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经典国学再现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我是小助手
谆谆:耐心引导,恳切教诲的样子。 逢:遇到。
一字值千金:同“一字千金”。最早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义为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我是小翻译
用以前圣贤们的言论,来谆谆教诲你。广泛搜集押韵的文字汇编成“增广”,让你你见多识广。
应该借鉴古人的经验教训,来指导今天的行为,因为今天是古代的延续,没有古代就没有现在。
了解自己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体会别人的感受。 酒要与了解自己的人去喝,诗要向懂得的人去说。 认识的人很多,可彼此知心的没有几个。
离水近能了解鱼的情况,常在山中能分辨各种鸟的声音。 运气不好时金子可能变成铁,运气到来时铁也可能变成金。 读书只有下苦工夫,才会有文辞精妙、一字千金的文章。
考考你的智慧
1.打仗时,要想打败敌方,要做到什么?从选文中找出四个字来回答。
2.“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这句话强调了 的作用。 3.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呢?
弘扬传统文化
宋太宗读书
现在是古代的延续,我们借鉴古人的经验,处理现在的事情。
宋朝的皇帝宋太宗特别喜爱读书,尤其喜欢读史书,以使自己能从书中了解历代王朝兴亡更替的道理,指导自己处理国事。
宋太宗一直每天坚持读书,从不间断。当时,宋太宗命文臣李昉等人编写了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卷》。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这本巨著完成后,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到三卷,有时政务太忙未能读完,次日定要抽空补上。一年内他就把厚厚的一本《太平总类》读完了。宋太宗曾有言:“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意思是:我喜欢读书,从书中我能得到许多乐趣,益处多多,我并不觉得劳神。
宋太宗从《太平总类》中了解大量史事,记下了许多古代圣贤们的治国名言,很受启发,处理国事日渐得心应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借古通今,帮助我们变得更加明智,处理事情更得心应手。
(二)
经典国学再现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我是小助手
逢:遇见。 岫:山峰。 我是小翻译
与人说话只能说三分,不能把内心的想法全部告诉别人。 有意栽花花不一定能开,无意插柳柳树可能长得很茂盛。
龙和虎的形态好画,却难以画出它们的骨骼。了解人的表面很容易,但了解人的内心却十分困难。
钱财像粪土一般微不足道,仁义道德价值千金。
流水从滩头泻下来并并不是特意这样做的,白云从山峰间飘出来也是自然现象罢了。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时间久了才会明了一个人心地的好坏。 马行走无力是由于它身体瘦弱,人不风流潇洒只是因为他穷困。 考考你的智慧
1.“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提醒我们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下面说法合适的是( )
A.谨慎、小心 B.包容忍让 C.接纳一切
2.“钱财如粪土”这句话是说钱财像粪土一样吗?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3.“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告诉你什么道理呢?
弘扬传统文化
路遥和马力的故事
我们只有在相处中才能了解一个人的好坏。
路遥和马力都是宋朝人。
当时,路遥为南京绅士,富甲一方,为人大度,乐善好施。马力是开封府尹包拯麾下马汉的侄子,原本是穷困潦倒的书生。他原本是想赶考,顺便投靠叔叔马汉,可是当他走到南京时,所带的钱花完了,还身患重病,被困在客栈里。
他听说路遥乐于助人,便去求助。他到路府后,路遥热情接待,为他请医治病,还腾出房屋让马力读书。路遥赏识马力的才学,二人便义结金兰。
马力病愈后,路遥赠送他二百两纹银,助他上东京(今开封)赶考,后来马力榜上有名。可从此路马也失去了联系。多年后,路遥家中失火,家道中落,无以为生。他只得撇下妻子,到开封投靠义弟马力。他一路行乞终于到达开封。
谁知路遥到马府后,正好马力不在家中,家人没有接待路遥。路遥以为马力不念旧情,一气之下拂袖而去。马力回家听家人说后,知是当年恩人来过,一面痛斥家人无礼,一面派家丁日久快马追赶路遥。日久追上路遥后说明事情原委。路遥和马力二人化解误会,后来马力还将路遥一家接到开封。
这就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典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经历过了,才能知道人心的好坏,我们不能对一个人贸然下结论。
参考答案 (一)
1.知己知彼 2.运气 3.读书要下工夫。
(二)
1.A 2.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钱财像粪土一样微不足道,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钱财看得太重要。 3.我们努力做一件事情未必能如我们所愿,但我们无意中却可能做成某些是事情。
三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二
(一)
经典国学再现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知东流海样深。 两心一般心,有钱堪买金。 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我是小助手
饶:宽恕。 饮:喝酒。 堪:可以。 一般:一条。 我是小翻译
能宽恕别人的不是傻瓜,傻瓜从来不会宽恕别人。
有些人名义上是亲戚却不像亲戚,有些人虽然不是亲戚却比亲戚还亲近。 不论是否甜美,家乡的水都好喝;不论是不是亲戚,故乡的人都最亲。 朋友相聚不喝酒,连洞口的桃花也会嘲笑你不懂得人情。 做人不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半夜有人敲门心里也不会害怕。 若不登高望远,谁能知道东流的河水最终汇聚成为深邃的大海。 两个人一条心,赚到的钱可以购买黄金。 每个人都留着一个心眼,买根针的钱也赚不到。 考考你的智慧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句中“一般”的意思和现在一般的意思相同。( ) (2)“有钱难买针”是说针很难买到,找不到买针的地方。 (3)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家乡的水是很甜的。( )
2.“洞口桃花也笑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你能再写出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诗句吗?试一试。
3.“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你从这句话中明白了怎样的道理呢?
弘扬传统文化
兄弟折箭
“两心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这句话是说我们做事情要团结一致,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从前,有一位国王得了重病。
他担心自己死后,儿子们会为了争夺王位而自相残杀,于是他把儿子们召集到他的床前,然后拿出一捆箭。他先给儿子们一人一支箭,对他们说:“你们能折断自己手里的箭吗?”儿子们拿过来,很容易就把箭折断了。
接着他又给儿子们一人十支箭,让他们再折断它们。结果儿子们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也没有把十支箭给折断。国王对儿子们说:“折断一支箭很容易,但想折断许多支箭就很困难。你们明白这是为什么吗?”儿子们点点头,终于明白了父亲的用意。
于是,老国王去世以后,他的儿子们团结一心,治理国家,使得王国一天天强大起来。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参与的人要团结一致才能迸发出巨大的力量,把事情做好。
(二)
经典国学再现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我是小助手
枉度:虚度。 顾:招待。 得:得到, 我是小翻译
黄莺和鲜花都害怕春天离去,人怎么可以虚度年华呢? 黄金贵重很难造假,阿魏这种药材却几乎没有真货。 客人来了,主人不去招待,他可能是个不懂事的傻瓜。 热闹繁华的地方有钱可赚,偏僻幽静的地方宜于安身。 来势像暴风骤雨一样猛烈,退去像微尘飘落一样,静悄悄的。 长江的后浪推涌着前浪,世上的后代人赶超着前一辈的人。
站在近水的楼台上最先看到水中的月亮,向阳的花木光照好,发芽就早。 古代的人看不到如今的月亮,而如今的月亮却曾经照耀过古代的人。 考考你的智慧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莺花是一种花。 B.阿魏指的是一种药材。 C.古代的月亮和现在的月亮不是同一个月亮。
2.“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3.一般来说,太阳光照到的地方花木长得好的原因是什么?
弘扬传统文化
囊萤映雪
我们不应该虚度年华,要趁着美好的年华,好好努力学习。
晋代时有个人叫车胤,他从小好学不倦,但因为家庭贫困,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飞舞。一闪一闪的,在黑暗中显得非常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找了一个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
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也是如此。由于家庭贫困,没钱买灯油,他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他想:我可以利用它来看书啊!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搓搓手指。从此,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取得一番成就。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辜负学习的好时机,要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这样才能在将来取得一番成就。
参考答案 (一)
1.(1)√ (2)× (3)√ 2.示例:桃花依旧笑春风。 3.不做亏心事,便不会害怕愧。
(二)
1.B 2.我们不能虚度年华。 3.阳光充足。
三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三
(一)
经典国学再现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 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我是小助手
恨:遗憾。 怨:抱怨。 和:和睦。 责:责备。 恕:宽恕。 防:戒备。 我是小翻译
抢先一步就能当上君王,后到一步只能称为臣子。 不要以为自己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
树应该遗憾自己的枝上长不出叶子,不要抱怨太阳偏心眼。 人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自己做不了一点儿主。
一年中春天是最重要的,一天中清晨是最好的时光,一个家庭最宝贵的是和睦,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勤劳。
我们应该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去宽恕别人。 我们要像瓶口那样不轻易开口,要像城防那样时时戒备。 考考你的智慧
1.下面和“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这句话意思一样的一句是( ) A.你不要以为自己出发早,还有更早的人。 B.你是最早的人。
C.你无论出发多早,都有比你还早的人。
2.“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你赞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3.“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这句话告诉我们怎样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弘扬传统文化
厉归真画虎
一生之计在于勤,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勤劳。
五代的时候,有一位叫厉归真的画家,他以画虎而天下闻名。
厉归真是个非常勤奋和坚持的人。为了画好老虎,他曾经带上粮食和纸笔,在深山里的大树边搭起棚子,一连几天躲在里面,日夜观察老虎的各种神态,把老虎怎么跑跳,怎么咆哮,怎么捕食,甚至连最细小的动作变化都一一画下来,一共画了一百多张草图。
回家后,他还觉得不够,又把虎皮披在自己身上,学着老虎的架势,在院子里蹦蹦跳跳,仔细体验老虎的各种神态以及动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他的画虎技艺有了明显的提高,最终成了久负盛名的画虎大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做好一件事情,我们必须要勤奋。
(二)
经典国学再现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虎身犹可近,人毒不堪亲。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我是小助手
负:辜负。 慎:谨慎。 欺:违背。 我是小翻译
宁愿让别人辜负我,决不让自己辜负别人。 做事要三思而后行,首先不要违背自己的良心。
老虎尚可以靠近,心思恶毒的人不可以亲近。 在你跟前说别人坏话的人,就是制造是非的人。
远处的水难以救近处的火,再好的远方的亲戚不如附近的邻居能够随时帮忙。
平时喝酒喝茶的时候有很多朋友,但是在危难时却见不到一个人朋友来帮助。
山中有生长千年的树,世上难遇到活到百岁的人。 考考你的智慧
1.选择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负:A.驮,背. B.担任:担负。 C. 仗恃,依靠。 D.具有,享有。 E. 违背,背弃。 F.失败,与“胜”相对。
(1)廉颇负荆请罪,得到了蔺相如的谅解。( ) .(2)这里久负盛誉,值得一看。( ) .
(3)敌人负隅顽抗,但依然难逃失败的命运。( ) .(4)他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 .(5)他身负重任。( ) .
2.“人毒不堪亲。”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靠近怎样的人?
3.选文中你最喜欢哪句话?写一写原因吧。
知识链接
人选择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很重要。那些口是心非、言而无信的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人,个性扭曲张扬的人,听不得别人的意见的人,极端固执心胸狭隘的人,不听从父母教诲的人,一意孤行的人都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在中国历史上,君子遭走狗恶奴型小人暗算的事例太多了。战国晚期赵国的名将廉颇、李牧被赵王身边的宠臣郭开、韩仓等小人暗算陷害过,燕国名将乐毅被燕惠王身边的小人暗算陷害过,曹魏名将邓艾被他的同僚、无耻小人钟会暗算陷害过,南齐名将、时任南兖州刺史的王敬则被他的东床快婿、著名诗
人谢朓陷害致死,抗金名将岳飞被奸臣秦桧陷害致死。由是观之,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如果遭遇上了小人,那是非常危险和不幸的。
作为一个好人,就应该好好擦亮你的眼睛,选择好身边的朋友。
参考答案 (一)
1.A 2.不赞同。我觉得很多时候,命运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3.严于利己,宽以待人。
(二)
1.(1)A (2)D (3)C (4)E (5)B 2.心思恶毒。 3.略
三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四
(一)
经典国学再现
平生莫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我是小助手
切齿:形容非常痛恨。 士:这里指读书人。
儒:泛指儒家文化、思想、伦理及儒者。珍:美味。 贱:轻视。 我是小翻译
你一辈子不做让人讨厌的事情,世界上就不会有痛恨你的人了。 读书人就像国家的宝物一样被人们珍爱,儒家文化与历史如酒席上的美味
一样受到大家的青睐。
如果想得到戒酒的方法,就用清醒的眼光看看喝醉酒的人的醉态。 请求人帮助就去求真正的男子汉,救济别人就救济那些急需救济的人。 口渴的时候一滴水如同甘露一样美,喝醉酒后再倒酒不如不倒。 在别人家住久了会让人讨厌,亲戚间频繁往来会变得疏远。
喝酒不胡言乱语才是真正的君子,在钱财上分得清清楚楚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考考你的智慧
1.选择。
“平生莫做皱眉事”,这里的“皱眉事”指的是( ) A.让人心烦讨厌的事情。 B.让人欢喜的事情。 C.让人担心的事情。 2.求人为什么要求大丈夫呢?
3.“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这句话告诉你怎样的道理?
知识链接
人类文明是建立在知识这个基础之上的,没有知识起作用,一个国家又怎么能够治理得好呢?中国数千年来一直被你为礼仪之邦,是因为中国历来就重视儒家思想、文化和伦理,并以此指导社会生活。因此知识分子和儒家文化是建设祖国不可缺少的。
(二)
经典国学再现
积金千两,不如多买经书。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美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我是小助手
积:积攒。 仓廪:粮仓。 乏:不安全。 疏:生疏。 缘:由于,因为。 我是小翻译
积攒千两黄金,不如多买书籍传给后代。
养儿子不教育就和养驴没什么区别,养女儿不教育就和养猪没有两样。 有了田地不耕种,粮仓会空虚,有书不读,子孙必定愚蠢。 粮仓空虚生活就没有保障,子孙愚蠢礼义就会生疏。 同您长谈一次话,比读十年书的收获还大。
一个人不能博古通今,就如同牛马穿上衣服没有什么区别。 茫茫四海人不计其数,哪个男儿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呢? 酿造美酒是由于热情好客,花掉金钱是只为购买书籍。 考考你的智慧
1.“积金千两,不如多买经书。”这句话告诉我们( ) A.读书比攒钱重要。 B.攒钱是很重要的。 C.我们要多多攒钱。
2.“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的重要性?在下面写一写。
3.从这段文字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呢?
弘扬传统文化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来由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穷人家的孩子,他小时候讨过饭,帮大户富家放过牛,也在皇觉寺出家当过和尚,吃过不少苦。
他当上皇上后笫一场科举京试时,他亲自出题,想难一下人们所说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的书生们。这题是:“何是雌雄之水,公母之树与其理?”考生门开卷一看,个个失色,目瞪口呆,难下笔应答。
可是其中有个穷秀才进京赶考时,只顾赶路,错过了客栈,心里很着急。正在这时,一个屠夫走过来,了解事情经过后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住宿。屠夫与秀才谈得很愉快,于是屠夫随口问秀才:“先生,万物皆有雌雄,敢问大海之水怎么分雌雄?高山上的树木怎么分公母?”秀才一下子被问住了,无法回答,只好向屠夫请敎。屠夫说:“海水有波有浪,波平则喜静性柔为雌,浪花喜动好强为雄。高山上的松树的‘松’ 字,右旁有个‘公’ 则是公树,梅树的‘梅’ 字,右旁有个‘母’ 则是‘母’ 树”。 秀才听罢,深觉在理,十分信服,拱手称赞。
第二天初晓,秀才辞别屠夫,赶到京城,进入考场,打开试卷,皇上出的考题,正是屠夫说的雌雄水公母树,他不假思索,一挥而就。
不久,皇榜公布,秀才被钦点为状元。三日后进宫参驾,在金殿上皇赐为四川八府巡按,立即上任。秀才回乡祭祖后,特地到屠夫家中,奉上厚礼,还亲笔写了一块匾额送给屠夫,上面题的是“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从此这名话相传引用至今。
参考答案 (一)
1.A 2.大丈夫说话算数,有担当。 3.要留给朋友亲人足够的个人空间。
(二)
1.A 2.父母教育孩子。 3.略(写出一两条即可)
三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五
(一)
经典国学再现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我是小助手
浮屠:佛塔。 瑞:吉祥。
官法:国家的法律。 百年:指很长时间。 成之:做成一件事。 一旦:一个早晨。 我是小翻译
救别人一命,胜过修建七层佛塔。
城门口着了火,打水救火,就会殃及池中的鱼因缺水而死。 庭院生长出吉祥的草,招来许多人观看,这样的好事不如没有。 一个人如果想得到荣华富贵,一定要付出拼死的努力。
多年来一直为之努力奋斗的事情不一定能做成功,但一朝不慎,毁坏起来却是非常容易的。
如果把人心比做铁的话,国家的法律则像冶铁的熔炉。 如果善性对你的感化不够,则恶性对你的影响就会变本加厉。 考考你的智慧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好( ) 成( ) 善( )
2.“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这句话和下文哪个成语意思差不多( )
A.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3.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善良的人呢?
弘扬传统文化
华歆和王朗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于是,他们把那个人救了上来。
一会儿,后面有人追他们,原来是在追他们刚才救的那个人。眼看后面的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之所以犹豫,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他们就继续带着他赶路。
(二)
经典国学再现
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 知者减半,愚者全无。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竹篱茅舍风光好,僧院道房终不如。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我是小助手
察:就是精明。 谋:同类或伙伴的畅谈。
邪:奸邪。 我是小翻译
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对别人要求太严了,自己就会没有伙伴。 世上的聪明人如果减少一半,那么愚笨的人也就没有了。 是是非非每天都有,如果不去听,它自然就不能干扰自己了。
宁可生活贫困,做一个正直的人,也不能生活富足,做一个奸邪的人。 一些事宁可相信它有,也不要相信它没有。 自家的茅屋竹院风景很好,就是道观寺院也比不上。 命中注定有的一定会有,命中注定没有的再三强求也没用。 考考你的智慧
1.选择加点字的合适意思。
A.计划,计策,主意。B.设法寻求。 C.商议。 (1)不知道他们正在图谋什么。( ) .(2)他的计划和我们的计划不谋而合。( ) .
(3)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小东总是喜欢为大家出谋划策。( ) .2.“竹篱茅舍风光好,僧院道房终不如。”下面和这句话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
A.鸡窝狗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B.鳞次栉比 C.金碧辉煌
3.“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你赞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弘扬传统文化
隰斯弥砍树的故事
隰斯弥是战国时期的齐国人。 一天,隰斯弥去拜见田成子。
田成子和他一起登台远望,看到三面视野辽阔,只有南面被隰斯弥家的树遮蔽了,田成子也没有说什么。
隰斯弥回家后,立刻派人把树砍掉,但是砍了几斧之后,隰斯弥又下令停止看砍树。
一个人问他:“你为什么一再地改变主意呢?”
隰斯弥说:“俗语说:‘了解深渊中的鱼是不吉祥的。’田成子将有所行动,如果事情重大而我却表现出已经猜到一些了,那我的处境必定很危险。不砍伐树木还没有罪,能够猜测到别人将要做的事,罪就大了,所以不砍树。”
参考答案 (一)
1.坏 败 恶 2.B 3.多接受善良的教育。
(二)
1.(1)B (2)C (3)A 2.A 3.略(赞同与不赞同均可,只要理由合理即可)
三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六
(一)
经典国学再现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求财恨不多,财多害人子。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我是小助手
利:锋利。
恨:嫌弃。 耻:耻辱。 迩:近。 我是小翻译
磨刀总嫌磨得不够锋利,刀过于锋利就容易伤人手指。 追求钱财总觉得不够多,但钱财太多反而会害了子女。
知足常乐就会经常感到满足;任何事物都有止境,应适可而止,能做到这样一生不会遭受耻辱。
有福的人遭到不幸只是损失钱财,无福的人遭遇不幸则会伤及自己。 非常微小的差错,会造成巨大的错误。
登上极高的山,就能知道“自卑”,走极远的路,就能知道“自迩”,也就是与“远”比较起来自己只不过是“迩”(不远)而已。 考考你的智慧
1.“知止常止,终身不耻。”这句话和下面哪个成语意思相近( ) A.适可而止 B.不耻下问 C.商议。
2.“虽然他只写错了一个小数点,可是结果却差了很多。”这句话可以用上面的哪句诗句写出来?请你抄写在下面。
3.“磨刀恨不利”这句中“恨”和下面哪句中的“恨”意思相同?( ) A.他怨恨这个人。
B.她只恨自己不是一个男儿。 C.我恨自己不能再长高一些。
弘扬传统文化
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能知足,才能感受到快乐。
胡九韶是明朝金溪人。他的家境很贫困,他一边教书,一边努力耕作,这样才仅仅可以勉强度日。
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一次妻子笑着对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么谈得上是清福?”
胡九韶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是什么?“
(二)
经典国学再现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使口不如亲为,求人不如求己。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死。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墙有缝,壁有耳。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我是小助手
嗔:恼怒,生气。 恶:坏。 我是小翻译
凡事应三思而后行,但一般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 动口说不如亲自去做,请求人帮助不如靠自己努力。 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时是好兄弟,长大成人后就各奔东西了。
可以嫉妒别人的钱财,但不能妒忌别人的饮食。别人活着的时候你可以埋怨,死去之后就不要再埋怨了。
别人发现头发白了很生气,我看到了却很高兴。 多少人年轻的时候就死去了,还没有等到有白发时。 墙壁也有裂缝,隔墙有人偷听。
好的事情不易传出去,而坏事情则很快就会传得很远。 考考你的智慧
1.“墙有缝,壁有耳。”告诉我们做事情要 。
2.“使口不如亲为,求人不如求己。”这句话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3.“我”为什么看到白头发却很高兴呢?
弘扬传统文化
三思而后行
我们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不然就会悔恨不已。
有一对夫妇一直没有生孩子,于是就收养了一个孩子。后来,妻子终于生了个儿子,他们对收养的孩子就有了微妙的变化。
一天,夫妇两个出门,便关照收养的孩子好好照顾弟弟。
小儿子长得白白胖胖,没想到身上的香味引来一条毒蛇。大孩子发现之后奋不顾身地扑上前去,杀死了这条蛇。
这个时候,夫妇回到了家中。丈夫远远见到大孩子手中握着一把刀,身上血迹斑斑,而小儿子背对着自己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他以为大孩子杀了他的小儿子。盛怒之下,不分青红皂白,气急败坏地拿起手杖敲向了大孩子,可怜那个孩子来不及声辩就一命呜呼了。
这时小儿子的哭声惊醒了他,他突然发现小儿子并没有死,床角旁边是一条被砍死的毒蛇,这才明白过来是大孩子救了小儿子。他追悔莫及。
参考答案 (一)
1.A 2.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3.B
(二)
1.小心谨慎 2.自己依靠自己是最好的。 3.因为白发表明活得时间很长。
三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七
(一)
经典国学再现
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贫穷自在,富贵多忧。 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 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晴天不肯去,直待雨淋头。
我是小助手
智:智慧。 固:虽然。 滥:胡作非为。 德:感激。 曲:旁门左道。 我是小翻译
贼虽然是卑鄙小人,但其智慧有时可以超过君子。 君子虽然穷困,但能恪守本分,小人穷困了则会胡作非为。 贫穷的人活得自在,富贵的人因为想法太多活得很累。 不但不感激我,反而把我当做仇人。
宁可用正当的方法去争取,也不可用歪门邪道的方法去求取。 人若没有长远的打算,以后一定会被眼前的难事所困扰。 天气好的时候不愿去,直到大雨淋头时才开始行动。 考考你的智慧
1.面对贫穷,君子可以 ,小人则会 。 2.我们面对自己想要的事物,应该怎样去争取呢?用文中的句子写一写。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弘扬传统文化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做大事情的人总是忧国忧民,值得人们敬佩。 范仲淹和滕子京都是宋代人。
范仲淹喜好弹琴,还擅长写诗词散文,他写的文章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滕子京因遭诬陷被贬到岳州当知府,重新修复了岳阳楼。滕子京委托范仲淹写一写岳阳楼。范仲淹在自己的《岳阳楼记》中写道:“古代的仁人志士不因外物好坏或自身得失而或喜或悲,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成为千古佳句,也是范仲淹一生爱国的写照。
(二)
经典国学再现
成事莫说,覆水难收。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我是小助手
覆水:泼出去的水。 强:争强。 忧:忧患。 欺:冒犯。 休:停止。 我是小翻译
事情做完了,不管好坏都不要再说了,因为泼出去的水是无法收回的。 是非是话太多引起的,烦恼是由于争强好胜而引起的。 能够忍下一时的怨气,可以免除长久的忧患。 遵守法纪可以天天快乐,侵犯法律时时都有担忧。
人的一辈子,就像花草树木,一春一秋,非常短暂。 小的时候不知道勤学苦读,很快就会变成白发老翁。
月亮过了十五后明亮的部分就会越来越少,人到中年如果一事无成,就不会有大的作为了。 考考你的智慧
1.“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这句话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要采取 的态度。
2.“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这句话说明( )
A.人的一生非常精彩。 B.人的一生非常短暂。 C.人的一生有春天。 3. “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这句话给了你什么启发?
弘扬传统文化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对别人发脾气造成的恶劣影响是难以弥补的,因此我们要减少自己乱发脾气的机会。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
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得多。
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
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拔出来,伤口就难以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
参考答案 (一)
1.遵守本分 胡作非为 2.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有长远的规划。
(二)
1.隐忍 2.B 3.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
三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八
(一)
经典国学再现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路逢险处须回避,事到头来不自由。 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 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 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我是小助手
百:百岁。 千岁:千年。 忧:担忧。 酌:饮。 纳:容纳。 我是小翻译
我们做事情要 3.儿孙自有儿孙的福气,不要给他们当牛做马,非常劳累。 人一生难以活到一百岁,可是经常怀着千年的担忧。 今天有酒今天就喝个痛快一醉方休,明天的忧愁等明天再说。 走路的时候遇到可以回避一下,事情发生了就由不得自己了。 药可以治好假病,酒消除不了真正的忧愁。
有花可赏的时候才喝酒,没有明月相伴就不要登楼了。 深山处一定会藏有猛虎,大海终究需要容纳细流。 考考你的智慧
1.结合语境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今朝有酒今朝醉( ) .朝代( ) .
2.“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这句话表达了 (豪迈乐观 谨小慎微)的生活态度。
3.“事到头来不自由。”这句话和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相近?( ) A.身不由己 B.事无巨细 C.自由自在 弘扬传统文化
两匹马不同的命运
动自发地做事,同时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那么你终究会获得回报,取得最后的成功。
两匹马各拉一辆大车。前面的一匹走得很好,而后面的一匹常常停下来。于是人们把后面一辆车上的货挪到前面一辆车上去。等到后面那辆车上的东西都搬完了,后面那匹马便轻快地前进,并且对前面那匹马说:“你辛苦吧,流汗吧,你越是努力干,人家越是要折磨你。”
来到车马店的时候,主人说:“既然只用一匹马拉车,我养两匹马干嘛?不如好好地喂一匹,把另一匹宰掉,总还能拿到一张皮吧。”于是,他便这样做了。
(二)
经典国学再现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休别有鱼处,莫恋浅滩头。 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住。 忍一句,息一怒; 饶一着,退一步。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近寻死路。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我是小助手
休:不要。 息:平息。 饶:饶恕。 豪:自强不息。 我是小翻译
只要五湖明月还在,就不愁没有地方钓鱼。 不要轻易地离开有鱼的地方,也不要迷恋浅水滩头。 该离开的终究会离去,无论如何挽留也留不住。
忍住少说一句,就能平息别人的一次愤怒;你饶恕别人一次,别人也会退让一步。
人到三十岁不自立自强,四十岁就不会富裕,五十岁离死不远更没什么指望了。
光阴要比黄金还宝贵,因为光阴一去就不会返回,这是无论多少黄金都难以买到的。 考考你的智慧
1.选择加点字的意思。 A.不要 B.停止
(1)休要如此。( ) (2)事事休。( )
2.“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这句话告诉我们为人处事要遵守 的原则。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弘扬传统文化
刘恕惜时的故事
时间是非常宝贵的,珍惜时间才能让自己有所成就。 北宋的刘恕志洁高尚,一生勤奋好学,修养深厚。
他每天都合理的安排时间做事,从不浪费一分一秒。把时间用于丰富自己的学识,培养自己的修养上,成为一代史学家。刘恕从小就学习儒家经书,每日记诵,乐在其中,常常废寝忘食。
刘恕十八岁时被举为进士,宰相晏殊见他对《春秋》和《礼记》的问题对答如流,请他到国子监试讲经书,晏殊亲自率官员前往听讲,人们被刘恕深厚的道德涵养和精辟的论理所折服,一时大家纷纷学起了经书。
参考答案 (一)
1.zhāo cháo 2.豪迈乐观 3.A
(二)
1.(1)A (2)B 2.忍让 3.时光宝贵,是用多少黄金都买不来的,我们要珍惜时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