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教学周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课 题:自弹自唱练习(二) 教学对象:音乐教育学生 教学目标: 汉字的三要素――声(就是声母);韵(就是韵母);调(就是声调)。 声乐艺术通过旋律和语言来表达歌曲的内涵,民族声乐演唱讲究\"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本文分析和了解了歌唱中咬字、吐字的重要性,阐述了如何做到字正,和咬字吐字不清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重点难点: 歌唱咬字的三要素训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练习: 4/4 5 4 3 2 1 — ‖ ha 4/4 5 6 5 3 1 — ‖ u 三、讲述歌唱发声共呜器官及相关肌体歌唱状态的基本功训练及其方法。 歌唱是音乐和语言文字的相互结合体.演唱者必须充分注意语言的规律和特征,掌握语言在歌唱时的特有规律,做到正确的咬字与吐字,充分发挥语言在声乐艺术中的创造功能与作用,以便演唱者在演唱时能更好、更完美地表达歌唱作品的思想内容。 备 注
一、三开—用哈欠方法,做到三开①开喉;②开口腔;③开口。 二、三下—①喉头稳定而下倾;②舌根舌身向前向下倾放松;③下巴放下放松。 三、三上—①硬口盖抬起;②软腭抬起;③县雍重(小舌)兴奋抬起。 四、三张—①小腹捧张;②横膈膜推张;③腰围两肋撑张。 五、三松—①舌根、舌身放松;②腮肌;劲肌兴奋放松;③下巴放松。 六、三安—①气安放在两眉间的额窦处;②声安放在两眉间额窦处;③字安入在两眉间的额窦处。这叫三集中。 七、三扩—①扁腔字圆唱(字正腔圆);②横腔字竖唱;③窄腔字宽唱。 八、三桂—①下挂胸腔;②中挂口咽腔;③上挂头腔,三个声区的上挂、下连的歌唱发声共鸣方法。 四、歌唱中咬字吐字的训练方法 1、朗诵法 根据汉字发音的“五音”和“四呼”的规律,结合学生口语训练的基础开展有目的的朗诵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说”机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但是这种朗诵要区别与一般意义的朗诵,应该建立在深的气息支撑和运用共鸣、打开喉咙,保持声音位置的前提下进行。歌唱的发声要求能够把真假声很好地混合起来,要想使真假声混合,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真声机能,也就是说机能!否则真假声的混合就无从谈起。 2、母音连接法 所谓的母音连接法,就是把常用来歌唱发声训练的五个基本母音:“a 、e、i、o、u”在保持状态统一的情况下连
续发出来,在发声过程中,要求口腔的腔体感觉不能变,气息的支撑点不能变,声音的反射位置不能变,歌唱的兴奋状态不能变。 五、复习歌曲:《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 学习《红莓花儿开》 作品分析及歌曲处理: 1949年创作的音乐喜剧片《幸福的生活》中的插曲。歌曲以俏皮而风趣的口吻,歌曲集体农庄富有个性的青年庄员之间纯真的爱情。女低音的领唱储蓄,内在,很有少女羞赧而心动的丰富内涵;女声合唱多次大幅度有泻而下的宽广旋律,与领唱歌曲中享受到一种充满青春欢乐而又严肃的轻快。作曲家因这首写出青年人活力和内心世界的电影插曲而获得斯大林二等文艺奖金。 影片获斯大林文艺奖二等奖和卡罗维伐利国际电影节的劳动奖;影片音乐也同时获得斯大林奖和卡罗维伐利电影节的音乐奖。 四、布置作业: ①熟练掌握此曲 ②结合影片背景演唱练习 五、课下小结 努力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