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
wèi jù qī liáng shū jí tī chú
yàn huì zhà lan qīn xí qīng fù
二、 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o bón) 裸露(lǔ luǒ) 薄雾(bá) 旋转(zhuǎn zhuà...n) 徘徊 huái) 头涔涔n) 尽管 (jǐn jì(huí(sēn cé.... jù ) 泪潸潸(shān sān) 念叨(dāo dao) 急遽(suì....ng zhàn) 惆u chàng) 吓唬绽开(dì怅(chó(hu hǔ) ...i) 消逝 shì依偎(wēi wè(sì) 一声不吭(kēn kēng) ...
三、 区分组词。
催(_________) 爆(_________) 葡(_________) 堂(_________) 摧(_________) 暴(_________) 匍(_________) 膛(_________)
四、 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司空见(____) 追根求(____) 无独有(____) 见微知(____) 锲而不(____) 百思不得(____) 打破砂锅(____) 1.上面词语中,有一组意思相近,它们是_______和________。
1 / 7
2.画“﹏﹏”词语的反义词是 ______________。 3.画“______”词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
五、 给下列句子选填合适的词语。
嗤笑 冷笑 傻笑 狞笑
1.他看上去有点古怪,一直在那里_______,一点儿也不严肃。 2.老汉看了看敌人,________一声说:“你们休想让我投降!” 3.她并不理会同桌的_______,依旧认真地画杨桃。 4.巫婆________着向睡熟的小女孩伸出了魔爪。
六、 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战疫中一句句动人的言语,潜移默化地鼓动着人心,有力地宣告一种信念:心手相牵,共跨万水千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变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句子。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我是……我是……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着台上的走钢丝表演,观众们不禁赞叹:“这是真功夫,太棒了!”(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本句中用“赞叹”代替了“说”,请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积累与运用
1、《浪淘沙》一诗中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黄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7
2、《少年闰土》节选自_________ 的小说《__________》,在这部小说中,他有一句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鼓琴而________________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_________________ 。”《伯牙鼓琴》的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 时期的人。由于这个故事,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概述了红军不怕长征中遇的任何艰难困苦。“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绘了长征途中惊心动魄的战斗,具体表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表达了红军历尽艰险,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八、 课外阅读。
散步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
3 / 7
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着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向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相信并佩服。 ( ) 2.意见不一致。 ( ) 3.形容水的明净。 ( ) 2.读句子,回答问题。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这里的“熬”为什么不能换成“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信服”能换成“同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1.为什么\"母亲本不愿意出来?\"后来为什么同意去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生分歧时,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
本文通过对一家人散步情形的描写,( ) A.赞美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B.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好风气。
C.渲染了一种对生命、对亲人朴素而真挚的爱。
4 / 7
九、 习作。
题目:我得到了__________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如“表扬”“教育”“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通过一件事来表达一个中心,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4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7
参考答案
1、畏惧 凄凉 书籍 剔除 宴会 栅栏 侵袭 倾覆 2、luǒ bó zhuǎn jǐn huái cén shān dao jù zhàn chóu hu wēi shì kēng 3、催促 摧毁; 爆炸; 暴发; 葡萄 匍匐; 课堂 胸膛;
4、惯 源 偶 著 舍 其解 问到底 追根求源 打破砂锅问到底 千载难逢 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或问题的实质
5、傻笑 冷笑 嗤笑 狞笑 6、
1.战疫中一句句动人的言语,潜移默化地鼓舞着人心,有力地宣告一种信念:心手相牵,共跨万水千山。
2.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难道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吗?
3.我是书,我是遨游知识的海洋,我是能点燃心中的火花,我是帮助人们攀上高峰的阶梯。
4.爸爸弯下腰摸着我的额头,一脸关切:“你的感冒好点儿了吗?”
7、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
回 鲁迅 故乡 世界上本来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就形成了路 志在太山 巍巍乎若太山 先秦 知音 只等闲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额 8、
1.1.信服 2.分歧 3.水波粼粼
2.1.因为母亲老了,身体也不好,用\"熬\"字比用\"度\"字更准确、传神。 2.不能。因为联系上文,母亲本不愿出来,\"我\"劝说后她才出来走走,\"信服\"比\"同意\"更能反映母亲的状态。
3.1.母亲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2.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4.BC 9、范文:
我得到了教训
“叮铃铃、叮铃铃”!放学了,不一会儿,大街上便又出现了一个小女孩儿欢快的身影,她迈着轻快的步伐,跑向了家,而书包里那原封未动的水瓶,被颠地晃来晃去……
一进家门,妈妈便问:“今天喝完水没”
我一拍脑门,方才想起今天一瓶水根本没动,我挠着头,支唔地说:
6 / 7
“没,没喝”。
妈妈没有批评我,而是温柔地说:“明天把水喝了”。
就这样,长此以往,我几乎每天都不喝水,要不也就动过一点儿,直到有一天,悲剧发生了……
吃饭时嘴里疼痛,发现是溃疡!
椭圆形的口腔溃疡在红色的嘴唇内膜上显得格外醒目,白色的圆点中有一个小洞,在灯光的照射下,泛着丝丝幽光。
妈妈走过来,看了一眼这个——白色小恶魔,说:“来,抹点药就好了”。
我听话的躺在床上,当药物洒在伤口上时,我不禁龇牙咧嘴,双手紧紧?着床单,妈妈心疼地说:“让你不好好喝水,上火了吧!”,我的鼻子上起了一层密密的汗珠,有一声没一声地怪叫着,那药物好像一根根针一样,扎在我的伤口上,我全身的神经都在紧绷着。
这时的我,受着病痛地驱使,不禁想起一句古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在放学路上,一个小女孩儿的身影重现,只是不同的是,书包里的空水杯……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