浪亭中。 相关对联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云。(长城居庸关) 不陟高寒处,安知天地宽。(峨眉山金顶)

谈经云海花飞雨,说法天都石点头。(华山慈光阁) 泗水文章昭日有,杏坛礼乐冠华夷。(曲阜孔庙) 杨老师教口语 口语交际指导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迹众多。参观、游览这些古迹,让人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更激起对祖国的热爱。但有的人在参观、游览古迹时,对古迹破坏得很严重,今天,我们看到有关长城遭到破坏的报道,一定会有很多话要说,那就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吧! 口语交际范例

小玉:我了解到不仅仅是长城遭到破坏,其实像在故宫内拍戏,对故宫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武当山遇真宫因为在里面用电而发生火灾被烧毁;还有一些城市,为了建设,任意拆毁一些古民居,对文物古迹也是重大的破坏;还有些罪犯偷盗文物卖到国外……

小东:看到长城遭到破坏的报道,听了小玉的介绍,我心里很难过,我真想当面阻止那些破坏者。

小青:我建议国家针对长城制定《长城保护法》,让人们意识到爱护长城光荣,破坏长城可耻。还要派人在保护区内巡视,及时发现并制止对长城的破坏行为,住在长城附近的小朋友们,节假日也应该在保护区内义务巡视。

小玉:对,小朋友要成为保护我们身边的文物古迹的小主人,要做有心人,发现破坏文物古迹的行为要当面制止或报告家长、老师,或报警。

小东:我们还可以捐点钱给有关部门,用来维修遭到破坏的文物古迹。 杨老师教习作 习作指导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范文展评

我来带您游圆明园

大家好,我是本次参观世界遗产的导游小魏。这次参观由我全程负责,希望大家对我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也希望大家在参观的过程中时刻注意安全,不要随意在建筑物上刻画,更不要在拍照时随意攀爬建筑物……希望各位游客认真遵照执行,多谢您的合作!

圆明园位于北京海淀区,始建于1709年,园林景观100多处,宫殿楼阁140余所,桥廊、水

榭、亭台难以历数,且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图书、绘画,是集中华文化艺术精粹于一园的博物馆。成为当时世界最精美壮观的园林,被称为万园之园,“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

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圆明园》的故事: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3000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历经六代150年的营建,堪称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可惜,如此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毁于英法联军的一把火,稀世珍宝被侵略军洗劫一空,仅存的残垣断壁,诉说了百年的耻辱,记忆了永远不能忘怀的一段沧桑史,这耻辱与沧桑又永远烙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上。

各位游客,我相信你们此时的心情和我一样,但这毕竟是已写成历史的事实,让我们都记住那一天——1860年10月6日。愿我们尽最大努力,力争把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建设得更加美好!让它青春永驻!

简评:当导游需要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你看本文的小作者,虽然初次当导游显得经验不足,但还是向游客详细讲述了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而且把圆明园早年的模样展现在游客面前,进而激起了人们对圆明园的依恋和英法联军的痛恨。整篇文章,语言朴实无华,真实地体现了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的本来面目,没有任何虚构,出色地完成了导游的任务。 美文欣赏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像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及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宝贵资料。 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千米,共有大小石窟53个,佛雕51000多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千佛洞、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纵观群佛,在这绵延一千米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的石雕,巨石横亘,石雕满目,蔚为大观。他们的形态、神采动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面向游人。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这是我国古代人民与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云冈石窟,是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欣赏:文章从云冈石窟的历史、布局、构造、艺术风格、雕像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层次清晰,逐步推进,语言平实、生动,展现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精湛及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国古代与其他国家友好交往的见证。 精品推介

《莫高窟》 (作者:余秋雨 选自《文化苦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