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题

来源:智榕旅游
四、简答题:

简述在研究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时应注意的问题。 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一定条件(生产力水平),一定的人均消费水平(或占有)水平下的适度人口和资源人口承载力,故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是因地而异的;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因人口的消费标准而异;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因经济生产力和技术生产力而异;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因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而异。

1、试述区域发展的经济背景应从哪几方面分析? ⑴经济特色与经济地位、⑵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⑶市场化水平、⑷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

2、简述区域规划的内容。⑴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⑵ 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 ⑶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⑷基础设施规划 ⑸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 ⑹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⑺区域空间管治 ⑻区域发展政策

3、简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有哪些?⑴区域的地位 ⑵区域优势与劣势 ⑶区域容量⑷创新活动 4、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7分) 1.是否充分利用区域资源;2.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3.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是否协调;4.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5.产业结构的效益如何。

5、简述影响城镇与城镇体系发育的自然资源条件有哪些?⑴土地资源 ⑵水资源 ⑶矿产和森林资源 ⑷旅游资源

2技术对区域发展有哪些影响?引进技术时该注意哪些问题?1).技术进步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2).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的多样化;3).技术进步还为区域劳动结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3.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征P28页

1.有限性 2.动态性 3. 可增强性

影响地域产业结构的因素?答:社会消费,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基础与传统,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 点—轴开发模式与区域发展的意义?1.有利于发挥集聚经济效果2.点—轴开发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镇的作用。3.有利于把经济开发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4.有利于区域开放式发展。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分为几个阶段?答:传统社会阶级,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简述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1.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条件的分析2.区域经济分析3.区域发展分析。

二、简述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1、区域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决定着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

2、区域文化发展与经济变革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

3、区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

4、区域文化的增长力,可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三、简述以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重要指标的局限性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规模。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由于汇率的折算等的差异,有可能使名义上的GNP与实际GNP间存在差距;GNP的统计没有包括非市场或非货币化的经济活动,或地下经济活动;没有完全反映区域经济福利或居民生活水平。

四、区域发展战略中有哪些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1、自主发展战略 2、高速增长战略3、变通经济发展战略4、初级产品出口战略5、进口替代发展战略6、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7、信息化发展战略。

五、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①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③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①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规模大小。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③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简要论述技术的引进或转移的优点。

1.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2.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 3.可以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赢得时间4.可以节约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制费用

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各是什么?A区域分工的特点:1.区域生产的专业化 2.区域间经济的联系 3区际劳动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B区域分工的模式:(1)垂直分工。(2)水平分工。(3)混合分工 简述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1)社会消费。(2)资源状况。(3)科技水平(4)原有产业基础和产业传统(5)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

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1)区际差异与区域优势2)产业布局的指向性(原料指向、市场指向、交通指向)3)劳动地域分工规律4)区域利益等。

城镇化内涵。(1)城镇化是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2)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3)城镇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4)城镇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5)城镇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因此,城镇化绝不仅仅是乡村人口进入城镇,而是乡村人口城镇化和城镇现代化的统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乡村人口城镇化与城镇经济现代化,基础结构 现代化以及城乡一体化共同构成城镇化的丰富内涵。总的来说,产业结构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具体说有以下几点(1)社会消费,指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2)资源状况,主要是资源资源的组合和人文资源即劳动力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影响;(3)科技水平,科技水平的发展状况不仅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平质量,而且影响生产领域的扩展和新产业的形成;(4)原有基础产业和生产传统;(5)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劳动地域分工体现着协作,竞争和利益,它们可以使前四点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增强或变弱。

区域市场化水平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

1市场规模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持续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2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3市场环境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4市场意识是形成经济活动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以自己熟悉的区域为例,谈谈研究区域竞争力的体现以及对如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认识。 要点:(P152、158页)

体现:体现在一个地区集散资源、创造财富。。。。。。其高低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 结合自己熟悉区域谈谈具体体现。

如何提升:P158页四点,并结合自己熟悉区域进行分析谈论。

结合自己熟悉的区域分析影响城镇发展的因素。 要点:包括自然资源条件对城镇的发展的影响,人口与社会经济基础对城镇发展的影响,生态环境状况对城镇发展的影响。结合具体区域进行分析。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