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黄旗小学 班级: 四(1)班 姓名:
【学习目标】 :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习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学法提示】:
首先自读课文,感知寓言的内容,思考:纪昌为什么不向其他人学射,学射为什么要先练眼力?他最后为什么会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开始,蔡桓公为什么不愿意扁鹊为他治病?后来,扁鹊为什么一看到蔡桓公就跑呢?结局如何?然后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学习准备】:
搜集、查阅有关纪昌、扁鹊的资料
【预习案】
一:预习合作交流。(预习方法指导)
【对学】1、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工具书解释词语。2、小组内提出问题,质疑解难。 【群学】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组竞赛朗读课文。2、说说谁读得好,为什么? 【小组学】交流读书后的感受和对思考题的理解。
二、说文解字真有趣。
1、读课文我最棒:(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不加字,不减字,方法可以是朗读,默读,小组读等。)
2、再读课文,勾画并识记生字。 3、请组长考考我的识记能力吧!(小组听写):
4、我是词语小能手。(结合上下文,或查找资料书解释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穿梭: 恐怕: 理睬:
百发百中: 一声不响: 无能为力:
5、按要求,写词语。
1 我学习,我快乐,耶!
近义词:
理睬—— 高明—— 请教—— 竟然—— 注视— 反义词:
容易—— 成功—— 聚精会神——
三、真情播音我能行。
1、再读课文,领悟词语。(多读几遍)
纪昌 妻子 绑住 扁鹊 理睬 肠胃 敷烫 用针刺 蔡桓公 几剂汤药
2、这篇课文是两则寓言,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寓言的主要内容吗? 《纪昌学射》:
《扁鹊治病》:
3、细读课文,划分段落。 《纪昌学射》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4然段): 第三段(第5自然段): 《扁鹊治病》
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5然段): 第三段(第6自然段): 4、读完课文,简单说说纪昌和蔡桓公分别是个什么人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朗读比赛,看看谁最棒。 【预习疑惑汇总】
读完课文,你可能还有一些问题无法解决,那写出来吧!让我们一起讨论。
预习分层抽查评定:☆ ☆ ☆ ☆ ☆ 预习反思,我来闯关:
1、我能把生字写正确美观,难写的字多写几遍。
2 我学习,我快乐,耶!
2、我能填 “昌”字应查( )部,再查( )画。
“妻”字应查( )部,再查( )画,第二笔是( )。 “蔡”字第八笔是( )。 3、我来理清课文的脉络。
(1)《纪昌学射》讲述了 拜飞卫为师学习 ,飞卫告诉他先要练 ,一是 ,二是
,经过刻苦练习,最终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2)《扁鹊治病》写了扁鹊 次拜见蔡桓公,指出其病在何处,劝他 ,蔡桓公却 ,最后无药可医。
4、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探究展示案 】
纪昌学射
【探究点一】探究文本,学习课文。
1、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2、思考:
(1)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
(2)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 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想要掌握滑冰
3 我学习,我快乐,耶!
本领,就要……;想要掌握操作电脑的本领,就要……;想要掌握… …就
要……你能举例说说吗?
3、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4、体会句子,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读完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探究点二】情境诵读,体味感悟
再次感情读文,说说学完课文后的体会。
扁鹊治病
【探究点一】探究文本,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思考:
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些什么?结果怎样? 2、再读课文,想想:
(1)扁鹊是有名的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呢?
(2)明知蔡桓公不相信他,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
(3)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
【探究点二】情境诵读,体味感悟
再次感情读文,说说学完课文后的体会。
【探究点三】拓展延伸
1、想想蔡桓公怎样才会不死呢?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
2、如果能够穿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
4 我学习,我快乐,耶!
3、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又会说些什么?以“穿越时空的对话”为题,写一写吧!
穿越时空的对话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你可以采取你喜欢的方式展示汇报。可以口答、表演 、画画„发挥你的创造力吧!
【训练案】
阅读延伸
画鸟的猎人
一个人想学打猎,找到一个举国有名的老猎人,拜他做老师。他向老猎人说:“人必须有一技之长(chánɡ、zhǎnɡ),在许多职业里面,我选中的是打猎。我很想持枪到林子里去,打到我想打的鸟。”于是老猎人(检察、检查)了那个徒弟的猎枪,枪是一把好枪,徒弟也是一个有决心的徒弟,就告诉他各种鸟的性格,以及有关瞄准和射击的知识,并且(吩咐、嘱咐)他(必需、必须)坚持寻找各种鸟去练习。
那个人听了老猎人的话,(认为、以为)只要知道如何打猎就已经能打猎了,于是他持枪来到林子里。但当他举步进树林,还没有举起枪,鸟就飞走了。
于是他又来找老猎人,说:“鸟好象长(chánɡ、zhǎnɡ)着许多眼睛,我没.有看见它们,它们先看见我,等我一举枪,鸟早已飞走了。” 猎人说:“你是想打那不会飞的鸟吗?” 他说:“说实在的,在我想打鸟的时候,要是鸟不会飞那该多好啊!” 猎人说:“你回去,找一张硬纸,在上面画一只鸟,把它挂在树上,朝(cháo、zhāo)那鸟打,你一定会成功的” .
那个人回到家,照老猎人说的做了,试验着打了几枪,却没有一枪能打
5 我学习,我快乐,耶!
课后练习 中,只好又去找老猎人。他说:“我照你说的做了,可还是打不中(zhònɡ、zhō.nɡ)画中(zhònɡ、zhōnɡ)的鸟。”老猎人问他原因,他说:“可能是画中的鸟太.小,也可能是距离太远。”老猎人沉思了一会,向他说:“对你的决心,我很感动。你回去,把一张大一些的纸挂在树上,朝那一张纸上打,这一次你会成功的。”
那人很忧虑地说:“还是那个距离吗?”猎人说:“由你自己决定。” 那人又问:“那纸上还是画着鸟吗?” 猎人说:“不。”那人苦笑了,说:“那不是打纸吗?”
猎人很严肃地说:“我的意思是你先朝着纸只管打,打完了,就在孔的地方画上鸟,打几个孔就画几只鸟,——这对你来说,是最有把握的了。”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划去文中括号里不适合的词。
3、用“ ”画出那个想学打猎的人有决心的句子。 4、用“„„”画出那个想学打猎的人怕苦畏难的句子。
5、读了这则寓言,你觉得老猎人是什么样的人?
6、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
相关链接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汉魏以后, 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品也很多。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其它比较著名的寓言集或寓言较集中的作品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百喻经》拉封丹寓言等
【课后反思】这两则寓言通俗易懂,学生很好理解。学习时,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复述课文,效果不错。
6 我学习,我快乐,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