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全监管部门应急预案编制框架指南

安全监管部门应急预案编制框架指南

来源:智榕旅游


安全监管部门应急预案编制框架指南

1 总则

明确应急预案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等内容。要求简洁明确。 适用范围应根据本地实际,明确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处置和参与处置的生产安全事故。 2 组织体系及职责

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明确本部门负责各类事故应急处置的科室和工作职责。 3预防与预警 3.1 重大危险源管理

明确职责范围内对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方式方法,重点防护目标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3.2 信息报告

明确安全监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24小时值班电话,以及向县级人民政府或上级安全监管部门报告事故信息的内容、时限和要求。

3.3 预警行动

明确预警信息主要来源,包括上级部门、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下发的预警信息,重大危险源监控发现的预警信息,生产经营单位上报的预警信息等。

明确安全监管部门向辖区内可能受事故影响单位或人群传递事故预警信息的方式和责任人。详细列出预警信息发布专业部门联络方式和信息发送单位。

4应急响应

4.1应急程序

明确接到事故报告后,县级安全监管部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与企业或相关单位组成现场应急指挥部,展开现场应急处置的工作程序和基本内容。

4.2应急处置方案

按照事故类型,明确现场应急处置的具体方法和内容。 5 应急资源数据库

针对辖区内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建立相应的应急资源数据库。主要包括:应急救援装备(包括各种大型装载、挖掘、运输装备的品种、数量以及调用联系方式)、应急救援队伍(包括应急救援队伍、救援能力和联系方式)、应急救援专家(包括应急救援专家组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

6 预案管理

明确应急预案演练方式和具体要求,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更新,确保相关信息有效。 7附件

7.1 相关机构和人员联系方式

详细列出应急救援相关部门(单位)及联系方式,并及时更新。 7.2 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详细列出针对不同事故开展应急处置的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 7.3 应急救援装备和队伍

详细列出可调用的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装备所属单位及联系方式。

7.4危险性分析

主要阐述职责范围内可能引发事故的重大危险源分布、主要风险分析以及事故可能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程度和波及范围。

以上内容可用事故危险性分析图表、重大危险源分布或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的形式列出。明确事故单位、事故类型、可能发生的地点、现有应对措施和应急能力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