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合欢树公开课教案

合欢树公开课教案

来源:智榕旅游
《合欢树》教学设计

仲秋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受母子浓深的情感,懂得感恩。

2、启发学生思考“合欢树”蕴含的丰富内涵,学习象征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1、阅读、品味文中记人叙事段落中感动人心的细节之处。

2、捕捉作者内心情感变化的微妙之处。

教学难点:多角度分析“合欢树”这一物象的丰富内涵。 教学设备:多媒体

一、第一课时铺垫: 1、预先印发《我与地坛》(节选),让学生们通过读作者的作品,对作者产生兴趣,自发地去查找背景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命轨迹,创作经历,从而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2、学生交流各自对《秋天的怀念》的印象、读完之后的感受。 3、带着思考题预读课文。

①文中写到了母子间的哪些往事?

②“合欢树”是一种什么样的树?在文中合欢树有哪些象征含义?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二)《合欢树》分析

1.朗读1至3段,分组谈论问题(针对问题圈划词语、句子) ....

①第一段为什么要交待母亲是个漂亮的女人?为什么写“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年轻、最好看,热爱生活)

②母亲为什么要讲她小时候作文写得好的事?(聪明、急着说自己,年轻气盛)

③为什么要写10岁那年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为下文鼓励写作打下伏笔;冲突也是合欢,“悲伤也成享受”)

④母亲在这二十年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始终如一不变的东西又是什么?(由年轻、好强变得衰老、隐忍;对我的爱,圈划语句)

⑤在经历这些事情的时候,作者对于母亲又是什么样的情感? (不理解母亲的苦心,对治病丧失信心,绝望)

作者抓住过往的对话、场景,小中见大强调母亲对自己无私的关爱和呵护,以及作者只顾自己舔伤,一直没能理解母亲的痛和悔。

2.齐读文章第5段,体会我终于理解母亲,终于找到人生的方向,载誉而归,母亲却已长眠,她共了我的苦难,却没能分享我的成功,留在我心里的是难以言喻的痛和悔! 3.文章写母子,而标题是合欢树,母亲和儿子分别借合欢树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①母亲借合欢树表达?(读第8自然节) ②我借合欢树表达?(读第7自然节) ③孩子借合欢树表达?(第12自然节) 4.小组讨论合欢树的象征含义。 (三)配乐诗——冰心《纸船》,学会感恩亲情。

(四)作业:写给母亲或至亲的一封信,表达感恩之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