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人文社会学l SPORTS HUMANITIESAND SOCIOLOGY 青少年体育发展与学校体育改革研究 ◆文/胡俊琪(山西忻州师范学院五寨分院山西036200) 摘 要: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 问题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学校教育对体 育的重视程度El益增加 本文分析了当前 学校体育运动的组织上还存在很多不足, 直接影响了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对学校体 育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们体育健身的科学方法,同时也增设了很 多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力图发挥学生在 体育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从“要我动”向 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现状和学校体育改 革的必要性,对学校体育发展与改革研究 提出了建议。 3、学校.体育运动改革的建议 3.1、提高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 对学校体育进行改革,首先要提高 “我要动”的转变。在教学方法上,也要 进行优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采 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青少年革 体育发展学校体育改 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学校体育 的重视程度,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 体育”思想,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3.5、健全学校体育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对教学有着监督和促进的作 用,改革学校体育也要健全相关的评价体 1、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国力的 强盛,在各类的体育赛事中斩获奖牌无 数,逐渐成为引起世界瞩目的体育大国。 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的组织与管 理,建立学校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 与学校体育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把学校 体育改革作为学校不可忽视的工作来抓, 系。首先是评价要围绕健康的核心目标, 内容上要从心理、生理、社会三个方面来 评价学生,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3.6、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青少年体育 运动的发展水平并不尽如人意。其中,主 要的原因是于当前社会主要还是一种应试 教育,传统文化中对为了获得事业而牺牲 将学校的体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有 计划、有措施、有评比、有总结,才能使 学校体育改革持续、有效的发展。 3。2、增加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 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可以在 体育课之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 动。首先,学校要落实好“两课”“三 操”“三活动”的实旌,保证学生每天一 身体健康的观念进行赞扬和推崇,很多学 校、教师、家长为了追求文化科目的考试 成绩,忽视了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的组织 和发展,造成了对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忽 视。为了改变青少年身体素质下滑的状 况,国家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 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离 不开一定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备设施。改 革学校体育,也要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 投入。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力 更生,合理增加体育经费投入,购买一定 的体育器材,健全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及 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其次,学校要定期 举办各种各样的体育竞赛活动,使之制度 化、群众化、常态化。此外,还要抓好体 育运动队的建设,通过田径队、体操队、 篮球队等系统的业余训练,提高学生体育 运动的热情和能力。 在加强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发展青少年的 体育运动水平。例如号称“阳光体育运动” 的每天阳光体育--4,时的活动,号召亿万学 生在冬季进行长跑的活动,教育部也要求每 所学校的每个学生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育健 康测试,引起全社会对青少年体育健康的 修整体育场地,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物质的保证。同时,学校也要管理好和利用好 相关的器材和设施。 3.3、增强体育教师专业素质 师资是开展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重 要保障,学校体育改革和青少年体育的发 4、结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 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学校体育的发 展。教师、学校和相关部门要提高对学校 体育的重视,积极投入精力和经费,积极 进行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和学校体育活动建 关注和对学校体育活动的支持。 展离不开师德高尚、专业素质过硬的体育 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开展丰富 2、学校体育改革的必要性 青少年的体育发展不可能离开学校体 育系统的发展。学校体育进行的全民体育 教育,能够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地基础。 教师。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很多体育教 师并不是专业教师而是由其他学科教师暂 时代替,对于教学的认识过于简单化,体 育课也就是带学生跑跑步、打打球,难以 多彩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促进学校体 育改革的进行,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推 进全民体育运动作出基础的贡献。 学校体育的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学生了 解基本的体育知识,培养青少年学生基础 的体育锻炼能力和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在深层次上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为此, 学校和体育教师自身都要提高认识,积极 增加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好地进 参考文献: [1]王建民.都市青少年体育发展环境的理 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 2. 体育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 念,培养其坚韧的意志品质、健康的心理 素质和良好的协作能力。然而,在当前的 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学主要还是属于从属 地位,被当做文化课教学的补充和调节方 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课堂教学和 行体育教学和组织课外活动。 3.4、改进教材体系和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进的推进,学校体育教 学的教材编订和修改也在进行,新教材在 课程安排上以健身内容为主,更加注重激 发学生进行体育健身运动的兴趣,培养他 【2]冉强辉.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发展现状实 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02: 122—12 7. 【3]刘国富,史峰,胡小妹,王彩云,刘青,李 晓燕.江苏省青少年体育发展趋势及对策研 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9,03:38—40. 178萱t瞧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