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共分为2大题4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测量ST段偏移量的参考水平应是
A.J点 B.P波起始部 C.QRS波群起始部 D.TP段 E.TU段
2、患者女性,65岁。偶有心悸,心电图如图4-1-2所示,V4~V6导联心电图呈波浪样变化的原因是
A.电极接触不良 B.导联线折断 C.肌肉震颤 D.交流电干扰 E.电磁场干扰
3、二尖瓣重度反流是指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
A.<10% B.<20% C.20%~40% D.>40% E.>50% 4、绘制梯形图时应将V行中的竖线对准
A.P波 B.PR间期 C.QRS波群起点 D.T波 E.QRS波群的R峰
5、以下为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应除外
A.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房室分离现象 B.有助于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的定位诊断 C.可准确地测定QT间期离散度 D.可精确地测量Q波的深度 E.可准确地测量P波离散度
6、患者男性,58岁,发现血糖升高3年,一直未治疗。以下为检查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方法,但应除外
A.HRV分析 B.Valsalva试验 C.直立倾斜试验 D.深呼吸试验 E.双嘧达莫试验 7、临床上高钾血症多见于
A.频繁呕吐 B.严重腹泻 C.大量利尿 D.肾衰竭 E.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8、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不包括
A.多为自发性,常有规律 B.常因劳累或情绪激动诱发 C.发作时胸痛症状较严重 D.可自行缓解或含服硝酸甘油缓解 E.运动试验可为阴性
9、以下情况可引起PR间期延长,但应除外
A.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 B.房性心动过速 C.间位性期前收缩后第1个窦性搏动的PR间期延长 D.房室结双径路蝉联现象 E.预激综合征 10、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反流与二尖瓣血流同为舒张期流向左心室的血流,区别两者的最佳超声技术为
A.M型 B.二维超声 C.脉冲多普勒 D.连续多普勒 E.彩色多普勒
11、关于HRV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HRV是判断自主神经活性的定量指标 B.HRV降低可作为预测心肌梗
死患者死亡危险性增加的指标 C.HRV时域分析以24小时为宜 D.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判断,可以取任意时间段分析 E.只有相同时程、相同类型的HRV指标可以进行比较
12、以下对室性心动过速诊断最有价值的是
A.心室率>150次/分 B.QRS波群宽大畸形 C.过去有过室性期前收缩 D.心脏增大 E.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 13、关于长QT间期综合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LQT1型的特征是QT间期延长,T波宽大 B.LQT2型的特征是QT间期延长,T波双峰和低平 C.LQT3型的特征是ST段水平延长,T波狭窄高尖 D.不同基因类型患者的ST-T改变并无差异 E.根据心电图ST-T的形态可初步判断基因类型
14、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第一高峰时间是 A.凌晨2~6时 B.早晨7~11时 C.下午17~21时 D.夜间21~0时 E.中午12~15时
15、关于2:1房室传导阻滞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2:1阻滞既可能是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也可能是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B.2:1阻滞一定是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C.若记录到3:2阻滞,而PR间期恒定,则2:1阻滞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D.静注阿托品后,变为3:1、4:1下传,则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E.静注阿托品后,变为3:2下传,PR间期逐渐延长,则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16、测量QT间期离散度时,T波终点的确定方法是
A.T波下降支与TP段的交点 B.T波与U波之间的转折点 C.T波
下降支切线与等电位线的交点 D.若T波低平或测量有困难则放弃该导联 E.以上都是
17、患者女性,56岁,风湿性心脏病史30余年。心电图检查见图3-9-5,应诊断为
A.窦性心律,心电图正常 B.心房扑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D.房性逸搏心律 E.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心律 18、关于正常人T波振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V2或V3导联T波振幅最高 B.胸前导联T波振幅正常值大于肢体导联 C.女性T波的振幅一般大于男性 D.胸前导联T波振幅可高达1.2~1.5mV E.一般T波振幅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 19、房性期前收缩多呈不完全性代偿间歇的原因是
A.窦房结节律重整 B.房室传导阻滞 C.窦房阻滞 D.异位搏动距窦房结较远 E.窦性心律不齐
20、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造影表现为
A.右冠状动脉管腔显著扩张,血管远端造影剂进入右心室 B.管腔不规则,半圆形充盈缺损或轻度偏心性狭窄 C.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时开口狭窄70%,非选择性造影时狭窄消失 D.左前降支有一小分支扭曲,最后进入肺动脉 E.心室收缩期左前降支狭窄75%,舒张期狭窄消失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关于左、右手电极反接心电图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胸导联心电图不正常 B.aVF导联图形不变 C.Ⅰ导联P波、QRS波群及T波均倒置 D.aVR和aVL导联图形互换 E.Ⅱ与Ⅲ导联图形互换
2、Brugada综合征患者心外膜动作电位2相的离子流变化是 A.Na+内流增多,Ito电流减弱 B.Na+内流减少,Ito电流减弱 C.Na+内流增多,Ito电流增强 D.Na+内流减少,Ito电流增强 E.以上都不是
3、关于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与自律性增高的窦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要点,不正确的表述是
A.后者心率逐渐加快和逐渐减慢 B.前者心动过速发作有突发突止的特点 C.后者经电生理刺激不能诱发和终止 D.后者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可终止其发作 E.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可减慢后者的频率 4、关于心电图机走纸速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走纸速度是指心电图纸的运行速度,单位是mm/s B.走纸速度越快,心电图纸上每小格间距代表的时间越短 C.心电图机走纸速度误差应小于
±5% D.常用的检测走纸速度的方法有定时测定法和干扰记录法 E.以上都对
5、动态心电图的分析步骤是 A.先人工分析心律失常,然后进行ST-T分析,最后由计算机来分析 B.先人工进行ST-T分析,然后分析心律失常,最后由计算机来分析 C.先打印各种报告,然后根据报告结果进行心律失常和ST-T分析 D.先由计算机扫描分析,然后进行心律失常和ST-T回顾分析及编辑 E.由计算机自动分析并直接打印报告即可
6、患者男性,58岁,5年前曾患前壁心肌梗死,无高血压病史,超声心动图检查最可能的表现为
A.左心室前壁节段性运动异常 B.左心室壁弥漫性运动异常 C.主动脉瓣反流 D.左心室下壁节段性运动异常 E.三尖瓣反流 7、关于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Ⅱ、Ⅲ、aVF导联QRS波群常呈正向大R波 B.胸导联QRS波群呈左束支阻滞图形 C.aVL导联QRS波群多呈QS波 D.心室晚电位常为阳性 E.主要发生机制为延迟后除极所致的触发活动 8、关于脑血管意外患者心电图改变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可出现ST段抬高 B.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样异常Q波 C.常伴有QT间期延长 D.可出现T波深倒置 E.异常Q波和ST段抬高通常发生于Ⅱ、Ⅲ、aVF导联
9、患者男性,55岁,心电图检查显示胸导联T波直立,U波倒置
A.无临床意义 B.有临床意义,多提示冠心病 C.有临床意义,多提示肺心病 D.有临床意义,多提示心包积液 E.有临床意义,多提示低钾血症
10、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错误的是 A.P波规律出现 B.QRS波群规律出现 C.PR间期不固定 D.心室率快于心房率 E.出现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心律 11、关于窦性心动过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成年人窦性心率<60次/分 B.常见于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C.可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D.窦性心率低于50次/分且有临床症状者,多与窦房结功能不全有关 E.多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12、关于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心率逐渐加快和逐渐减慢 B.心动过速常呈突发突止的特征 C.刺激迷走神经可终止心动过速的发作 D.心动过速时的P波与窦性P波相同或相似 E.心动过速频率常为120~180次/分 13、食管导联最佳部位记录的P波形态为
A.正负双向,振幅最高 B.直立 C.倒置 D.振幅最低 E.正负双向,振幅最低
14、心电图计算机自动分析有如下优越性,但应除外
A.适用于大样本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B.适宜建立数字化心电图数据库 C.有利于统一测量标准,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 D.可代替人工诊断 E.可明显提高心电图测量和诊断的工作效率 15、测得额面QRS心电轴为-153°,则为
A.电轴无偏移 B.电轴轻度左偏 C.电轴显著左偏 D.电轴右偏 E.不确定电轴
16、AAI起搏器患者,有心悸症状,心电图如图4-8-11所示,正确的诊断为 A.感知不良 B.感知过度 C.起搏功能异常 D.起搏器工作正常 E.起搏器电池耗竭
17、食管心房调搏测定窦房传导时间时,S2刺激后的代偿间期完全,提示S2位于
A.窦房结周围干扰区 B.窦房结内干扰区 C.窦房折返区 D.窦房结有效不应期 E.心房有效不应期
18、典型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A.PR间期逐渐延长 B.RR间距逐渐缩短 C.PR间期的增量逐次减少 D.含受阻P波的长RR间距<2倍短RR间距 E.以上都是 19、不适宜性窦性心动过速的特点是
A.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 B.多见于中青年 C.女性多见 D.平均心率可达140次/分 E.以上都对
2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右心衰竭 B.心源性休克 C.室性心律失常 D.心脏破裂 E.乳头肌断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