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王维昌主任医师应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经验举隅

王维昌主任医师应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经验举隅

来源:智榕旅游
2015年8月第43卷第4期 Vo1.43,No.4,Aug.2015 中 医 药 学 报 ・89・ 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王维昌主任医师应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经验举隅 李兰 ,高潇 ,左冬冬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 要:已故黑龙江名医王维昌主任医师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并在古人的用法上有所发挥。选 取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痛经、小建中汤治疗慢性盆腔炎、胶艾汤治疗先兆流产等验案并加以分 析,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思路和思考。 关键词:经方;王维昌;痛经;盆腔炎;流产 中图分类号:R271.11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92(2015)04—0089—02 作。外院诊为子宫腺肌症。月经周期35—40日,色暗 已故黑龙江名老中医王维昌主任医师学验俱丰, 善治疑难杂症,尤精于女科。I临床选方用药,博采众家 之长,不泥于门户之见,应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更是不 拘一格。张仲景之方短小精悍,药专力宏,用当通神。 红,量多,7日净,经质有块。经行前一日以及经行时 小腹坠痛连及两侧少腹,疼痛难忍。块下痛减,得热则 减,经行肛门坠胀,恶心甚则呕吐。平素畏寒,四末不 温,可见贫血颜貌。就诊时月经再有10日左右即将来 王师常借鉴《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方加减应用,扩大 了古方的应用范围。现将侍诊所得记述于下,以飨 同道。 潮。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诊为肝血不足,寒凝血瘀。 治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 1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痛经 《伤寒论》云:“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 汤主之。若其人内久有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 姜汤。”当归四逆汤主治素体血虚,内有久寒,又复感 受寒邪,手足厥冷,脉细欲绝,或兼有巅顶痛、呕吐等症 状。在痛经之中,因寒凝和血瘀所致者为多,而又以虚 汤化裁出入。组方:当归20g,白芍50g,肉桂10g,川芎 15g,吴茱萸10g,炮姜10g,小茴香10g,白僵蚕15g,防 己20g,元胡25g,五灵脂25g。7剂水煎,每日1剂,早 晚温服。嘱月经净后复诊。复诊时患者自诉月经盈月 而至,痛减,血量也略有减少。遂予温经养血之剂,并 嘱经前1周服用首诊方。如是两方交替使用,治疗3 个月后,痛经症状基本消失。 2小建中汤治疗慢性盆腔炎 寒夹瘀者更多。文中虽未提及腹痛症状,但观其所述, 结合痛经的病机,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痛经应是题中 应有之义。而在当归四逆汤的基础上加吴茱萸和生 姜,用来加强温经逐寒、蠲饮止呕之力,便成为当归四 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钱天来《伤寒溯源集》云:“言手 足厥寒,脉细欲绝,故当以当归四逆汤治之矣。若其人 《金匮要略》云:“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 精,四肢瘦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妇 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建中”顾名思义,是强健 中焦之意。小建中汤主要治疗脾胃虚寒,阳气不能疏 平素久有内寒者,而又为客寒所中,其痼阴冱寒,难于 解散,故更加吴茱萸之性燥苦人,及生姜之辛热以泄 之……流通其血脉也。”月经来潮时气血分离,气向上 行,血向下行,因寒凝所致的痛经常伴有恶心呕吐、头 痛等症状,所以王师应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来 治疗虚寒夹瘀之痛经可谓是药证相合、切中病机。 验案:韩某某,37岁,已育一男,lO岁。自4年前 人工流产术后经行腹痛逐渐加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 收稿日期:2015—05—10 修回日期:2015~05—30 布全身所致的虚劳腹痛、四肢酸痛诸症的方剂。《注 解伤寒论》云:“脾者土也,应中央,处四藏之中,为中 洲,治中焦,生育营卫,通行津液;一有不调,则营卫失 所育,津液失所行,必以此汤温建中焦,是以建中名 焉。”相当一部分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表现出的症 状与小建中汤的主症有相似之处,容易疲乏、心悸汗 出、小腹绵绵作痛和腰骶酸痛和畏寒等反复发作,一般 都经过抗菌素或者清热活血中药治疗。王师认为, “冲脉隶属阳明”,对于久病虚劳的慢性盆腔炎的患 者,应从中焦人手治疗,补虚行滞,温通化瘀,缓急止 作者简介:李兰(1984一),女,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妇科。 通讯作者:左冬冬(1981一),女,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治未病。 痛,使正气复原,邪气外出。 验案:杨某某,35岁,已育一男,11岁,后又人流两 中 医 药 学 报 2015年8月第43卷第4期 Vo1.43,No.4,Aug.2015 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次。近两三年来小腹绵绵坠痛不拘时,经行加重。月 经期整,色暗红,量适,经行不爽,稍有血块。经行前后 有:“妇人经水淋漓,及胎前产后下血不止者,皆因冲 任脉虚而阴气不能内守也。是为胶艾汤为能补而固 带下色如米泔,素体畏寒,面色苍白,腰骶酸痛,遇冷尿 频,胃胀,纳差。曾经物理治疗及中药灌肠,效果不著。 妇科检查宫体压痛(+),双侧附件区压痛(+)。舌淡 暗苔薄白,脉沉。诊为中焦虚寒,气滞夹瘀。治以温经 益气养血,行气化瘀止痛,方用归芪建中汤加减。组 方:黄芪50g,当归20g,肉桂10g,炒白芍50g,莪术 35g,川楝子15g,青皮25g,乌药25g,橘核25g,荔枝核 25g,元胡25g,甘草10g。14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温 服。复诊时称,小腹痛减减,仍觉四末不温,时值逢月 经将欲来潮之际,加强温经活血之力。上方加吴茱萸 之……胞阻者,胞脉阻滞,血少而气不行也。”王师在 应用本方时,因当归滑润,川芎香窜,皆与胎动之证不 相宜,常常减去川芎,将当归减量。并与泰山磐石散、 寿胎丸及保产无忧散等方加减化裁合用。 验案:李某某,30岁,结婚五年,三孕皆陨,兹孕四 旬,频频漏红,色深量多,如月经样,并伴有小腹坠胀, 腰骶酸痛。外院曾口服地屈孕酮,血量减少,后因劳累 血量又复增加。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诊为精血不足, 冲任亏虚。治以补肾养血安胎,方用胶艾汤、寿胎丸加 减出入。组方:黄芪25g,党参15g,当归10g,白芍 10g,小茴香lOg,炮姜10g,茜草15g,鸡血藤50g,14剂 水煎,每13 1剂,早晚温服。后经随访腹痛大减,诸症 悉减,一年来未再发作。 3胶艾汤治疗先兆流产 25g,熟地黄25g,川续断25g,桑寄生25g,杜仲炭25g, 羌活15g,艾叶炭10g,阿胶15g(烊化)。7剂水煎,每 日1剂,早晚温服。并嘱慎持重远行,禁房事。尽剂后 复诊称血去,小腹痛减,略有腰痛。恶心,胃中嘈杂。 上方砂仁5g(后下),藿香10g,芦根25g,7剂水煎,一 日尽剂不拘时少量频服。之后以此方加减出入治疗至 《金匮要略》云:“师日: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 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 为胞阻,胶艾汤主之。”此方调经止崩,安胎养血,是妇 科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首方剂。《金匮要略心典》 12周,超声检查一切正常。后随访足月产,举一男。 中医治疗少阴病但欲寐的临床体会 程为平 ,张茜茹 ,韦燕博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少阴病中“但欲寐”是一种朦胧迷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状态。本文总结临床中少阴病常见 的四个证型,临床表现及中药治疗。 关键词:少阴病;但欲寐 中图分类号:R2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392(2015)04—0090—02 1肝肾阴虚 《伤寒论》指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伤寒论浅注》中陈修园认为这种状态是“似睡非睡, 似醒非醒,但见其欲寐”。但欲寐是指因阳气不足所 致朦胧欲睡貌,为少阴经主症之一,多见于少阴病心肾 典型病例:付某某,女,50岁,无职业。主诉:间 断陛困倦20余年,近5天加重。现病史:平素体倦乏 力,欲睡眠,夜寐多梦,有时双手抖动,腰膝酸软,双目 干涩,自年轻时即月经不调,月经量少,郁怒不舒,有时 头昏沉。既往高血压病10年,血压最高时可达190/ 两衰,气血虚弱之时。我们在临床中治疗少阴病但欲 寐将其分为肝肾阴虚证、心肾不交证、肝热扰心证、心 脾两虚证四个证型,取得较好疗效。 100mmHg。现血压150/90mmHg。晨起服用依伦平一 片200mg以降压。经过Epworth嗜睡量表…检测得分 为9分。脉弦略数,舌红少苔。中医诊断:少阴病。西 医诊断:睡眠障碍,高血压病(Ⅲ级高危)。辨证分型: 肝肾阴虚证。治则:补益肝肾。处方:杜仲15g,寄生 15g,怀牛膝15g,益母草20g,生地黄15g,麦冬15g,首 收稿日期:2014—10—11 修回日期:2014—11—1O 作者简介:程为平(1958一),男,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 治疗脑血管和脊髓疾病。 通讯作者:张茜茹(1988一),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治疗脑 血管和脊髓疾病。 乌15g,黄精15g,灵芝15g,当归15g,水牛角丝15g,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