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专项施工方案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日 期:
目 录
1.编制依据 ---------------------------------------------------------------------------------------------------------------------------------------------- 1
1
教育课件,试卷,学习资料,ppt模板,报告,范文整理版!!! 2.工程概况 ------------------------------------------------------------------------------------------------------------------------------------------------- 1 3.适用范围 ------------------------------------------------------------------------------------------------------------------------------------------------- 4 4、资源配置 ---------------------------------------------------------------------------------------------------------------------------------------------- 4 4.1人员配置 ---------------------------------------------------------------------------------------------------------------------------------------------- 4 4.2填料来源 ---------------------------------------------------------------------------------------------------------------------------------------------- 5 4.3机械配置 ---------------------------------------------------------------------------------------------------------------------------------------------- 5 5.过渡段采用形式 --------------------------------------------------------------------------------------------------------------------------------------- 6 5.1隧路过渡段 ------------------------------------------------------------------------------------------------------------------------------------------- 6 5.2桥路过渡段 ------------------------------------------------------------------------------------------------------------------------------------------- 6 5.3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 7 6.施工参数 ------------------------------------------------------------------------------------------------------------------------------------------------- 9 7.施工方案 ------------------------------------------------------------------------------------------------------------------------------------------------- 9 7.1现场准备 ---------------------------------------------------------------------------------------------------------------------------------------------- 9 7.2材料实验 -------------------------------------------------------------------------------------------------------------------------------------------- 10 7.3施工放样 -------------------------------------------------------------------------------------------------------------------------------------------- 10 7.4基底处理 -------------------------------------------------------------------------------------------------------------------------------------------- 10 7.5搅拌运输 -------------------------------------------------------------------------------------------------------------------------------------------- 10 7.6过渡段平整 ----------------------------------------------------------------------------------------------------------------------------------------- 10 7.7碾压 --------------------------------------------------------------------------------------------------------------------------------------------------- 10 7.8监控量测 -------------------------------------------------------------------------------------------------------------------------------------------- 11 8.质量控制措施 ---------------------------------------------------------------------------------------------------------------------------------------- 12 8.1劳动主体控制 ------------------------------------------------------------------------------------------------------------------------------------- 12 8.2工程工艺控制 ------------------------------------------------------------------------------------------------------------------------------------- 12 8.3施工操作控制 ------------------------------------------------------------------------------------------------------------------------------------- 12 8.4施工设备控制 ------------------------------------------------------------------------------------------------------------------------------------- 13 8.5施工环境控制 ------------------------------------------------------------------------------------------------------------------------------------- 13 8.6进度和质量关系的控制 ------------------------------------------------------------------------------------------------------------------------ 13 9.安全及环水保施工措施 --------------------------------------------------------------------------------------------------------------------------- 14 9.1安全目标 -------------------------------------------------------------------------------------------------------------------------------------------- 14 9.2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 14 9.3环境保护措施 ------------------------------------------------------------------------------------------------------------------------------------- 14
2
教育课件,试卷,学习资料,ppt模板,报告,范文整理版!!! 路基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新建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
(2)《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3)《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 (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 (5)铁四院《新建铁路福州至平潭铁路路基工点设计图》; (6) 铁四院《新建铁路福州至平潭铁路路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图集》;
(7)福州至平潭铁路FPZQ-4标三分部《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施工图第四篇路基》
(9)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2.工程概况
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
FPZQ-4标位于平潭县境内,其中三分部施工范
围:DK76+901.095~DK88+099.55,正线全长11.2km,管段内有隧道1道,桥梁2座,框架涵9座,框架桥13座。我分部路基过渡段有多种形式,有隧路过渡段、桥路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过渡段主要形式及工程数量见下表1。
表1 过渡段主要形式及工程数量
序号 里程及位置 类型 填筑材料 1
教育课件,试卷,学习资料,ppt模板,报告,范文整理版!!! 隧道+路堑过渡1 苏澳隧道 段 路堤+横向结构2 DK78+950框架涵两侧 物 路堤+横向结构3 DK79+048框架涵两侧 物 级配碎石 路堤+横向结构4 DK79+210框架小桥两侧 物 路堤+横向结构5 DK79+361.8框架涵两侧 物 路堤+桥台过渡6 DK79+590~平原桥福州台 段 路堤+桥台过渡7 平原桥平潭台~DK80+615.74 段 8 9 10 11 12 DK81+190框架涵两侧 DK81+391框架涵两侧 路堤+横向结构DK81+854.9框架涵两侧 物 DK82+167.5框架小桥两侧 DK82+671框架中桥两侧 路堤+桥台过渡13 DK82+865~洋中桥福州台 段 14 洋中桥平潭台~DK84+662.68 路堤+桥台过渡级配碎石+3%水泥 级配碎石+3%水泥 级配碎石 级配碎石+3%水泥 级配碎石+3%水泥 级配碎石+3%水泥 2
教育课件,试卷,学习资料,ppt模板,报告,范文整理版!!! 段 15 16 17 DK85+383.7框架桥两侧 路堤+横向结构DK85+550框架桥两侧 物 DK85+570框架涵两侧 路堤+桥台过渡18 DK86+446.5框架桥两侧 段 路堤+横向结构19 DK86+920.21框架涵两侧 物 路堤+桥台过渡20 DK87+261框架桥两侧 段 路堤+横向结构21 DK87+436框架涵两侧 物 路堤+桥台过渡22 DK87+455框架桥两侧 段 路堤+桥台过渡23 DK87+975框架桥两侧 段 路堤+桥台过渡24 DK88+166.7框架桥两侧 段 路堤+桥台过渡25 DK88+210框架桥两侧 段 路堤+桥台过渡26 DK88+481框架桥两侧 段 级配碎石+3%水泥 级配碎石+3%水泥 级配碎石+3%水泥 级配碎石+3%水泥 级配碎石+3%水泥 级配碎石 级配碎石+3%水泥 级配碎石 级配碎石+3%水泥 级配碎石 3
教育课件,试卷,学习资料,ppt模板,报告,范文整理版!!! 路堤+桥台过渡27 DK88+676框架桥两侧 段 级配碎石+3%水泥 3.适用范围
此方案适用于福平铁路FPZQ-4标三分部,里程DK76+901.095~DK88+099.55管段线下所有的过渡段填筑施工。
4、资源配置
4.1人员配置
主要管理人员配备表
姓 职 务 职 责 名 许宏伟 分部项目经理 对施工质量进度安全负总责 陈 分部项目总工 技术总负责人 光 夏明干 副经理兼安全检察对现场施工组织协调负责 长 石常康 工程部长 现场组织工作 曹浩军 物资部部长 负责调配施工机械并保证良好运转 高 试验室主任 试验负责人 星 豆永春 安质部长 安质负责人 周 测量队长 负责现场施工测量 杰 4
教育课件,试卷,学习资料,ppt模板,报告,范文整理版!!! 王 晶 左润胜 陈继府 路基工程师 施工现场技术协助、指导 架子一队队长 一队技术主管 负责施工总体安排 负责施工过程中技术控制
施工作业人员配备表 施工人员 挖掘机司机 压路机司机 自卸车司机 洒水车司机 辅助人员 13 负责施工现场观测桩埋设、协助试验人员检测压实度,操作小型打夯机,修整边坡、路基面 1 负责填料洒水及便道洒水 5 负责将填料运输至施工现场 1 负责填料的碾压 人数 2 负责将填料装入自卸车内 作业内容 4.2填料来源
原材料来源于我分部燎原山挖方段及狼山取土场,所开挖出的土
石方经山下芦洋碎石场、狼山碎石场破碎、解小而成,加工的填料经试验室检验合格后用于过渡段填筑。
4.3机械配置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型 号 5
教育课件,试卷,学习资料,ppt模板,报告,范文整理版!!! 挖掘机 压路机 振动打夯机 台 台 台 2 2 1 CAT330、323 / / 自卸车 洒水车 辆 辆 5 1 陕汽奥龙 / 5.过渡段采用形式
5.1隧路过渡段
当隧道与土质、全风化及强风化岩石路堑连接时,在路堑基床范围内设置过渡段。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基床底层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掺3%水泥)过渡,厚度可采用由2m阶梯式渐变至0.6m,也可根据隧道和路堑的长短和地质条件,以及隧道的仰拱具体条件确定。单侧最小长度不小于20m。
隧路过渡段示意图见下图1。
5.2桥路过渡段
(1)路堤与桥台连接处应设置倒梯形桥路过渡段,长度:L=n(H-h1)+A(n为过渡段纵坡坡率,n≥2;H为台尾路堤填高,h1为基床表层厚度;A为过渡段常数,取5m)。
6
教育课件,试卷,学习资料,ppt模板,报告,范文整理版!!! (2)桥路过渡段路堤基床表层填料与压实标准应与相邻基床表层
相同,表层以下可用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填筑压实标准应满足K30≥150MPa/m和孔隙率n<28%。
(3)过渡段桥台后基坑应以混凝土回填或碎石分层填筑压实,并做好排水。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
(4)在软土地基上,可在台后设置钢筋混凝土搭板,搭板长度一般与路堤高度相同。
(5)过渡段应与其相连的路基按一体同时施工。 (6)在台背不易碾压的2m范围内应掺3%的水泥。 桥路过渡段示意图见下图2。
5.3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1)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结构物,上部有填土)连接处应设置正或倒梯形过渡段,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分层填筑(注意与过渡段后部路基填料的衔接过渡),材质及压实标准需满足有关要求。
7
教育课件,试卷,学习资料,ppt模板,报告,范文整理版!!! (2)路堤路基面距横向结构物顶的垂直高度小于等于1.5m时,基床表层及表层以下至涵顶填级配碎石(见图a);大于1.5m时,涵顶以上不作特殊处理(见图b)。
(3)当涵洞轴线与线路中线斜交时,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斜交三角形部分,然后按要求设置过渡段,使级配碎石与路堤填料间接触面与线路走向正交。
(4)过渡段路基填筑前,应充分压实,距边墙较近时采用小型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
(5)过渡段路基应与其连接的路堤同时施工,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碾压。
(6)涵路过渡段的填筑必须待涵洞等结构物的混凝土或砌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地基加固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
(7)长度:当结构物顶距路基面<1.5m,L=a+(H-0.6)×n;当结构物顶距路基面≥1.5m,L=a+h2×n;(a为常数,a=2m;H为填高,h2为结构物距地面高度;n为坡率2)。
8
教育课件,试卷,学习资料,ppt模板,报告,范文整理版!!!
6.施工参数
路基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参数表
填筑试验项目 机械配置情况 人员配置情况 含水量 松铺厚度 压实厚度 满足压实质量要求的碾压组合及行车速度 路基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 挖掘机2台、压路机1台、振动打夯机1台、自卸车5辆、洒水车1辆 施工队长1人、技术主管1人、技术员1人、试验人员1人、测量人员1人、各种机械司机10人、辅助人员13人。 7% 20cm(振动打夯机)、35cm(压路机) 18cm(振动打夯机)、30cm(压路机) 压路机碾压组合:静—弱—强—静,共4遍;行车速度:≤4km/h 7.施工方案
7.1现场准备
(1)从已复测后并被批准可使用的导线点和水准点上,利用全站仪在碎石垫层路基上放出路基中桩和边桩,并测量出中桩、边桩位置、高程控制桩。边桩位置按照设计值加宽0.5m布设。
9
教育课件,试卷,学习资料,ppt模板,报告,范文整理版!!! (2) 做好复测和放样记录,并整理好这些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核认可。
(3)该路段排水沟挖在路基两侧,并保证路基排水沟畅通。
7.2材料实验
涵路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分部试验室与试验监理联合对填料进行取样,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颗粒密度、颗粒分析、黏土团、其他杂质含量等试验。
7.3施工放样
回填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测量队根据设计的过渡段填筑大样图计算出过渡段坡脚线,放出过渡段填料的填筑区域线。
7.4基底处理
过渡段施工前,按设计做好纵向和横向排水,并清除表面腐植土、种植土、结构物施工时产生的垃圾等,所有清表杂土外运至弃土场。对基底进行平整,使基底自路基中线向两侧不小于2%的横向排水坡。
7.5搅拌运输
(1)级配碎石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和,根据试验室的参数进行拌和。
(2)运输设备采用自卸汽车运输。
7.6过渡段平整
卸料完毕,采用人工进行平整,确保填料均匀、平整。在结构物
壁用红油漆标出每层松铺厚度控制线,在结构物2m范围内松铺厚度按每层20cm以严格控制松铺厚度,结构物2m范围外按压实厚度30cm进行控制。
7.7碾压
10
教育课件,试卷,学习资料,ppt模板,报告,范文整理版!!! 摊铺整平后开始碾压,涵路过渡段采用两台压路机在涵洞两侧对称进行碾压施工。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的原则,采取从两侧向中心的顺序,纵向进退式碾压。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慢速(宜为2-3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轮迹重叠不小于0.4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0m,以保证无漏压,确保碾压的均匀性。靠近结构物的部位在纵向碾压后改为平行结构物背壁面进行横向碾压。在结构物2m范围内采用小型振动夯机配合人工进行夯实。
7.8监控量测
基地沉降监测:距离涵洞等结构物1m处、过渡段与路基交界处各设一个监测断面。路堤填筑前,与路堤中心基底地面预埋沉降板过渡段范围在地基位置沿线路方向斜向对角线可选择布设剖面沉降管,设置水准观测点。
过渡段用碎石级配范围表
级配编号 1 00 0 195~100 540 0 325 60~90 通过筛孔重量百分率 20 10 30~65 20~50 10~30 5 2.5 0.5 0.075 2~10 根据《新建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其中2.6节过渡段规定:级配碎石填筑时应保证桥台、
11
教育课件,试卷,学习资料,ppt模板,报告,范文整理版!!! 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其压实质量应采用双指标控制,地基系数大于等于150MPa/m,孔隙率小于28%。
8.质量控制措施
建立三全控制措施,即全过程质量控制、全面质量控制、全员参与控制。具体质量保证控制措施如下:
8.1劳动主体控制
包括所有参与工程各类人员的生产技能、文化素养、生理体能、心理行为等方面的个体素质以及经过合理组织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的群体素质。通过择优录用、加强思想教育及技能方面教育培训,合理组织、严格考核,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使职工在施工过程中其潜在能力得到最好的组合和充分的发挥,从而保证劳动主体在质量控制系统中发挥主体自控作用。
8.2工程工艺控制
制订和采用先进合理可靠的施工工艺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分部工程开工前,全面正确地分析工程特征、技术关键及环境条件等资料,明确质量目标、验收标准、控制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合理选用施工机械设备,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图和各阶段施工平面图,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8.3施工操作控制
施工操作者具有相应操作技能,特别是重点部位工程及专业性很
12
教育课件,试卷,学习资料,ppt模板,报告,范文整理版!!! 强的工种工程,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工种岗位的实践技能,做到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施工操作中,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所有工序坚持样板制;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操作者的落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制度,促进操作者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法,确保施工质量。
8.4施工设备控制
对施工所用设备根据工程需要从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对施工方案选用的机械等进行专项设计,在使用前须经专业管理部门验收。
8.5施工环境控制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水文状况,气象变化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以及施工现场的照明、安全卫生防护设施等劳动作业环境等内容,要消除其对工程的影响主要采取预测预防的方法,对地质水文方面影响根据设计要求采取降水排水加固等技术方案,对天气气象等方面在施工方案中制订专项施工方案,如冬雨季及高温季节明确施工措施,落实人员、器材等方面各项准备以紧急应对。
8.6进度和质量关系的控制
在实施工程工区施工与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生产指标(任务)、进度(任务)完成后,必须检验质量是否合格。坚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指导施工。
13
教育课件,试卷,学习资料,ppt模板,报告,范文整理版!!! 9.安全及环水保施工措施
9.1安全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重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
9.2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操作人员按照机械注意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观察、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保持机械操作室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酒后操作机械,机械不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
定期组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9.3环境保护措施
注意夜间施工的噪音影响,尽量采用低噪音施工设备。少数高噪音设备尽可能不在夜间施工作业,必须在夜间从事有噪音污染的施工应先通知附近居民,以征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如有可能采取限时作业措施。
对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不能使用。
做好当地水系、植被的保护工作,在施工时对路基边坡及时进行防护与植被绿化,施工车辆不得越界行驶,以免碾坏植被、庄稼、乡村道路等。
场地即时进行清扫,以防粉尘被风吹扬。凡对环境有污染的废物,如挖
14
教育课件,试卷,学习资料,ppt模板,报告,范文整理版!!! 方弃土、建筑垃圾、生产垃圾、废弃材料等,弃在指定地点处理。机械不得随意堆放,破坏植被。
及时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及当地的汛情,提前做好河道清淤、畅通工作,路基成形后必须及时做好路基护坡,完善两侧排水沟等附属工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