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院2010半年工作总结
在县党委和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充分发挥公共卫生职能作用,为全县妇女儿童的健康提供保障。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和谐共事的工作环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妇幼卫生工作的发展。现将半年来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强化内部管理
1.综合管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平安建设、纠风、信访、工会、计划生育、妇联、爱国卫生、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等工作。
充分发挥中层干部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骨干作用,重视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督查,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依,建立起制度化、人性化、规范化的具有生机活力的工作运行机制。
创造条件、根据业务需要,引进了彩色宫腔镜、乳腺钼靶X线机等设备,不断改善诊疗服务技术装备条件,提高科技含量。
做到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药品招标采购及院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强化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从严治理“红包”、“回扣”等不良现象,以维护“白衣天使”的形象。
2.学习培训:强化技术人员的培训,坚持院内每周一次科室业务学习,每月一次业务大课,每季度一次业务考核。重点抓好农牧区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项目、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及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的培训工作。以院内业务骨干、参加上级培训、聘请资深人员等方式,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参加函授、自学及继续医学教育。
二、狠抓各项业务
1.妇女保健:通过不断加强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服务质量,努力提高围产期保健服务水平。重点进行高危筛查、住院分娩、产后访视等系统服务。对筛出的高危孕妇做到及时报告或反馈,按分级管理原则落实工作责任,对重度高危继续实行乡村联管、专人负责、专案管理,认真落实追踪随访、转诊护送、住院分娩等措施,努力控制高危因素而致的不良后果。上半年妇产科门诊接诊4990人次。全县孕产妇数565人,孕产妇系统管理421人;孕产妇死亡1人;住院分娩人数550人;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11人,其中新生儿死亡8人;全县妇女病普查人数438人;免费婚前检查人数19人。
积极开展妇女病普查治工作,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上半年已有2059 名妇女参加了包括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在内的健康普查。强化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普查普治和干预力度。
2.儿童保健:通过母乳喂养、营养监测、生长发育指导、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等系列保健服务,提高儿童保健服务的质量。以5岁以下儿童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营养监测、儿童早期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活动。六月份我院对全县3所公立幼儿园及一所私立幼儿园725名5岁以下儿童进行免费体检,体检率为95.8%。其中轻度营养不良29人(4%),中度营养不良1人(0.1%),肥胖儿48人(6.6%)。上半年针对7岁以下儿童体格检查810人次。上半年儿童系统管理人数50人 。
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我院对托幼园所教职工、保育员进行定期健康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发放健康证;对全县的入托入园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并出具健康证明,规范入托入园体检手续,以避免传染病的传播,维护儿童的健康权益,为380名儿童提供了入托入园体检服务。
3.社区服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各项工作。真正做到收费低廉、方便群众。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开展社区居民健康知识讲座。积极配合社区党支部做好下岗职工、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工作。
另外,我院妇产科、妇保科、儿科、儿保科、社区及相关功能辅助科室,半年共接诊7360人次,包括医疗保险就诊患者,以及合作医疗、计划生育服务。
三、妇幼卫生项目
我县先后启动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农牧区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等五个项目。
为了提高宫颈癌筛查项目的宣传面和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印制宣传资料20000余份,我院还与媒体进一步沟通搭建了宣传平台,通过电视台,向目标人群进行宫颈癌知识的宣传,重申了筛查的意义。通过宣传、动员,有效地提高了知晓率和检查率。上半年,受检的2059名农牧区妇女中,结果反馈异常需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的有146人,其中已做阴道镜检查有64人,阴道镜下取活检35人,确诊为CIN(癌前病变)5人。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启动至今,我院共为397名符合条件的农村孕产妇办理了住院分娩补助手续,补助金额达166450.7元,平均每人享受补助419.27元,其中个人补助金额最高达1000元。
我院自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开展以来,各项技术及条件逐步完善,特别是血片的采集工作走在了全州的前列。上半年共为全县135名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的血片采集工作,血片合格率达100%。
启动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我院认真做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尤其做好老年人、儿童、妇女等重点人群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上半年,我院幸福社区卫生服务站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86户、1008人,建档率近30%,初步实现了年度目标任务。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及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已全面启动,各项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
我院还加大了项目督导力度,按项目的要求对全县各乡镇场进行了项目督导检查,并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反馈。特别是做好项目财务管理,包括报账、审计等。同时要求完善项目信息台账资料的管理,包括项目报表、档案,安排好项目领域的培训活动。通过定期督导检查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四、基层妇幼工作
1.培训指导:加强对乡、村两级妇幼工作的检查指导。对基层工作指导在人力、制度、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上半年下乡指导6次,每次不少于2天,加大了对乡村两级妇幼专干业务技能的培训力度。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采取专题培训及以会代训等方式,对基层妇幼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培训妇幼项目的相关知识。
2.例会制度:依托县乡两级妇幼例会,及时发现并解决基层妇幼卫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完善例会的功能,提高例会质量。进一步强化乡卫生院对妇幼卫生工作的责任意识,把妇幼卫生纳入单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
进一步完善乡村妇幼卫生信息网络,规范信息的收集、管理、分析、上报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价值与功能。
3.健康教育:通过讲座、咨询台、横幅、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利用集市、节假日等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500份。利用家长学校、孕妇学校、新婚学校,针对目标人群,宣传生殖保健、疾病预防等相关知识,提高目标人群的预防保健意识。
五、实施两个“纲要”
根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发展目标,结合中期评估自查情况,不断完善“两纲”工作机制,做好“两纲”中妇幼卫生统计指标有关信息材料的收集与分析,指导“两纲”顺利实施,切实维护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权益,进一步提高围产保健服务质量和危重病例的抢救能力,确保母婴安全。
依托妇幼卫生项目,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积极关注妇幼弱势人群,提高妇女“两癌”检查率以及妇女病检查率。利用“母亲健康快车”项目,提高妇幼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发挥项目资源最大的社会效益。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不断促进各项建设与管理,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妇幼卫生工作的发展,坚持走保健与临床相结合,以临床保健的可续发展之路,积极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实现两个效益的和谐同步,更好地为全县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服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