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体育发展趋势研究◊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杨晓芳 任向阳影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有经济因素、体育意识和社会体育条
件。结合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
1.1经济因素社会体育作为上层建筑,其度
及形式都由社会经所决定。社会体
件,对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影响巨大。1.3闲暇时间闲暇时间,也称业余时间、\"自由时 间”,是指人们除劳动外用于消费产品和
(2016-2020年)的通知及国家体育总 局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及目标,未来我国社会体育将朝着社会
育发展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不仅要看国家经
济总量,还要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多少。
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不用考虑 工作需要或生活琐事,主要包括消遣娱 乐、体育锻炼、业余学习、参观游览、社
目前中国虽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因为我国为世界第一大人口国,人均收
化、法制化、科学化、产业化、生活化
的方向发展。入并不高,据数据显示人均收入世界排 名,中国2016年人均收入为8865.99美元 第72名,2017年人均收入为8016美元第
69名,这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
会交往等时间。对于终日为工作和生活奔
波忙碌,没有相对集中的闲暇时间的人来
”十卿是我国全面建附康
社会的最后五年,承载着未来五年我国社
说,进行体育锻炼往往很难实现。可见,
没有闲暇时间就难以获得人们参与社会体
育的热情,拥有一定的闲暇时间附人参 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前提。会建设的美好期望。《国务院关于加快发
距%我国大部分人在较低的可支配收入
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 下,用于体育消费的积极性不高,同时政 府用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等社会体育稣 投入经费相对不足,这些经济因素很大程
出: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
m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
1.4政府对社会体育的管理政府对社会体育的管理能力及投入力
度对居民参与体育活动起到引导、激励、
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社会体育又 翔众体育券众体育,是指普通民众自 愿参加的,以强身、健体、娱乐、休闲、 社交等为目的,一般不追求达到高水平的
度上限制了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1.2社会体育条件人的体育行为往往需要在一定的体育
条件满足后才能实现。我国社会经济不断 发展,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改善。当前人
改善及保障的重要作用,科学发展社会体
育必须要提高政府对社会体育的管理能
力,加强社会体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政府对社会体育的管
理不科学不完善,就会导趣府对社会体 育的\"服务”和“保障”上出现各种问
运动成绩,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
动%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是促进我国全 民健身事业发展改善国民体质的重要途
们的健康意识与需求不断加强,开始力求
提升生活质量及生命质量。体育需求增
径,社会体育的良好发展同时也会带来巨
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加
强,体育消费逐渐增加,人们的消费结构
及闲礎活站树断发生结构性改变。
题,这是造成我国社会体育发展\"依然严
峻”的局面的重要原因。政府对社会体育
快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梦 的重要途径。深入了解影响我国社会体育
发展的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对于针对性的
社会体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快
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同时,
的管理的体制弊端不能解决,导致难以激 发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活力,严重影响我
国社会体育的健康发展。政府对社会体育的管理能力也将是影响人 们实现体育行为的重要条件。概括来说,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会带和极的指导作 用,从而为般我国社会体育的科学稣
提供理论参考。2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2016年国务院下发《“健康中国
2030”卿纲要》对群众体育的稣路线
能否拥有体育消费能力、体育锻炼的场
所、能够满足自身体育需要的运动项目以
1影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相应法松规保障体系这些社会体育条 进行了规划,并积极倡导全民健身科学
134 魁科■技 2019年•第10期化,同时对如何推进健康中国2030®出了 明确的部署。大力发展社会体育是健康中
国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途径,也是实 现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
途径,也是中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重要 特征。深刻解读“十三五规,明确指
岀促进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重点体现在以
下几方面。2.1社会体育社会化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
-2020年)的通知中提出:为了实现我国
社会体育又好又必须架构全社会
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组织。社会体育社会
办,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 职能发生很大转变,强化政府主导同时积 极实现各部门协同工作,在上积极
引导激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充分调动社会 办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民健身组织 架构这样一个工作平台集中了各级政府的
力量,吸纳了全社会的力量,社会体育体
现显著的社会化特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
下,社会组织可在日常体育健身活动的引 导、培训、组织和体育赛事活动的承办等
方面发挥作用,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 务体系建设,权责明确、方向一致,逐步
消除以往体育管理体制的弊端,必将充分
激发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未 来,我国群众体育工作应着手于进一步完
善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充分调动
社细织、社会团体的积极作用,全方位 整合社会资源;虹健全的体育法制法规
和监督体系;引导体育消费发展体育产 业鷺加强社会体育社会化将是未来我国 社会体育健康快速发展的显著特征和努力
方向。2.2社会体育法制化加快我国社会体育法制临程,是每
〜公民的体育健身权利是保障,也是促
进我国社会体育健康快速发展的有力保
障。建立体育法规体系为我国社会体育发
展保驾护航,要以宪法为指导,要以我国
体育法为依据,并还要参照一系列我国现
行法规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 计划(2016-202眸)的通知中明确提 出: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执法机制和执法体
系,做好全民健身中的纠纷预防与化解工
作,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全民健身
法律服务。基于此,蚯健全全民健身执
法机制和执法体系,不仅维护了我国公民
的体育健身权利不受侵犯,也对我国社会
体育健康快速发展中政府、社会组织及个
人三方面行为进行了规范。例如2017年3
月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推
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 文件精神: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对向
社会开放体育场地的企事业单位给予相应
的经费补贴,出台安全责任厘清细则,推 进企事业单位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曲。诸如
此类的法规性文件有很多,未来在健
全全民健身执法机制和执法体系建设进程
中将发挥重要作用。2.3社会体育产业化2015年12月23日,体育总局刘鹏局长
接记者专访时翳2015年体育产 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为0.7%,体育 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大约
占GDP的1%~3%........未来可能是一个”井喷式”发展时期,包括”十三五”时 期也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叫数据显示我 国社会体育产业化礬迅猛。国家统计局
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体育产业总 规模(总产出)为2.2万亿元,增加值为
7811亿元,从名义增长看,总产出比2016
年增长15.7%,增加值增长了20.6%叫体
育产业的良好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烦 的新动能。《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
划》重点指出:以增进人民福祉、提高健
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体育产业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体育产业
结构为重点,推动体育产业全面健康持续
发展%随着政府加大对社会体育的财政
支出以及政策支持,同时由于政府对体育
管理职能的转变砂了全社会参与体育的 热情,力口速了我国社会体育市场化进程, 社会体育产业的主体意识加强,必将极大
促进社会体育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依据当
前我国社会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良好趋势,
向欧美等体育产业发达国家靠近,我国体
育产业增加值占据全国GDP的比重超过 1%,体育消费超过人民币1万亿元的目标
很畅将实现。2.4社会体育科学化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在
体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社会体
育必需始终沿着科学化方向才能健康快速 发展。深刻领悟我国“十三五规划”精
神,未来我国社会体育坚持科学化发展的
必要性和重要性概括为:①用科学的方法
去指导大众健身才能更好的满足大众的健
身需求,还能够大大降低运动损伤的发
生;②®用大数据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方 法对体育锻炼人群、体育场地器材使用率
等进行综合分冊价,实SW全面健身各
指标的科学监管;③将科技创新与体育用
品相结合实现体育用品的科技创新,提升
我国体育品牌的国际竞争力;④各管理者 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方法以提高管理水平获
得更好的经济效趣社会效益。2.5社会体育生活■化“十三五规划”指出\"将全民健身公
共服务相关内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和
现代公共文化服粋系……鼓励积极创建
体育特色城市、体育生活化街道(乡镇)
和体育生活化社区(村)。”生活化特征
将成为未来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又一重要 特征。目前我国全民健身开展的深度和广
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广大民众体育意 识还不强,参与体育锻炼或竞赛活动的积
极性还不高,受许多因素影响”运动是良
药”的健康理念还没有被更多民众所接
受,尤其体现农村等低收入群体中。国家 层面为我国社会体育进行了规划,在各级
政府的主导下,在全社会共同积极参与 下,我国社会体育很快将会实现生活化。
届时,在各种体育条件满足下,人们将选
择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成为自己健康生活
的一部分,人人懂体育、人人爱体育、人
人参与体育,实现社会体育生活化最终才
能使我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转变。3结语社会体育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目前全民健身计
划已经上升到战略高度,深刻解读我国
\"十三五”规^目标与要求,认真剖析当 前影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努
力实现我国社会体育健康快速发展,不仅 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全
面步入小康社会的需要。【参考文献】[1] 体育概论编写组.体育概论[M].北
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2] 国家统计局.2018年经济运行保持 在合理区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完
成[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
zxfb/201901/t20190121_1645752.html[3] 邓伟志.社会学辞典[M].上海辞书 出版社,2009[4] 陈丽霞,汪丽红.改革开放40年我国 群众体育发展的宏观、中观与微观研究0].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1[5]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J].中
国学校体育,2017(4)
(下转108页)108 为魁科■技 2019年•第10期[1] 陈诗慧,张连绪.新常态下高职创
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职
的四所高职院校,总结他们的实践经验,
如表1所示。*****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囿与推进路径[J].职
1处吋變枝押Jt人才*养81. 舟at的工作疏审机制;2 井玄比協胡肘Mh3. 丸足输崔費班:4 打it ”身购*现”
业技术教育,2016(10):76-79[17] 谭见君,严勇.美国创新创业教育 发展及其对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 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8(20):95-70冲一2念.昔个**金,\"1434'教论坛,2017(04):71-77[2] 颜兵兵,殷宝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小工st打逸欢的丈化、妆心创 敝专JIM*;空M]、推动专创紙令、» 2. W4■啊无*,打晰千*业;txt砒1片、沁曲土 3. 黨盘专创*令.购*押林札集、at务-笹一¥、*a1.开丈為专业址令的创强3如“研爭甘令”我辛竦佥St羊。再毙。1 建止辛 林“占转挾期与专业教育的共生[J].中国培训,2018(4):64
—662戌创变同等戎[18] 张锦文.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专
JMt*.战餉创*卖瑟.于工報»入专[3] 王贤芳,孟克.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2.茶建M 尢的创扯宪戎业教育的触合发展机制研究D].黑龙江教
体系之重构U].教育教学论坛,2012⑵:118-
育学院学报,2018,37(5):16-18[19] 朱晓东,顾榕蓉,吴立保.基于
3.jjt+3k,董殳4•囱创左笛.”ft6\"»S歩為曹”孩创樓觅 1.修击人才勒养力栄,业+中创*、=»目、 >林、,庭\"步2措*业\"入 M祁;2.4创述全。3.4H3t、令利祕呆阳入畑®翠3成殳戎圍“领导小*t, 称建姐IK迄管机斓。120[4] 王成荣,赵晓燕,郭晨.高职创新创 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一以北京财贸职 业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5):
CDIO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
注:札内 87-91[5] 刘丽霞,吴国峰.双创教育背景下高 与专业教育耦合研究U]•江苏高教,2017⑵: 88-91化、递进式双创教育体系。四所高职根据自身专业设置、地方产 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多维思考[J].商业经济 研究,2017(23):176-178[21] Office ofEnterpreneurship in GW —Works hops& Seminar[EB/OL] .http:// 业经济状况,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建立 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双创教育体系,体系具 [6] 蒋腾旭,王晓军,万权性.高职创业 entrepreneurship.research.gwu.edu/ worksho ps—seminars,2016—02—06体内容中,都从多方统筹考虑,兼顾大众 化教育与个性化指导,体现了系统化特 点;体系或从通识性的基础教育到双创项 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探析[J].职教论 坛,2014(29):85-88[22] REE— Invent Enter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2012[EB/OL] .http://www. [7] 朱伟峰,屠创新.创新2.0时代高职 目实践,或从创意到运营,在不同阶段了 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模型与应用 [J]冲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1):87-92stanfdrd.edu/group/ree/,2014—03—06[23] 成伟.从背离到融合:大学生创业 形成不同的教育方式,体现了逻^33^; 特点。(二) 启示二一理实结合,注重课程 融合与实践平台打造。[8] 范琳.高职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触 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创新[J].教育发展 研究,2018(11):80-84[24] 佚名.点燃“双创”引擎驱动改 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 (18):17-20[9] 曹英慧.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 四所高职都以优化人才方案为出发 点,制定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 革发展[N].中国青年报,2017-10-17专业教育融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19): 65-69[10] 廖倩,廖海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25] 刘畅•基于生态环境优化的高职 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实践[J].职业技术 教育,2016,37(32):45-47[26] 窦飒飒.“双创”背景下高职院 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一以杭州职业技 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的元素,并加强对课 程资源的开发与教学方法的改进;他们都 以政企校合作为契机,注重打造双创实践 实训平台,比如南工院打造了含参与、帮 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Q]•苏州市职业 大学学报,2018(3):66-70[11] 刘桂香,马长世.创新创业教育与 专业教育融合机制探索口教育与职业, 2017(20):70-74术学院为例口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 扶、服务、示范的四类众创空间,杭职院 究,2017(10):23-24[27] 唐艳辉,张铁力,陈兴国.“四步为 营”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一 与政府合作打造了高职学生创业园,为学 生开舷创实麒供了支持。(三) 启示三一完善制度,保障专创 [12] 戴栗军,颜建勇,洪晓畅.知识生产 视阈下高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路径 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重庆电 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5(6):47-50基金项目:1、2018年安徽省高等学 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一般项目“地方 融合顺利开展。各院校在推进专创融合的过程中,加 研究m.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3:147- 152[13] 刘波.高校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 强了制度建设,如部门的联动机制,提高 了工作效率;比如学生的学分积累述认 技能型大学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共生 制度,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如教 师的评价考核机制,提升了教师开展专创 的耦合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2): 68-71[14] 嵇新浩.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m•成人教育, 201^9):68-70机制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8jyxm 1297); 2、2018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 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大项目“安徽省高职 融合的积极性。在学生开展双创实嘶程 中,构建制度从资金、公共服务设施、场 地、教师指导等多方面予以扶持,确保了 专创融合的实1®^。院校顶岗实习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研究” (项目编号:2018jyxml376); 3、安徽 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房地产经 [15] 王慧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困境及实施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8 营与管理教学团队”(项目编号:2016 Jxtd046 ) o(21):66-70【参考文献】 [16] 邵月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上接134页)[6]袁啥,底东娜.体育总 局:201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7]国家统计局.2017年全国体育产业 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EB/OL], http: //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1/t20190 [8]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总局关于用发 《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EB/OL] .http://www.sport.gov.cn/n319/n4 833/c733613/content.html约为0.7%[EB/OL]. Http://news.xinhuanet. com/Hve/2015-12/23/c_1117556693.htm108_1643790.htm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