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温宫化瘀方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43例

温宫化瘀方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43例

来源:智榕旅游
| 箍床报道 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组 高于对照组 4讨论 “益气通便汤”治疗老年性便秘 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63例临床观察 邹德明 (同心县回民中医医院,宁夏同心751300) 关键词便秘益气通便汤 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256.3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7X(2010)05—0042一o1 2002年6月至2007年7月间.笔者自拟益气 通便汤治疗老年性便秘6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 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 照组。治疗组63例,男37例。女26例;年龄5O~78 岁:病程3月~8年。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 例:年龄50~75岁:病程3月~l0年。主要表现是大 便次数减少,问隔时间延长,或正常,但粪质干燥,排 出困难:或粪质不干,排出不畅;可伴见腹胀、腹痛、 食欲减退,嗳气反胃等症。经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 变,符合参考文献『l1诊断标准。2组临床资料经统计 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O.05)。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予以益气通便汤,方药组成:黄芪 40g,太子参30g,生地黄20g,火麻仁15g,肉苁蓉 15g,炒白术15g,炒莱菔子20g,槟榔lOg,甘草6g。上 述中药加水约lO00mL.文火煎煮约40rain,煎汁约 400mL。早晚各200mL温服。 2.2对照组 口服复方芦荟胶囊(上海复兴临西药 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3020306),每次 2粒.每日2次 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大便每日l~2 次.形状及量正常,排便较通畅;有效:大便偶有干 硬.排便较通畅,偶有继发症状存在,大便隔13 1次, 形状及量正常;无效:便质无改变,排便困难无改善, 继发症状存在 3.2治疗结果治疗组63例中.治愈38例.有效 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7%;对照组30例中, 治愈1O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 _ 塑 中压茹 发病率增加 本病常继发于其他慢性病.也可诱发或 加重其他疾病.尤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意外 的隐患。老年性便秘多因年老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 退,肠道传送无力,或因患者便秘常服大黄、番泻叶之 苦寒泻剂,势必加重气血、津液、中气损耗,以至津亏 肠燥,气不运行,肠道蠕动无力形成便秘。 人至渐老,各脏腑功能渐衰,尤以脾肾为甚。脾虚 则运化失常,肾虚则肾精亏损,气血不足,津液失布 肠 道失于濡润。若过食辛燥之品,以至脾胃阴虚:或情志 不和。气机郁滞,均可影响大肠传导失常。本病病机为 气血不足,津液亏损,脾肾两虚,大肠传导失司。治宜 益气滋阴、养血增液,润肠通便。益气通便汤方中黄 芪益气助行;太子参、生地黄养血滋阴、增液行舟;火 麻仁、肉苁蓉润肠通便;槟榔、炒莱菔子行气,消食化 积;白术、甘草益气健脾,恢复脾运。诸药合用,气血 调和,津液充盈,肾精填,脾健运,大肠传导功能复 常.则大便畅行 5参考文献 【1]朱文锋.中医证断与鉴别证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880 第一作者:邹德明(1969一),本科学历,副主任中医师,从 事中医内科工作。 收稿日期:2010—0l一09 编辑:吕慰秋 温宫化瘀方加减治疗 原发性痛经43例 毕丽娟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200020)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温宫化瘀方 中图分类号 R271.113.O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397X(2010)05-0042—03 近年来.笔者有幸跟随上海江湾蔡氏妇科传人 黄素英主任学习.并将其经验方温宫化瘀方加减 治疗原发性痛经43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 如下: .临床报道 灵脾12g:经量偏少者加泽兰叶15g、益母草20g、桃 所选43例均为妇科门诊患者.年龄 仁10g、红花6g;痛甚呕吐者加淡吴萸3g;腹泻者加 神疲乏力者加党参12g、白术 最小l4岁.最大26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其 怀山药12g、炮姜炭3g;中重度痛经10例.中度痛经19例,轻度痛经14例。 10g、黄芪12g;湿重者加苍术10g、白术lOg;伴有乳 1.2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 房胀痛加橘叶核(各)10g、广郁金10g。服法:每次月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与《中医妇科学》闭中的相关 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药,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标准。确定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西医诊断标准、中医 连服7d。 寒凝血瘀证诊断标准、痛经症状评分标准以及轻重 般连续服药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一分级标准。 3疗效观察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妇女凡在经期或行经前后(1 3.1疗效标准 (1)痊愈:服药后症状积分恢复到0 周内)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为主症.伴有其他不适. 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者 1.2.2 西医诊断标准 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 显器质性病变者.多发生于月经初潮后2~3年的青 春期少女或未生育的年轻妇女。 1.2_3 寒凝血瘀证诊断标准 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 冷痛,得热痛减。月经后期,量少,经血黯而有瘀块。 形寒肢冷.舌紫黯、苔白,脉沉紧。 1.2.4痛经症状评分及轻重分级标准①痛经症状 积分标准:经期及其前后小腹疼痛5分(基础分),腹 痛难忍1分,腹痛明显O.5分,坐卧不宁1分,休克2 分,面色苍白0.5分。冷汗淋漓1分,四肢厥冷1分, 需卧床休息1分.影响工作学习1分.用一般止痛措 施不缓解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疼痛暂缓0.5分.伴 腰部酸痛0.5分.伴恶心呕吐0.5分.伴肛门坠胀O.5 分,疼痛在一天内0.5分(每增加1天加0.5分)。② 痛经程度标准:重度为痛经症状积分在14分以上 者:中度为痛经症状积分在8 13.5分者:轻度为痛 经症状积分在8分以下者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痛经西医诊断标准; ②符合中医寒凝血瘀证诊断标准;③经行腹痛连续3 个月经周期以上:④定期连续复诊3个月以上。 1.4排除标准①继发性痛经:经妇科检查证实有 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肿瘤等所致的继发 性痛经;②对本药过敏者;③合并有心血管、肝、肾 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月 经周期不规律,影响疗效判断者;⑤未按规定服药, 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 断者。 2治疗方法 予以中药温宫化瘀方化裁。基本方组成:当归 lOg,川芎lOg,白芍lOg,熟地黄lOg,制香附lOg,怀 牛膝lOg,艾叶3g,桂枝3g,小茴香3g,炒延胡12g, 丹参10g,生蒲黄10g,五灵脂10g。加味法:膜样痛经 加花蕊石20g、制没药6g;瘀血较甚加制乳香6g、制 没药6g、苏木10g;腹胀者加乌药12g;腰酸者加川断 12g、狗脊12g;寒甚者加紫石英30g、巴戟天l0g、仙 分.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药后3个月经周期未 复发者:(2)显效:治疗后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的 1/2以下.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好转,不服止痛 药能坚持工作;(3)有效:治疗后积分降低至治疗前 的1/2~3/4.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 坚持工作:(4)无效:痛经症状积分无变化,腹痛及 其他症状无改变者 … 3.2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 据处理.采用t检验 3.3临床疗效见表1 表l 不同程度痛经患者临床疗效 例 痛经程度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计 总有效率 轻度 6 5 2 1 14 92.9% 中度 5 7 6 1 19 94.7% 重度 2 3 3 2 10 80.0% 合计 13 15 l1 4 43 9O.7% 3.4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比较患者治疗前积 分(10.87±4.03),治疗后积分(4.45±4.2)。积分差 值(6.42 ̄4.0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O.O1)。 4讨论 中医学认为痛经多由起居不慎、情志不舒或六 淫所伤等引起.其病机为冲任胞脉瘀阻.气血运行不 畅.“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 一般将该病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气 血虚弱、肝肾亏虚等证型。通过临床观察,笔者发现 原发性痛经患者在临床上以寒凝者居多。诚如《妇人 大全良方》云:“夫妇人月经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 致令体虚,风冷之气客于胞络,其经血虚则受风冷, 故月水将行之际,血气动与风冷,风冷与血气相击. 故令痛也。”年轻女性不懂摄生.行经期间.适值胞门 开放,冲任空虚,若贪食生冷,或坐卧湿地、冒雨涉 水,寒邪留居胞宫、冲任,气血运行不利,瘀阻胞中. 即所谓“不通则痛” 由于痛经的主因是寒邪客于胞 宫.导致气血阻滞不通,故以温宫化瘀止痛为治疗原 则,重在温化,使寒得温则化,瘀得温则通。方中四物 汤养血和血;桂枝辛温通散;艾叶温中逐寒、调经止 中压 堕 圜 。 I监床报道 痛;小茴香散寒止痛;香附理气调经:延胡索活血散 1.2诊断标准 失眠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 寒,理气止痛:香附合延胡索理气行血止痛,以通气 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诊断标准。更 分之郁;丹参活血化瘀;生蒲黄、五灵脂通利血脉。行 年期综合征和绝经前后诸证参照医学院校教材《妇产 瘀止痛;怀牛膝补肝肾,引药下行。诸药合用,温宫化 科学》(第6版)、《中医妇科学》(第7版)中诊断标准。 瘀、行气止痛,可以使寒邪除,瘀血去,经络通,冲任、 中医辨证符合肾阴虚证型,兼见阴虚肝旺、心肾不交证 胞宫气血调和,自无疼痛之虞。值得注意的是,虽然 型,症见心烦失眠,烘热汗出,甚至情志异常,头晕耳 原发性痛经分为不同证型.但无论何种证型痛经.即 鸣,腰膝酸痛,手足心热,尿少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使无明显寒象.也可适当加入温经通络之品(如桂 2治疗方法 枝、艾叶等)。以加强活血化瘀理气之功.更好地起到 2.1对照组止痛的效果 治疗时一般嘱患者经期前3天开始服 1次。 利维爱(替勃龙片)2.5mg,口服,隔日 药:如果需求孕者.则应根据基础体温的变化.嘱经 来时服.以免伤胎耗血 5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63 【2] 马宝璋.中N-妇科学.6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79 第一作者:毕丽娟(1976一),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 事中医妇科临床和老中医经验研究。 收稿日期:2009—10—09 编辑:傅如海 “益坤饮"治疗更年期失眠症 . 3O例临床观察 詹 群 陈 霞 (南京市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01)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益坤饮 中图分类号R256.2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7X(2010)05—0044-02 2006年3月~2008年3月间.笔者自拟益坤饮 治疗更年期失眠症30例.同时设立对照组进行疗效 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选60例均为我院门诊就诊的患 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0例,年龄 42 55岁,平均年龄(49.55_+4.08)岁;病程3个月~8 年,平均病程(16___20.77)月。对照组30例,年龄4l~ 55岁,平均年龄(49.10±4.38)岁;病程2个月~6年, 平均病程(15_+15.67)月 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 差异(P>O.05).具有可比性 圈墨 竺塑呈塑. 中压药 2.2治疗组益坤饮10mL/支,口服.每次2支.每 Et 3次,连续服用l2周。益坤饮药物组成:生地15g, 枸杞子15g,白芍lOg,生牡蛎20g,钩藤10g,合欢皮 15g,黄芪15g,茯苓lOg,仙灵脾lOg。 4周为1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量表评分减分率评定(疗效指数n=(治疗前总积分一 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x100%),将睡眠质量 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痊愈:主 症消除,积分值减少凡I>75%;显效:主症明显好转。 积分值减少50%≤n<75%:有效:主症好转.积分值 减少25%≤n<50%;无效:治疗后主症无好转或加 重.积分值减少n<25% 3.2治疗结果 3.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痊愈5例. 显效l0例,有效1l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 86.67%;对照组30例,痊愈4例,显效9例.有效l4 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P>0.05) 3.2.2 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积分变化 比较见表1。 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积分变化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3 2组治疗前后E2、FSH水平变化比较见表2。 表2治疗组和对照纽治疗前后血清E2、FSH变化比较(互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3.2.4随访结果对2组痊愈、显效患者在治疗结 束3个月内进行随访,治疗组复发率35%,对照组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