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办高校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民办高校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来源:智榕旅游
第19卷第1期 2019 年 3 月 广东培正学院论丛

THE JOURNAL OF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V9 19 NO. 1Mar. 2019

民办高校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李细妹

(广东培正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83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企业对跨境电商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急剧增长态势。各 大院校在加大相关人才培养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优化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希望通过优化整合高校与企业的资源,培 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目前高校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一系列问题,其表现为 培养目标不精准、课程体系太滞后、教学样式不丰富、师资力量跟不上等。基于此,本文系统提出了协同制订人才 培养方案、共同拓展实训操作平台、合作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等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OL0150272 (2019) 01 -0053 -04

影响。

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企业对跨境电商从 业人员的需求也呈急剧增长态势。据《2017年跨境电 商行业人才管理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未来三年,我国 跨境电商领域的人才缺口将达到450万,并且正以每年 39%的速度持续拉大。与传统外贸人才相比,对跨境 电商人才的要求更为全面、综合。

二、跨境电商人才需具备的技能要求

跨境电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综合商业行为,涉及 外语、国贸、报关、检验、物流、支付、互联网、法律 等多个领域,需要具备多个专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 才,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核心能力*

一是良好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掌握英语听、说、 读、写、译能力是跨境电商人才的基本技能要求。目前 亚马逊、速卖通、eBay等国外主流电商平台均使用英语 作为官方语言,要准确掌握相关规则和获取有效信息, 必须具有良好的商务英语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同 时,在发布产品、沟通反馈、报关检验、售后服务等各 个环节,都需要从业人员熟练运用英语沟通交流。与此 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加速推进和外贸交流的

一、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

跨境电子商务(cross-border e-commerce )是指分属 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 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 种国际商业活动,它具备流程简化、操作便利、节约成 本等特点,是当前国际贸易的重要新兴形态之一。近年 来,我国的跨境电商从“代购”“海淘”等初级形态迅 速发展为各大电商全面布局的蓬勃之势,是中国外贸整 体趋缓背景下稳定进出口贸易水平、刺激消费回流等的 重要助力。我国政府也对跨境电商的发展大力扶持,先 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 新动力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 速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等 多项优惠、利好政策,为该行业的快速发展铺路搭台。 艾媒咨询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跨境电商2017年 的整体交易额达到7. 5万亿元规模,较2016年增长19 个百分点,预计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将突破8. 8 万亿元,约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四成[1]。目前,跨 境电商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助 推器,也必将对整个外贸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重要

收稿日期:2019-01 -10

作者简介:李细妹(1979 -),女,广东培正学院外国语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商务与经济管理。

53

李细妹:民办高校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持续拓展,掌握第二外语特别是西语等小语种的跨境电 商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二是熟练的外贸业务实践技巧。跨境电商本质上是 对外贸易的一种新兴形态,要求从业人员熟悉各类国际 贸易规则,并熟练掌握外贸进出口流程,了解多语言产 品的发布流程、国际货运、海外仓储等跨境物流知识和 程序,熟悉掌握国际贸易必备技巧(术语、支付方式、 物流及单证等),特别是在线批发产品的发布流程常用 单据、RFQ的报价技巧、外贸工具跨境网络推广产品发 布流程及技巧等。能够起草信保订单以及一达通基本操 作客户开发及跟进询盘分析及回复,掌握电子通关和结 汇等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依据国际惯例妥善处理涉 外商业纠纷等。

三是全面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一方面要具备计 算机软件操作能力。跨境电商从业人员既要能熟练使用

常用办公软件(如

Word、Excel等),也要对全球旺铺 装修、美工设计之PS实操、橱窗产品设置、高效操作 P4P、/等美工设计软件有所涉猎,方便对产品图片和

商品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另一方面要对各类电商平台的 操作技巧和相关规则十分熟悉。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要对 跨境电商平台的网店运营管理流程、规则、政策等有充 分理解掌握,能做好平台实际操作和流程跟踪管理,并 利用平台数据分析判断商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做好 经营决策。

四是较强的营销能力和文化素养。随着跨境电商领 域的竞争日趋激烈,营销能力的强弱已成为决定跨境电 商企业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从业人员要具备国 际化视角,充分利用网络营销、搜索引擎优化、店面设 计等知识进行跨境网络推广、客户开发和产品促销。同 时,在跨境电商交易范围持续拓展深化的背景下,从业 人员还需具备较好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充 分了解交易对象国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等 复杂情况后,应本着“兼容并包”的心态理解尊重这些 差异,紧紧抓住经贸交流这一中心任务灵活应对。

三、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国内多数 校院都在商务英语等专业中开设了跨境电商方向。而跨 境电商作为对实践经验与能力要求特别强的新兴专业方 向,引发了各大院校更加注重引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 式,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优化整合高校与企业的资 源,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具体来 说,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优势:

(一)有利于制订更加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理论教育有余而实践锻炼不足”是高校人才培养

54

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特别在注重实践应用的专业方向上 问题更为突出。尽管许多高校通过建设实训室、使用教 学软件、举办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努力增加学生的在 校实践时间,仍无法达到预期人才培养目标。跨境电商 作为实践要求特别强的专业方向,如何解决实践操作少 的难题是相关院校必须面对的紧迫课题。校企合作作为 当下流行的高校人才培养实训模式,能较好地解决这一 矛盾,也是高校制订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需重点关注 的方面。将企业资源引人教学环节中,既可以为学生提 供一线的操作平台,有利于其在大学阶段获取最接近真 实工作环境的实践经验,也更容易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理 论知识。

(二) 有利于设立更加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跨境电商专业包括跨境电商店铺运营、跨境电商英 语、跨境电商客户服务等多门专业课程,种类多、范围 广,对学生系统掌握和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提出了较高要 求,需要学生理清主线、合理衔接、融会贯通。通过校 企合作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深刻 体会和合理串联相关课程知识,并让学生及时获得学业 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 学校甚至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到课程设置、模拟教 学、学生指导等教学环节中来,推动课程体系朝着更加 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2]。

(三) 有利于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据调查显示,目前高校培养的跨境电商人才毕业后,通常面临两个较常见的困境:一是大量毕业生到企 业后由于实践经验缺乏无法立即进人工作岗位,需再次 进行专业培训后才能上岗;二是工作流动性较大,很多 毕业生工作一两年便频繁更换工作单位,甚至不再从事 跨境电商行业,这些情况都造成企业人才和成本的巨大 浪费。而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后,学生在校期间便获得了 大量贴近工作情境的实操经验,也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 热情,有利于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跨境电商人才来 源,节约了资源和成本。对学生自身而言,有利于其提 前确定职业方向和就业目标,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职业路 径,从而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四、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尽管各大院校都较为注重通过校企合作模式 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但在具体实施时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培养目标不精准。尽管国内高校普遍看好跨境 电商的发展前景,纷纷在相关专业下设置跨境电商方向 甚至直接开设相关专业,但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只是简单 看到跨境电商人才紧缺,并没有深人分析具体的市场和 岗位需求,对相关人才的能力和技能要求理解不深不

第19卷第1期

广东培正学院论丛

2019年第1期

透,无法有效突出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实践要求,制订 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二是课程体系太滞后。由于跨境电商发展日新月 异,对相关课程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经 常需要适时合并或增设有关课程,但跨境电商专业课程 的积累和规范程度远远跟不上现实要求,特别是关于校 企合作等内容的课程设置与现实情况脱轨严重,导致学 生无法通过实训课程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职业技 是外贸交流综合素质,包括国际商务礼仪、商务沟通、 市场营销、跨文化交际等各种外贸拓展素质。高校要围 绕上述核心要求,合理确定目标,努力培养合格的跨学 科、应用型复合跨境电商人才。

(二) 协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企业作为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的最终使用方,在人才 培养方案的目标设计和课程体系设置上,应有较大的发 言权和建议权。高校与企业协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 能要求,背离了校企合作模式的初衷。

三是教学样式不丰富。很多高校也充分意识到实践 操作技能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重要意义,力图通过各种实 训模式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来满足市场需求和岗位要 求,但受制于师资水平和教学资源等因素,难以从根本 上改变“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即便是尝试一些新的 教学方法,也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无法达成预期 培养目标。

四是师资力量跟不上。目前,缺乏具备跨境电商从 业经历和操作经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制约高校培养行 业人才的重大障碍。从实际情况来看,现在一些高校通 常由语言类教师担任跨境电商专业的教学工作,往往不 具备一线工作经历,只能单纯应用理论知识授课,无法 在商务实践方面指导学生,极大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 的消化掌握,不能真正提高商务实操能力[3]。

五是重视程度还不够。一些高校受到传统思维和历 史荣誉等因素的影响,担心改革会对招生和声誉带来冲 击,对校企合作模式采取较为被动的态度,“雷声大雨 点小”,只对以前的培养方案进行小修小补,仍坚持理 论教学为主导的思想,未突出实践教学的现实作用,将 校企合作的教学安排只摆在次要的位置。

五、优化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适销对路”跨境 电商人才的有效模式和必经之路,为了培养出更多适合 跨境电商行业发展需求的优质人才,需要不断优化调整 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深度融合协作。

(一)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要深人了解跨境电商的本质特征,切实把握从 业人员的能力素质和技能要求。从大量跨境电商企业的 调查反馈情况来看,对跨境电商从业人员的总体要求是 “涉外复合型电子商务贸易人才”,需要掌握语言、外 贸、计算机、电子商务、营销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 能,应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核心能力:一是外语综合运 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全面语言素质;二 是商务应用技能,包括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以及电商平 台阿里巴巴、速卖通、亚马逊操作等多项专业技能;三

案,是高校打造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环节。通过与大量跨境电商企业的沟通交流,在充分把 握行业的知识需求和技能要求后,跨境电商人才的总体 培养目标应是:培养精通一到两门外语、熟练掌握外贸 操作技巧、具备较强的电子商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具 体来说,合格的跨境电商人才应具备三个方面的核心能 力:一是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 等全面语言素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拓展到两门以上的 外语;二是各项商务应用技能,包括传统的外贸实务以 及电商平台操作等多项专业技能;三是外贸交流综合素 质,包括国际商务礼仪、市场营销、跨文化交际等各种 必备的外贸拓展素质。 同时, 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和教 学安排时也要注重与企业沟通,尽可能做好理论教学和 实训操作的合理衔接,力争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三) 共同拓展实训操作平台

共同构建实训操作平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学 生通过平台可以做到,在校期间就能真实地体验跨境电 商的实践操作流程和岗位要求。校企双方还应就平台的 实训内容进行研究和规范,应尽量包含跨境电商行业所 需的各项知识和技能,例如跨境交易实践操作、跨境销 售技能、客户服务技巧等,以使学生尽可能提前了解海 外采购、跨境物流、通关、电子支付等各个操作环节的 要求和关键点。同时,针对因商业保密、企业成本等问 题导致跨境电商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意愿较低的现象, 高校可以调整思路,积极探索提升企业合作意愿的创新 方法。例如,推荐优秀学生到合作企业开展实习活动, 并鼓励其加人实习企业作为未来的奋斗平台;要求到企 业实习的学生签订保密协议,并做好保密教育,最大限 度地消除公司的商业泄密隐患;为企业在校内提供一定 场所作为常驻基地,方便其常态化开展实践教学和指导 培训[4]。

(四) 合作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打造一支“既懂专业理论又会实践运营”的“双 师型”跨境电商教师团队,是决定人才培养成效的决定 性因素。针对普遍存在的“跨境电商教师一线经验不 足、专业实践指导缺乏”等问题,高校可灵活运用“走

55

李细妹:民办高校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一方面,高校 要鼓励跨境电商教师利用进修和假期等时机,去相关企 业脱产学习实践,并定期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及时更新 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邀请跨 境电商企业的专业骨干到学校兼职授课,并为教师的实 践课程提供指导帮助,让教师切身感受到跨境电商的最 新行业动态和实践要求。

(五)深度融合校企优势资源

(六)充分发挥地区整合优势

目前,全国各主要经济区提出了跨境电商整合发展 的理念。高校要充分利用并借助各区域的优势资源,与 相关企业、高校等加强沟通协作,发挥教学区位优势。 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的高校要紧跟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 设步伐,与区域内的跨境电商企业和港澳地区高校密切 合作,引进高水平的师资与课程,拓展相关合作办学项 目,增加各类实习交流机会,培养国际化的跨境电商人 才,为提高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力 助力。

为推进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高校要加强与跨境 电商企业的沟通交流,建立长期深人、互利双赢的合作 机制。一是通过邀请跨境电商行业知名人士参与高校人 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操作等诸多环节指导;二 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实操平台,把企业的一线操 作体验通过各种形式引人课堂,增强学生对行业和岗位 的认识,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三是创办与跨境 电商相关的创新创业实验班。将企业真实的电商实体平 台切人课堂,让学生可以从课程学习中实实在在地体验 跨境电商实体经营全过程,实际掌握跨境电商国际贸易 术语、支付方式、物流及单证必备技巧,特别是在线批 发产品的发布流程常用单据、RFQ的报价技巧、外贸工 具跨境网络推广产品发布流程及技巧,同时为学生提供 创业基础;四是针对企业定向培养人才,从而提高企业招 聘和学生就业的效率,既为企业提供大量合格人才,也提 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杨金凤,吴殿宁.浅谈校企合作对地方高校跨境电商人才

培养的促进作用[J].人社天地•职业能力,2018 (18): 46-47.

[2] 曾雪梅.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跨境电商外贸创新创业

人才[*.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4): 110 -111.

[3] 刘昊昕.民办高校国贸专业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

式研究[*.中国市场,2017 (23): 222 -223.

[4] 王梁雨生.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问

题探讨[*.高教学刊,2018 (10): 148 -150.(责任编辑:郑春元'责任校对:高文翔,黄柳梅)

A Study of Culti'^ation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Talent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Private College

LI Xi-m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83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 China, the e-commerce practitioners has also increased dramatically. Not only have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creased relevant talents training, but also have also paid more attention to optimize and perfect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by optim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of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more talents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can becultivated, who will better meet the market demand. However, there are problems in cultivating cross-border e-commerce talent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private college, including unclear training objectives, backward curriculum system, limited teaching style and insufficient teachers’ ability.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systematically, such as collaborative draft of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joint expansion of the training operationthe joint work to train the “double-skilled” faculty.

Key words: cross-border e-commerc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training

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