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7卷第4期496~501页 云南地质 CN53—1041/P ISSN1004—1885 云南勐兴铅锌矿矿体空间特征及预测前景 赵长江,高建国,王开林,丁秀芳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 摘 要:借助ArcGIS软件的空间统计分析功能,对矿体主要参数进行分析,获得矿体空间 特征。认为铅和锌品位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品位与厚度也属正相关。在此基础上对矿区找矿远 景区进行初步圈定,为探矿工程的布置提供依据。 关键词:矿体空间变化;统计分析;深部预测;云南勐兴 中图分类号:P618.4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885(2008)04-496-06 系统收集、整理勐兴铅锌矿区1959—2007年期间的各种综合地质资料(地形地质图、 储量计算平剖面图、综合地质剖面图等)的基础上,运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 矿区矿体厚度、铅品位、锌品位等参数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矿区深部进行成矿预 测,为探矿工程的布置提供科学依据。 勐糯(兴)铅锌矿区位于保山—镇康地体中部、姚关一酒房复式向斜南缘,处于近南 北向的勐糯次级向斜构造之东翼。矿区为一单斜构造,中等倾角一陡倾,地层走向由北东转 向南北、倾向由北西转向西。仅112线以北出现局部向东倾斜,整体为一向西扭曲的“叶 片”状单斜构造,控制了本区铅锌矿体的分布。 矿体赋存于中志留统上仁和桥组下段(s )层纹状灰岩中的生物碎屑灰岩及生物点礁 灰岩中,尤其在灰岩与碎屑岩、千枚岩、含炭千枚岩的接触界面附近矿体规模较大。矿体呈 似层状、透镜状、豆荚状顺层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具一层为主、多层含矿及尖灭再现、 分枝复合现象(图1)。厚度大,由几十厘米到数米,最厚10.1m,平均2.28m;矿床平均 品位铅5.98(o%、锌8.73to%,铅+锌14.71oJ%,为少有的富铅锌矿床。 1矿体空间特征分析 矿体空间特征研究以地质统计学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基本工具,在研究区域化变量空 间分布结构特征、规律性基础上,选择合适方法(主要为克立格法),在平面图、纵投影图 上确定矿体的中心位置,计算出矿体的真厚度、矿体品位等值线,再根据含矿地层的形态特 征分析矿体在空问上的矿化富集变化规律。 1.1原始数据库建立 在图形矢量化的基础上,编辑修改图件在矢量化过程中、由于线和结点的不正确连接而 收稿日期:2008-07-07 作者简介:赵长江(1981~),男,河南新郑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4期 赵长江等:云南勐兴铅锌矿矿体空间特征及预测前景497 32号线多层见矿 12号线矿体尖灭再现 ~CK321 1 ” 93 CK 207 CK1 203 Ⅷ7 ,—一 { ) CK216 CK 21C5 一K一5 K ;7/ / "-53 2; 、.1 一 2G / 一 一 、--一— / / ∥ 1^^ 51" f \ /L 一} Juu / s , /S21 r 5 。 50。 47。 45 、^n / 一 45。 _一 1,、n 、 … \ l 、 l 85。J … .? (n^uuu ’F。 … // / 。, 图1 多层见矿及分枝复合剖面示意 Fig.1 Sketch Section of Splitting and Mergence of Multiplayer Metallogenesis s 一上仁和桥组下段;s。一下志留统;S:一中志留统;II一矿体编号;CK一钻孔编号 造成的数字化错误,并生成空间数据的拓扑结构。 以勘探工程为主线,选取赋矿地层中矿体真厚度和矿体中铅、锌元素的品位,作为研究 的变量参数。所有数据从剖面图、中段平面图、地形地质图上采集,主要工程有钻孔、坑 道、探槽。获得原始据1 338个,利用EXCEL电子表格输人数据,最终建立将数据转换成 ArcGIS的GeodataBase格式数据库。 1.2变量趋势分析 运用ArcGIS趋势分析工具,对本文选取的Pb品位、zn品位和矿体厚度进行趋势分析 (图2、图3、图4)。图中x轴代表纵投影的水平方向(矿体的走向方向);Y轴为纵投影垂 直方向(各高度的采样点在平面上的投影);z轴分别为样品的Pb品位、Zn品位和矿体 厚度。 从图2、图3可看出:Pb、zn品位在走向方向上趋势不明显,中间部位略高。在垂直方 向上,Pb品位两边高、中间低,而zn品位中间高,两边低。 图4看出在走向方向上矿体总体厚度无明显趋势;而在垂直方向上,矿体厚度呈现中间 高,两头低的的变化。而样品比较集中的Ⅲ号矿体,在走向上呈现中间厚两边薄的趋势。数 据整体具备空间相关性。 1.3 变异函数的拟合 根据探矿工程对矿体的控制程度,从纵投影图上采集各地质变量,进行试验变异函数的 计算和变异函数的拟合,(图5、图6、图7)。经过反复调整,厚度实验最终按步长150米 进行实验变异函数拟合,在h=273.26米左右存在下降最低点,无块金效应,拱高2.6米。 498 云 南 地 质 27卷 图2 Pb品位纵投影趋势 图3 Zn品位纵投影趋势 Fig.2 Trend Diagram of Vertivai Fig.3 Trend Diagram of Vertival Projection of Pb Grade Proj ection of Zn Grade 图4矿体厚度纵投影趋势 图5厚度实验变异函数 Fig.4 Trend Diagram of Vertival Fig.5 Variation Function of Projection of Thickness of Ore Body Thickness Experiment 通过变异函数的拟合,发现矿体在走向方向延伸一般在300米左右。Pb品位变异函数的步 长为180米,拱高为3.108,变程为326.39。Zn品位变异函数的步长为150米,拱高为 4.0l,变程为273.26米。 1.4交叉检验与空间估值 根据变异函数对估计值进行交叉检验:原始厚度样品观测值与估值进行对比分析,厚度 均方根为2.26,平均标准差为5,标准平均值一0.019,标准均方根为0.69,符合T分布。 Pb品位均方根为4.8,平均标准差为16.4,标准平均值一0.12,标准均方根为0.9,符合T 分布。zn品位均方根为8.1,平均标准差为148,标准平均值0.12,标准均方根为1.17,符 合T分布。 选择插值范围:水平方向从75号线到184号线,垂直方向从0米到1 090米标高。得到 勐兴铅锌矿矿区矿体厚度、Pb品位、zn品位变化等值线图(图8)。 2矿体空间变化规律 从厚度等值线图可看出,无论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矿体厚度变化呈似层状、豆荚 状、透镜状分布,说明变化很不均匀。垂直方向基本呈等间距变化,150米一200米为一梯 度。水平方向上可划分为7个厚矿部位: (1)垂直方向从800米一1 080米标高之问,水平方向上在7l~63、55—47、43—31勘 探线之间有3个厚矿部位。 4期 赵长江等:云南勐兴铅锌矿矿体空间特征及预测前景 499 图6 Pb品位变异函数 图7 Zn品位变异函数 Fig.6 Diagram of Variation Fig.7 Diagram of Variation Function of Pb Gfade Function of Zn Grade 标高3oo 勘探线 再霞l誊一-I系 ; 茕 棚一I— l一.29.29一.54 54-.88 88-1.3 1.3—2 2—2 8 2.8—3 9 3.9—5.4 5.4-7.5 7.5—10 0 71 63 56 47 39 31 23 15.7 0 8 16 22 26 303644 52 60 68 76 84 92 100 108 116 124132140 148 156164172180 z 胜 , m'_7 , 1.3-2 2-3 3- ̄4.4 44.-6.2黼6l l l l勘探线 .2-8 : , 标高30。 7l 63 56 47 39 31 23 15 7 0 8 16 2226 30 36 44 52 60 68 76 84 92 100108116124132 140 148 156 164 l72180 勘探线 再霞 - _ 霄鼍 !II 暇■I●I■1 .1一.29.29—54.54_88.88一1.3 1-3—2 2—2.8 2 8—3.9 3.9-5.4 5.4-7.5 7.5-10 图8矿体厚度、Pb品位、Zn品位等值线对比 Fig.8 Correlation of Thickness of Ore Body,Pb Grade,Zn Grade Isoline (2)垂直方向400—1 090米标高之间,水平方向l5—32线之间有一个厚矿部位。 (3)600~850米标高、36~48线之间有一个部位。 (4)800~1 000米标高,56—84线有一个厚矿部位。 (5)360~500米标高,6O一92线有2个厚矿部位。 (6)400~800米标高,100~120线有3个厚矿部位。 云 南 地 质 27卷 (7)400~900米标高之间,128~180线有4个厚矿部位。由于受到赋矿地层、断裂影 响和控制,矿体平均厚度在4.5米左右,局部厚度达lO米,层间破碎发育的地方矿体相对 较厚大。 从Pb、zn品位等值线图(图8)可看出,铅和锌二者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品位值间 具有正相关性,分布范围基本一致。与厚度等值线图比较发现,品位与厚度的关系也基本呈 正相关关系,厚度大处品位值也较高,空间分布与厚度基本一致。在局部区域,厚度值与品 位值相反,主要原因是层间断裂的压扭作用和对后期矿液的活化迁移作用,使部分矿体厚度 小而品位反而高。 矿体产状态与围岩一致,存在以主间隔为主多层含矿及尖灭现象,层间破碎发育地方矿 体较厚。与矿体厚度、品位等值线高值区相一致。 3矿床特征 勐兴铅锌矿床属沉积一改造矿床,或称沉积准原地改造矿床。以沉积为基础,呈现沉积 矿源层展布的基本面貌。之后,经历成岩一系列后生作用、层间破碎带的构造作用、表生风 化作用、淋失作用及次生富集作用。 (1)勐兴铅锌矿床。赋存于下志留统(s )层纹状灰岩中生物碎屑灰岩及生物点礁灰 岩内,尤其在灰岩与碎屑岩、千枚岩、含炭千枚岩的接触界面附近矿体规模较大。 (2)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豆荚状顺层产出,产出状态与围岩一致。 (3)具一层为主、多层含矿及尖灭再现、分枝复合现象。 (4)矿层厚度小、品位高,延长远,成带状展布。 (5)矿石矿物成分简单:以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为主,少量黄铜矿、硫镉矿、毒 砂;伴生有金属Ag、Ge、Ga、Ti等;脉石矿物,以方解石、重晶石为主,少量白云石及 石英。 (6)围岩蚀变范围小,程度浅,主要为后期成矿热卤水作用。 (7)经测定,铅的绝对年龄分别为426Ma、437Ma、458Ma百万年,铅形成于晚奥陶世 与早志留世交替的早志留世一边,与含矿层位时代吻合,矿质来源于沉积作用。 4深部预测及靶区优选 通过以上对勐兴铅锌矿床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和总结,结合矿床形成的主要控矿因素, 本次研究共提出8个找矿有利地段,分别为:A1、A2、A3、B1、B2、B3、c1、c2(图9)。 其中AI、A2、A3找矿模型的全部标志,条件优异并由少量工程控制的靶区;B1、B2、B3 为有部分找矿模型标志无工程控制的靶区;C1、C2则为规律性推测,但无工程控制的靶区。 靶区优选是对靶区成矿有利度或成矿概率进行排序的过程。用找矿模型综合信息和标志 对比预测靶区,结合矿化和工程揭露信息及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可能性优选靶区。有较好的地 质条件,靠近有开拓工程的地段,有少量工程控制勘探线的47~27、108~124、172—184 为A级靶区,可提供首期工程验证的设计。即A1、A2、A3号预测靶区。根据矿体的产状 特征及已有工程的条件,采用不同的工程手段和找矿方式进行验证设计。 4期 赵长江等:云南勐兴铅锌矿矿体空间特征及预测前景 5Ol 标高 0 I30 260 520 780 1040m 图例E 厚度等值分级 日铅品位等值线E习zn品位等值线 圈预测靶区 1-:-]已有工程控制点 图9勐兴铅锌矿靶区预测 Fig.9 Prognosis of Target Area of Mengxing Pb—Zn Deposit 参考文献 [1]刘志国,池顺都,周顺平.成矿预测中应用GIS的主要步骤[J].地质找矿论丛,2002,17(2): 140~144. [2]杨洪枝,王家仁,等.勐兴铅锌矿地质与综合信息成矿预测[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 [3]姚鑫,王崇偈.基于ArcScene的矿床空间三维模型的建立及可视化研究[J].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 2006,1,Vo1.41,No.1:15~1 8_ [4]ESRI.Useing ArcGIS Geostatistical Analyst[M],2001,P56~245. [5]周海燕,王家耀,吴升.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应用[J].测绘通报2002(2):11~13. THE SPACE CHARACTERISTICS oF ORE BoDY AND PROGNOSIS POTENTIALITY oF MENGXING PB—ZN DEPoSIT IN YI.丁NNAN ZHAO Chang-jiang GAO Jian—guo WANG Kai—lin DING Xiu—fang (Kunming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093) Abstract:The Main parameter of ore body is analysed basing upon the space statistic analysis function of ArcGIS software,then,山e space characteristics of ore body are obtained.We think that the grade of Pb and Zn is in an evident positive correlation,and SO is between the grade and thick— ness.Basing upon it,we have initially outlined the potential prospecting area,which can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the arrangement of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Key Words:Space Variation of Ore Body;Statistic Analysis;Deep Prognosis;Mengxing, Yu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