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巩乃斯的马
巩乃斯的马面对狂风暴雨的阻挡,倏忽消逝的闪电,毫不畏惧。它们不怕暴雨的长鞭,不怕低沉的怒雷,不顾一切地跟狂风暴雨做斗争,它们不想被约束,它们热爱奔跑,喜欢奔跑,甚至想去踏住那闪电……
这是力与美的巧妙结合,这是进取精神和崇高感情的象征!这一切令我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壮美,更让我们获得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教益。
美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 字体
赏美文 忧郁的巩乃斯河(节选) 周 涛 草原不管有多么辽阔和健康,它的河流,都是郁郁的,有一种无法说清的忧愁。 1
这条河是有点怪,坦坦荡荡的大草原上,二百米外就看不见它了。而站在河边,对岸十里纵深却一览无余。水是灰白色的,被两岸的荒草芦苇和白杨林衬上了一层幽幽的淡绿。水流平缓而有漩涡,寂寞而又自视甚高。 你已经来到这儿第十三天了,每天的任务就是摆渡过河的车马行人。岸上有个大绞盘,铁链子一直从河面伸到对岸,河里是一座由两条船拼起来的平板摆渡。 那年月草原上空空荡荡,有时候整整一上午也见不到一个人。你独坐岸边倒也清闲,反而想听听生锈的铁链和绞盘的声响。那声响本来浑浊沉重,但是平稳的河水在下面起了什么作用,仿佛洗去了那声音里的杂质,露出了它金属的质地,空旷寂静的河面上,那声响便显得好听起来,很是悠然,还带着回音,特别是早晨,有薄雾和水汽。这声响就更好听和神秘。 你就像连队派到这条河上的一个观察哨,每天在这条河上转来转去,摆渡反而像是捎带着干的,其实你不过是临时来换工的。摆渡老头会种瓜,连队请去帮忙,你就来替这老头。你本来是大学生,你的连队就在离河不远的那几排土房子里,一百多号人,全是大学 2
生——史无前例时期的倒霉鬼。唯独你忙中偷闲,得了个没人监视的美差,来和这条河做伴,很快,你就发现这条河韵味无穷。 散漫着真好,百无聊赖着也真好。这么懒洋洋地、寂静地,你听着时间蛇一般地从草丛上爬走。浪费了的生命,鸟一样在树枝上停候了很久,忽然一蹬腿,飞了,一天的光阴就飞得无踪无影,真好。浪费有一种快感,把大把大把的被人们视为金子一样的东西浪费掉,就像挽不住的滔滔流水那样,任它散漫,任它拐弯儿,任它胡乱滔滔,把什么都割舍干净就真的无拘无束了。 一只白色水貂,银白的,它从临河的一截糟树窟窿里露出了头,一对小而圆圆而黑黑而亮的小眼睛正望着你,嘀哩咕噜的,自行车轴里的滚珠一般,转来转去,然后定住,直瞪瞪地盯着你,猜你的心思。 它离你这么近,仿佛是让你欣赏一下它暴露在空地上的全身,全身的银白,白得像一只纯银制成的假物。毛色柔和地诱惑着你的手,想摸一下,尾巴很长,身形也细长如黄鼠狼,大小却像一只老鼠。你想起来了,摆渡老头说过,水耗子。耗子?耗子哪有这么精神漂亮、高贵、优美。唉,你遗憾的是人们偏偏给那些罕见的优良物种连合适的名字也舍不得起。他们给这精灵的称谓竟是如此丑陋、难听。它不是水耗子,是水貂,是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大自然的 3
珍品。它的头部,首先就不是老鼠那样的尖嘴贱相,而是有些略像狗头,银白的,勇猛而又机敏,并且充满自信的头,眼睛也完全不像白鼠似的病态发红,而是黑亮有神,体形就更显得矫捷柔韧,猎豹一样。 你试着朝前走了几步,想抓住它,养起来,可是你知道你抓不住它,它太灵活、太迅速,一眨眼就不见了。你不能不眨眼,这精灵就在你眨眼的一刹那,一闪,躲开你,远远地又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露出银子一般优美的头,你要追急了它,它就往河岸的草丛里一钻,潜进水中,拖着一条水纹在宽厚的河流里游走,再不理你。 于是巩乃斯河岸上的唯一一点可爱的生趣,被你赶走了;河流,依然平静忧伤地蜿蜒在土壁和高崖形成的深谷里。
一只蜜蜂和一只雄鹰相比,虽不起眼,可它能传播花粉从而使大自然五彩斑斓。一粒沙石与一块碧玉相比,虽然普通,但它可以奠基铺路以成就万丈高楼和平坦大道——当别人对工作漫不经心的时候,你却能守住自己的工作岗位一丝不苟,钉是钉,铆是铆,恪尽职守,
4
而不随波逐流,这就是一种美德;当别人跟着感觉走,追求所谓潇洒,你却能守住寂寞,认认真真地做点事,这是一种明智;当别人对整个社会愤愤不平、满腹牢骚、喋喋不休时,你却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干一番事业,这又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而当你一旦对自己有了信心,你的人生也许就会揭开新的一页。
[写作运用]适用于“自信”“进取”“正视自我”“情操”等话题。
示例一:
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精神力量的强力支撑会让一个人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著名军旅作家周涛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气候极端险恶之时,没有放弃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他在自己的代表作《巩乃斯的马》中,用诗一样的语言赞美了马的优美形象、崇高品性。在他的笔下,马奔放雄健而不凶暴,优美柔顺而不懦弱,是进取精神和崇高感情的象征,是力与美的美妙结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自己对人类美好精神的向往与追求。
美国作家海明威也是这样一位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作为作家,他曾雄心勃勃地表示要超过莎士比亚,“干掉”屠格涅夫,把莫泊桑、司汤达打在地上说胡话。决心下定,就得奋力拼搏,终于他写出了伟大的小说《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
5
示例二: 这里就正是秋天。
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
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下来,凝视天空。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
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一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声。
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馈赠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
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她拾起一片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的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片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
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
6
落叶。他在旁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泻出来。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的飘出一股佛家思绪。这思想带着一股特殊的香味,黄叶慢慢燃烧涅槃的香味,醒人鼻脑。老人吸着这两种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
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势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伊犁秋天的札记》)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畸形(qí) 龇牙咧嘴(zī) 滑稽(jī) ...B.脖颈(jìnɡ) 叱咤风云(chì) 边塞(sài) ...C.牝马(pìn) 蓦然回首(mò) 喑哑(yīn) ...D.苍劲(jìn) 高亢苍凉(kànɡ) 篝火(ɡōu) ...
7
解析:A项,“畸”读jī;B项,“颈”读ɡěnɡ;D项,“劲”读jìnɡ。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会议开始,小刘被要求首先发言,他没有话说,却又必须发言,只好搜肠刮肚,讲了五分钟,便草草收场,下台休息去了。 ....
②如今,我们见到有些学生出现成长危机,都是与错误的家庭教育休戚相关,而他们的父母往往有着高学历、高职位,有的还收入不....菲。
③他的父亲从不棍棒相向,而是循循善诱,用如春风化雨般的话....语对他讲述为人之道、做事之理,这奠定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④“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太空飞行约30天后,于11月18日安全返回,这标志着中国距离建成航天大国又近了一步,真是大快人心。 ....
⑤射击比赛开始,小刘第一个上场,他趴在那里,目不交睫地盯....着靶子,不慌不忙,一勾扳机,“叭”的一声,打出了九环的好成绩。
⑥艰苦创业时往往能够筚路蓝缕、克勤克俭;一旦天下无事,承平日久,往往就会疏于律己,不再朝乾夕惕,而是用暮气取代朝气。 ....
A.①③⑥ C.②④⑥
B.①②⑤ D.③④⑤
解析:①搜肠刮肚:比喻绞尽脑汁,苦思苦想。使用正确。②休戚相关:指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而本句讲的是因果关系,不是忧喜与祸福,应改为“密切相关”。③循循善诱: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使用正确。④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
8
非常痛快。本句所言不是坏人坏事受到惩罚和打击,所以使用错误。⑤目不交睫: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不合语境。⑥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使用正确。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中国人来说,马是再熟悉不过的朋友了,在现代人的生活中,马尽管已不再扮演重要的角色,但与马有关的吉祥寓意和美好祝愿却流传了下来。
B.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着的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作餐具。
C.马有很好的记忆力和敏感度,虽然一匹马要和不同的人去配合,但只有为数不多的骑手能走进它的内心,和它一起默契地跨越每一道障碍。
D.斯诺、马海德两人秘密抵达保安,受到红军的热烈欢迎和接待。红军给他们每人配发了一匹马、一支步枪、一套崭新的军服和一顶红军红星八角帽。
解析:A项,语序不当,“马”“尽管”位置互调。B项,把“的肉”删除。D项,搭配不当,在“接待”前加“热情”。
答案:C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自
9
豪却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是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解析:A项,“承蒙”为敬辞,用于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B项,“高足”,本意是良马、骏马,犹言高才,后常用为称呼别人的学生的敬辞。D项,“恭候”,意为恭敬地等待,敬辞,用于自己等待别人。
答案:C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总有一天会空缺
田 鑫
①玉米秧子被牛踩了一脚之后,它站过的地方就陷了下去,空出一棵玉米秧的位置。我盯着那个不大不小的坑,那棵玉米秧子紧贴着地面,没有一点要站起来的意思。
②我总觉得,指甲长了剪短又长上来,韭菜割了过些日子又是一茬,树叶黄了会绿,竟然有些东西空缺了就再也不回来了。越想越失落,并且有一种顿悟了的感觉,才明白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就像被踩进土里的玉米秧一样,总有一天会突然空缺。并且这种空缺,谁都会遇得到,甚至还伴随一生。
10
③我从童年开始,就在经历各种空缺,并记住它们所带来的滋味和创伤。
④小时候寡言,我整天闷不吭声,这种情况直到遇到堆金才得以缓解。他和我相反,一上课就想说话,每一任同桌都受不了他,老师觉得我不说话,堆金要是坐我身边想说话也没得说,没想到弄巧成拙,堆金竟然打开了我这把生硬的锁。
⑤他竟然成了我遇到的第一个突然消失了的人。他将一瓶劣质白酒灌进自己十二岁的身体后,就再也没有醒来。从此,教室里那张课桌的一边就空出一个十二岁孩子的位置,我坐在旁边,守着一个巨大的空洞。
⑥堆金的离开让我明白了人有一天也是会突然空缺的,但是母亲的离开,却让我理解了空缺带来的痛到骨子里的悲伤。毫无征兆,我在放学回家的途中被截住了,来接我的人说你母亲出事了,得赶紧去看看。其实我对出事毫无概念,就跟在他身后。跑到山坡上的时候,一车土豆翻在路上,母亲躺在父亲怀里,软软的,看见我就流起眼泪。我别过头,想把泪水憋回去,可是无济于事。她被送到医院前眼睛还是睁的,送回来就一直闭着眼睛。那个傍晚,在一一和亲人们告别之后,从此家里的院子里炕上饭桌上就空出母亲的位置。父亲和他的几个孩子守着母亲留下的空缺,度日如年。
11
⑦三年前,祖父去世,这个四合院里又一次出现了让人悲伤的空缺。在过完一生闭上眼落了幕之后,我们把祖父埋到了埋着母亲的那块地里,从此,他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作为祖父的身份,就永远地空缺了下来。大家尽量把悲伤收起来,装作没事人一样,吃饭的时候,先给爷爷盛一勺,放在供桌上,估摸着他动筷子了,我们才搛菜。事实上,我们就当他从来都没有离开。
⑧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父亲被我带进城。父亲走了,村庄里就空出了他的位置。我像移走一棵树一样,硬生生把父亲连根拔起,让他带着原土来到这座城市。这个走路佝偻着腰的小个子男人,一张嘴就露出两排黄牙,不用说话就知道方言一定带着土味。这个在村庄里无比威严的父亲,没有了在田间地头的神气,没有了喝酒打牌时的狡黠,面带怯色,悄悄地活着。
⑨今年清明节,陪父亲回趟村庄给先人们上坟。两个空缺者回到村庄,跪倒在坟地里,疯长的野草把每一个坟堆盖得严严实实的,父亲清理完他的父亲身边的草,又清理了我的母亲身边的草,然后在两座坟之间,清出一块空地。
⑩离开的时候,我回了下头才看清楚,原来祖父和母亲的坟地之间,恰好留出一座坟的位置。父亲不说,我心里明白,这块空地,是他留给自己的,这时候把它空出来,是想着在村庄里早早选下一块空
12
地方,安放这些年的空缺,以及多年后将永远空缺的自己。
(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四段用简练的笔墨交代堆金对我的影响,为后文堆金意外去世后抒发我的感受作铺垫。
B.祖父去世后,我们“装作没事人一样”“当他从来都没有离开”,是因为我们害怕“空缺”,不敢面对祖父离世的现实。
C.作者描写父亲“佝偻”的身姿,“黄牙”和“土味”,是为了展现他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的状态,因而他才会“悄悄地活着”。
D.本文描述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空缺”现象,语言朴素自然,运用比喻、比拟等手法传达出了作者复杂的生活感受。
解析:害怕“空缺”,不敢面对祖父离世的现实错,正确理解是:正视“空缺”,怀念祖父。
答案:B
6.文中多处写到“空缺”带给我的感受,请列举三处加以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我发现玉米秧子被牛踩了一脚后形成的空缺,感到顿悟:有些东西空缺了就再难回来。②儿时同桌堆金的死让我感到落寞和悲伤,明白人会有不可挽回的消逝。③母亲的逝世让我感到痛到骨子里的悲伤(深重的悲伤)。④祖父的逝世让我学着平静地对待亲人的离去。⑤我离开村庄已经很久了,作为一个“空缺者”对村庄越来越陌
13
生。
7.结合本文,分析文中结尾画线句子的含意及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含意:一指父亲的离乡,二指生命的逝去。父亲是希望安葬于故土,将这块空地作为自己的墓地。
作用:①结尾点题。②表现了父亲对村庄的牵挂和落叶归根的朴实想法。③表现了父亲面对终将到来的死亡平静坦然的态度。
三、创新语用
8.请仿照下面《巩乃斯的马》中的语句,另选一个意象,写一组句子,要求句式与示例大体一致。
示例:我从马的世界里找到了奔驰的诗韵,辽阔草原的油画,夕阳落照中兀立于荒原的群雕,大规模转场时铺散在山坡上的好文章。
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仿句时除了句式与示例一致外,还要注意排比手法的使用。 答案:(示例)海燕的世界里听到了冲锋的号角,壮阔大海的争鸣,风雨雷电中响彻云霄的歌唱,搏击乌云时凝聚在心中的激情。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