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班主任工作案例

班主任工作案例

来源:智榕旅游


被“放大了”的脏话

——班主任工作多样性探索案例

[摘要]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头儿”,还是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调和剂”。如何让其他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理念同和,教学同步,育人同心,是班主任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本案例从一句被放大的脏话说起,展开了对班主任工作要求多样性的探索。

关键词:脏话事件 左右协调 爱心诠释

新来小鬼爱捣蛋

我班有个刚从外地转来的小男孩叫陈曦,胖乎乎的脸蛋,大大的眼睛,还操一口陕北的地方方言,也因此经常闹笑话,同学们都很喜欢他。可过不多久,大家渐渐发现,这个帅小伙太爱捣蛋了,上课时有讲不完的废话,下课了满教室的脚印,而且经常“出口成脏”,不少同学经常向我告他的状。

一个新同学刚到陌生环境,能够快速融入集体这是件很好的事情,如果打击批评会挫伤孩子的自尊与自信。但如果听之任之,则又会影响整个集体。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是通过陈曦的QQ给他留言,每次同学来告状,我都把经过简单记下来,然后下班回家后抽空在他的QQ里留言。比如:“小陈曦,XX同学今天嘲笑你不对,我已经批评她了。请你也要注意,你骂人也是不对的哟,她伤害了你,你难道就一定要用更大的伤害来报复吗?”同时,通过校讯通短信平台,希望家长对孩子加强规范教育。行为规范,应从家庭开始做起。在班级朝会课上,我有针对性的讲“静与动”的辩证关系,强调“动静结合”,让孩子

们懂得学习以静为主,运动以动为主的环境选择,并将“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赠与陈曦作为他的座佑铭。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陈曦同时的行为大为改观。在教室打闹的现象少了,静心学习的时间多了;告状的少了,爱与他朋友的多了,学习和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变和提升。

一句脏话惹“大祸”

正在因为陈曦的转变而倍感欣慰的时候,他却突然惹出了“大祸”。原来,在一节数学课上,数学老师教同学们纠正试卷上的错误,可陈曦找来找去,就是没发现错在哪里。恰恰这个时候,组长收卷了,看到他还没改完,就笑话说:“还没找到错呀,好笨哟!”“RTM哟,哪里错了嘛!”小陈曦不假思索,冲口就骂了一句脏话。

这一下可好,陈曦的脏话被同学转述为骂数学老师,并引起了数学老师的勃然大怒。她命令陈曦离开教室,从此不要上数学课了,委屈至极的小陈曦只好在教室后面听讲,而且变得少言寡语了,上其他课时也没精打采。

一句指向性并不明确的脏话,被如何“放大”,其影响也许比脏话本身更为严重。说实话,因学生对科任老师的不尊重引发老师“罢课”现象,在中学并不鲜见。这时候,班主任的协调作用必须要体现。但如何才能既消除科任老师的怒气,又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呢?这对于班主任而言无疑是一个挑战。

左右协调解心结

事情发生后,我并没有像通常其他班主任那样“冷处理”,要知道,时间拖得越长,对

孩子的伤害就越大。

首先,我找来班上的几名知情的同学和陈曦本人,详细了解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并严肃批评了陈曦同学,用此事向他说明他在伤害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受到更大伤害的道理,要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爱调皮、爱说脏话的错误。同时也了解到他只是把脏话当作了“口头禅”,并非真的骂数学老师。

接着,我专门找到数学老师,与她私下沟通交流了此事,向她详细说明了这个新生的行为习惯,并代表陈曦同学向她致歉,虽然没能完全让数学老师释怀,但却大大缓解了紧张的情绪。

第二天放学后,我专程来到陈曦家进行了家访,并把此次事件向陈曦的父母进行了交流,希望家长既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又不要过于在意此事,并真心希望家长能够当面向数学老师表示歉意。

最后,在班主任、学生家长、陈曦本人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得到了数学老师的谅解,陈曦同学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上数学课了。整个事件从发生到解决,仅用了两天半时间。

真心改过暖心田

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是该在班上整顿一下作风的时候了。于是,我先后以《脏话伤害了谁?》、《向不文明行为宣战》为主题开展了两次主题班会策划活动。一是要同学们弄清楚,哪些话是脏话?哪些行为是不文明行为?说脏话骂人固然不对,那因为语言不同而嘲笑别人的行为算不算不文明行为?二是说脏话是为了对对方造成伤害,那最终能不能造

成伤害?最终是对自身素质的贬低,伤害的是自己。三是如何向不文明行为宣战?该不该讲文明、懂礼貌?

通过在全班掀起的大讨论,进一步让大家认识到了自身错误。不少同学主动向陈曦同学表示歉意:“以前我经常取笑你,是我的不对,请原谅。”“我再也不捉弄你了,我们成好朋友吧!”陈曦同学更是感动不已,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才让我真正感觉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大家对我的帮助让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再也不骂人,再也不说脏话了。”

用心交流诠释爱

一句被“放大”的脏话,最终以圆满的结局划上了句号。回过头来,我却感慨良多,深有感触。

爱,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对每一个孩子充满爱心,这是每一个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应该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这样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时,才想起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调皮的孩子,一般更聪明,更有创新意思,只要用爱心去扶正,肯定会成好苗。

爱,是老师与家长互信互动的基石。因为有共同的爱,所以班主任与家长之间架起了互通的桥梁,这是做好家庭教育的重要基础。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这种桥梁互信关系,科学做好家长思想工作,既不能粗暴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对问题漠然置之。而是通过互信形成互动,达到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爱,是教师间充分沟通的无形媒介。对孩子的爱,对班级的爱,让班主任与科任老师

走到了一起。正是有了这份爱,才有了肩上的责任,正是有了这份爱,才有了“恨铁不成钢”的恼怒。班主任与科任之间,只要站在真爱的意义上,就必然能够迅速求得相互谅解、理解与和解,从而共同努力实现教育教学的新跨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