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跟踪检测卷
一、填一填。(8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 1.( )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小括号“( )”是公元17世纪由( )人吉拉特首先使用的。 3.在申办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的投票中,北京获得44票,阿拉木
图比北京少获得4票,阿拉木图获得( )票。
4. ÷12=25…… ,余数最小是( ),这时被除数是( );
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
5.在除法里( )不能作除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 6.根据□+=,△×=○,○-=※列出的综合算式是
( )。
7.计算68+32×(21-5)时,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8.按照要求的运算顺序添括号。
第一步先算减法: 368-20×15+35 最后一步算乘法: 368-20×15+35 先算加法最后算乘法: 159×132÷4+62
9.乐乐看一本书,这本书一共有300页,乐乐每天看24页,已经看
了9天,还剩下( )页没有看。
10.小明在计算(28+25)×3时,错算成了28+25×3,这样与正确结
果相差( )。
11.如右图,有四张扑克牌,牌上的数
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算式是( )。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在四则运算中,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125×8÷125×8=1。
3.198-75+25与198-(75+25)的得数相等。
( ) ( ) ( )
4.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 km,那么9小时可以行驶540 km。
( )
5.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400,那么被减数一定是200。 (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 ×(54÷6)=72, 里应该填的数是( )。
A.6
B.8
C.10
2.下列算式中,去掉括号后不改变结果的是( )。
A.(58+22)×(34-19) C.(102×5-110)÷2
3.要使算式“18×25-25×6”的结果最小,应该按( )那样加括号。
A.18×(25-25)×6 C.(18×25-25)×6
4.已知○+△=□,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
B.△+□=○ C.□-△=○
B.18×25-(25×6) B.150+(180-4×28)
5.学校买来足球40个,买来乒乓球的个数比足球个数的3倍多10
个。学校买来足球和乒乓球共多少个?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40×3+10
B.40×3-10+40 C.40×3+10+40
四、计算挑战。(共40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8分)
180+270= 12×6÷8=
475-370= 40×25= 84-14+26= 45×4×0=
840÷40= 54÷6-9=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每空1分,共6分)
387+( )=804 24×( )=48
618-( )=256 35×( )=840
( )-345=960 ( )÷42=105
3.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每题2分,共6分)
725-78=
4.计算下面各题。(每题3分,共12分)
560+40-30×15 [285-(79+56)]×8
108×26=
※546÷27=
56-[240÷(71-56)]
5.先在长方形框里填上数,再列综合算式。(每题4分,共8分)
[(112-37)×28]÷14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30分)
1.一支救援部队紧急奔赴灾区,他们其中一部分被分成了16个小分
队,每个小分队29人,最后还剩15人组成了突击队,这支救援部队共有多少人?
2.玩具厂要生产200只玩具,已经生产了60只,用了3小时。照这
样计算,生产完这批玩具还要多少小时?
3.
故事书有多少本?
4.四年级的150位同学和5位老师准备租车去参观科技展览。你认
为怎样租车最省钱?需要多少元?
5.温塘游泳馆有两种购票方案。小明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和小明)
打算去游5次,选哪种方案购买合算?
答案
一、1.减 除 2. 荷兰 3. 3.40
4.1 301 11 311
[点拨]) 余数最小是1,余数最大是除数-1。
5.0 0 6. 7.减 乘 加 8.(368-20)×15+35
(368-20)×(15+35) 159×[132÷(4+62)] 9.84 10.56
11.(7+8-3)×2=24 (答案不唯一) 二、1.× 2.× 3.× 4.× 5.√ 三、1.B 2.B 3.A 4.C 5.C
四、1.450 105 1000 21 9 96 0 0
2.417 362 1305 2 24 4410 3.725-78=647 108×26=2808
546÷27=20……6
验算:
4. 560+40-30×15
=600-450 =150
[285-(79+56)]×8 =[285-135]×8 =150×8 =1200
56-[240÷(71-56)] =56-[240÷15] =56-16 =40
[(112-37)×28]÷14 =[75×28]÷14 =2100÷14 =150
5.56 8 32 256÷[(20+36)÷7]=32
1300 65 2275 (420+880)÷20×35=2275
五、1.16×29+15=479(人)
答:这支救援部队共有479人。
2.60÷3=20(只) (200-60)÷20=7(小时) 答:生产完这批玩具还要7小时。
3.300×2+300-82=818(本) 答:故事书有818本。
4.150+5=155(位) 750÷25=30(元)
1000÷40=25(元) 25<30 155÷40=3(辆)……35(人) 4×1000=4000(元)
答:租4辆限乘40人的大客车最省钱,需要
5.15×2×5+9×5=195(元)
3×5=15(次) 180<195 答:选方案二购买合算。
4000元。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跟踪检测卷
1我会填。
(1)42+42+42+42=( )×( )=( )
(2)根据612+129=741,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 )。根据45×21=945,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 )。
(3)计算23+(27-19)×15时,应先算( ),再算( ),最后算( ),计算结果是( )。
(4)一艘宇宙飞船5秒钟飞行60千米。根据这一数据填写下表。
时间/秒 3 15 路程/千米 132 (5)把下面每组中的3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① 12+4=16 16÷2=8 48÷8=6 ① 96-61=35 560÷35=16 302+16=318
(6)用28、3、84分别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2我会判。(对的在括号里画“①”,错的画“✕”) (1)234-70+46与234-(70+46)的得数相等。 ( )
(2)7+6-7+6=0 ( )
(3)在算式中,括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 ) (4)(300-12)×(17-13),去掉括号后,结果不变。 ( ) (5)120+▲>120
( )
3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算式中,结果不是0的是( )。 A.0+25
B.25-(12+13)
C.0×25 D.0÷25
(2)下面的运算顺序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个算式是( )。 A.2×12÷3 B.15+12-3 C.12+15÷3 D.36÷3×2
(3)4×(□-25)=56,□里应填( )。
A.39 B.30 C.36 D.40 (4)170减去8与12的积,差是( )。
A.74 B.1944 C.496 D.524 (5)( )÷( )=15……3,被除数最小是( )。
A.18 B.45 C.63 D.243
720
)、( )。
4请你来评判。(对的在括号里画“①”,错的画“✕”) △-○=□( ) □-○=△( )
÷
=
( )
×
=
( )
5我会算。
(1)直接写出得数。 23+0= 0÷36=
3999×0=
(64-64)÷45=
720÷8+9=
504-504= 200×(2+5)= 25÷5+12×3=
(2)计算下面各题。
540+60÷5 42+6×12-7
255-(6+13)×10 90-(80-12×5) 6填表。
被减数 387 700
被除数 225 478
7解决问题。
(1) 一本书有146页,王林已经读了74页,剩下的还要6天才能读完,王林平均每天还要读多少页?
(2)水果店第一天上午卖出苹果45千克,下午比上午多卖出8千克,第二天卖出的数量是第一天的3倍,第二天卖出多少千克苹果?
除数 17 20
商 13 14
余数 6 30
减数 152 245
差 102 120
(3)同学们到出租车公司去租车,每辆可坐30人的大巴车,租金是600元;每辆可坐20人的中巴车,租金是500元。他们怎样租车合算?
(4)动物园有两种购买门票的方案。(导学号 99812020)
方案一 成人每人30元
儿童每人10元 方案二
团体6人以上(包括 6人)每人20元
①如果成人5人,儿童4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①如果成人4人,儿童5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1.(1)42 4 168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此题是求4个42相加的和,可以列出乘法算式为42×4。
(2)741-612=129 741-129=612 945÷45=21 945÷21=45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加法和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根据“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可以把一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两个减法算式。根据“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可以把一个乘法算式改写成两个除法算式。 (3)减法 乘法 加法 143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小括号外面既有加法,又有乘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4)
时间/秒 3 11 15 60 路程/千
36 132 180 720
米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知5秒钟飞行60千米,可以算出飞船的速度是每秒飞行12千米,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可以知道“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根据公式解答即可。如第二列求时间,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式为132÷12=11(秒)。 (5)①48÷[(12+4)÷2] ①302+560÷(96-61)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列综合算式的能力和括号的实际应用。先列出综合算式,然后根据3个算式的顺序调整运算顺序,需要加括号的要加括号。如第1组先列出48÷12+4÷2,这个算式要先算加法,就在12+4的两边加上小括号,再算除法,就需要在(12+4)÷2的两边加中括号。注意:列出综合算式一定要对应着题中的每一步,检查与综合算式中的运算顺序是否一致。 (6)28×3=84(或3×28=84) 84÷3=28(或84÷28=3)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掌握情况。根据数的大小很容易列出乘法算式28×3=84,再列出除法算式即可。 2.(1)✕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运算顺序。多一个括号,计算顺序变了,结果也会不相等;也可以计算出结果进行判断,第一个算式得210,第二个算式得118。 (2)✕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运算顺序。只含有加、减法的算式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结果应该是12。 (3)①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括号的作用。因为需要改变运算顺序时,就要加括号,所以括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4)✕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括号与运算顺序的关系。分别算出结果可以证实结果会变。 (5)✕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0在计算中的特性。▲是一个未知数,最小可能是0,如果是0的话,因为120+0=120,所以120+▲不一定大于120。 3.(1)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0的运算。此题的答案很明显,因为A选项中0+25=25,符合要求;而B、C、D选项的结果都是0。 (2)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A、B、D选项中都是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只有C选项中同时含有两级运算,既有加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与其他选项的不同。 (3)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解决此题的关键是采用逆推的方法,即56÷4+25=39。 (4)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根据题意先求积,再求差,列式为170-8×12,计算出结果是74。 (5)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而且余数要比除数小,要想使被除数最小,除数也要最小才行,即除数最小是4,求被除数,列式为15×4+3=63。 4.✕ ① ① ✕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加法和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根据“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来判断两个减法算式;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根据“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来判断乘法和除法算式。
5.(1)23 0 0 99 0 0 1400 41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口算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有0的运算,二是要注意运算顺序。 (2)
540+60÷5 =540+12
=552 42+6×12-7 =42+72-7 =114-7 =107
255-(6+13)×10 =255-19×10 =255-190
=65 90-(80-12×5) =90-(80-60) =90-20 =70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时一定要细心,注意运算顺序。如计算540+60÷5时,先算除法60÷5=12,再算加法540+12=552。 6.
被减数 减数 差 387 152 235 347 245 102 700 580 120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225 17 13 4 266 20 13 6 478 32 14 30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减法和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要求什么就选对应的关系式来计算。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如最后一行求除数时,就用(478-30)÷14=32。
7.(1)(146-74)÷6=12(页)
答:王林平均每天还要读12页。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平均每天还要读多少页,就要知道两个条件,一是剩下多少页,二是要读几天。把二者找出来相除即可。
(2)方法一:[45+(45+8)]×3=294(千克) 方法二:(45+8+45)×3=294(千克) 答:第二天卖出294千克。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第二天卖出多少千克,就要先求出第一天共卖出多少千克。根据关系式“上午卖出的+下午卖出的=第一天卖出的”,列式为45+(8+45)=98(千克);再求第二天卖出的数量,列式为98×3=294(千克)。注意括号的用法。 (3)400÷30=13(辆)……10(人) 600×12+500×2=8200(元)
答:租12辆大巴车,2辆中巴车最合算。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租船问题的掌握情况。解决此题的关键:一是考虑租哪种车便宜;二是注意尽量少留空座位,当有空位时,应退大换小,看看是否能减少空位量甚至没有空位。
(4)①方案一:30×5+10×4=190(元) 方案二:(5+4)×20=180(元) 190>180
答:选方案二合算。①方案一:30×4+10×5=170(元)
方案二:(4+5)×20=180(元) 170<180 答:选方案一合算。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购票问题的掌握情况。解此题时,按不同方案分别算出总票价,再进行比较,价钱少的最合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