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井盖、收水井箅安装施工标准化工作程序
2010年8月 (试行)
为保证检查井盖、收水井箅施工质量,杜绝井框与路面顺接不平、井周沥青破损、井盖异响、井盖压坏、收水效果差等质量问题。依据《检查井盖》GB/T23858-2009及《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等文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和技术总结,制定本施工标准化工作程序。
一、井盖、井箅质量要求 (一)现场验收
1、检查井盖、收水井箅进场应附有质量证明文件,主要包括产品合格证及试验检测报告,其时间、批号、类型必须对应。
2、项目部材料员会同质检员并请监理旁站监督,按《检查井盖(产品)现场验收表》、《收水井箅(产品)现场验收表》对检查井盖及收水井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验验收,并做好记录。
3、抽取井盖、井箅各两套,安装到有车辆行驶的路段上进行碾压试验,验证井盖与井框的适配性及承载力。
(二)存放和使用
1、检查井盖、收水井箅进场后必须配套存放,并做好产品标识(每套编号,便于追溯)。现场不得存放不合格品。
2、禁止拆卸混装。井圈加固时拆下井盖、井箅的,必须按相同编号进行管理,保证其安装适配、吻合。
二、安装施工工艺 (一)检查井盖 1、施工准备
(1)标识管理。统计所有检查井的类型、结构、尺寸、井盖安装质量等,编制《检查井施工档案》;采用全站仪测量井位坐标,并准确标识。
(2)测量定位。井框高程横向按对应的道路中心线与边线高程控制,纵向按平衡梁长度控制。每座井均按“十字法”将定位桩固定设在质量无异常的路面(沥青下面层)上,并由摊铺技术人员复核后方可使用。
(3)施工安排。在保证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分车道、分区域施工,采取合理、有效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4)资源投入。人员配备:检查井盖安装一组至少三人,技工一名,普工两名;材料:按设计要求加工钢筋骨架,预埋钢筋,C25商品混凝土;工、机具:悬吊可调式支架及内模、切割锯、风镐、振捣棒、揉板、钢丝刷等。
2、施工过程控制 (1)基坑开挖
基坑为圆形,直径1.7m,以井中心为圆心画圆,沥青面层采用切割锯割缝,采用风镐破除结构层,破除范围应小于基坑尺寸,且不得扰动路面结构(严禁产生隆起或裂纹);基坑预留边缘部分采用人工凿除,保证坑壁整齐、圆顺、坚实;基底应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前应用水冲洗、
湿润。
(2)井口砌筑
井口高度不足的应按要求长井,井口砌砖应按检查井砌筑标准控制,必须砂浆饱满、砌筑规范、尺寸准确;基底井周部分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填实、找平;应考虑井口高度与加固混凝土的关系,保证井口上直接安装钢筋骨架;砌筑井口直径(抹面后)应与检查井盖的有效直径吻合。
(3)钢筋加工、安装
钢筋加工及骨架尺寸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骨架安装应与井口位置吻合,保证底部保护层厚度;骨架应牢固,并避免踩踏造成变形。
(4)内模制作、安装
制作牢固、适用的圆形井口模板,并便于安装和拆除,可采用0.5mm厚 铁皮制作,保证井口尺寸及混凝土外观质量。铁皮内模以井口和井框限制加
工尺寸并起到稳固作用。为保证内模稳固,应考虑在井口预设简易支撑。
(5)井框固定
加固时将井盖与井框卸开,待拆除内模后再安装;采用悬吊可调式支架固定井框;检查井盖开启方向应与行车方向相反。
(6)高程控制 井盖安装高程按测量定位的四个点用“十字法”控制,必须在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准确复核,确保一次成优。
(7)锚固钢筋安装
道路边线 道路中心线 高程控制点 高程控制线 预埋锚固钢筋为“U”形或“L”型,采用直径12以上的螺纹钢筋,钢筋按要求埋入井框预留孔或紧贴井框周围。
(8)混凝土浇筑、成活
采用C25水泥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2-15cm。混凝土表面必须抹面压光,混凝土终凝后,应将表面浮浆清除或拉毛。混凝土表面与沥青下面层平齐,并能够保证井框外露部分与沥青上面层厚度一致。 (9)井内处理
内模拆除后,加固混凝土井口内圆要求为不抹面的清水墙;加固混凝土与砖砌井口抹面顺接,保证井壁平滑、圆顺,抹面应密实、压光。
(10)检查验收
每个检验批(按工作班计)完成后,由项目部质检员组织施工负责人、施工队伍现场验收,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督,完善《检查井施工档案》。
3、质量控制要点
(1)在安装井盖前,应对井盖的类型、级别、材质、重量、结构尺寸及外观进行现场验收,每批抽两套进行承载力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开挖、清除井口位置的面层、基层材料时不得扰动周围路面结构。
(3)必须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并与道路结构结合紧密。 (4)预埋钢筋应安放8根以上,并均匀分布;无法安装预埋钢筋的,必须采用其它方式加固井框,如膨胀螺栓或钢筋网片。
4、产品防护措施 (1)基坑开挖阶段
检查井位置准确标识,严禁遗漏和偏位;开挖过程中禁止扰动或破坏周围路面结构。开挖时严密覆盖井口,避免杂物落入井内。渣土及时清运,不得落地,基坑开挖完成后现场清理应彻底,并用水将井周围冲洗干净。
(2)混凝土浇筑阶段
井口覆盖,防止混凝土落入井内;基坑周围覆盖,避免水泥浆污染路面。
(3)道路放行阶段
加固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方可放行。如井盖安装完成暂不施工沥青上面层,应将井框周围与路面高差部分采用细石混凝土或沥青顺坡,沥青上面层摊铺前彻底清除。
(4)沥青上面层施工阶段
沥青摊铺前,可在井盖刷涂适量柴油,避免沥青粘结在井盖上。 (二)收水井箅安装 1、结构尺寸及相对关系
根据施工经验,收水井与标准图(06MS201)有以下变化: (1)标准图中井内壁距立沿石边线为48mm,不便砌砖及加固施工,故改为140mm(可砌一顺砖并包括留缝及抹面厚度)。
(2)井内尺寸根据铸铁井箅的有效尺寸,一般为400mm宽,长度按井箅实际数量确定。
(3)沥青路面与收水井框上平的高差,标准图为30mm,压路机难以碾压,改为10mm。
2、井箅安装
(1)收水井箅安装参照《检查井盖安装施工工艺》,按设计要求设置构造钢筋和锚固钢筋。
(2)混凝土浇筑完后,井箅外露部分与沥青上面层厚度一致,锚固钢筋应低于井框上平。
(3)设计专用内模,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拆模后应保证清水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与井箅内框及砖砌体抹面上下平齐、垂直吻合。
(4)收水井箅应质量合格,配套使用,防盗装置安装牢固。设转轴开启的应方向正确。
(5)井箅周围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面层应与构筑物结合紧密、细部碾压密实。
三、质量检验标准
根据施工规律及检查井盖、收水井箅安装要求,将井室砌筑和井盖(井箅)安装分为两个检验批进行验收,两
个检验批分属排水工程和道路工程。检验指标全部按主控项目控制。
(一)检查井盖
1、检查井盖质量合格,完整无损、适配吻合、碾压无噪音、方便开启。
2、预埋件安装正确牢固,井框与井口位置吻合。
3、混凝土振捣密实,表面平整,无石子外露及露筋现象;混凝土与切割面结合紧密;井口平整、光洁,与井壁垂直;养护及时,无裂纹。
4、井盖安装高程按±3mm控制,单井各测点及群井最大误差值的偏差均按5mm控制。
5、井框与沥青相接平顺,结合紧密。 6、检查井内清理干净,无建筑垃圾等杂物。
7、检查井盖安装各项检验指标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序号 1 2 3 4 项目 混凝土抗压强度 井框、井壁吻合 井位与路边线吻合 井框与路面高差 允许偏差 C25 10mm 10mm 3mm 检验频率 范围 点数 每台班 每座 每座 每座 1 2 2 2 检验方法 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用尺量,长、宽各1点 用尺量,两端各1点 用尺量,井框与路面高差 (二)收水井箅
1、井箅、预制小梁、钢筋的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加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2、收水井位置正确,位于路面最低点;与路边线平行、吻合。 3、井框完整、无损,与路面纵、横向坡度一致;井箅安装平稳、牢固。
4、井内流水通畅,无明显渗水现象。
5、收水井箅安装各项检验指标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序号 1 2 3 4 5 项目 混凝土抗压强度 井箅、井壁吻合 井框与路面高差 井位与路边线吻合 井深 允许偏差 C25 10mm 0,-5mm 10mm 0,-20mm 检验频率 范围 点数 每台班 每座 每座 每座 每座 1 2 2 2 2 检验方法 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用尺量,长、宽各1点 用尺量,井框与路面高差 用尺量,两端各1点 用尺量,井两端各1点 检查井盖(产品)现场验收表
工程名称 供货单位 类型 级别 验收内容 重量 (污水井盖) (重型A) 施工单位 进货时间 材质 代表数量 (QT500-10) 验收结果 标准要求 1 座48kg盖53Kg,±2Kg 直径700±10mm 高度100±5mm 嵌入深度≥50mm 2 3 4 5 6 7 8 9 10 结构尺寸 总间隙≤3mm 防滑花纹深度3-8mm 铰接仰角≥100o 支座支承面宽度,≥24mm 表面完整,材质均匀 外观 盖座顶平,无拱度 盖座接触面光滑; 安装适配,安静稳定 表面有一定粗糙度; 防锈涂装均匀、牢固 无裂纹、冷隔、缩孔、夹渣等铸造缺陷 试验荷载400F/KN 承 载 力 试验报告编号 残留变形≤1mm 施工单位 验收 结论 验收 时间 质检员 材料员 监理单位 验收意见 监理工程师 注:依据GB/T23858-2009相关规定,要求检查井盖到场后进行全检并填写本表。
收水井箅(产品)现场验收表
工程名称 供货单位 类型 级别 验收内容 重量 (收水井箅) (重型A) 施工单位 进货时间 材质 代表数量 (QT500-7) 验收结果 标准要求 1 49/56 Kg±2Kg 内框宽400mm,长700mm ±10mm 高度40/90±3mm 嵌入深度≥28mm 2 3 4 5 6 7 8 9 10 结构尺寸 总间隙≤3mm 加强肋高≥55/65mm 铰接仰角≥120o 支座支承面宽度,≥25/24mm 外观 表面完整,材质均匀 盖座顶平,无扭曲变形 盖座接触面光滑; 安装适配,安静稳定 表面有一定粗糙度; 防锈涂装均匀、牢固 无裂纹、冷隔、缩孔、夹渣等铸造缺陷 设计荷载210/300F/KN 承 载 力 试验报告编号 残留变形≤1mm 施工单位 验收 结论 验收 时间 注:/前为普通型,后为加强型。 质检员 材料员 监理单位 验收意见 监理工程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