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襄阳经开区调研报告

襄阳经开区调研报告

来源:智榕旅游


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报告

一、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

自2008年4月深圳工业园建园,特别是2010年9月国家级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几年,襄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把经开区建成为襄阳未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新龙头”这一目标,抢抓发展机遇,大力招商引资,培育支柱产业,增强综合实力,优化产业结构,奋力打造工业经济最佳投资地。经过三年努力,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超常规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全区呈现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区共引进项目103个,项目总投资210亿元,已初步形成五大优势主导产业集群,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1、以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长源东谷、东润、光瑞、超亿公司为主导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骆驼蓄电池工业园一期投资为15亿元,建设年产800万KVAH免维护汽车蓄电池项目、1500万套电池槽盖项目、3000万平方米隔板项目和高性能车用动力锂电池项目、3000万平方米隔板项目和高性能车用动力锂电池项目。此外,长源东谷投资17亿元,兴建汽车零部件项目;湖北东润专用汽车项目一期投资5亿元,主要生产各类专用汽车及配套产品,产值在10亿元以上。

2、以新日电动车工业园、卓灵科技园、湖北源光电器、康明斯再制造等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新日电动车经开区项目一期投资10亿元,年生产电动助力车、专用电动汽车等各类电动车200万辆,年销售收入50亿元左右。

3、以襄阳珠江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襄阳博亚机械有限公司等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珠江数控襄阳基地规划建设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一期投资20亿元,总投资额将超过50亿元,建设数控装备研究中心和科研基地,提供高端、精密机床设备及其部件、精密铸件、专用设备、成套设备以及配套产品,建成国内一

1

流、华中地区领先的数控装备产业基地。襄阳博亚机械有限公司装备制造工业园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主要生产建材装备、涂层装备、冶金装备、工业控制设备等,预计“十二五”期间可实现产值30亿元。

4、以襄诚为主导的轻工业产业集群。湖北襄诚鞋业有限公司是台商独资企业,公司投资总额为5800万美元,年生产1500万双运动鞋。

5、以佳海、万安为主导的中小企业孵化器产业集群。武汉佳海公司在经开区投资12亿元,兴建佳海工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项目,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可入驻企业约300家,产值约100亿元人民币。万安项目拟在深圳工业园区投资人民币约10亿元,兴建企业总部基地、创业孵化园、会展中心等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引进60家中小企业落户。这两家企业的落户,使深圳工业园初步形成了“孵化器、标准厂房、工业园区”这样一个适宜企业成长的环境!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迅速扩大经济总量为目标,培育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发挥开发区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化基地;管理上进一步创新,从侧重项目引进向重视引进技术、资金、人才和管理转变;体制上进一步革新,积极探索,在开发区土地经营、科技创新和招商引资上取得重大突破。

(一)创新招商方式,培育新型产业

经开区通过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形成一批能够带领经开区在“十二五”期间冲击千亿元级开发区目标的龙头企业。如:珠江数控将在园区兴建产值100亿元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新日及其配套企业将建成年产值150亿元的电动车生产基地,佳海公司将建成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年产值超100亿元的中小企业创业园,骆驼集团将建成年产值100亿元的电池生产基地等。紧紧围绕“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大基地”的发展格局,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创新管理方式,创造三减一免的企业发展环境,推进企业加速发展。

(二)创新服务理念,推动园区建设

经开区充分利用市委、市政府优化工业项目审批流程的改革成果,创新服务理念,打造快捷高效的项目建设平台,营造服务项目

2

建设良好环境。目前入区企业的手续由经开区指派专人负责,集中到市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办理,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在入区企业办证过程中,速度最快的从签约到办完开工仅用4天时间。

(三)明确产业定位,实现跨域发展

经开区的总体定位是:建设工业新区,发展现代新城。以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和汽车零部件等为主导的产业定位,确立全力冲刺2000亿元的发展目标,全面完善园区功能,创新体制机制,拓展发展空间,强力招商引资,成为襄阳跨越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四)设置合理分工,项目建设有序

2011年以来,经开区解放思想,奋勇拼搏,扎扎实实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同比加速增长,坚持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的建设发展模式(即市政府工程建设部为中心,城投公司、市建委、区县委、项目建设部为四个基本点)。城投公司负责资金的筹措,职能等同于经开区的投资部;襄阳市建委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职能等同于经开区的工程部;襄阳市政府负责土地拆迁,职能等同于经开区的拆迁部;襄阳市政府负责项目建设的落地,职能等同于经开区的项目部;各部门合理分工合作,充分展示了国家级开发区的形象,有效推进了经开区体制机制、规划建设、社会事务管理等工作,机构看似松散,实质是紧密型的。

三、对我市省级开发区建设的启示

(一)广开资金来源,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观念,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针对武汉实际,只要我们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产权换资金、以市场换项目、以存量换增量的思想和“你发财,我发展”的观念,算大帐而不算小帐,算长帐而不算短帐,舍小利而求大利,让近利而谋远利,通过实施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战略,完全有可能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一是努力改善和优化利用境内外资金发展环境,提高整体环境竞争力。二是积极研究引资的新思路和工作重点,提高利用境内外资金的速度、质量和水平。三是作好项目的储备和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新方法。

3

(二)加快园区建设步伐,探索一套新机制,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的突破

武汉在工业园区的发展上,一是要围绕已有的园区来做好文章,抓好突破工作。从而起到以点成线、进而达到面,促进区域经济腾飞的作用。二是以特色工业园区为纽带,突出特色,加快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和产业区块的形成。三是要建立健全与省级开发区大建设、大发展相适应的干部和人才管理机制,用好的机制鼓励和激发干部及所有工作人员“想干事、干成事”,从而推动全市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