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卷第1期 201 3年3月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GUANGZHOU MARITIME COLLEGE V01.21 NO.1 Mar.2013 我国船舶工业现状及科技研发重点分析 陈爱国 (1.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船舶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725;2.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广东广州510090) 摘要:我国船舶工业正处于战略发展机遇期,但造船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船舶配套不发达、船 舶业科研及生产高级人才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应重点促进海洋工程与高附加值 船舶、船舶配套及其加工设备、船舶设计与制造先进方法与工艺、数字化修造船与绿色修造船的科 技发展.鉴于我校的传统优势,应在船舶科研与人才培养上有所作为. 关键词:船舶;科研;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U6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26(2013)01—0011—04 船舶工业是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 单量同比减少了23.5%,但是2011年我国造船三 部分,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效应.近年 大指标占世界市场份额比2010年均略有增长,如表 来,随着全球性经济增长趋缓和停滞,国家和广东省 1所示. 的领导对船舶工业的发展拉动经济和就业的作用更 此外,我国整体游艇生产能力已跻身全球十强, 是十分重视,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也开始有意加 其中超级游艇的制造能力已位列全球第六.专家预 强船舶业的科技研发支持力度.广州航海高等专科 计,2018年游艇销售量将达33万艘,有望超过澳大 学校作为华南地区唯一建制的航海类高校,在 利亚占据全球市场首位. 船舶类科技研发上具有传统的优势.感觉到责任重 但我国船舶工业与世界船舶强国仍有很大差 大.笔者作为船舶与海洋工程类专业负责人,对广州 距.这集中体现在 : 地区的各大船厂进行了调研,对我国船舶工业的现 1)虽然表面上我国的造船吨位已达到很大,但 状和当前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开发重点进行了研 实际上,由于技术水平低,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利 究,对我校船舶类专业建设的提出几点建议. 润很低,竞争优势主要在于低劳动力成本. 表1 2011年造船指标市场份额 1 中国的船舶工业现状 目前,船舶工业从高速发展转入到调整阶段,世 界90%以上商船造船量集中在亚洲,形成了韩日中 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世界造船中心向中国转移的 趋势不可逆转,但道路并不平坦.从2010年以来,我 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和手持订单三大造船指标 位居世界第一.2011年,由希腊债务危机而引发的 欧债危机久拖不决导致航运运力需求下降等因素的 影响,我国新接订单量同比下降了51.9%、手持订 收稿日期:2012一l1—18 作者简介:陈爱国(1973一),男,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软件与人工智能的教学与研究 12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21卷 表2 2011年各船型中韩两国市场占有率 我国高新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 设计制造能力严重不足,所造船型附加值不高,高价 船订单不如韩国.中国造船业整体船舶制造技术水平 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如表2所示.在海洋工 程装备方面,中国造船业也尚有不少发展空间,2011 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合计占有率:韩国、新加坡 占约70%,中国占15%,其中,海洋工程支持船,中国 占32%,美国占12%,挪威占12%,巴西占10%;浮式 生产平台,韩国占47%,新加坡占24%,中国占12%. 2)配套设备自给率和船舶附加值偏低.在造船 业中,一般配套产品的价格占总船价的60~70%. 但我国的配套产业严重不发达,利润及技术含量较 高的主机、辅机等船舶动力设备,甲板机械,船舶无 线电设备及各种控制系统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 国外进口或者使用国外品牌,目前配套设备国产化 率不足40%(日本船用设备国产化率97.8%,韩国 为80%). 3)管理水平落后.与韩、日相比,我国的造船周 期偏长,而且交货时间极不准时.我国船厂的管理人 员多是由技术人员升任,没有经过专业的管理培训, 管理水平和管理水段相对落后,生产调度不合理,物 资供应不及时,常常拖累了造船周期,大幅度抬升了 造船成本. 4)船舶科技和专业人才严重欠缺.过去,船舶 工业似乎被当成夕阳业予以摒弃,很难得到科 研资金和高校的大力支持,导致我国从事船舶与海 洋工程科技和船舶工业的高层次人才严重欠缺. 未来的5~l0年,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 战略机遇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不只是造船大国,更 要是造船强国,必须大力推进我国船舶科技的创新 和人才培养,特别在当前市场不好、人员不是那么忙 于生产的时候,更是加大科技投入、苦练内功、提升 技术水平的好时机. 2 当前船舶科技研发重点 从我国船舶业的现状和当前世界船舶工业的技 术发展趋势来看,当前为推动我国船舶工业的技术 水平,重点要进行以下领域的科技研发. 1)海洋工程装备和海工船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深海半潜式生产平台、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 置(LNG—FPSO)、深海半潜式支持平台、浮式液化天 然气储存及再气化装置(LNG—FSRU)、石油钻井平 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研发 ;海洋工程勘察 船、铺管船、半潜船、钻井驳、石油支持船等海洋工程 辅船和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研发. 2)先进设计方法和特种船、新型船、高附加值 船及先进游艇的设计和制造:高附加值船舶(LNG 船、LPG船、VLCC船、大型集装箱船、LNG.RV船、返 航时装载集装箱的油船)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研发; 适应于北极航线的冰区加强型船舶产品和其他新航 线的新船型 ;特种船舶(如牲畜船、新型挖泥船 等)的研发与制造;新能源/混合动力型船舶的研发 与制造(如使用风帆的船舶、燃料电池船舶、以天然 气为燃料的船舶、核动力集装箱船、安装太阳能电池 使用波浪能的船舶等);符合环保节能等新技术、新 规范趋势的新船型的研发与制造(如气泡(空气润 滑)减阻技术研究、少压载水高效船型、减小波浪阻 力的集装箱船船艏的开发等);数字化船舶设计和 制造先进软件的开发;国外数字化船舶设计先进软 件的引进、吸收与再开发;游艇先进设计和制造技术 的研发. 3)船舶配套设备自主品牌的开发制造能力和 专利技术的引进与开发:大功率智能型船用柴油机 研制(柴油机电子调速系统研究、ME电控柴油机电 子控制系统研究、ME电控柴油机液压执行模块研 究、电控注油器系统的原理设计技术研究、系统总体 结构设计技术研究、控制技术研究、检测和控制系统 的信号采集、处理技术研究;频率设置与可调技术研 究;故障检测诊断与报警技术研究、柴油机制造测试 技术研究、全新焊接式柴油机气缸造技术研究 等);大功率柴油机全纤维曲轴及大型轴系锻件;大 型船舶件的铸造;先进的船舶通信导航设备;大型船 舶螺旋桨的设计制造;船舶舵机、甲板机械设计制 造;船舶自动化技术开发应用(船舶导航与驾驶自 动化技术、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及设备技术、船舶船 岸信息一体化系统技术、液货装卸自动化系统技术、 新型船舶自动化、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 应用);国外先进船舶设备专利技术的引进、吸收与 再开发. 4)船舶配套加工设备研制开发:新型铸造设备 研制;新型锻造设备研制;船舶设备制造专用夹具研 制;船舶设备制造专用机床研发. 第1期 陈爱国:我国船舶工业现状及科技研发重点分析 13 5)先进修造船工艺和特种船舶建造工艺:船舶 分段建造液压合拢装置开发应用;船舶主机和轴系 安装定位新方式;船舶试航新技术;特种船舶建造工 艺;先进造船工艺(如三维仿真船舶制造、数字化造 船精度控制技术等);船舶改装设计新技术的开发 与引进;水下维修工艺技术的开发应用;先进焊接技 术的采用. 6)数字化修造船与绿色修造船:新型数字化修 造船设备的开发应用(船舶板材数字化排样与数控 切割、数控船舶曲面弯板机、高度柔性的自动化焊接 生产系统和先进的焊接机器人技术)防污染涂装技 术引进开发 ;船舶企业物料管理系统、生产调度 系统的开发;船舶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软件的引 进开发;船舶业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无毒、无污染 材料及易回收、可重用、易降解材料的开发应用;节 约资源、节省能源和环保型工艺技术的开发;柴油机 废气滤清技术开发利用. 3 对我校船舶类专业人才培养和科研 的思考 由于船舶工业的大力发展与船舶科研人才需求 的需要,未来船舶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潜力仍是很大. 特别是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瓶颈的船舶配套业及船 厂输送人才的船舶机械制造与维修专业,一方面由 于各地大力推进船舶配套业的发展而人才需求潜力 巨大,另一方面培养该专业人才的学校却很少.作为 造船工业核心的船舶工程专业,虽然由于以前造船 业的空前火爆,很多学校仓促上马了该专业,但作为 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船厂林立的珠江口,其船舶工 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严重不足,仅只有华南理工大学 和广东海洋大学两所本科学校,而且招生人数也很 有限,明显不能支撑珠江口船厂的需要.长期以来, 珠江口船舶工程专业人才都依靠从其他区域的高校 引入,但由于失去了地缘优势,无论在以产学研合作 促进船厂技术进步,还是在船舶配套业和船舶服务 业的发展上,都因此受到严重制肘.而且广东省游艇 出口总额位居全国各省市的首位,占全国比例达 39%,并且还在讯速发展中.随着批复的《广 东省海洋经济试验区》的大力推进,对船舶与海洋 工程类的人才需求将越来越大. 我校作为创办于1964年的华南地区唯一 建制的航海类高校,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由于航海 类专业与船舶工程专业的天然联系,近年来,我校成 功申报和建设了船舶工程专业、船机制造与维修专 业和船舶电气自动化专业.在上述分析的我国船舶 工业现状和珠三角船舶类人才供需状况的背景下, 建议我校大力加强舶舶类专业的建设,以把我校建 设成为华南地区船舶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 把之培置成为我校继航海类专业之后的另一优势特 色.为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促进船舶类专业 的建设. 1)大力引进人才.目前,我校船舶工程专业的 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船机专业师资也仍薄弱,建议制 订有吸引力的措施,稳定现有队伍,并从企业和高校 两个渠道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 2)大力开展科研平台实验室建设.目前,虽然 我校已拥有一批船舶背景的各类实验室,但还不能 满足当前我国船舶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发展的 需要,建议以后在我校的财政资助实验室和实 训基地的建设中可适当考虑结合教师的科研实际需 要,重点建设海洋工程、船舶节能减排、新型能源船 舶、数字化和绿色化造船、先进船舶配套设备核心技 术和游艇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等科研性平台实验 室.这些科研性实验室由于直接与专业教师的科研 相关,专业教师掌握其核心技术,不但能培养操作性 人才,而且能适应对学生创新性和技术性人才的培 养需要. 3)鼓励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核心技术科学研 究.鼓励和引导专业教师顺应我国船舶科研的发展 趋势,积极从事海洋工程、船舶节能减排、新型能源 船舶、数字化和绿色造船、先进船舶配套设备核心技 术和游艇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发工作;积极鼓 励和引导专业教师充分利用广州地区船厂林立和船 舶配套企业大力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企业开展横向 科研合作;积极鼓励和引导专业教师开展具有良好 市场前景的船舶类科研项目. 4)以科研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核心技术人才 的培养.一方面以科研促进我校专业教师的培养,另 一方面,在当前我校还没有硕士点的情况下,可探索 把专科或本科学生在课余引进实验室从事科研的创 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爱国,叶家玮,梁利东等.中国造船业的发展与广东的对策 [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38—41. [2] 陈爱国,叶家玮,高延增.对我国数字化修船发展的探讨[J]. 中国修船.2009(3):6—8. [3] 吴家鸣.我国造船业的变迁与现状[J].广东造船.2012(1): 14 37—41.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21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 南(2012年).201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2012 年度项目指南.2012. :◆◆1. [6] 陈爱国,叶家玮.中国修船先进性发展战略研究[J].船海工 简一 程.2009(6):9—12. …)◆~ ‘…●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hip Industry in China and its Development through Scientific Technology CHEN Ai—guo ’ (1.School of Ship Engineering,Guangzhou Maritime College,Guangzhou 5 10725,Guangdong China; 2.Department of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 10090,Guangdong China) Abstract:The ship industry in China is facing a strategic development opportunity,however,the following factors severely imped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ip industry in China,which are the behindhand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underdeveloped marine equipment industry and management level and the shortage of high--level talents in the scien・- tiic research and manufacture of shifps.Therefore China should focus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oceano— graphic engineering and the high additional value ship,corollary equipment and processing equipment,promote ad- vanced methods and technology of ship design and fabrication,promote the digital and green technique of shipbuild— ing and ship repair. Key words:ship;scientiic research;specifalty construction 我校隆重举行校企共建教学实习船启航暨揭牌仪式 2012年11月9日,我校与中海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共建教学实习船启航仪式暨共建船舶实习教学基地 揭牌仪式在学校图书馆隆重举行.王玉潜校长和邱国宣总经理分别代表校企双方致辞,并共同为基地揭牌, 对“清泉山”轮和“安平2”轮两艘教学实习船的胜利启航表示热烈的祝贺. 邱国宣总经理在致辞中指出,把我国由航运大国发展成为航运强国是每一位航海人的目标,是全体业界 人士的理想.在航运强国发展进程中,高级航海人才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其中,学生上船进行海上实习是 培养高级航海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寄语学校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两艘教学实习船,发挥其最大的功 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航海类人才.并衷心祝愿学校教学质量越来越好,实现跨 越式发展. 王玉潜校长在致辞中指出,航海教育承担着培养航海类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在航运业的发展过程中发 挥着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新的STCW公约、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的颁布和实施,对 航海教育和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船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质量标准. 而加强校企合作、共建航海实习基地是实现培养高素质船员队伍的重要保证,也是贯彻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 《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结果. “清泉山”轮和“安平2”轮的改造完成并胜利启航,标志着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与中海散货运输有限 公司的合作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对培养高素质航海类专业人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教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