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童话剧是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很好的发展语言的形式,3至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最关键的时期,特别是到了大班(5—6岁),理解能力语言能力已经有所提升,接受能力更强,仅靠故事等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强调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童话剧就是其中很好的活动形式。
关键词:童话剧 兴趣 语言简练 角色分明
童话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孩子到了大班,表达能力增强,孩子们对各种童话剧兴趣浓厚,能积极参与,在表演、观看的过程中,各种故事情节、各种人物形象,都会对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灵留下美好的回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3至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最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幼儿学习语言的欲望强烈,表现欲很强。特别是到了大班(5—6岁),理解能力语言能力已经有所提升,接受能力更强,仅靠故事等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强调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童话具有浓厚幻想色
彩,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由于童话故事有很强的表现力,幼儿进入角色后,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在表演中表现角色的情感,而这种情感表现在幼儿对角色的模仿中获得近乎真实的感受,所以,童话剧表演能取得很好的语言教学效果。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质,能够正确运用语言,才谈得上今后的全面发展。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依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语言对思维的促进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思维又是智力的核心,所以,语言对智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一、童话剧的特点:
童话剧内容通俗易懂,形式上生动活泼。主题明确突出,形象具体鲜明,结构单纯,语言浅显精练,情节有趣,想象丰富,这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语言活动形式,幼儿园老师应当充分利用童话剧发展幼儿语言与思维等。
1.童话剧的教育性。童话剧的教育性很明确,幼儿的可塑性非常大,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使其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赋予了童话剧必须具有教育性。
2.形象性。因为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所以对幼儿进行教育要借助各种各样的生动的形象;
3.趣味性。优秀的童话剧,是在轻松愉快地说笑中,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们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或做一些有益的启示。
4、故事性。童话剧的主人公不一定都是人,也可以使其他动物、植物,甚至无生物。这些在作品中都是人格化了的。
5、知识性。童话剧作品中应巧妙地穿插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以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如何确立大班童话剧的内容:
1.在幼儿园开展童话剧,最好与幼儿园主题活动进行有机渗透,能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比如,班级的主题如果是“我可爱的家乡”,就可以编一个和这个主题有关的童话剧,如:“豆豆的一天”,可以写孩子在这个城市的所见所闻,也可以以西安的兵马俑为题材,编写一部小小童话剧等等,如果本月的主题是团结友爱方面的,则可以排演许多小动物团结友爱的故事的童话剧来表演,既是对活动主题的延续,有可以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表演方面锻炼了孩子。
2.还可以选择经典的童话剧,也可以教师和孩子一起讨论,根据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自己编剧,通过倾听和语言交流形成对童话故事的深入感受,然后,编成孩子喜闻乐见的童话剧。
这就要求我们为孩子提供优秀的、大量的儿童文学精品,注意平时的积累。利用餐前饭后让他们进行积累和感知。所谓感知,就是不要求幼儿理解并会说出作品中的每个词、每句话,更不要求他们复述所听过的每个儿童文学作品,这里只寻求一种熏陶,日积月累,孩子的语言词汇的积累就会提升。有了一定的词汇、故事形象的积累,在选择童话剧时,就会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了。
3.利用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故事或者是国外的经典童话。
我们国家的文化源远流长,在儿童文学方面有许多经典故事和形式,如中华寓言故事、中国古代故事如“孔融让梨”“曹冲称象”等,还有国外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迪斯尼童话、一千零一夜以及郑渊洁童话等,这些都是孩子百看不厌百听不厌的。童话剧也可以以这些童话为主题经过编剧来排演,我们曾经排演了白雪公主的儿童剧,当然,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编剧时适当做了改编,孩子们演的认真,看的高兴,极大的培养了孩子对童话剧的兴趣,同时也发展孩子的语言,丰富了词汇,也享受到了表演的喜悦。
三、幼儿园排演儿童剧的方法:
1.运用我园“欢乐剧场”来表演:首先,在班级确定童话剧的内容,集体创编剧本,确定角色、分角色练习,然后在一起排练,另外,还要准备道具服装等,这时,可以和家长一起准备服装,集思广益,就可以把儿童剧排演好,然后在幼儿园“欢乐剧场”来上演。使幼儿立体将童话故事立体呈现出来。面向的范围是全园小朋友,采取定期上新,邀请其他年龄段小朋友和家长朋友来观看。让他们体验精神上的愉悦与舒适,欣赏儿童剧和参与儿童剧表演对儿童的美感发展、情感培养和人格完善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是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特别是从创作到表演的全过程,对幼儿语言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好的,如排演《三只蝴蝶》,5—6岁幼儿词汇量丰富,对故事复述的能力强,通过排练和表演,幼儿能够较好的完成剧中角色的对话等情节,演出效果很好,需要注意的是,在排练童话剧时,要注意调动与保护每个幼儿的积极性。
2.利用区域 “小舞台”来表演,在这里表演可以小规模的,也可以排演一些短小的儿童剧,形式更灵活方便。“小舞台”,是很多孩子非常喜欢的,不需要多大的空间,不需要华丽的装饰,但这是面向全班小朋友展示自己的最佳场所,在小舞台表演时,许多大班的孩子还会即兴表演,孩子们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3.因为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欢乐剧场”演出容易幼儿童话剧剧本创作有着许多特殊的规律,我们要考虑到幼儿的注意力易分散,所以童话所表达的故事就要主题明确、情节鲜明简洁,环境优美,通过观看童话剧,能给幼儿以美的感受与熏陶。另外,因为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的理解力较弱,我们的童话剧如果是面向全园的话,就要注意,故事主题不要过于复杂,人物对话不要太长,要简明直白,表述要口语化,贴近生活。如果穿插上音乐、舞蹈、歌唱等艺术形式,会更受幼儿的欢迎。
4、让幼儿自由结合表演,内容形式不限。
大班幼儿更喜欢自主的活动和表演,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是语言和交往等各项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可以创造机会,让幼儿做活动的真正的主人,自主编剧、自主表演,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中,自主发展。在幼儿的自主演出时,我们发现,孩子们的创造力得到了最大的展现,平时较胆小的孩子,也会积极参与,绽放笑脸。所以,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自由表演的机会。
通过儿童剧的表演,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更浓,效果也更好,孩
子们为了寻找更好儿童剧的内容,也就更积极主动的阅读了,表演和阅读自然而然的融合了。时代在进步,教师的教育观念也要随之不断更新,才能踏上时代的步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